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應部六處相應23經詳細解析

  起源於舍衛城。

  「比丘們!我將教導你們一切,你們要聽!

  而,比丘們!什麼是一切?

  眼、色、耳、聲、鼻、氣味、舌、味道、身、所觸、意、法,比丘們!這被稱為一切。

  比丘們!凡如果這麼說:『拒絕這個一切後,我要安立另一個一切。』其言語根據一被詢問就不可能回答,且更會遭到惱害,那是什麼原因呢?比丘們!那樣,它不在感官的境域中。」

該經典對應雜阿含319經。雖然只有短短的五句話,但是這段經文蘊含的價值遠遠超乎想像。

佛教解脫方法的核心實踐是觀察,首先通過觀察實證緣起,然後在此基礎上進一步觀察苦、苦的原因、苦的滅除,最後捨棄一切,實現不受後有。不過在開始實踐之前,一個容易忽視但卻又極其重要的步驟,就是要建立一個觀察的架構。事實上很多人因為忽略了這個步驟,導致付出了巨大時間和精力依然不得要領。

所謂觀察的架構,就是要把你的一切完全的分類,然後逐項觀察緣起,實證無常、非我。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注意兩點:無論哪種分類,都必須要完全的把你的一切分類;分類的依據必須要有意義,方便觀察緣起。理論上只要能夠滿足這兩點,就是一個成功的架構。

在雜阿含經中,佛陀提供了兩個架構:第一種是五蘊,即色受想行識。這種分類的缺點是對於沒有一定基礎的修行者而言辨識起來相當晦澀。另一種是十二處,即眼耳鼻身口意以及對應的色聲香觸味法,這種分類彌補了對於新手來說五蘊難以辨識的缺點。個人認為從十二處入手觀緣起,成就以後在回頭辨析五蘊,難度係數要小很多——這也是我當初採取的方法。

站在十二處的角度上,一切無非是六個觀察工具與六種觀察對象的集合。除了這些,無需考慮任何其他東西,因為找不到任何除了十二處以外的任何東西;另一方面,任何東西能夠對你產生影響,也必然要通過這六個觀察工具。所以佛教並不熱衷於去建立諸如上帝、神我、極樂世界之類的既無法確認其存在又不能否定其存在的概念們——因為這些概念無法被如實觀察到,而基於這些無法觀察到的概念衍生出的邏輯最終也只能是在紛紛擾擾的戲論與爭吵中不了了之。

除了給出一個對一切進行完全分類的框架以外,在這部經中佛陀也闡釋了一切的本質。佛陀並不建立一個獨立於觀察者的客觀世界,而是把一切歸結到「觀察」這個行為本身。比如說,佛陀並不認為在一切中包含了某個桌子上的一台Mac mini,但是如果觀察到了面前桌子上的Mac mini,那麼這個觀察結果是一切的一部分。這麼做的高明之處在於,當修行者通過觀察證明了緣起,那麼可以清晰的分辨出一個所謂的客觀世界概念是如何被構造出來,哪怕是時間和空間這種十分不容易辨析的概念也可以追溯來源。

比如,一個持有唯物主義觀點的人,會認為在面前桌子上的一台銀色的、圓角正方形的Mac mini以及其一切屬性都是絕對存在的,哪怕他這個觀察者死掉了,這個Mac mini也絲毫不受影響的絕對存在;而一個佛教的禪修者會明確的辨析出,銀色、圓角正方形、冰涼的手感這些六識的觀察結果,然後可以明確的觀察基於這些六識的觀察結果,意識是如何交叉演繹最終產生Mac mini這個概念法的過程。所以,他不會認為諸如銀色、圓角正方形、冰涼的手感這些觀察結果是Mac mini所擁有的屬性,而是明確的認知到這只是用特定的觀察工具產生的特定的結果。

綜上可見,佛陀教法的理論本質上超越了心物二元的思想體系:你能構造出什麼樣的世界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你的觀察工具,所以基於你構造出的世界來試圖演繹佛法終究是緣木求魚。你要做的是如實的觀察一切以及你自己,然後透過這一切洞悉正知正見,站在敲擊不死之門處。

教你打坐26:基於你與你的完全分類_纏中說禪_新浪博客
推薦閱讀:

如何靜坐?
「八部天龍」在佛教中是什麼意思?
佛智真相:境界的五個層級
卐是否描繪了銀河系四條懸臂的模樣?
打坐時靈魂移出體外,在天花板的角度看自己,這種情況應怎麼對待?

TAG:禅宗 | 佛教 | 禅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