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解孩子的繪畫作品是什麼?不懂提問也許就扼殺了孩子的創造力
這是我家哥哥上周的作品,他形容那是埃菲爾鐵塔,因為他曾經看過埃菲爾鐵塔的樣子,深深地記下來了。基底的組織架構是老師一開始示範的,我們可以用牙籤+彩泥來對地基進行穩固,但僅此而已。老師並沒有演繹給孩子聽如何去建構一個塔,或者一個房子,而是交給孩子去自由設計自己心中喜歡的建築。哥哥拼完了之後,哥哥又給埃菲爾鐵塔加了四個黃色的彩泥,他說,這是『避雷針』。
後來他又取了其他顏色的彩泥,和牙籤,在老師的鼓勵下,和他的朋友們做了一個分享會,介紹他的成果,和操作過程。於是便有了下面這一幅,全班同學各自創作的作品:
當哥哥一歲之後,美術活動似乎就無形中成了他生活的主場,從彩泥、拼貼畫、馬克筆到蠟筆等等。在很多時候他對於這些器材的接受度,我都是跟在他旁邊去觀摩,這兩年來,也接觸過很多美術理論、教材和專家的家長培訓會。
我自己本身是一個畫渣媽媽,真的,對美術材料毫無概念,也對美術基礎毫無悟性,所以根本就談不上什麼叫啟蒙基礎了。孩子也曾經試過很抗拒美術活動,但看著孩子從零到一到接受並創造性地投入到美術活動中,我也自己琢磨了一段時間,嘗試了很多辦法。看著孩子的成長的足跡,我也是想明白了長久以來,即便我們是一個各種渣的不完美、不全能的媽媽,但是我們還是可以有很多辦法,去陪伴和影響孩子的啟蒙。
- 我們要先對創造力下個定義
很多時候我們以為給孩子報一個早教畫畫班,讓孩子學習臨摹或者模仿樣式就是培養孩子的創造力。其實不然。創造力是強調孩子在不使用任何已有模式或樣例的情況下,依靠個人技能發明或創造新事物的能力(Mitchell, 2004)。對我來說,這個定義幫我縷清楚了父母在孩子啟蒙方面的角色,我們不是給孩子模式或樣例參考,不是為了讓孩子去模仿我們的「圖畫語言」,而是為了讓孩子可以「表達自我」。
創造力往往隱藏在孩子的即興作畫的過程中,給孩子以自由表達的機會和場景。我們成人如果開始創作,我們是一個不斷思考的過程,從題材立意到構思構圖,都反映了我們的思考。成人的創作是一種「預先安排」的作戰計劃,但是孩子不是。上周哥哥畫了一副特別深奧的畫,我一點都看不懂。他即興作畫,塗抹了很久,當我問孩子你畫的是什麼的時候,他要不就說,不知道,或者第一天形容的,和第二天形容的主題可以是截然相反的——他自己也許都忘記了。孩子的老師告訴我,這種情況在他幼兒園班裡特別常見。孩子在畫畫之前大多沒有準備,沒有思考,所畫即所想,是孩子思緒自然流淌,水到渠成的過程。
這樣子的狀態是無比寶貴的。往往孩子的創造力就隱藏在其中。可以和昨天看過的動畫片相關,也可以是自己生活經歷和視野的內容,根據自己的想像把他獲取的各種信息形象化、故事化。而我們可以做的一件錦上添花的事情,就是讓孩子的觀點得到鼓勵。努力和過程比結果更重要,儘管哥哥的畫我真的看不懂,無法識別並認出他圖畫裡面的物體或標記,但又怎麼樣呢?美術中並沒有對錯,即便孩子某一天呈現給了我們一副張牙舞爪的怪獸或者很可怕的圖(我也在孩子學校的走廊里看到一些孩子的作品,可能是筆墨太誇張,觀感非常不適),我們或許也需要調整好狀態,真誠而謹慎地給出適宜的評價能激勵並支持孩子的努力和探索(Edwards, 2009)。
- 不要總是把美術作品拿來探討
有一次去參加一個遊戲療法的工作坊,團體遊戲中我們也是做一個拼貼畫的遊戲。孩子們摩拳擦掌地想要去取顏料,進行創作的時候,有一個家長很熱鬧地提問到,「孩子,你們準備創造什麼主題呢?我的幼兒園?還是我的家?」,在孩子創造的過程中,也有家長很擔憂地在孩子旁邊幫忙,「唉呀,你這樣子總是把顏料弄到自己身上,作品又溢出來了,來我來幫幫你」,到孩子創造結束之後,也有家長開始和孩子認真地對話,「你畫的是什麼作品呢?你的作品很像一個動物園啊,畫的真棒!」
在分享會結束後,導師和我們說,這些幫忙其實都是「幫倒忙」。「真誠而謹慎地給出適宜的評價」是我們的培訓教材中很重要的一個字詞,但是我們卻並沒有掌握,甚至我們的表現是下意識地背離了這個指導原則。導師告訴我們,合適的評價一是強調「父母對孩子的美術作品的回應必須是真實的,應該直接跟作品有關」。我們常常犯的錯誤是,預先提問孩子準備要創作什麼作品,想要什麼顏色,我們擔心作品會不幹凈不整潔,甚至我們也為了積極響應孩子的創作熱情,最喜歡做的一件事情就是「猜測主題」。
這樣子做也許很難,但我們不應該期待孩子對自己的畫作進行命名,或者期待孩子可以對畫作的內容進行解釋。導師提示我們,「我們可以鼓勵孩子在自己的作品上署名——因為那是藝術家會做的事情」。
- 給我講講你的故事吧
有時候我也會很本能去懷疑,如果不鼓勵去探討,那麼我們可以聊什麼呢,父母「無為而治」真的好么?老師給了我幾個小提示,讓我放鬆:
「孩子,給我講講你的故事吧」,這個開放式的評論,對於孩子和成人的交流來說,是很好的積極引導和互動。而對於孩子的畫作描述中,我們要做到「真誠而謹慎地給出適宜的評價」,父母在看孩子的作品過程中需要牢記以下幾點:(Engel, 1996)
1)孩子的畫是由什麼做成的?
2)作為一名觀察者,父母可以看到什麼(線條、角度、色彩等)?
3)孩子的畫代表了什麼?
4)孩子的畫是如何組成的?
5)孩子的畫和什麼有關(孩子的悲傷的情感、幽默的情緒、還是孩子的一場實驗)?
6)孩子畫畫的想法源於哪裡(一個故事、一次遠足還是一個想像)?
這些都有助於父母在和孩子的溝通中,可以緊緊圍繞作品本身,達到真實且相關的回應,即「對孩子的作品設計、形狀和顏色進行評論,但不需要強迫孩子告訴大人他們的作品是什麼」。同樣還是哥哥的那一幅作品,在老師的指導下,我是這樣子去思考的:
1)孩子的畫是簡單的線條畫;
2)作為觀察者,我看到了孩子的顏色很簡單,相比他之前的作品來說簡潔很多;而孩子和其他同學的作品相比,卻用了非常多的圓形線條,線條聚攏在一個地方,孩子似乎在創造什麼故事;
3)孩子的畫里沒有拼貼,但是也有出現一些建構圖形,比如圓形、方形等;
4)孩子的畫代表了什麼?我覺得它似乎是個一個故事,但不確定,又源自哪裡,這些似乎都是需要和孩子進一步溝通。
最後我和孩子說的話濃縮成下面幾句:
「哥哥,我看到你畫了很多線條,而且還是圓形的線條,我也很好奇地發現,在這個地方,你也畫了很多方形圖形哦,我很好奇」;
「哥哥的顏色,你選擇了黑色,你之前在藍色、綠色和紅色調料里塗抹,最後混合了黑色」;
「哥哥,你給我講講你的故事吧」……
在開放式話題的引導下,哥哥開心地告訴了我這樣子一個故事:
這是媽媽的家,我和弟弟轉啊轉啊轉啊出去逛,穿著滑板車,然後弟弟開車拖拉機車,我們轉啊轉啊轉啊地出去玩。
在聽孩子描述的過程中,我才意識到,這個是我們前幾天讀過的一本書的作品的圖式記憶,孩子正嘗試用他的圖式記憶去重新設計他的故事。
我將孩子的描述用文字在圖片里記錄下來,這是很珍貴的孩子的創造性回憶。我們習慣於進行評估,但是孩子需要的不是複製或者按照我們的要求去模仿自己的人生。作為父母,我們給孩子更多的創造性自我表達的機會,更多地適宜態度、時間、材料和鼓勵,孩子的創作作品不應該被評估。
因為只有當孩子在全情投入地創作自己的作品的時候,孩子才可以感受到更多,學到更多,也才會更加享受這個活動本身。
推薦閱讀:
※先生去美國讀神學院,我和孩子該怎麼辦?
※弟弟在外面打架我該怎麼辦?
※孩子多大年紀開始布置兒童房比較好?
※自我安全防護(8 歲到 10 歲)第三天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