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流傳過程中出現脫、衍、訛、誤,使《論語》有不可解之處
《藝文志》上說:
漢興,有齊、魯之說。傳齊論者,昌邑中尉王吉、少府宋畸、御史大夫貢禹、尚書令五鹿充宗、膠東庸生,唯王陽名家。傳魯論語者,常山都尉龔奮、長信少府夏侯勝、丞相韋賢、魯扶卿、前將軍蕭望之、安昌侯張禹,皆名家,張氏最後而行於世。
由此可知,當時講齊論、魯論的各有數家,而各家所講的《論語》在篇目次序和字句上又有所不同。何晏在《論語集解序》里說:「安昌侯張禹本受魯論,兼講齊說,善者從之。」如此便形成了「張侯論」,今天我們所見的《論語》基本上就是「張侯論」。
後來,各家漸漸失傳,獨安昌侯張禹所講的「張侯論」通行於世。為什麼呢?張禹在漢成帝為太子時,做他的師傅,為其講授《論語》,並寫成「論語章句」獻給成帝。成帝即位後,張禹官至丞相,封安昌侯,極受重用。或許是因為張禹在朝中的地位,在對《論語》的解釋有分歧時,當時的學者多從張禹,其他諸家之說由此漸漸式微。當時的儒生中流行一句話:「欲為論,念張論。」由此可見「張侯論」的流傳之廣。
與齊論、魯論不同,古論是後來出現的。漢景帝的兒子魯恭王曾欲「廣宮室」,拆毀孔子舊宅時,在牆壁中發現了諸多以先秦古文寫就的經書,這是經學史上的一大事件,今文經派與古文經派相爭的核心之一便是此事的有無。當然,兄弟相信王國維先生之說,認為歷史上確有其事。魯恭王所發現的古文經中就有《論語》,便是所謂的古論。各篇的次序與齊論、魯論不同,內容上,古論將「堯曰」篇一分為二,除此之外古論與魯論基本相同。
但是,因為古論是以古文寫就,所以字句上與齊論、魯論也有不少差異。這裡的古文,便是戰國時東方六國所用的文字,《史記》與《說文解字》中所謂的「古文」便是指這種文字,而當時秦國用的乃是籀文,籀文和東方六國所用的古文雖然同源於殷周文字,但寫法上差別很大。後來秦代的書同文,到漢時,通行的文字已是小篆和隸書,六國古文已被廢棄。所以孔子舊宅中發現的古文《論語》上,已有不少字是當時學者所不認識的。
博士孔安國曾經為古論作注,未能流行。後來東漢的經學大師鄭玄,遍注群經,其中就包括《論語》。他在注《論語》時,以張侯論為依據,參考古論,在二者有不同之處時亦有所去取。在經過張禹和鄭玄兩次大的整理之後,《論語》基本定稿,形成了今天的模樣。
鄭玄所注《論語》的唐人手抄殘本或許各位會感到奇怪,今天的書出版之後不論流傳多久,很少會像《論語》那樣,出現那麼多不同的版本,篇目次序和字句上也不會有如此大的差異,為什麼呢?這得從古代的生產技術水平講起。
東漢之前,尚未發明印刷術,書籍的流傳全靠人工抄寫,少抄、多抄、錯抄在所難免。此外,紙沒有出現之前,書寫材料多為竹簡和木牘,這些東西不易生產,而且極為笨重。以定州漢墓發現的竹簡《論語》為例,簡長16cm,寬不到1cm,每簡可以寫20字左右,一部《論語》一萬多字,大約需要五六百支竹簡。攤開面積不到一平方米,而捲起來,大概相當於二十幾個啤酒瓶子的體積。各位想想,當時書籍的存放與攜帶是多麼的不方便。
綜合上述兩個原因,書籍難以大規模生產,存量極少。少到什麼程度,以東漢時的王充為例,他年輕時酷愛讀書,又因家貧無力購買,只得終日流連於長安書肆之中。物以稀為貴,必然因為當時書籍製作成本高昂,產量少,才導致書價貴得令一般人無法承受。今天就不同了,一個人即使再窮,相信幾本書還是買得起吧。東漢時尚且如此,戰國、西漢之時書籍之少更是可想而知。拿《論語》來說,或許,地處偏僻的一個縣城大概也就只有那麼一兩部而已。各位想想,即便讀它時發現字句有不通之處,又有誰能時常背著一個大背包,裡面裝上幾十斤重的竹簡,到鄰縣去找有《論語》的人進行校對呢?
竹簡攜帶極為不便張禹將齊論和魯論合二為一,對二者在章節字句和篇目上的不同之處必然會加以取捨。篇目次序上,他選擇依從魯論,和今天所見《論語》的次序是一樣的。而在章節字句上的差別,他是如何去取的,我們今天已不得而知。
鄭玄所注的《論語》也早已亡佚,今天只存殘本。不過幸運的是,從現存古籍中,對鄭玄的改定我們還能窺知一二。今天所知的二十幾處改定,其中有一些不過是同音假借字的不同而已,如「牲」與「生」,「饋」與「歸」等等,這些字古時發音相同或相似,便相互通用,對文意影響不大,而有些情況則不然。如:
0717子曰: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
古論為「易」,魯論卻作「亦」,鄭玄從古論。
1517子曰:群居終日,言不及義,好行小慧,難矣哉。
古論為「慧」,魯論卻作「惠」,鄭玄從古論。
小慧,即相當於今天的小聰明,某些人成天在一起無所事事,高談闊論,卻談不到重點,談不到社會和個人所最應關心的問題,耍些小聰明而已,難有所成。若是「小惠」就說不通,小惠即小的恩惠,對誰施以小恩小惠呢?且恩惠與前面的「群居終日,言不及義」文意無甚關聯,所以還應以古論為是。
今時今日,上距《論語》出現已有兩千多年,而今本《論語》必定有很多訛誤脫衍,導致書中的一些章節不可通不可解,或是依照前人的解釋終感牽強,無法令人信服。我們如何去發現這些訛誤脫衍之處呢?唯一的辦法就是參照現存的諸多版本加以對比分析,盡量推想出《論語》的本來面貌,從而得出更接近孔子真意的解釋。
《論語》比較重要的本子,有何晏的《論語集解》,皇侃的《論語義疏》,以及其他書籍引用過的《論語》章節。從中我們可以比對出在字句上的不同,以此互相參照,我們還能發現前人的誤抄、少抄、多抄以及順序錯亂之處,這都能有助於我們理解那些文義不通的章節。
南朝人皇侃所著的《論語義疏》,在南宋時就已亡佚,幸好日本有該書的藏本,在乾隆年間編纂《四庫全書》時,又傳回中國。
0115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子貢曰:詩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
「貧而樂」這個說法不近人情。一個人,若是食不果腹,衣不蔽體,他還會樂嗎?孔子這麼說未免迂腐,而且有點吃不著葡萄就說葡萄酸的心理。皇侃的《論語義疏》,這一章記作「未若貧而樂道」,雖貧亦樂,不是單純的不知所謂的高興,而是樂道,這樣解釋就通了。而且「貧而樂道」與「富而好禮」對仗,在文法上也說得過去。由此可知,必定是流傳過程中,抄寫之人在此處少抄了一個「道」字。
0422子曰: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也。
躬,身也。逮,及也。如今天的「逮捕」一詞,逮捕一個人必須先追及他然後才能實施抓捕,逮就是追到、追及的意思。
這句話的意思是:古人不說話,是因為怕自己不能身體力行,不能踐行諾言,讓自己感到羞恥。可問題就來了,難道古人因為這個就完全不說話嗎?這是不是有點誇張?再說,如果言出必行,能說到做到,也可以說話呀?為什麼會是「言之不出」,一句話也不講呢?皇侃的《論語義疏》中,此章寫作「古者言之不妄出」,這便沒有疑義了。妄,亂也,虛也。言之不妄出,即是出言謹慎,不隨便說話,不輕易許諾於人,並非是完全不說話。這必定是古人在傳抄之中漏了一個「妄」字。
此外,1973年在定州漢墓中發現的竹簡《論語》殘本,也是我們應該參考的一個極其重要的版本。該《論語》只避諱漢高祖劉邦的邦字,而惠帝劉盈和文帝劉恆的名字皆不避諱,這說明該本《論語》應該抄寫於高祖劉邦在位之時或是更早,張禹之後的人大概都沒有見過這個本子。該殘本現存七千多字,不到一半,而與今本《論語》的差異卻達幾百處。除去對文意無甚影響的之乎者也等虛詞和同音假借字之外,尚有很多實質性的不同。依據這個殘本,今本《論語》中的很多不通之處,都會得到通暢的解釋。
河北定州漢墓出土的《論語》殘簡整理本。在參考了上述諸多版本,用盡一切辦法之後,《論語》中的很多章節,仍是令人生疑,無法得出圓滿的解釋,
1431子曰:不逆詐,不億不信。抑亦先覺者,是賢乎。
逆,迎也。
詐,欺詐。
億,繁體作億,子貢憶(憶)則屢中,子絕四:毋意。憶、憶、意三個字都應作臆,臆度、臆測,即沒有根據憑空猜測的意思。
這裡的詐是指他人欺詐你,不信是指他人對你不誠信,所以「不逆詐,不億不信」是指不先入為主地斷定他人對自己使詐,不誠信。前人都是如此解釋,但是如果孔子想說的是這個意思的話,記作「不逆人之詐,不億人之不信」豈不是更明白,更直接嗎?前人這樣解釋終屬牽強。還有後面的「先覺者」,什麼叫先覺,先覺察到了、明白了什麼?不逆人之詐,不臆度人之不信,就是先覺者了?就算是賢人了?我想,或是由於記錄者回憶有誤,或是由於流傳過程中出現脫漏,才導致這一章的不可解,所以我們還是付之闕如為好。
山樑雌雉,時哉,時哉。1027色斯舉矣,翔而後集。曰:山樑雌雉,時哉時哉。子路共之,三嗅而作。
要說《論語》中爭議最多、最不可解的,非這一章莫屬,前人博聞強志,好古敏求,尚不能說通這一章,兄弟不學無術,怎敢置喙?其實,我也不想弄明白這一章到底是什麼意思,也不想說我比較贊同哪一種觀點,不過,通過這一章的解讀,我們可以知道,對於經典中較難釋讀的章節,古人都會採用什麼樣的分析方法。而且,你會發現,古人所用的基本方法不外乎那麼幾種,這些方法也不見得有多高明,有多玄妙。若是換作我們來注《論語》,也會不自覺地採用這些方法,只不過他們見過的書比我們多,文言功底比我們強。
這一章,單從字面上看,無論如何也說不通,搞不清孔子的話是什麼意思,子路為什麼做這樣的動作。為了將此章說通,古人採取了以下方法:
一,改字。有人說梁當作粱,好粟曰粱。「山樑雌雉」應作「山粱雌雉」,這裡的雌雉其實是在山上吃米。這個「三嗅」有人說應是「三嘆」,有人說是「三噫」,還有人說是「三鳴」,還有人說應是「三狊」,狊從目從犬,表示狗埋頭,左右張望,雌雉做的也是這個動作。共通拱,執也。子路共之即是抓到雌雉,聞了幾下,又放了。
二,改變文序。有人認為「山樑雌雉」四字應該放在最前面。山樑上的雌雉,「色斯舉矣」,揮動翅膀,飛了起來,「翔而後集」就是後來又停在一起。孔子見了,感嘆雌雉毛色美麗,在山上自在飛翔,得其時哉,得其所哉,而自己卻生不逢時,所以感嘆。
三,有闕漏。有人認為此章必有闕文,漏掉了一個或是幾個字,因此上下文義不連貫。
四,變換主語。有人認為「色斯舉矣」是指子路等人作色,而不是雌雉。子路想要抓雌雉,雌雉見人色之不善,所以飛走了,翔而後集。也有人認為「三嗅而作」的是子路,也有人認為是雌雉。
對這一章的解釋,我們只能付之闕如,這才是明智之舉。
1526子曰:吾猶及史之闕文也。有馬者借人乘之,今亡矣夫。
及,逮也。闕,同「缺」。孔子說我尚且遇到過史書文字有缺失的情形,或是事情不完備,或是不懂某一個字的正確標準的寫法而空缺。至於後半句話是什麼意思則是千古疑 案,有人說是錯抄,有的說是少抄,也有的試圖加進去幾個字去解釋,但終究是牽強附會,我們還是付之闕如為好。
怎麼辦呢?我們也就只能如孔子所言,「君子於其所不知,蓋闕如也」了,以孔子的博學多才,尚且會遇到「史之闕文」,何況你我這些「困而學之」的中人呢?
與孤燈為伴,徹夜苦讀,用功如此,可《論語》中這麼多的章節仍是不可解,各位還願意與兄弟一起讀下去嗎?
推薦閱讀:
※如何理解"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這句話?
※《論語》中,最讓你有切身體會的是哪一句?
※以直報怨和以怨報怨有什麼區別?
※如何評價南昌海昏侯墓清理髮掘過程中發現失傳近兩千年的《齊論語》?
※人必須讀的經典書籍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