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臂樑橋的百年興衰——亞東橋話
採用鋼或混凝土建造的懸臂樑橋,在現代橋樑工程中佔有重要的一席之地。百年前,採用這種橋式的鋼桁架梁橋曾經輝煌一時;在預應力混凝土梁橋向大跨度方向的發展歷程中,懸臂樑橋也起到過重要的作用。今天,由於種種原因,這一橋式已很少修建了。它是如何起源和發展的?若讀者感興趣,可接著往下看。
中國古代的伸臂木樑橋
在古代中國,造橋以木居多,常用者就是將木頭(圓木或方木)架在石墩或木墩上,形成木樑橋。不過,若想用較短的木頭搭建起一座跨度較大的橋,那就得花費一點心思了。為此,中國古代先民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創造出了形式多樣的木橋,其中就包括獨創的伸臂木樑橋。
中國的伸臂木樑橋,似乎最早出現在西北地區。相傳在公元263年,曹魏大將軍鄧艾與其子鄧忠率部從臨洮南下攻蜀,在花石峽口(甘肅隴南宕昌縣官亭鎮)修造了一座伸臂木樑橋。因這橋為鄧艾父子所造,故名鄧鄧橋。在清光緒十一年(1885年),這橋進行過最後一次修葺,後改建為鋼筋混凝土梁橋。圖1所示為今天在原橋位附近的仿製者,橋跨23m。
圖1 仿製的鄧鄧橋(網路照片)
關於伸臂木樑橋的確切文字記載,出現在南朝宋(公元420年~479年)新亭侯段國撰寫的《沙洲記》中,其說「吐谷渾於河上作橋,謂之河厲。長百五十步,兩岸累石作基陛,節節相次,大木縱橫,更相鎮壓,兩邊俱平,相去三丈,並大材,以板橫次之,施勾欄,甚嚴飾。」普遍認同的說法是:這橋修建於南北朝初期,在今青海循化撒拉族自治縣古什群口處跨越黃河。
結合圖1來理解《沙洲記》中對「河厲」的描述,可以看出伸臂木樑橋的構造特點是:按由短到長、由下至上的次序,將木頭沿橋縱向水平擺放(或向上斜置),層層向河心挑出,形成伸臂疊梁;伸臂的岸側端,需採用不同方式固定於岩體或台座;兩伸臂的河側端之間,再搭建長木相連。這樣的構造,除了材料不同之外,與後來帶掛孔的懸臂樑橋相差無幾。
歷史上名氣很大的幾座伸臂木樑橋,都在甘肅,如陰平古道上的文縣陰平橋、蘭州握橋、渭源灞陵橋等。陰平橋位於文縣玉壘鄉冉家村關頭壩,橋一端是素有「隴蜀咽喉」之稱的玉壘關。這橋的始建年代應早於鄧鄧橋,清代重修時仍為單孔伸臂木樑形式。20世紀70年代,隨著碧口水庫的修建,當年的古橋、雄關和棧道遺址統統沒入了水底。1988年,此處建成關頭壩大橋(跨徑180m的雙鏈式鋼桁梁懸索橋)。
圖2 蘭州握橋(張佐周,1934年)
蘭州握橋(圖2),相傳始建於唐代,仿吐谷渾的「河厲」而建,跨度約22.5m。明永樂年間及清代多次重建。該橋在1952年拆除,現蘭州水車博覽園內有仿建者。灞陵橋(圖3)始建於明洪武初年,1919年仿蘭州握橋再建,1934年重建,跨度約29.5m。歷史上不少名人(左宗棠、蔣介石等)曾為此留下墨寶,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握橋和灞陵橋易被誤以為是木拱橋,大概是因為其伸臂為斜置(好似木製的疊澀拱)、且在橋外側設置了拱狀的擋水面板所致。
圖3 渭源灞陵橋(網路照片)
除西北地區以外,在西南藏區,現也保存有不少伸臂木樑橋。圖4所示為四川阿壩、甘孜、涼山和西藏林芝等地的幾座伸臂木樑橋。最為有名的,是在甘孜藏族自治州新龍縣樂安鄉境內橫跨雅礱江的波日橋,見圖5。這橋建於元末明初,1844年重建,1933年之後多次進行維修,是目前保存年代最久、跨度最大(主跨35.6m)的伸臂木樑橋。波日橋的建造沒用一鐵一釘,造型粗獷古樸、地域特色濃郁,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圖4 藏區的伸臂木樑橋(網路照片)
圖5 新龍縣波日橋(網路照片)
隨著建橋技術的發展擴散,伸臂木樑橋也從山區峽谷走向平原河流,從單向伸臂發展為雙向伸臂。湖南醴陵的淥江橋,曾經就是一個典型的多孔伸臂木樑橋。淥江橋始建於南乾道年間(1165~1173年),初為木墩木樑,後改石墩木樑橋,屢毀屢建。從清末留下的照片(圖6)可見,當時是一座多跨的伸臂木樑橋。到1925年,民間集資改建成一座9墩10孔的石拱橋,長177m,最大跨徑16m,康有為題寫橋名,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圖6 醴陵淥江橋(恩斯特·柏石曼,1906-09年)
需要提及,在南亞的不丹、尼泊爾、巴基斯坦和印度北部的部分地區,也存在有一些伸臂木樑橋。圖7所示為不丹普納卡堡(Punakha Dzong,建於17世紀)的伸臂木樑廊橋。這些國家或地區的伸臂木樑橋發展,應該與西藏者存在著密切關聯。另外,結合年代和地域看,西南藏區的伸臂木樑橋建造技術,則有可能來自於西北地區。
圖7 不丹普納卡堡橋(網路照片)
H.格柏的貢獻及鋼桁懸臂樑橋
1866年,德國工程師海因里希·格柏(Heinrich Gerber)獲得一項與鉸接梁相關的專利。1867年,採用這一專利,格柏主持設計了世界上第一座桁架懸臂樑橋,見圖8。這橋是一座熟鐵製成的下承式公路桁架橋,分跨29.9-37.9-29.9m,掛孔長23.1m,在德國哈斯富爾特跨越美茵河(Mainbrücke Ha?furt)。
圖8 哈斯富爾特美茵河橋(網路照片)
很快,這種橋式(稱為Gerber Beam)就獲得橋樑工程界青睞並在鐵路橋樑建設中推廣開來。1877年美國建成的肯塔基高橋(High Bridge,美國第一座懸臂樑橋,3×114.3m,1911年改建),1883年建成的尼亞加拉懸臂橋(Niagara Cantilever,主跨151m,1925年棄用)和1889年建成的波基普西橋(Poughkeepsie,主跨5×160m,1974年因火災停用,2009年改為人行橋)等,均是早期熟鐵或鋼桁架懸臂樑橋的例子。
1882~1890年,英國採用該橋式,建成了規模空前的福斯灣鐵路橋,見圖9。該橋為鉚接鋼橋,主橋總長1620m,主跨達521.3m,主跨內懸臂長207.3m,掛孔106.7m,支承處的桁架高度達110m。這橋結構高大,桿件粗壯,剛度和承載能力足夠,但外觀稍遜。
圖9 英國福思灣鐵路橋(網路照片)
接下來的百年內,加拿大、美國和日本等國家建造了一批大跨度鋼桁懸臂樑橋,包括:加拿大Quebec橋(主跨549m,1919年建成,架設中曾發生過兩次慘烈事故,為鋼樑橋跨度記錄保持者),日本Minato橋(主跨510m,1973年,1991年開通下層橋面),美國Commodore Barry橋(主跨501.1m,1974年)和Greater New Orleans橋(主跨480.4m,1958年;1988年在附近再建一座,跨度486.2m),印度的Howrah橋(主跨457.5m,1943年),美國Gramercy橋(主跨445m,1995年)和Pulaski橋(主跨381.2m,1932年)等。
圖10 濟南濼口黃河鐵路橋(網路照片)
中國建造的鋼桁懸臂樑橋極少,濟南濼口黃河鐵路橋是一個特例,見圖10。這橋位於原津浦鐵路(現京滬鐵路的一部分)上,在濟南市區北部跨越黃河。大橋由德國人負責設計施工,1912年建成。橋長1236m,共12孔,其中第9~11孔採用三跨一聯的鋼桁懸臂樑結構,分跨128.1+164.7+128.1m,中跨掛孔109.8m,是當時中國跨度最大的鋼橋。這橋命運多舛,先後經歷過北伐、抗日和解放戰爭的戰火洗禮,四毀四修。1991年全橋封閉,2000年經修復加固後又恢復通車使用至今,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預應力混凝土懸臂樑橋
從20世紀50年代起,隨著預應力和懸臂施工技術的進步,大跨度預應力混凝土懸臂樑橋開始得到發展。這類橋大多為T形剛構橋,「T形」是指施工時梁從各墩頂對稱懸臂伸出,形同英文字母T;「剛構」則指墩梁固結,以增加施工階段抗傾覆的穩定性。各T構之間,可設置剪力鉸或掛孔。當然,帶鉸或掛孔的多跨梁橋,也屬於此類。
T構橋的第一種構造形式,是讓相鄰兩T構在跨中合龍處(邊跨則在T構端部)設置剪力鉸,這樣主梁的彎矩值同號而便於配筋,但混凝土徐變及溫度變化會在鉸處產生附加剪力;另外,活載會導致鉸處產生轉角,對行車不利。1953年建成的德國沃爾姆斯的尼伯龍根橋(Niebelungen,分跨101+114.2+101m),1965年建成的荷蘭澤蘭大橋 (Zeeland,橋長5022m,含50孔95m長的梁跨,見圖11),其在每跨中央都設有鉸。
圖11 荷蘭澤蘭大橋(網路照片)
對邊跨較短、中跨較長的橋,可只在中跨中央設鉸,而在其餘各跨不設鉸,形成整體剛度較大的單鉸連續T構橋。典型的橋例有:1965年德國建成的本多夫橋(Bendorf,分跨43.0+44.4+70.5+208.0+70.5+44.4+43.0m)、1976年日本建成的濱名大橋(Hamana,主橋分跨55+140+240+140+55m)等。中國成昆鐵路上的舊庄河1號橋(1966年,分跨24+48+24m,懸臂拼裝施工)和孫水河5號橋(1970年,分跨32.3+64.6+32.3m,懸臂澆築施工),儘管沒有採用T構形式,但均是在主跨中央設鉸的預應力混凝土懸臂樑橋,見圖12。
圖12 成昆鐵路上的舊庄河1號橋(左)和孫水河5號橋(網路照片)
對於多跨長橋,可將若干跨按一聯連續布置,再將各聯之間的伸縮縫,設置在某一跨內的反彎點附近,以鉸相連,這樣可使梁的活載撓度及轉折角小於在跨中設鉸者。1966年建成的法國奧萊龍(Oléron)橋,由46跨預應力混凝土梁組成,對其中的26×79m部分,讓每4孔為一聯,在反彎點處設鉸,見圖13。
圖13 法國奧萊龍橋(網路照片)
T構橋的第二種構造形式,就是在跨中布置掛孔(或掛梁)來代替鉸。這類T構橋可避免鉸的複雜構造和受力問題,但徐變作用下主梁懸臂端下撓和橋面不平順依然存在。澳大利亞布里斯班庫克船長(Captain Cook)橋,1972年建成,分跨73.2+109.2+146.3+182.9+42.7m,其第2、4跨內各設有25m的掛孔。中國較早修建的大跨預應力混凝土梁橋,多採用這種形式,如柳州柳江大橋(1968年建成,主跨124m,掛孔25m,見圖14)、福建烏龍江大橋(1971年,主跨144m,掛孔33m)、重慶長江公路橋(1980年,主跨174m,掛孔35m)、瀘州長江大橋(現名瀘州長江四橋,1982年,主跨170m,掛孔40m)等。
圖14 柳州柳江大橋(李亞東,2008)
也曾建造過帶掛孔的預應力混凝土懸臂桁架梁橋(注意,不是桁架拱橋)。俄羅斯的薩拉托夫橋(Saratov,1965年,主橋分跨106+3×166+106m,掛孔46m,見圖15)、澳大利亞的里普橋(Rip,1974年,73.6+182.9+73.6m,掛孔37m)和中國湖北的黃陵磯橋(1979年,主橋分跨53+90+53m,掛孔16m),是少有的幾個橋例。
圖15 俄羅斯薩拉托夫橋(網路照片)
懸臂樑橋的未來
不論是鋼桁懸臂樑橋還是預應力混凝土懸臂樑橋,其在橋樑工程的發展歷程中均佔據著重要的歷史地位。但是,因鉸或掛孔會導致結構變形較大且橋面不平順,也因橋樑計算分析能力的提升,自20世紀80年代起,就很少新建懸臂樑橋了。既有的懸臂樑橋,尤其是預應力混凝土者,有相當一部分進行過加固改造。取而代之的,是鋼和混凝土的連續結構,如鋼桁連續梁、預應力混凝土連續梁和連續剛構等。
在近年來的橋樑建設中,還可偶見懸臂樑橋和T構的身影。2002年,法國在留尼汪島上建造了Bras de la Plaine橋,是一座跨度280.77m的懸臂樑公路橋,見圖16。該橋為組合結構,頂板為預應力混凝土(板底布置體外筋),底板為鋼筋混凝土並在跨中斷開,其間布置鋼管斜桿作為腹板。這座單跨組合式桁架橋,因其創新構造形成的優雅輕盈的結構造型,獲得國際橋協2003年度卓越結構獎。
圖16 法國Bras de la Plaine橋(網路照片)
還有用單T構(沒有鉸或掛孔)構成的預應力混凝土梁橋,其脫胎於傳統的T形剛構懸臂樑橋,但嚴格地講已不是懸臂樑了。對山區坡度較大、谷寬有限、無水或少水的溝谷,採用單T構,可在溝心設墩,一墩兩跨。這既可避免在斜坡上布置橋墩,又可起到保護環境的作用,還可減少邊坡防護,降低地質災害風險。日本大井川鐵道(建於20世紀30年代)線上,有一座這樣的橋樑(具體信息不詳)。中國雅瀘高速上的唐家灣大橋(主跨2×114m)和宜萬鐵路上的馬水河大橋(主跨2×116m)等,均採用這種橋式(見圖17)。
圖17 馬水河大橋(左,網路照片)和唐家灣大橋(右,庄衛林)
懸臂樑橋的未來如何?對這個問題,相信讀者們已有自己的答案。
(作者註:本文參考了諸多文獻資料,不一一列出,在此一併致謝!)
推薦閱讀:
※繪圖小白 努力自學中…請問這幅樓梯大樣圖怎麼畫?從哪入手呢?求具體步驟 如何設置圖層 圖框等等 ?
※土木結構工程方面有哪些適合搞結構設計的經典書籍?
※地震力到底是怎麼算出來的?[Part.9]
※中國的結構工程師,為什麼要背這麼多的規範、畫這麼多的圖?
※國外結構設計使用什麼軟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