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鎖握的秘密

郭延棟 編著的《競技舉重運動》中提到了鎖握的兩個意義,一個是增強提鈴的牢固性,另一個是盡量使兩臂保持放鬆。郭的這本教材里並沒有特別去解釋為什麼要放鬆,而另一本體院通用教材《舉重》里解釋了為什麼要放鬆,因為書不在手頭,就沒有拍照片。

閱讀了塔馬斯阿讓、郭延棟、楊世勇和老體院通用教材里關於鎖握的講解,最為詳細的就要數通用教材了。但是也沒有提到如何做到放鬆地鎖握,這可以說是舉重隊裏手把手親授的不傳之秘了。

於是,我把這篇文章的標題命名為「鎖握的秘密」。

談到鎖握,我在網路上看到的幾乎所有的文章,大多數都會和幾種握法一併談到,內容大多千篇一律,講到的都是其他四指扣住大拇指。僅僅如此,僅僅如此?

舉重的鎖握並不僅僅是大拇指扣在其他四指裡面那麼簡單的。

如果僅僅是四指扣住大拇指,杠鈴一重,根本握不住,因為這種握法很難用上力氣,不是依靠肌肉收縮來增強握力,鎖握法要求的是既放鬆又牢固,如果依靠肌肉收縮來增加握力是無法兼顧放鬆的,所以,鎖握法並不是依靠肌肉收縮來增強牢固性的。其他四指扣住大拇指的握法是為了讓兩臂放鬆,那麼,舉重運動員們是怎樣既放鬆又牢固地握住杠鈴的呢?

請看下圖

前臂有兩根骨頭,橈骨和尺骨。當人在旋轉小臂的時候,橈骨和尺骨有兩種狀態,交叉和平行。當你蹲下以鎖握法扣住杠鈴的時候,小臂是沒有完全旋緊的,必須向身體側內旋小臂,內旋之後,會發現,整個手背和小臂正面會朝向前面,不這麼做,是有點側的。

因為旋小臂的這個動作實在是太微小了,太不引人注目了,所以很難注意到。

(請注意譚彪走向杠鈴前的手臂,有一個很刻意內旋的動作)

https://www.zhihu.com/video/872176593739603968

在鎖握杠鈴的前提下,這樣內旋小臂的好處是,橈骨和尺骨絞在一起,會增強四指扣握大拇指的牢固性,通過骨結構「鎖」定,所以叫「鎖握」。

https://www.zhihu.com/video/872174474831757312

(鎖握並內旋小臂拉鈴的時候大臂和小臂總是有一個角度的)

還有一點就是,注意是否挺胸,因為鎖死小臂以後,如果沒有挺胸,背就收不緊,收不緊雙肩就會被拉下去,然後含胸弓背,動作變形,背力和腰力就用不上,引膝的效果會大打折扣,帶到發力點的高度就不夠,帶不到位,出現了偏差是要負責任的。這麼一來,發力的時候就沒法聳肩,斜方肌就用不上力。

所以內旋小臂的同時要挺胸,挺胸以後,斜方肌是完全放鬆的,背闊肌和小臂是收緊的(靜力性的收緊),這樣發力後的聳肩就能做到。

請看這個視頻,注意袁程飛拉鈴前挺胸動作,只有挺胸了,發力時才有可能做到聳肩帶高。

https://www.zhihu.com/video/872172247366909952

所以,四個指頭扣住大拇指,僅僅做到這樣還不能算是完成了鎖握動作,必須內旋小臂,挺胸收背,只有這樣,拉鈴的時候才能做到既牢固又放鬆,動作不變形。

題外話:

其實說是「不傳之秘」也不是不想公諸於眾,只是舉重教學上的很多問題很難僅僅依靠文字說清楚,或者說,僅僅依靠文字的話,可能手把手教學上可能教練示範以下、比劃一下就能說清楚,然後自己不斷去實踐、體會的一個事情,就會變成長篇大論,因為的確需要長篇大論來去說服,而且即使寫了大篇幅的文章,還容易引起一些錯覺——看了、讀完了就以為體悟了、學會了。知道不代表做到。可能你明白了理論,但是得假以時日去習練。內化成一種習慣,達到自動化的程度。

如果你在試舉前還在想著這個技術細節怎麼做那裡怎麼辦,那決不能說你學會了動作。而事實上,有些人讀了一遍講解技術動作的文章就以為自己學會了,豈不是很可笑?如果那篇文章還傳播了錯誤的知識,豈不是更可悲了?

而我寫下這篇文章,只是指望讀者能知道有這麼一個事兒。還不算是會了。

(於傑「手把手」指導)

(湖南舉重隊總教練周均甫「手把手」指導)

那怎樣才算?

不自覺地就做出。

就好像那是你身體的一部分。

稍一不注意你就會覺得自己似乎忘記了什麼,就像忘記了自己還在呼吸一樣。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吳景彪奪銀牌卻道歉?
《業餘舉重訓練 自學抓舉 如何看錄像糾正動作 杠鈴路徑》
我的新精神氮泵,但是沒有剪好……ORZ

TAG:举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