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繪事後素:為什麼子夏說的「禮後」二字給了孔子很大啟發?
那麼,禮到底是因何不行呢?孔子在墮都失敗之後,被迫去魯,我想流亡於國外的旅途之中,他無時無刻不在思考這個問題,為什麼墮三都會失敗,為什麼禮不能行於天下。這個根本原因孔子找到了嗎?孔子找到了,但是在弟子子夏的啟發之下。
0308子夏問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何謂也。
子曰:繪事後素。
曰:禮後乎。
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與言詩已矣。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形容女子笑容甜美,眼睛也漂亮,黑白分明。
素,本義是一種絲織品,白色,尚未染色。因為這種絲織品是白色,素字便可作白色解釋,如素服,就是辦喪事時穿的白色衣服;因為這種絲織品尚未熏染,是本來的顏色,素字又可指本來面目,或指未加修飾、顏色單純不艷麗之意,與絢是反義詞。如素地,就是本來的未經修飾的質地;樸素,就是簡單質樸,沒有過多的修飾裝扮;如素顏,就是本來面目,沒有經過化妝的臉。
絢,文貌,指圖案華美,色彩鮮艷。如絢麗,絢爛。
繪事,指化妝之事。
素以為絢,就是以素為絢。這種倒裝的用法很常見,如「義以為質」,「曾是以為孝乎」。
這裡的素就是素顏、素地之素,指一個女子本來的顏面,經過化妝即孔子所謂的「繪事」之後,臉就變得漂亮了,即所謂的「絢」。素與絢是一對反義詞。
孔子對這首詩的解釋是「繪事後素」,即後於素。一個女子必先有倩盼之美質,然後才能加以繪事,如此,則倩盼之美質與繪事之五彩可相得益彰,如此,方可成就一個絢麗多姿的美女。否則,面貌醜陋,粉塗得再多,妝化得再濃也無濟於事,結果往往適得其反,成了東施效顰。
「禮後」二字是孔子思想的重中之重,必須加以充分說明,明白了何為「禮後」,則孔子很多談及文與質的話才易於理解,此外,老子及晏子等人詆毀孔子的說辭與理由也會不攻自破。
對於子夏所說的「禮後」二字,孔子的反應如何呢?他說「起予者,商也」,子夏的話對我太有啟發了!孔子與子貢談詩時,對子貢也未曾給予這麼高的評價!所以「禮後」這兩個字值得我們好好研究。
繪事後於素,那麼禮後於什麼呢?質也。若是一個女子有倩盼之美質而後再加以繪事,則可成就一絢麗多姿的美女;若一個人有仁義忠信之美質,再學禮行禮,則可成就一個真正的君子。成就一個美女,倩盼之質與繪事二者缺一不可;同樣,成就一個君子,則仁義忠信之美質與禮二者也是缺一不可,而且,仁義忠信是前提,禮後二字也解釋了孔子為什麼如此提倡仁。
綜觀孔子一生,他欲使天下有道之努力,他行道、佈道的實踐活動,概括起來只有兩:一個是墮三都,而另一個便是聚徒講學。墮三都,是用力於當務之急,用力於眼前,是使魯國邦有道的具體而直接的實踐活動。孔子認為,之所以天下無道、邦無道,是因為各個階層僭越無禮,他們皆是不在其位而謀其政。天子失權,政在方伯。諸侯失權,政在大夫。甚至陪臣執國命,庶人作亂。所以他為司寇期間,極力推行墮三都,欲削弱大夫與陪臣的勢力,使魯君重掌軍政大權。可結果卻是,不但墮三都未能成功,自己也被迫離開故土,流亡國外達十四年之久。
我想,這十四年的顛沛流離之中,孔子無時無刻不在反思:為什麼以禮為指導思想的墮三都會失敗?天下無道的根源到底是什麼?為什麼各個階層要僭越犯上,為什麼人們不守禮不行禮?禮為什麼不起作用?子夏與孔子的對話發生於何時,已不可考。但是,我們可以推測,或許正是子夏的一句「禮後乎」給孔子以啟發,使他找到了天下無道的深層原因。子貢問詩,孔子對他的評價是:「告諸往而知來者。」而子夏問詩,孔子給他的評價更高:「起予者,商也。」可見子夏的「禮後乎」三個字確實給了他很大啟發。
孔子一直文質並重,說「文質彬彬,然後君子」,然而,二者均給予重視,這還不夠,它們中間還要有個先後順序,那便是:質為先,禮為後。《禮記》上說「忠信之人可以學禮,苟無忠信之人,則禮不虛道」,也是這個意思。上至天子諸侯,下至庶人鄙夫,必須先使之具有忠孝仁義等各種美質,然後禮才可以行於天下。如此便可達至邦有道、天下有道的理想狀態。但是,這又不是一人一時之力所能達成,需要一代人甚至是幾代人的努力。孔子廣受門徒,教化弟子三千,即由於此,今人給孔子的頭銜中有一個是教育家,亦由於此,兄弟將孔子的聚徒講學視為他行道的第二個努力,亦由於此。
【有教無類,誨人不倦——孔子欲使天下有道的第二個努力】
天下無道是因為禮不行,禮不行是因為人無忠信仁義等美質。在子夏的啟發之下,孔子明白了「禮後」之義,即「質為先,禮為後」,欲使天下有道,不但有尊禮行禮,更重要的是要使人們成為君子,有忠信仁義之美質。怎麼做呢?那就是廣收門徒,誨人不倦。
1539子曰:有教無類。
孔子心中只有教化他人的念頭,卻沒有想過將人分類做三六九等以區別對待,見人下菜碟兒。無論是出身貴族如孟懿子,還是賤民子弟如子路、仲弓等人,只要一心向學,孔子均收為弟子,加以教誨。
0707子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嘗無誨焉。
修,干肉。束修,即一束干肉,為十條。十條幹肉,當時的貧窮人家也是能負擔得起的。即便求教之人只向孔子贈以束修這樣微薄的見面禮,孔子也不拒絕,只要他有向學之心。
當然了,這並不是說孔子身價低,是看這十條幹肉的面子才肯教他的。如《孔老二罪惡的一生》一文中就根據這一章,斷定孔子這是在向學生勒索學費,必須交納十條幹肉作為見面禮他才肯教。這完全是誣衊,孔子再窮也不會指望那麼一點干肉過活吧。
0702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識,通志,記住。
何有,不難之辭也。
看到了便默記於心,好學從不厭煩,教誨他人從不倦怠,對於我來說這有何難呢?誨人不倦,四個字,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可就難了。就拿兄弟來說吧,我自己學習尚且不能盡心儘力,何況誨人呢?
【「何有」的含義】
《論語》中的「何有」二字,都是「這有何難」的意思。如:
0413子曰:能以禮讓為國乎,何有。不能以禮讓為國,如禮何。
以禮讓為國,這有什麼難的呢?若是不能以禮讓為國,將把禮置於何地呢?
1313子曰:苟正其身矣,於從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如果本人站得正,行得直,那麼從政就不會有什麼困難。如果他自己不正,又如何去正他人呢?
0608季康子問:仲由可使從政也與。子曰:由也果,於從政乎何有。
曰:賜也可使從政也與。曰:賜也達,於從政乎何有。
曰:求也可使從政也與。曰:求也藝,於從政乎何有。
果,果敢決斷。達,通達事理。藝,多才多藝。孔子說他們各有所長,從政為官對他們來說不是難事。
0508孟武伯問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
又問。子曰:由也,千乘之國,可使治其賦也。不知其仁也。
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
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帶立於朝,可使與賓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孟武伯也曾向孔子問過類似的問題,他問子路、冉求和公西華三人可否稱得上仁。孔子回答說,三人是否做到了仁,他不確定。但千乘之國,子路可治其賦,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冉求可為之宰也,公西赤可以束帶立於朝,與賓客言,也就是說三人都有為政之才。
0916子曰:出則事公卿,入則事父兄,喪事不敢不勉,不為酒困,何有於我哉。
有人認為,這兩章中的「何有」與前面幾章不同,並不是「有何難」之意。孔子一貫謙虛,他不會這樣誇讚自己。這裡的「何有於我哉」應是(這幾個方面)我有嗎?我都做到了嗎?言下之意,孔子認為「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和「出則事公卿,入則事父兄,喪事不敢不勉,不為酒困」這幾樣他都沒有做到。其實,這是犯了想當然的錯誤,孔子稱得上是一個謙謙君子,但過分謙虛就是驕傲的表現,孔子不會時時處處都那麼謙虛,不會說的每一句話都是在貶低自己。有時,孔子也會對自己的優點加在承認、肯定滴,請看下面:
0728子曰:蓋有不知而作之者,我無是也。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知之次也。
0720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0528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
0722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這說明孔子做到了「默而識之」。「好古,敏以求之」、「不如丘之好學」、「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說明孔子做到了「學而不厭」。而「有教無類」「束修以上未嘗無誨」則說明孔子做到了「誨人不倦」。所以說,0702與0916兩章中的「何有」同樣是不難之辭,孔子絕不是在自謙,默而識之,出則事公卿等事,孔子都做到了。
0734子曰:若聖與仁,則吾豈敢。抑為之不厭,誨人不倦,則可謂云爾已矣。公西華曰:正唯弟子不能學也。
孔子雖然不敢說自己是聖人仁人,但「為之不厭,誨人不倦」,他還是敢以之自許的。這句話更能證明,0702與0916兩章中的「何有」必定是「有何難」的意思。
墮三都是失敗的,而孔子的第二個努力,以歷史的長遠的眼光來看,卻是極為成功的。如《史記·儒林列傳》記載:
自孔子卒後,七十子之徒散游諸侯,大者為師傅卿相,小者友教士大夫,或隱而不見。故子路居衛,子張居陳,澹臺子羽居楚,子夏居西河,子貢終於齊。如田子方、段干木、吳起、禽滑釐之屬,皆受業於子夏之倫,為王者師。是時,獨魏文侯好學。後陵遲以至於始皇,天下並爭於戰國,懦術既絀焉。然齊魯之間,學者獨不廢也。於威、宣之際,孟子、荀卿之列,咸遵夫子之業而潤色之,以學顯於當世。
他的三千弟子之中,為師傅卿相者,如子夏、子貢,其影響及於上。友教士大夫者,其影響被於中。而隱而不見者,其影響則廣布民間。此後代代相傳,孟子、荀子繼承夫子之道,皆以學顯於當世。若不是孔子廣收門徒,夫子之道怎能走出齊魯進而遍及諸侯?若不是孔子廣收門徒,夫子之道又何以能於五百年之後獨受尊崇進而行於中國兩千年之久?這皆是由於他的三千弟子,一傳十,十傳百,使忠孝仁義之美質流及於天下。用今天的話來說,便是「形成了廣泛而深厚的群眾基礎」,數百年之後,武帝能「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也是有原因滴。
推薦閱讀:
※儒家為何如此看重「孝」?
※34、為什麼顏回的死讓孔子悲慟欲絕?
※儒家是普世的、跨民族的嗎?
※如何理解「從心所欲而不逾矩」?
※孔子的種種觀點是依靠什麼得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