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故事NO:1 | 我的異國小確幸

前一段時間,有知友在知乎里問我在澳洲的生活,說實話,知外君沒有長期幾年在澳洲待著,生活中就會忽略掉澳洲的美。不過知外君在澳洲的小夥伴,願意將自己在澳洲的生活和故事與大家分享。

或許初到澳洲會有一個人的孤獨。

或許初到澳洲剛開始生活不知從何下手。

或許初到澳洲你會找到不一樣的愛。

或許·······

太多的或許,讓移民的未知變得讓人期待又帶有擔憂,

不過移民也可能簡單的就是一場愛的長途跋涉。

知外君帶你走進澳洲華人的世界,從他們的故事讓你更加了解澳洲。

1現實既是理想

—"Well, its the time again, I must let you go now, thank you so much for a lovely afternoon."

—"My pleasure always. See you again, take care."

微笑揮手,送走了常來店裡的老朋友。稍作收拾,也該是時候回家了。

原本那個憧憬叱吒職場的我,現在竟感覺,這樣平淡的經營一個小茶店,生活也挺好的。沒有失落,沒有不甘。

6年前的我,還是南京體育學院的一名研究生,因為從小就對「女強人」這個詞有莫名的好感,所以,一直都希望自己可以儘快的進入社會,站穩腳跟。因此,在學期期間就找到了英語培訓機構的英文助教工作,一邊趕論文,一邊加班,雖然辛苦但卻忙得不亦樂乎。

我以為,我的人生線路將會沿著這條軌跡繼續下去,十年二十年之後,或許可以站在一線城市最高大上的寫字樓的落地窗前,細數我的奮鬥之路。

不落俗套的,命運跟我開了一個玩笑,一個甜蜜的玩笑。就如他的名字一樣,Mark,一個改變我人生方向的記號。

▲ 在Mark身邊 我總是可以開懷大笑

客觀上,當時的助教工作讓我認識了很多外國人,但主觀上,思想還比較傳統的我,從沒想過會和一個外國人交往。因為在我學習英文的過程中,自然地了解到了西方的文化,雖然不成系統,但這樣的冰山一角也足以讓我認識到了中西文化的差異。

然而Mark的出現,卻改變了這一切。

他是一個「不太地道」的澳大利亞人,特別熱衷於中國傳統文化,所學的專業就是中醫。因此,那時的他是作為實習生來到南京中醫醫院的。

相識之後,我們便上演了充滿酸臭味的戀愛故事。朋友們偶爾會好奇的問我:

「和外國人戀愛是什麼感覺?」

「以後要不要結婚?」

「結婚之後是不是就要移民了?還回不回來?」

而我,一面斬釘截鐵的回答著「我們會好好的。」

一面也在自我懷疑,未知的路到底是怎樣的。來自不同半球的兩個人,究竟該怎麼走下去。

美好的時光,總是不會長久的停留。

不久後,Mark實習結束,返回了澳洲,並順利進入墨爾本大學繼續深造。期間,我飛到澳洲探望了他。在那之前,我並沒有出國的經歷,更沒有見家長的經歷,一切都陌生又新奇,小小的興奮和緊張交織在一起。

然而,真正見面的時候,和Mark的久別重逢,和他父母的熱情款待,讓我感到很溫暖,根本沒有中國式見家長的那種拘謹。而那次的探望,也成為了新故事的起點,我和Mark的關係也更進了一步,我們也開始認真考慮,如何長久的生活在一起。

畢竟,這樣反季節的異國戀真的讓人不好受。

2012年,研究生畢業後的我,為了我們的關係再次來到墨爾本,和Mark一起計劃我們年底的婚禮;而另一方面,Mark也開始為我辦理澳洲夫妻團聚移民,具體的簽證是class BC, subclass 100。

由於我原本的旅遊簽證上有著不能續簽的條件,於是我們必須回到中國申請我的簽證,這中間遇到了很多困難。

首先,在我們整理材料初期,尋求了一位澳洲移民律師的幫助,而她似乎對條文並不是很了解,她以為即使我人不在澳洲,她也可以在線上幫我申請。

2013年2月,她讓我去了趟紐西蘭,然而到了紐西蘭後,她卻告知我們不能操作了。折騰了一圈,我只能灰心地回到國內等待。

這個時候,Mark毅然決然地放棄了他在墨爾本大學的學業,和我一起回到天津申請和等待我的簽證,為了生活,他甚至還找了份教英文的工作,貼補我們的家用。

然而,在天津的生活並不順利,我們兩個南方人都沒有愛上那裡。於是,在2013年6月,我們回到了我的家鄉廣西南寧,舉辦了婚禮,隨後不久,簽證到期的Mark便回到了澳洲等我。

▲ 南寧老家的婚禮

獨自在天津等待簽證的我,因為過於思念Mark,期間又另外申請了一個旅行簽證在2013年10月去到澳洲探望他。

2013年12月,我的移民簽證終於下來了,我收拾好所有的東西,正式跟過去告別,跟我們聚少離多的苦難告別,開心地來到了澳洲和Mark一起生活,直到現在。

來到澳洲後,我們也重新舉行了一次婚禮。

▲ 墨爾本婚禮上的舞獅

▲ 合家大團聚

? 2012年底 找到移民律師

? 2013年2月 去紐西蘭

? 2013年3月 Mark放棄學業 和我一起回國申請簽證

? 2013年6月 在家鄉廣西南寧辦婚禮 Mark回澳洲

? 2013年10月 再次去澳洲探望Mark

? 2013年12月 拿到PR 去澳洲找Mark?團聚

2初到澳洲的求職之路

來到澳洲後,因為Mark在堪培拉一家中醫診所工作,所以我們最初就在那生活。

然而,幾個月過去了,我都無法在堪培拉找到工作,於是,只好搬回墨爾本,與Mark的父母生活在一起。

在墨爾本,Mark換了一份銀行的工作;而我,由於沒有在澳洲學習和工作的經歷,找工作十分困難,但為了生活,不得已去了中國餐館打黑工,每小時不到$10,這幾乎是最低工資的一半,可是如果不工作,就會一分錢都沒有。

我心裡清楚,這樣的狀況不會持續太長久,因此,在餐館打工的同時,我也在尋找其他的工作機會。幾個月後,終於在一家進出口公司找到了一份每周20小時的兼職。雖然不是正式的工作,但總比打黑工要強。

2014年2月,出於空閑和個人愛好,我萌生了做小攤販的想法,開始在家附近的周日跳蚤市場擺攤,賣一些立體卡片和福建的花茶。

四個月之後,我聯繫了Prahran Market--一個有著150多年歷史的市場,遞交了我打算長期擺攤的申請。幸運地,他們通過了我的申請,我便辭去了進出口公司和餐館的工作,專心做我的攤販。

可能,這樣的工作真的很適合我吧,努力一段時間後,生意越來越好,逐漸的,熟客也越來越多,我的產品也越來越豐富。

就這樣差不多過了兩年,到2016年的時候,Prahran Market有一間鋪子空了出來;我向市場經理提交了我的企劃書,闡述了我想開一家小茶店的想法。Prahran Market接受了我的申請,於是我的小攤販生活終於上了一層樓,變成了小店主。

▲ 我和Mark一起動手為新店刷漆

茶店地址:Shop 99, Prahran Market, 163 Commercial Road, South Yarra, Victoria

網店地址:linmarktea.com

在這裡不得不說,在剛開始經營茶店時,由於開銷突然加大,有時候甚至入不敷出,生活過的拮据起來。好在Mark對我十分支持,他的父母也給予我經濟上的支持。

現在總算熬過來了,每當回想起這來之不易的幸福,我都特別感謝他們對我的信任和幫助,就更加的珍惜這一切。

3Lin和Mark的小確幸

我和Mark,從起初的住在父母家,到後來自己出去租房,有了自己的小家,一路走來,沒有想像中的艱難,當然也沒有那麼容易。

想到剛剛研究生畢業就來到澳洲,在中餐館裡端盤子,輾轉好幾個城市,終於也安穩下來了,也成長了好多。

現在,我的日常就是每周工作5天,剩下的一天和Mark在一起,買菜做飯什麼的;另一天屬於我自己,我愛做縫紉,自己在家裡做衣服,或是整理我的小菜園。

▲ 此時的我 是自己的小小設計師

Mark的另一天也是屬於他自己,他會和中國朋友學習中文,平時練瑜伽什麼的。我們既是夫妻和朋友,又是獨立的個體,我覺得這樣的關係很輕鬆。

▲ 練瑜伽的Mark 很厲害哦~

對於未來,我們期望的並不多。不過,近期開始了要孩子的打算,正在努力(笑)。

4心在一起 就無所畏懼

回到正題,其實我覺得自己挺幸運的,Mark本身對中國文化很感興趣,學習了5年的中醫,更是在認識我之後開始學習中文。

6年來他每天都學習中文,周末會跟中國的朋友做語言交換,現在他中文聽說讀寫都不錯,對中國的傳統文化也更了解,我們的關係也會少了很多的不理解。

▲ 學寫毛筆字的Mark

比如我們決定結婚的時候,他的家庭認為是我們兩個人自己的決定,而我的家庭認為是兩個家庭的結合。尤其我的父母是廣西農村人,非常的傳統。我父母提出了聘禮這個事情,Mark這邊覺得莫名其妙。

而另一方面,當時的我們倆一個是學生一個沒工作,根本拿不出半毛錢。但好在我和家人努力溝通,雖然大吵了一架,最後我父母還是給了我們祝福並不要聘禮,這對於遵守傳統的父母來說,也算是為了我的幸福,作出的最大妥協了吧。

對於目前澳洲的生活,我最開心的地方就是,雖然正值工作的年齡,但由於是自己經營,沒有老闆,上下班自由,客人們都能叫出我名字,和客人們坐下來聊聊天喝喝茶,像朋友一樣。

▲ 亦客亦友 品茶談天

有時過中國年時,他們還會送我禮物。我感覺壓力不大,輕鬆自在,平時在家裡做做衣服、種種菜的生活挺好的。

對於國內的家人來說,因為我目前沒有入籍,所以每年都回家看父母。說實話,其實我覺得入籍了太麻煩,PR身份已經足夠方便了。

▲ 和我一起回老家過年的Mark

而對於婚姻的經營,因為Mark是一個特別特別有條理的人,每一件事情都會分出一步一步去解決,而我就比較喜歡隨遇而安。因此,偶爾還是會有觀念的衝突,或者來自兩個家庭的不同文化習俗的撞擊。

但我相信,隨著時間的流逝,我們一定可以尋找到一個合適的解決辦法,因為我們的心是在一起的。

結尾彩蛋其實,Mark的家人也是澳洲移民,在上世紀50年代從義大利移民過來的,Mark和他的哥哥姐姐,都是出生在澳洲的第一代澳洲義大利人。他的哥哥娶了一個法國人,而我是中國人,所以我們常說,這個家庭是澳洲的小縮影,不同的文化背景,但是也和平相處。

小編寄語 移民,是一次大型的搬家。

不是從一條街搬到另一條街的幾公里,也不是從一座城搬到另一座城的幾百里,而是從故鄉搬到他鄉的萬水千山。

故鄉,是滋養我們成長的土地;

他鄉,卻是接納我們夢想的天空。

兩者之間,沒有誰好誰壞,也無需分出高下,但這二者間的故事,每個人都不盡相同。記錄下每一個故事,才能為華人移民的歷史增添一抹鮮活。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華人移民的故事,請持續關注...

知外君友情提醒:出國上知外不踩坑

想聽更多客觀出國經驗和知識,歡迎關注本人公眾號:千里知外


推薦閱讀:

本人現在在澳大利亞留學 很是糾結選移民專業好還是非移民專業好 商科和傳媒?
可以海運電池到澳洲嗎?
澳洲有什麼比較好的葡萄酒?
想來澳洲打黑工的朋友,聽我一言
澳洲的互聯網產業的走勢如何?

TAG:澳大利亚 | 澳大利亚移民 | 移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