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怎麼把天「聊死」的

端午節我打電話回家問候節日快樂,照例又被我媽抓著發了好一通牢騷。之所以說「照例」的意思,就是我媽抓著我發牢騷已經快成為了她跟我聊天的常態,而發牢騷的主題,也幾乎萬年雷打不動的是關於她跟我爸的吵架。

我爸跟我媽是那種特別常見的,「吵吵嚷嚷」一輩子的中國夫婦。事實上,他們倆因什麼而吵已經不重要了,因為任何一件日常小事都可能引發爭吵的火花。而且,通常來說,他們的「吵架」並不是真的兩個人唇槍舌劍針尖麥芒地大吵三百回合,而是我媽一直追著說啊說啊說,我爸持續地保持沉默,最後以我爸逃入房間關上門,我媽沒辦法繼續追著說下去而告終。

從大學開始,幾乎每次回家,我都免不了要聽我爸和我媽輪流抱怨對方「無法溝通」。然而這麼多年過去了,二老的「無法溝通」依然故我,兩個人都認為是對方不會說話,才會導致最後無法溝通下去,也就是把天給」聊死「了。

在我看來,其實」會說話「是一個非常不好量化的概念,而且單純通過要求自己的聊天對象」會說話「來實現順暢交流,也是很不現實的一件事。但是從「聊天」到「把天聊死」的過程中,溝通的過程並不是在某個節點就驟然斷裂,而是有跡可循的。換句話說,只要警覺到了這些可能導致「把天聊死」的跡象,我們就能及時採取補救辦法,讓溝通的過程可以繼續下去。

「聊死天」的第一個跡象:苛刻的開場

美國華盛頓大學心理學教授約翰·戈特曼曾經主持了一個「愛情實驗室」,他們邀請了近百對夫婦進入實驗室,在他們身上安裝上感測器後,請他們開始一場爭執。經過統計,戈特曼發現在一場15分鐘的談話中,只需要聽前3分鐘的談話內容,他就能預測出整場談話的結果,而且準確率高達96%。

一場聊天的開場內容,已經偷偷奠定了這場聊天的未來走向。如果有一方在持續地批評或者譏諷另一方(很可能他們還把譏諷當做是幽默感的表現),那麼這場聊天就有了一個苛刻的開場。即使你在說話的時候口氣溫和平靜,甚至還覺得自己只是在開玩笑,也註定只能把天聊死。

說到這裡我大概又得跟我媽說句對不起了,因為我準備拿她來當一個「聊死天」開場範例。這個故事之前在另一篇文里也提過,不過這裡還是再拿出來說一遍吧。

今年過年回家的時候,我試圖去給我媽幫忙做個菜。切火腿的時候,由於我的切菜習慣和她的並不一樣,於是她就站在我旁邊,*自以為」在教我一個更好的方法。

「你得這樣切片,最後一刀貼著皮橫切過去,就很乾凈了……」她直接搶過原本放橫的火腿豎起來,肉皮貼在案板上,然後切了一刀給我看,作為演示。

在我手一抖切了一片很厚的火腿之後,她又嘲弄地說:「唉你到底會不會切啊?」

在我非常笨拙地捏著家裡完全用不慣的菜刀慢慢地切的時候,她又抱著手嘟囔說:「我還以為你已經多了不起了呢,現在看來根本還沒有出師嘛。」

在我努力切出來一片很薄但是不完整的火腿之後,她又挑剔地搖搖頭:「你這個刀工真的很糟糕啊,一片厚一片薄的,自家吃也不能這麼不講究啊。「

……

最後,我把火腿和菜刀往案板上一扔,壓著火氣地回了一句:「你那麼看不慣的話,你來切好了。」

這是一個非常典型的「苛刻的開場」。

儘管我媽依然堅持認為她只是在教我以及跟我開玩笑,但我感受到的卻是毫不留情的挑剔、貶低、評價、譏諷和鄙視。這種開場導致了聊天的雙方處在了不對等的地位,因此,如果用這種開場來進行聊天的話,幾乎註定只能得到一個失敗的談話結果。

所以,如果你跟人說話的時候,開始對方的人格、能力、品德進行很負面的評價,那就最好停下來,休息片刻,重新以一種更友好的方式開場。除非,你從一開始就只打算通知或是命令對方,並不打算進行一場對等的談話。

「聊死天」的第二個跡象:批評的話語

事實上,苛刻的聊天開場通常都伴隨著批評,而更糟糕的是,說出這種話的人通常對此毫無認識。很多人常常自詡」直腸子「,或者」對事不對人「,但實際上,我們去詳細拆解他們說出的話語時,就會發現他們更多的是在批評,而不是單純的抱怨。

抱怨的意思是,你所說的,僅僅只針對一件具體的事件,或是你當下的某種具體的感受。一般來說,抱怨要麼只是針對一件具體的客觀事件,要麼只針對一種具體的主觀感覺,沒有泛化,也不會抽象。

批評的意思是,你所說的,是針對談話對象的人格、能力、品德或是個性做出的負面評價,通常以一種假裝成很客觀的主觀意見出現。

回到上面關於切火腿的問題上,對照我們舉出來的說明,就可以很快發現。我媽說的第一句話,是抱怨,因為僅僅針對我「沒有按照她的習慣切火腿」這一件具體事情。雖然同樣帶著鄙視,但至少還算是就事論事。

而到了第二句話,就變成了針對我的能力的負面評價(「會不會切」,這句話其實是一個反問句,潛藏的意思就是「我覺得你根本不會切」),這就變成了批評而不再是抱怨。再往下的幾句話,同樣也是批評不是抱怨。

我想肯定有人會覺得我很小題大做,因為這樣的話語不管是在夫妻關係還是親子關係,甚至是在朋友關係中可能都是屢見不鮮的。但實際上,這種「談話」已經變成了帶有人身攻擊的批評,而不僅僅是針對客觀事實的抱怨。更要命的是,如果你在這個階段還沒有警覺起來,停止這場破壞力十足的談話的話,下一個更有破壞力的階段馬上就會接踵而至。

「聊死天」的第三個跡象:鄙視的態度

在批評責備他人的時候,我們很難做到不帶著鄙視的態度。事實上,正是由於我們自認為高人一等,或是比我們的談話對象更了解他們自己,我們才會在談話過程中對他們橫加指責。

除了批評的話語之外,鄙視的態度還會體現在非言語的溝通過程中。譬如翻白眼、冷笑、抖腳、雙手交叉抱在胸前……但無論鄙視的態度通過哪種形態表現出來,對於人際關係都有著巨大的破壞作用。如果這種鄙視的態度出現在親密關係之中,帶來的毒害就更為深重。

鄙視會帶來破壞的原因是,鄙視的態度表達的是對他人的厭惡之情。如果你的聊天對象知道你討厭他(她),那麼他(她)很可能選擇要麼回以同樣的態度,要麼索性拂袖而去,直接中止這場談話。不管你的談話對象選擇了哪一種對策,毫無疑問,你鄙視的態度都只造成了更多的衝突,而不會帶來你們之間的和解。

而且,在聊天的過程中,一旦你抱定了鄙視的態度,你的目的也不再是「達成溝通」,而會變成「儘可能地貶損對手」。不管是利用道德優勢,還是利用社會地位優勢,這都只會進一步加劇你們之間的分歧,並且引發敵對,甚至可能帶來威脅和挑釁。

在這個時候,一旦兩個人開始反唇相譏,互相鄙視謾罵,接下來也許就是一場披著「講玩笑話」外皮的唇槍舌劍。這種時候的爭吵會隨著雙方關係的深入而越來越有殺傷力,那些吵到親密友人一朝反目成仇的吵架,多半都是由鄙視的態度引起的。

如果到了這一步,你還沒有警醒,及時停止這場已經非常不友好的談話的話,下一個階段的到來將會預示著溝通的進一步破裂。

「聊死天」的第四個跡象:自我辯護

到了談話雙方開始自我辯護的時候,基本上這個天已經不可能再聊下去了——因為雙方都開始在各自的小世界裡團團轉圈,都在為了證明自己的」正確「而想方設法搜集證據。他們繼續交談下去的動力不再是為了達成共識,而是為了讓對方認錯或是讓對方贊同自己。

自我辯護實際上是一種變相的責備對方,也就是說,兩個人都會拚命地證明,他們中間發生了問題是由於對方的過錯導致的,自己則是正確而且清白無辜的那個人。

就像我媽給我打電話訴苦抱怨的時候,最經常說的一句話就是:「你說我說得對不對嘛?」 要不就是同義替換成了「你說我說得有沒有道理」。實際上,這種拉第三者插入爭執,去「評理」的做法,在中國的家庭乃至情侶之間震蕩是屢見不鮮。不要說拉自己的子女父母或是其他親戚來評理,隨便上個豆瓣八卦組或者天涯八卦區或者晉江小粉紅,甚至連一度被視為高端問答社區的知乎,這類「求說理」帖子都是司空見慣的。

不過在這種「我做的/說的對不對」的問題面前,幾乎沒有幾個人是真心來求一個客觀的評判,絕大部分人不過是來求認同的,是想要求一個同仇敵愾的態度的。所以當我明白了這一點之後,再遇到任何「你說我說的/做的對不對」的問題,都索性一律只聽不說。如果對方還死拉著我一定要求一個評判結果的話,我大概就只能像最近一次在電話里回答我媽那樣說:」我認為家庭內的很多事情不是對不對,而是感覺好不好。既然你們吵得翻臉,那可見肯定是感覺不好了,這種時候對不對已經不重要了。「

同樣的,我也建議每一個讀到這篇文字的同學們,如果有人拉著你,要你對他做過事或者說過的話來評判一下對錯高下的話,千萬別真的順著他的意思去評判,不然你就掉坑裡去了。這種時候,如果你想要關心一下說話人,那就光聽不說就好;如果你並沒有心情去關心他,那不如直白地拒絕聽下去就好了。

通常來說,批評的話語、鄙視的態度和自我辯護,並不會非常嚴格地按照先後順序出現。但是如果這三個跡象已經在談話中出現,並且沒有任何人阻止這三個跡象繼續輪流滾動出現:批評和自我辯護不斷激烈交鋒,而鄙視的態度愈演愈烈。那麼,就像從山頂滾落的雪球會帶來雪崩一樣,第五個「聊死天」的跡象也就隨後出現,並且標誌著這一次聊天的徹底崩潰。

「聊死天」的第五個跡象:冷戰

當第五個跡象出現的時候,基本上這次聊天就算是宣告結束了——並且是以談話徹底破裂的形式宣告的。隨著前面的四個跡象不斷地滾雪球,這場談話中的地位不對等現象也會愈演愈烈。這種情況下,在爭執中處於相對弱勢的一方一旦發現自己的自我辯護無法生效,就會選擇用沉默、敷衍或是離場的形式避免自己的感覺變得更加糟糕。

這就是冷戰,也是對人際關係,特別是親密關係最有殺傷力的一種互動形式。

當然,我們必須承認現實中有不少人本身就是不愛說話的,但是這種「不愛說話」和冷戰有著本質的區別。即使一個人不愛說話,或者不習慣表達自己的觀點,但當你們在交談的時候,他們或多或少都還會用「嗯」或者點頭來表示自己在聽,同時鼓勵你接著講。最最起碼,他們會跟你保持一定的眼神交流,而不會把眼睛扭轉到一邊或者看著地面,就是不看你。完全切斷任何一種交流形式,甚至直接逃離現場,這就是冷戰的行為,跟是否習慣社交喜歡說話沒有關係。

所以如果一個人借口自己只是不愛說話來為自己的冷戰行為進行辯解,即使我們不好直接戳穿他的借口,也要在內心知道,你們已經處在了冷戰狀態。

毫無疑問的是,很多人,特別是在之前的爭執中處於強勢的一方,會在意識到自己的談話對象開始採取冷戰以後立刻暴跳如雷,強迫對方做出回應——一般來說,這種做法的回應要麼是對方雖然勉強贊同了你,但隨後你們之間的關係遭到進一步破壞;要麼就是對方用更冷淡的沉默繼續拒絕回應,直到你們直接的關係徹底破裂。

冷戰的出現,意味著交流已經徹底中斷,也就是這場天已經被徹底「聊死」了。這個時候,最明智的做法永遠都不是追著發起冷戰的一方繼續窮追猛打,這種做法只會繼續破壞你們之間的關係,而對於達成共識和解決衝突毫無益處。相對好一些的解決方法是,停下來,給你們彼此緩衝和調整情緒的時間和空間,等雙方的情緒平復下來之後再重新開始談話。

「聊死天」的第六個跡象:身體的反應

說完了在聊天的各個階段出現的「聊死天」跡象之後,還要再補充介紹一個可能在聊天的任何時候都會出現的「聊死天」跡象:身體的反應。

還記得我們在前面提到的約翰·戈特曼做的「愛情實驗室」實驗嗎?他在參加實驗的被試們身上裝了各種感測器,然後請他們當著他的面,按照平時的方式展開一場爭執。在這個過程中,不光是戈特曼教授在仔細聆聽這些伴侶們的對話,這些感測器也沒閑著。通過實驗記錄數據,戈特曼教授發現這些伴侶在進行破壞性的談話時,身體的各項數據也發生了極為明顯的變化。

最明顯的生理反應就是心跳加速,這些處於破壞性談話中的人們,心率幾乎是每分鐘100到165,而30歲左右的男性心率大約是每分鐘76下,30歲女性的正常心率大約是82下。其次伴隨的還有血壓升高、流汗增加、腎上腺素分泌增加等等一系列反應,這些反應標誌著正在發生爭執的兩個人已經開啟了「戰或逃反應」。

這種反應是人類千萬年來進化的遺留產物,它幫助我們逃離危險,或是殺死捕食者。儘管現代人類已經站在了食物鏈的頂端,但這並不意味著這種原始的警報系統就會自然消失。恰恰相反,由於總是被閑置,因此即使一絲輕微的風吹草動,哪怕是你今天只是晚回家了幾分鐘被你老媽或者老婆堵在了門口,這個警報系統也會自動開啟。

但糟糕的是,一旦我們的身體開啟了「戰或逃反應」之後,一切的感覺和認知信息,都會先傳遞到杏仁核控制的邊緣系統進行處理,而不是由掌管理性的大腦皮層先分析再採取行動。邊緣系統的優勢在於反應迅速,劣勢同樣在於反應迅速。在這種情況下,你分析信息的能力會急速下降,更多地是在依靠自己的本能和預判進行操作,而非基於對現實的理性認知。

換句話說,這種時候你根本不會在意跟你說話的人到底說了什麼,你只會想著要麼反擊回去(批評、鄙視或是辯護),要麼立即逃走(冷戰)。這是純粹的條件反射,任何能夠理性地、創造性地解決問題的通道,此刻都已經關閉了,這場天已經不可能再好好地聊下去了。

所以,一旦在和別人對話的時候,你感覺到自己的心跳加速、出汗增加、臉上發燒……那最好還是,先趕緊叫停眼前這場談話吧。

不把天「聊死」的一些簡單注意事項

以上,我們列舉了在聊天過程中把天「聊死」的各種跡象。在這篇文章的最後,倉老師決定秉承「給雞湯一定給勺子」的慣例,再跟大家簡單聊聊我所知道的一些避免把天「聊死」的注意事項吧。這些注意事項展開講的話,可以寫不止一篇文了,這裡篇幅有限,只是簡單提一下就好。

注意事項1:只談客觀事實和自我感受,不對對方進行評價。沒有人喜歡被別人評價,很多時候你即使用了「我覺得」作為開頭,但後面的話語也依然還是對對方的評價,這樣的溝通依然會走向破裂。「我覺得你很不守信用」,這就是一個評價;而「我們約好了一起吃飯,你沒有來,也沒有給我電話,我覺得很失落」,這就是客觀事實和自我感受。

注意事項2:及時,溫和地停止談話。一旦對話的雙方中有任何一方開啟了「戰或逃反應」,這場談話都有可能滑進「批評-鄙視-自我辯護-冷戰」的快車道里。因此,一旦感覺到自己的身體已經開啟了「戰或逃反應」,或者談話的對方已經開始有批評和鄙視的跡象,最好是立即說一句「我認為現在我們現在最好先冷靜一下」之類的話,及時,溫和地停止談話。儘管談話被暫停,但至少能夠讓你們不至於把天「聊死」,更不會破壞你們之間的關係。

注意事項3:關注身體信號,及時調整呼吸。在《從「戰鬥或逃走」到「放鬆和消化」》一文中,倉老師已經給大家介紹過通過調節呼吸來改變身體神經系統響應模式的方法。所以,當你在和別人交談的時候,感覺到自己即將或者已經開啟了「戰或逃反應」,即使一時無法中止談話離開現場,也可以通過調整呼吸,避免進入「戰或逃反應」狀態,有更多思考和迴旋的餘地,避免一時意氣用事,把天「聊死」。

===================================

本文首發於個人微信公眾號:倉鼠老師的心書房

每周五定期更新關於心理學的知識、技術和思考,其他時間不定期更新


推薦閱讀:

幼兒園孩子過生日,家長給每個小孩發東西是什麼心態?
室友抑鬱症自殺未遂然後休學,其他室友的看法讓我覺得不能接受,是我的問題嗎?
有沒有一個時刻你覺得自己再也碰不到那個兩情相悅的人,自己孤獨終老?
【抑鬱】《青少年抑鬱症成因新探》(摘要)
在你心裡最悲傷的一段古文是什麼?

TAG:心理 | 人际冲突 | 谈话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