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歲的學霸嫌棄爸媽不是精英,說自己的普通家庭根本不配擁有他這樣的兒子

01

前幾天無意中在網上看到一個網友吐槽自己的侄子,這個十歲的孩子奧數、圍棋出類拔萃,成績非常傲嬌。但看不起自己的父母,感慨像他父母這樣的普通人,根本不配擁有他這樣的優秀兒子。

他現在所有的努力,就是為了以後能靠自己早日脫離這樣的原生家庭。

如果說這個行為已經讓人詫異,可是不少網友表態支持這個少年,我就非常意外了。

這些網友無非是表達,孩子沒有錯,他說的都是事實,現在社會階層難以跨越就是這樣,連十歲小孩子都懂的道理,就是早熟好啊。

可孩子畢竟是孩子,他這個年齡對事物的認識必定還有某方面的局限性,孩子畢竟還是孩子的心智,我們用成人的價值觀去對號入座這樣的孩子,本身就是有問題的。

明知道孩子的認知有局限性,還有這麼多成人搖旗吶喊助威,這才是比孩子自認為沒用的原生家庭,所帶給孩子一種潛在的更大傷害。

這個才是讓孩子的價值觀越走越遠的真相,他會錯誤地以為連陌生人都支持自己,那麼自己這種認知是沒有問題的。

隨著長大,這樣的認知就會變本加厲。

尤其是一個高智商的學霸,當他對自己的原生家庭都徹底排斥和看不起時,你真的很難預料,這樣的孩子長大會不會成為一種反社會型人格?

這樣的孩子內心裡是不會有安全感的,隨著長大以後進入社會,也許當他成為社會精英時,反而會給整個社會帶來災難。

生活里,那些高智商的精英,在利益的驅動下,成為為滿足私慾而不惜傷害他人和社會的人,這才是真正的災難。

02

以前我看到過一個報道,是一個記者寫了他坐飛機時遇見一個在海外讀書的大學生,談吐之間,這位大學生,同樣是對自己父母親的不屑。

他認為自己努力學習,還在海外讀書是為了滿足爸媽的虛榮心,所以未來自己買房這些,爸媽都得出手支持才行,否則自己努力就沒有意義。

這樣的思維方式也並非個案。

我們需要反思,其實一定是特別冷漠的原生環境,才把孩子變成了這樣一種冷漠的人。

如果一個原生家庭和孩子的相處模式除了成績還是成績,成了父母親對孩子的唯一要求,那麼他們對話的模式往往就是:

你只要成績好,就怎麼怎麼樣;你只需要成績好,就怎麼怎麼樣……

所以當孩子做到時,他會發現自己的原生家庭根本沒有能力滿足自己的願望,他會以為成績好就是人生的全部,自然會有一種想拿成績好來換一切的動力。最後發現,父母所說的話都沒有兌現和承諾,不是他們不願意,而可能真的是能力有限。

這個時候孩子才會覺得自己的努力在這樣的家庭中根本沒用,在現實中一次次碰壁,最終只能怪父母無能。隨著長大,父母一旦不能滿足自己的物質願望,與當時自己許下的承諾相差太遠,便會對父母心生嫌棄。

這樣培養出的孩子,即使成績再優秀智商再高,也不過是精緻的利己主義者,而這樣的人一旦成為管理者,又會影響著一大批人,這個才是整個社會潛在的最大風險和災難。

03

我還曾經說過這樣一件事。

一個男孩從小品學兼優,長大後去海外留學,學習的是生物製藥一類的專業,在日本學習了八年後,被美國挑選了去工作和定居。

當時簽協議時,承諾給他最好的實驗條件和一份讓人驚訝的高薪,當他真正開始在美國工作時,起初良好的實驗條件和經費支持,讓他心無旁鶩的在自己的領域內玩命的折騰。

後來他的研究成果被正式應用於美軍日常使用後,他才發現,自己的生活早已受到了天羅地網的監控,甚至買菜這一類的生活小事兒都有便衣跟蹤,而他也被要求絕對不允許回國探親。

他所生活和居住的位置,其實在美國比較偏僻。他終於發現,即使自己擁有了很多很多的錢,生活里卻連花錢的機會都少之又少。

有能力掙錢卻也沒地方花,最重要的是遠離父母,祖國的面貌也越來越模糊,他這才深深地感傷,發現自己失去了太多,尤其是自由。

而他的父母也追悔莫及,覺得自己多年來只對孩子的成績有要求,想著只要孩子學習好,那就一好百好,最後卻讓孩子過著即使有錢也沒有時間和地方花的生活。

當一個人失去了自由或者自由被限制,再好的成績,也不能拯救內心受到的傷。

04

我也曾聽朋友講過,有中國的留學生一到國外,就有一些機構願意提供獎學金和生活費之類的優秀合作條件,回報的方式是,回到國內後,提供一些相應的資料長期遞交。

說到這兒,你也應該猜到了這些孩子未來會幹了什麼。就像以前我非常喜歡的一個央視的青年才俊主持人,是怎樣從安徽省的狀元變成階下囚的,我想大家可以自己去慢慢體會。

這種高智商學霸,一旦價值觀扭曲,真的是社會的一種災難。

一個孩子的世界,絕不是靠成績好就能填滿自己的所有驕傲,只靠成績好就想打天下,一心向著物質財富看,一心想躋身於社會精英階層,這類人往往對物質的貪慾也會明顯高於普通人。

他們會認為自己這麼努力成績這麼優秀這麼好,理應得到這一切,可現實生活中未必能夠如願。

我一直覺得教育的真正意義是讓孩子做一個有幸福感的普通人,這樣他們才有動力去追求更好的成績,有時間體會生活的點點滴滴,去發現父母親對自己真誠的愛與希望。

一個真正不缺愛的孩子,才能真正體會愛和發現愛,才能感受到自己來到這個世界的幸運。

才能通過對原生家庭的熱愛獲得真正的安全感,長大進入社會後,才不會輕易的在金錢的誘惑中栽了跟頭,輸掉人生。

共勉。

@ 作者妮妮:

十點讀書籤約作者。

曾任記者多年,獲行業內最高大獎。

11歲帥哥的少女心辣媽,有深度的話癆達人,真誠幽默的非著名閱讀推廣人。

個人微信公眾號:妮妮小屋(ninixw),歡迎與妮妮交流閱讀與生活。

本文圖片來自優美圖,感謝原圖作者。


推薦閱讀:

你和職場精英的差距,就在5點上
理財者說丨一位精英理財師送給新人的兩大法寶
如何評價知乎用戶"李岩"?
怎麼樣才算是社會頂層人士?
當領袖必須要玩狠心權術?坦誠真誠真的不行嗎?

TAG:原生家庭 | 精英 | 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