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有個「輸不起」的孩子 家長如何教孩子正確看待輸贏
在我們身邊有很多孩子「小小年紀」就有一顆好勝心,從兒童心理學的角度來講,孩子「輸不起」是一種正常現象。無論什麼事情,孩子總是希望自己能做得更好,比別人做得都要好,希望獲得周圍人的認可和父母的讚揚。可是因為孩子年齡小,各方面都不成熟,看問題容易鑽牛角尖,比較極端和情緒化,所以好勝心表現得特彆強烈。
孩子「輸不起」通常會有兩種表現:一種是當孩子面對挫折、失敗時,會採取迴避、逃避的態度。比如,孩子和別的小朋友比跑得快,跑到一半發現落後就直接放棄不跑了。另外一種是孩子一旦在遊戲中輸了,或是做什麼事情比不過別人了,就會大發脾氣,哭鬧以示宣洩。
好勝心是一把雙刃劍。好勝心是孩子前進的動力,一定程度上可以促進孩子的全面進步和全面發展;但好勝心太強的孩子做事往往求勝心切,一旦失利不能取勝時,便不能承受失敗帶來的心理壓力,產生種種問題。一旦輸於別人,容易情緒低落、頹廢,難以客觀看待問題和汲取教訓,一旦取得了優勢又容易驕傲自滿,盲目自信,難以取得大的成就。
人不可能一輩子是贏家,遊戲輸了是小事,孩子的未來會面對更多更大的挫折與挑戰,學會「輸得起」,甚至比學會「如何去贏」更重要。作為父母要怎麼教孩子正確看待輸贏呢,這裡有一些方法:
1、要懂得接納孩子的情緒,體會孩子的感受。
孩子輸了已經夠難受了,雖然表達的方式不恰當,但爸媽應試著用同理心去安撫孩子,讓孩子感受爸媽知道自己不是無理取鬧,自己其實也很懊惱,只是控制不了情緒。如果孩子有足夠的表達能力,建議爸媽可以引導孩子說出自己的感覺,然後予以適當的疏導。
2、爸媽的態度很重要,要強調享受過程。
孩子會在意輸贏,有部分原因是在於爸媽的態度。或許爸媽自認並沒有要求孩子贏,但如果對孩子輸和贏時的態度沒有適當的表達,會讓孩子產生錯誤的連結和歸因;例如,孩子贏時大力稱讚獎勵,輸時卻未給予正面的鼓勵,甚至表達出可惜的樣子,就可能給孩子一種無形的壓力。爸媽應該強調的是,孩子在過程中是否積極努力、是否有進步、是否享受其中的樂趣,而對此加以讚揚。
3、要讓孩子了解自己的進步
比賽本來就是有輸有贏,有時你贏,有時我贏,這樣的比賽或競技才有意思。爸媽可以告訴孩子,他人勝利時,並不代表自己很差,而是自己還有進步和挑戰的空間,同時也別忘了提醒孩子看看自己是不是比上一回更進步。
4、日常生活中要做好示範和引導
媽媽嘗試做個新菜結果沒成功,不要氣急敗壞,不妨與孩子分享:「真可惜,今天這道菜火候太急了,不好吃,不過沒關係,我已經知道怎麼改進了,下次做一定很好吃。」沒錯,當孩子遭遇挫敗時,引導孩子對此失敗作正向的歸因與思考,讓孩子能夠對失敗結果加以釋懷,並且還能保持自信心。爸媽要鼓勵孩子不要逃避曾經失敗的項目,以後還要更努力地去嘗試。爸媽自己遇到問題時所展現的態度,也是教導孩子的好機會,要讓孩子看到爸媽遭遇挫敗時如何面對如何解決。
——————————————————————————
歡迎加入 : 優教家-中國第一個互聯網家庭教育平台 與萬名家長共同成長
推薦閱讀:
※「當你還是孩子時,世界真的好殘酷」Part2:讓我們來談談「分離焦慮」
※2歲孩子的教育問題
※怎樣向小孩解釋危險發生的概率?
※用過家家遊戲的方式,讓孩子愛上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