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則抑鬱,繼則豪爽——《離騷》

《離騷》古琴曲,晚唐陳康士根據屈原同名抒情長詩而作。曲譜最早見於《神奇秘譜》。原曲為九段,後人衍為十八段。此曲抒發了偉大愛國詩人屈原一心要在楚國實行政治改革,但理想又不得實現並遭奸讒後的憂鬱和苦悶,以及思鄉愛國的崇高感情。

《離騷》,具有古樸蒼勁、深沉含蓄的風格。第二段在低音區出現的音調,凄涼而壓抑;它與第三段表現憤慨的音調交替變化出現,並不斷加入新的音調,使人感到悲愁交加,層層曲折。第七段一掃沉悶的氣氛,豪放自若,有不為天地所累之慨」,表達了屈原勇於追求真理的精神。全曲隨情緒的起伏變化,採用了商、羽、宮、角調式交替的手法,使情調得到鮮明、生動的體現。《琴學初津》在《離騷》後記中,以「始則抑鬱,繼則豪爽」的評語,比較準確地概括了此曲的情操和格調。

題解《神奇秘譜》:臞仙曰,離騷之操有二,其十八段者,屈原自作也;十一段者,後人追感而作也。按離騷經曰,「屈原名平,與楚同姓,仕於懷五為三閭大夫,三閭之職掌五族三姓,曰昭、屈、景。屈原序其譜屬,率其賢良,以歷國士。入則與五圖議政事,決定嫌疑;出則監察群下,應對諸候,謀分職修。王以親親,珍之。後被讒,王疏屈原,親親日衰。原憂心煩亂,乃作離騷。上述唐、虞三後之治,下序桀、紂、羿、澆之亂,冀君覺悟,反於正道而還己也。是時秦使張儀譎詐,誘與俱會武關,原諫懷王勿行,不聽而往,遂為所脅,卒客死於秦;而襄王立,復用譎言,遷屈原於江南。原復作九歌、天問、遠遊、漁父等篇,冀伸己志,以悟君心,而終不見省。」不忍見其宗國將遂危亡,乃付諸徽軫告於上下也。

《浙音釋字琴譜》:與神奇秘譜同。惟上述唐虞三後之治作「制」,末尾多「噫!觀夫指天為正,遠遊自疏,臨睨故鄉之辭,忠之盡矣。

《杏庄太音補遺》:離,別也。騷,愁也。其操有二:十八段者,屈原自作;十一段者,後人追感而作也。原被讒見疏於懷王,憂心煩亂,不知所朔,故作離騷。

《重修真傳琴譜》:與神奇秘譜:「……按離騷經雲……反於正道,亦伸己之志焉耳。」

《玉梧琴譜》:按離騷經雲……(與神奇秘譜同)……冀君覺悟,反於正道。亦伸己志焉耳。

《西麓堂琴統》:屈原名平,與楚同姓,事懷王為三閭大夫。始見親任,後為子蘭所讒,因被放。原作離騷,冀君覺悟而還己也。

《楊掄伯牙心法》:(作離騷操)離騷者,本靈均騷動經而作也。屈原被讒見諫,乃繾綣惻怛之意,而賦離騷,欲冀君覺悟,以還己也。惟南王曰,「國風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謗而不亂,離騷可謂兼之也。」又曰,「蟬脫於濁穢之中,以浮游於塵垢之外」。斯離騷之大而是曲之所從出也。使聽者得以見古人於千載之上,而死者可作,又足以知千載之下,有知我者,則斯操所裨,豈淺鮮哉。

《樂仙琴譜》:與前譜同,惟斯離騷之大,作「大較」,多一「較」字。

《琴苑心傳全編》:與神奇秘譜同。

《琴史》:屈原者,楚之賢大夫。懷王之時,秦欲吞兼諸候,屈原為楚使於齊,以結其援。秦聞而患之,使張儀賂楚貴臣上官大夫靳沿之屬,共譖屈原,遂放於外。懷五絕齊與秦所欺,客死於秦,為天下笑。及襄王立,又聽讒放屈原於江南,屈原眷眷於楚,雖遭擯逐,而不忍去其國也,雖在厄窮,而猶冀悟其君也,然卒不復。屈原發憤,恥居濁世,自投淚洲以死。世傳有自沈曲,而離騷之名,亦播琴中。其感憤傷切,猶有遺音。疑後世推其意,以度此曲,故然也。

《離騷》小標題:

一、敘;二、靈均敘初;三、指天為正;四、成言後悔;五、長嘆掩涕;六、靈修浩蕩;七、回車延佇;八、女類詈予;九、就舜陳詞;十、埃風上征;十一、宓妃結言;十二、猶豫狐疑;十三、靈氛就占;十四、巫咸訣疑;十五、瓊佩眾;十六、蘭芷不芳;十七、遠遊自疏;十八、臨睨故鄉。

——《神奇秘譜》


推薦閱讀:

古琴淺談
彈古琴龍翔操是什麼體驗 ?
猶憐草木青
問春消息
憶故人

TAG:古琴 | 离骚 | 琴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