吳姓取名技巧及姓氏溯源(口天吳, 木多火窒)
一、吳姓取名技巧要點
(一)五格數理
a、天格為姓的筆畫數+1, 因是祖先遺留下來的姓氏,故在姓名學中不能單純依天格數理論吉凶。
b、人格是主運,影響人的一生命運。計算方法是「姓筆畫數+名字的第一個字筆畫數」,從字形搭配和諧及構成的人格數吉祥的角度考慮,吳姓取名的第一個字的筆畫數優先考慮6、8、9,盡量避開筆畫數為5、7、12、13的字。
c、地格又稱前運,影響人中年以前的活動力。計算方法是名字筆畫數的相加,若單字名則是「名筆畫數+1」,吳姓從字形和諧和吉祥考慮,地格數優先考慮13、15、16、18,避開10、12、14、19。
d、總格又稱後運,影響人中年至晚年的命運,計算方法是「姓名筆畫數的總和」。從字形和諧和吉祥考慮,總格數優先考慮18、21、23、24、25,避開19、20、22、28。
e、外格數影響命運之靈活力,為名字最後一個字的筆畫數+1,單字名不看外格。宜用7、8,避開9、10。
另外,在此需要和大家探討的是,字的筆畫應該以繁體字還是簡體字為準。目前,用繁體字一派的人主要是主張以《康熙字典》的字體為準則,因為它代表了一個時代字體的大歸類與統一。
二馬則認為,《康熙字典》只是清王朝一種字體的代表,而在清王朝之前更有「唐,宋,元,名」時代,進入新時代後又有《新華字典》的發行。再者,五格數理主要是針對書寫名字(如某大師說,寫出來的姓名就像是一道咒符,影響我們的吉凶),而平時我們書寫的時候幾乎都是寫簡體。因此,我們應該遵循《易經》「簡易,變易,不易」之原則,與時俱進,放棄繁體字演算法。接下來,「二馬說名字」將會以一篇文章詳細分析五格。
(二)五行相生
吳字五行屬木,由「口、天」組成;口屬木,天屬火,木上火下。火雖賴木生,然木多火窒。因此,吳姓取名不宜再取五行屬木的字,應以火幫旺火。
若名主的八字以「木」為用,在取名時則可用水「通關」。
(三)字義字意
吳為會意字,從口、從矢。矢(zè),象頭的動作。吳字上邊為「口」,古文字形很像是張開的嘴;下邊則像是打著手勢的人的形狀。
隸書和楷書中的「吳」,下邊為「天」,而「天」有大的意思,這裡表示說話的聲音很大。後來,「吳」假借為國名。如今,「吳」字主要用于姓氏。
吳字與表否定意思的「無」字同音,這是吳姓取名尷尬之處,若取傳達吉祥意義的名字,在與姓連讀時就表達「不吉祥」的意義;若再加個否定字作名(雙重否定表達肯定),則在不與姓連讀時亦很尷尬。因此,吳姓的寶寶取名最好取中性字,或者以山水意境、花草樹木及大自然之景象入名。
(四)音韻流暢
1、聲韻母。
漢字普通話有21個輔音聲母,根據發音部位不同可分為以下四類。
一類:b p m f (唇音);
二類:d t n l (舌尖音);
三類:g k h (舌根音);
四類:j q x zh ch sh r z c s (舌面音、舌尖後音、舌尖前音)。
漢語的韻母有38個,i的兩讀和e的兩讀不細分,則有36個。可以分為以下五類:
一類:a ai ao an ang(開口呼);
二類:e er ei en eng(開口呼);
三類:o ou ong(開口呼);
四類:i ia ie iao iou ian iniang ing iong v ve van vn(齊齒呼和撮口呼);
五類:u ua uo uai uei uan uenuang ueng(閉口呼)。
音韻流暢的名字,應當是聲母不同組,韻母不同類,其中起決定作用的是韻母。
吳字的讀音為wu,為零聲母;韻母u為五類(閉口呼)。因此,吳姓取名時,聲母盡量避開零聲母,韻母一定要避開閉口呼。
2、名字的響亮度取決於聲韻母。聲母的響亮度從唇音、舌尖音、舌根音、舌面音、零聲母依次遞減;韻母響亮度從開口呼、齊齒呼和撮口呼、合口呼依次遞減。吳姓聲韻母均均是最弱一組,故取名只需避開閉口呼則可。
3、音調。漢字聲調是由南朝始創的「平、上、去、入」四聲之說衍變而來,今天四調為「陰平、陽平、上聲、去聲」。
陰平(第一聲):聲調高而平,沒有升降變化,起點、終點都是55,調值標為55,又稱高平調。
陽平(第二聲):聲調由中向高揚起,起點為3,終點為5,調值標為35,又稱高升調。
上聲(第三聲):聲音由次低降到最低,再升到次高。起點是2,降到1,又升到4度,調值標為214,又稱降升調。
去聲(第四聲):聲調由最高降到最低,中間沒有曲折。起點為5,終點為1,調值標為51,又稱全降調。
吳字為陽平,若取單字名的話,陰平、上聲、去聲皆可,忌陽平重複;若取雙字名,則聲調的組合有以下16種:
1. 陽──陽──陰
2. 陽──陽──陽
3. 陽──陽──上
4. 陽──陽──去
5. 陽──陰──陰
6. 陽──陰──陽
7. 陽──陰──上
8. 陽──陰──去
9. 陽──上──陰
10. 陽──上──陽
11. 陽──上──上
12. 陽──上──去
13. 陽──去──陰
14. 陽──去──陽
15. 陽──去──上
16. 陽──去──去
上述的16種類型中,6、7、8、9、10、13、14、15是理想的組合。1、3、4、5、12次之,需要在選字上下工夫。2、11、16不宜採用。
(五)字形和諧
1、結構應該做到整體結構和諧平穩,形體具備美感。吳字為上中下結構,取名應該避開結構的單一性,賦予一定的變化,尤與左右、半包、全包、品形結構結合為佳。
2、名字學上有「建築美」的說法,即姓名中的每個字的筆畫應該相對均等,這樣才能給人帶來視覺上的穩定感和平衡感。楊字筆畫數為7,應考慮與之筆畫數相當的字,避免頭輕腳重。
(六)出處高雅
我國取名自古就有男出《楚辭》,女尋《詩經》的傳統,發展至今更是不拘泥於《詩經》、《楚辭》,唐詩宋詞元曲,名言名句,成語典故等皆可。一個詩意優雅的名字可有助於孩子在激烈的社會競爭中佔盡先機甚至脫穎而出,給孩子一份心靈的優雅和幾分生活的詩意。例如,女吳韻(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吳宇倫(無與倫比),吳姍曉(伐木吳山曉),吳苑詩(載酒客尋吳苑寺)等。
二、吳姓溯源(該部分主要來自網路)
吳姓的得氏始祖是吳太伯,吳仲雍則被稱為吳姓傳代血緣始祖。與其他姓氏不同,吳姓起源比較複雜,涉及炎帝、黃帝及少數民族,大致有以下4個起源。
(一)源於炎帝姜姓
早在黃帝之前,有一個屬於姜姓的部落,這個部落以騶虞為圖騰。當時,虞和吳同音,可以通用。後來,這支部落把圖騰解釋為吳,把吳作為部落的名字。夏朝時,吳部落遷徙到觀津(今河北武邑東)。夏王少康時期,吳部落有個人叫吳賀,以善射著稱,曾和當時的神箭手后羿比射。這個姜姓吳部落的人,後來就以吳為姓氏。
(二)源於黃帝姬姓
商朝末期,黃帝後裔古公亶父帶領部落在岐山下的周原(今陝西岐山一帶)定居下來。他有3個兒子:太伯(又稱泰伯)、仲雍和季歷,季歷兒子姬昌很有才能,古公想讓季歷做繼承人,進而讓位姬昌。太伯為了讓位,與仲雍帶著家眷遠走南方的吳越一帶,建立了吳國,後來被越國所滅,吳國的遺民就以國為姓。太伯,被後世吳姓人稱為開氏始祖;仲雍,被稱為吳姓傳代血緣始祖。
(三)源於吳回
顓頊的孫子老童,有兩個兒子:重黎和吳回。吳回的氏族,住在姜姓吳部落的故地。夏朝時,吳回的氏族遷到山西平陸的吳山;商朝時,這支氏族遷到山東臨朐,史稱王吳。
(四)源於姚姓
舜是地處偏遠地區的東夷族的一支部落的首領,接替堯的位置後,把部落遷到古吳之地(今陝西平陸吳山旁邊的歷山),史稱有虞氏(名:重華,生於姚墟,他的後裔子孫便以地為氏,稱為姚氏)。
禹的兒子啟建立夏朝後,封舜的兒子商均在虞地(今河南虞城),成為方國虞國。虞國的虞思,把兩個女兒嫁給少康,還幫少康復興夏朝。商朝建立後,虞國衰落滅亡,虞國的遺民以吳為氏。
本文為二馬(toushenglouyi)原創,首發於公眾號「二馬說名字」(emshmz);祝大家的寶寶都有個如意吉祥,高雅、不落俗套的名字。
圖片來自網路,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支持和理解。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