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抱正版,拒絕山寨

迦旃延!『一切實有』,這是第一種極端;『一切虛無』,這是第二種極端,迦旃延!不往這兩個極端,如來處在中間說法:『以無明為緣而有行;以行為緣而有識;……(中略)這樣是這整個苦蘊的集。但就以那無明的無餘褪去與滅而行滅;以行滅而識滅;……(中略)這樣是這整個苦蘊的滅。』」 ——相應部12相應15經

佛陀有十個稱號,這十個稱號當中的「天人師(Satthā devamanussāna?)」,意味著佛陀可以把佛陀教法清晰明確的教化給人、天人。由於佛法本身甚深難懂,而且佛法中很多的定義和概念超越了語言能夠描述的範圍,所以能夠把佛陀教法明確的、清晰的、準確無誤地表達出來是一件極其不容易的事情,就算是不受後有的阿羅漢,在對佛法的闡述上也是不如佛陀準確無誤的。所以對於真正想要修行佛陀教法的修行者,記錄了佛陀在世時言行的經藏是絕對不可以忽略的。

緣起法是佛陀教法區別於其他任何宗教、理論、學說、實踐的特點,離開了緣起法,佛陀教法一無是處。在巴利經藏相應部中,因緣相應部分闡述了緣起法的本質,即十二緣起理論模型,也給出了十二緣起各個支的標準定義。同時佛陀也解釋了對十二緣起的某些錯誤看法。

在12相應15經中,佛陀就「實有」和「虛無」的對立進行闡述。首先佛陀並不認為持有「實有」「虛無」觀點是一種錯誤,而是一種極端看法。而佛陀的緣起法並不是建立在「實有」「虛無」的對立概念上的,所以對於十二緣起各支的定義,也都不是基於「實有」和「虛無」的分類框架下的。從緣起法的角度看,一切都是緣緣相繼的現象,某種現象的升起會直接導致另一種現象的升起。所以十二緣起各支的定義,僅僅是給特定的現象或者說現象升起的過程一個名而已。所以佛陀教法的修行者是必然斷除了「實有」和「虛無」間的糾纏,並不持有基於「實有」和「虛無」這兩個對立概念衍生出的任何結論,比如「世間有」「世間無」「如來死後有」「如來死後無」等等。對此佛陀以苦為例具體的說明了緣起法的這種基於現象升起和滅去的本質:

迦旃延!這世間多數為攀住、執取、黏著所束縛,但對攀住、執取、心的依處、執持、煩惱潛在趨勢不攀取、不緊握,不固持『我的真我』的人,對『所生起的只是苦的生起;所滅去的只是苦的滅去。』[一事],不困惑、不懷疑,不依於他人而智慧在這裡生成,迦旃延!這個情形是正見。

從以上的經文可以看出,不可能阿羅漢會持有「實有」和「虛無」的看法,不會認為有誰在受苦,也不會認為沒有誰在受苦;不會認為苦實有,也不會認為苦虛無。因為作為佛陀弟子,阿羅漢接受的緣起法本身就已經超越了「實有」和「虛無」。這種超越了「實有」和「虛無」的,基於緣起而觀察一切的見解,被稱為八正道中的正見。

對於尚未擁有正見的外道修行者,很容易認為如果阿羅漢不持有「實有」的看法,那必然持有「虛無」的觀點,然後污衊阿羅漢持有斷滅見,認為阿羅漢將涅槃視為斷滅,從而發表一些貶低阿羅漢的言論;而如果阿羅漢不持有「虛無」的觀點,那麼阿羅漢必然持有「實有」的看法,然後污衊阿羅漢未證「法無我」,認為阿羅漢以為世間實有,從而發表一些貶低阿羅漢的言論。殊不知一個樹立正見的初果,甚至一個擇法覺支和信覺支較高的凡夫,就已經在認知上完全超越了「實有」和「虛無」的對立,何況已經體證佛陀教法的不受後有的阿羅漢?

從經文本身看,佛陀對於緣起法的詮釋是準確無誤的,而且語言上沒有矛盾。儘管初學者未必會感同身受,也未必會明白經文中提到的種種概念都是什麼樣,但是理解整篇經文還是問題不大的。在理解的基礎上,通過實踐來辨析思考,弄懂經文中每一個詞對應在實踐中是什麼樣,最後證明佛陀教法真實不虛,這是佛陀弟子應該做的事情。反觀外道的自稱經的文學作品,用很多「XX,非XX,是名XX」、「X即是X」、「無XX亦無XX盡」之類的語言來描述佛陀教法,不僅讓修行者不能對緣起法有正確的認知,而且還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去研究這種「明白的自然明白,不明白的也研究不明白的」語言,純屬浪費時間。另外,為了讓山寨貨有銷路,這種自稱佛經的外道經典一般都會詛咒批評者下地獄,傳播者有算數譬喻不能及的功德。正牌貨和山寨貨,品質一目了然。

推薦閱讀:

為什麼古代修道簡單?人心?環境?
睡覺前躺在床上,或者說不用打坐的姿勢可以一心持佛號嗎?會對身體有不好的影響嗎?
根宋上師:放飛自己 生活中,哪裡不是修行的道場呢
在修行中,有師父帶著修行是一種什麼體驗?
幾年後可能會有一惡報,現在行善補救來得及嗎?

TAG:上座部佛教 | 佛教 | 修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