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老師講述:家教與母教
可是我們現在的教育,沒有了!大家辦學校的要注意了,傳統上,中國的教育是從胎教開始,從懷胎就開始教育了。古時都有規定的,夫妻分房,然後家裡掛的畫、有的東西都要改變,胎兒會知道。生出來以後重要的是家教,是家庭父母的教育,不是靠學校的。我看現在人,大都把兒童教育寄托在學校,父母家長自己本身卻都有問題。
依我幾十年經驗看來,許多家長都犯了一個大錯誤,把自己達不到的目的,寄托在孩子身上;自己書沒有讀好,希望孩子讀好;自己沒有發財,希望兒女賺錢發財;自己沒有官做,希望兒女出來做官。這個目的是很嚴重的,每個人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然後托給學校自己不管,自己的言語行為又大多是亂七八糟的,影響到孩子。
家教裡頭最重要的第一個,是胎教,母教,母親更重要。記得當年我在輔仁大學上課的時候,有一次我正好擔任哲學的講師,以為頂多五六個學生要聽哲學,上去一看,坐滿了一堂。本班有八十幾個人,大都是女學生,因為我來上課,其它系的同學都來了,窗子外面站滿了。我說你們瘋了,怎麼來學哲學了?哲學是瘋子的學問啊!我說你們是聯考分過來的嗎?現在教育隨便把你分了系,不管學生的意願,也不管學生的成績。他們說,是啊!我說,不得了,你們趕快轉系,或者去談戀愛吧!同學們嘩然大笑。有學生問,老師,為什麼這樣講?我說,現在的女孩子大學畢了業,看不起普通人了,至少要找個碩士、博士啊,比自己高一點的,東選西選,最後一個種田的都不敢娶你做妻子了,看到你大學畢業好可怕啊!你們先把人生目標,人生哲學搞清楚,讀什麼哲學啊?
這就是哲學!做女性,最難的是做一個賢妻良母。現在女性受了教育以後,出去做事了,孩子不會帶,飯不會做,菜不會煮,衣服不會縫,家管不好。譬如生個孩子,第一流的家庭,受的卻是末等的家教,把孩子交給傭人們去帶,然後再把孩子送到學校裡頭,責任推給學校;要是犯了法,還推說這是社會問題。我說我不認同,我們都是社會一分子啊!他犯罪做了壞事,和我有什麼關係啊?和大家又有什麼關係?社會是個抽象的名稱耶!怎麼能把家教的問題推給社會啊?
我們有一位同學,她說想辦女子大學,這更要注意《禮記》裡頭的〈內則〉一篇,還有《列女傳》,是我們傳統上關於女性的教育,包含對子女的教育,甚至性的教育,告訴你性行為是怎麼一回事。性的教育很重要,古代都有啊!現在反而逃避了。這些道理,必須要注意的。
——《廿一世紀初的前言後語》
講到家庭教育,聽起來是很普通的名辭。任何一對父母,有了子女,由嬰兒至孩提,由兒童到青年,誰又不施管教?古今中外,哪個孩子又沒有受過家庭教育呢?除非少數的例外,屬於不幸者的遭遇,那就另當別論。因此,所講家庭教育,豈非極普通而不成問題的問題嗎?然而,如何是家庭教育的標準?家庭教育應該要怎樣做?哪些父母才有資格擔任家庭教育的主角?這等於說:凡是學校,都有老師,可是哪種人才有為人師表的資格?誰又是真正的好老師呢?所以當父母或家長的人,他自己本身的家庭教育,和他所受的其他教育,是否都夠水準而無差錯呢?這些都是決定家庭教育的先決條件。倘使講家庭教育而忽略了這些問題,或者把問題青少年的過錯隨隨便便,一概歸咎於家庭教育,這就真成為家庭教育思想的問題了。
依照中國人一般通俗的觀念來講,大體上都認為我國的家庭教育,是最完善、最悠久的倫理教育。歷史悠久,這是不可否認的事實。是否最完善,那是多方面的問題,不能泛泛而論。在中國文化中,對於家庭教育,列有明訓的,最早莫過於《禮記》。我總希望自己的國人、自己的民族,都能先行深切了解自己的文化。至少,也須人人一讀《禮記》的重要部分,所以在此不再詳引。但是依照古禮——也可以說是古代的文化制度,童子六歲入小學,先從「洒掃應對」開始學習。以現代語來講,便是先從生活的勞動教育入手,以養成清潔整齊的習慣;然後施以待人接物的禮貌教育,這便是所講「應對」的內涵。換言之,古禮的六歲入小學,先從「洒掃應對」開始。它的教育精神,是注重在人格的培養,和禮儀的規範,並非先以知識的灌輸為教育的前提。所以在《論語》中記載孔子的教育,也說「弟子入則孝,出則弟,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透過這個主要的中心思想,便可想而知中國古代,對於「洒掃應對」的兒童教育,也是在入學後開始。
難道六歲以前,在家庭方面,便沒有教過「洒掃應對」的事嗎?事實不然,所謂「洒掃應對」的教育,當一個兒童在家庭中受到父母家人身教的薰陶,早已「耳濡目染」,所謂不教而教,教在其中已矣。六歲開始入學,除了注重兒童的生活教育,和禮儀教育的基礎以外,便以知識和技能的養成為前提,那便是:禮、樂、射、御、書、數等有關文事武功的「六藝」。到了十八歲入大學,才實施立身處世的成人教育。所謂「學而優則仕」,便是指這個青年階段前後的教育而言。總之,中國古代的家庭教育,讓我們重複地說一句:除了《禮記》上所列舉有關的記載以外,並無別的專書。
漢、魏以後,對於家庭教育,逐漸出現了專書。但是嚴格地說一句,那些有關家庭教育的皇皇大著,並不見得是為教育的理想而立論,而且更不是由教育哲學的基礎而出發。那些著作大體上還是受到秦、漢以後門第觀念的影響而作。例如漢、魏之間班昭的《女誡》、隋朝顏之推的《顏氏家訓》等。而且它是成人的倫理思想教育,並非絕對可作為兒童家庭教育的範本。宋、元以後,理學家的儒者們,滲入佛、道二教因果報應的觀念,散見於個人學案中有關家庭教育的思想,更為普遍。自元代儒者郭居敬選定了《二十四孝圖說》以後,到了明代理學家朱柏廬所作《治家格言》,便更普遍地被認為是兒童教育的讀物。而原屬於道教教義的《太上感應篇》,以及亦儒亦道亦佛的《陰騭文》、《功過格》,也普遍流行為家喻戶曉的家庭教育指南。清儒陳榕門所著《五種遺規》中的「教女」、「訓俗」兩種遺規,都可以說是儒、佛、道三家的有關家庭教育思想的匯流。實際上,這些著作,大體都是倫理思想和人格養成的成人教育的範圍。所以說在中國文化中,對於家庭教育的思想、理論、實施,是否真能稱為最完善的,就須重新磋切商量,不能空泛而驟下定論。
——《亦新亦舊的一代》
教育,我們小的時候,開始「六歲入小學」。六歲左右,中國幾千年的《禮記》啊,傳統文化,叫做「小學」。小學幹什麼?什麼叫「小學」?先認字,認字叫小學。六歲先認字,那麼六歲開始認字的,先學小學,先認得中國字。
然後呢,生活的教育是什麼?灑、掃、應、對,家庭的教育。所以教育啊,中國的教育是家庭教育為基礎,不是靠學校的。
這裡我又岔過來講,真的講中國教育啊,那很嚴重了。我們幾千年古代的教育,從哪裡開始呢?「胎教」開始。一個太太懷孕了,馬上開始教育,先教育這個太太,這是中國古代。你們講的儒家,中國文化啊,《禮記》中都有的。周朝以前,一直到差不多秦漢這個階段,教育嚴重到這樣,胎教開始的。太太一懷孕了以後啊,住的房間不同了,掛的畫也不同,講的,穿的衣服也不同,教育胎兒。孩子生出來以後呢,父母家庭教育開始了。
現在的教育,我發現是,第一流人,家庭受最末等的教育。尤其在香港啊,在外面的華僑,在台灣,我所看到的,第一流的家庭,很有錢,兩夫妻都是有汽車出去做事了,孩子生了呀,找一個菲律賓的、印尼來的保姆啊,哎,保姆,就交給她。所以第一流家庭的孩子,都受最末等的教育開始。
教育是從父母的言教、身教開始,由胎教到家教。像我們小的時候到別人家裡去,人家看我們講,喲,這個孩子是誰家的啊?嗯,人家說,哎,這個孩子是南家的啊,南某人的兒子。哦,很好噢,很有家教。沒有說,像現在一樣,他什麼文化程度啊?他讀到博士沒有?哎,那不理你這一手,你拿到博士做官回來,一看你這個言行舉止不對,哎,老輩子說,這個孩子沒有家教的,還出去做官呢?這樣罵人的。這是我們傳統文化。
——《南懷瑾先生在海航關於中國傳統文化的講座》
討論「齊家」問題,必須要特別了解,在中國的上古歷史上,「家」是聚族而居的群體大家庭,也就是宗法社會的中心代表。用現代話來講,「家」就是一個族姓社團,並不像二十世紀初期以來,學步西方文化,只有一對夫妻,或加上父母、子女的小家庭。當然,無論為聚族而居,幾世同堂的大家庭,或是小兩口子的小家庭,總是以父母、夫妻、兄弟、姊妹、子女為主體所組成的。
天下、國家、社會的基本單位便是「家」。所謂「齊家」的「齊」,在古代讀作持家的「持」,也有讀作治國的「治」,同時也包括有維持和治理的兩重意義。
如果了解了這個基本道理,可以說,中國兩千多年來的儒家理想中的「齊家」,只有在過去樸實無華的農村家庭里,每每可以看見那種「滿眼兒孫滿檐日,飯香時節午雞啼」的情況。不過,這樣的殷實家庭,一定是有一個有德而有持家之道的老祖母或主婦,作為真正幕後的主持者,並不一定是當家的男人或老祖父的成果。所以我經常說,中國文化中,維持傳統的家族人倫之道的,都是歷代中國婦女犧牲自我的成果,是母德的偉大,不是男士們的功勞。至少由上古到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還是如此,中國宗法社會的大家族觀念,還未完全轉變。也許我的所見不盡然,但須要人家再冷靜一點仔細去研究,母教,才是天下文化教育的大教化事業。大至國家、民族,小至一個兒女,沒有優良傳統賢妻良母的教育基礎,那就什麼都免淡了!
——《原本大學微言》
依照古禮,父親不教自己的兒女;但是為了教育子女日後的立身處世,社會上有些壞事情,是應該讓兒女知道的。反觀我們中國的父母們,有幾個敢把社會上的壞事,或者某些人的醜事教兒女了解?從前我有一個朋友就很難得,對於煙、酒、嫖、賭等不良嗜好,都帶兒女去看。可不是由自己帶,而是轉託朋友,帶他的兒女到這些場合去,好讓他們自己認清楚,這些都是壞事,對自己都是有害無益的,都不能做的。這是教育的一種方法。
現在的年輕人真可憐!家長們拚命要他們讀課本,不許看小說,結果念得一個個獃頭獃腦,念到大學、研究所都畢業了,而對於人情世故,一點都不懂。所以我常常鼓勵他們看小說,我對自己的孩子也是如此。我不喜歡他們讀死書,有時候我帶著他們看小說,武俠小說、傳奇小說,無論什麼小說都看。不過他們自己找來了什麼小說,要告訴我一聲,因為有一部份小說,如果還沒有到一定年齡的時候,則不必看,看早了,不見得有好處。小說看多了,會懂得作人,也會通曉人情世故。小說上的那些人名,差不多都是假的,而所描寫的事情,卻往往都是真的,在社會上就真的有那些事情。至於歷史上那些人都是真的,但有些事情,你沒有經驗就無法了解。沒有做過大官,就不知道大官的味道,那就只有看小說才能通曉。
孟子在這裡說,對兒女的教育,由父母親自來教,在情勢上是行不通的,因為正面的教育很難。因為望女成鳳,望子成龍,孩子想看個電視,父母就擺出威嚴的態度,用命令的口吻禁止,而朋友較為客觀,也就較為理智,就不至於過分嚴肅。實際上兒女已經很累了,看一點電視輕鬆輕鬆,並不過分。
孟子說:對於子女,我們當然要以正道教導他。子女如果不聽,就「繼之以怒」 ,發脾氣了,不是打,就是罵,於是反效果出來了。據我所知,許多家庭教育,所得的都是反效果。一些青年男女出了問題,都是家庭教育有問題,而不一定是問題家庭所造成的。父母太方正了,教育出來的兒女,多半是死死板板;這樣的兒子,再教出來的孫子,就板板死死,更糟糕了。另有一種反效果則是,方正、嚴厲的教育下,激起了叛逆的心性,那就更麻煩了。
這樣看下來,我非常同意孟子這個觀點。
而且在子女的眼睛裡,認為父母教我不可以說謊,而他們自己卻一天到晚說謊。像有人要去午睡了,怕被人打擾,於是交待孩子,如果有客人來,就告訴客人說我不在。果然來了客人,孩子便說:爸爸在睡覺,爸爸說,告訴客人他不在。像這樣的孩子,能責備他嗎?他絕對的對,因為他不說謊。為父母的,平常也是教孩子不可以說謊,孩子沒有說謊,怎麼能責怪他呢?
父母不許孩子說謊,而孩子看見父母隨時都在說謊,這是一個事實。父母要求孩子要這樣那樣,而自己所做的又與所教的恰恰相反。像孔子、孟子,常常教別人要守信,而他們自己有時卻不守信,這又怎麼解釋?這就有層次上的差別,程度上的不同。就如剛說過的淳于髡那一節中「嫂溺援之以手」 ,是可以的。教育也是如此,有權宜變通的時候,但是子女還小時,是不會了解的。
所以教子女正,子女如果不正,就生氣責罰他們,子女心裡已經不滿了。子女再看看父母所做的,正與他們教自己的相反,於是就更憤憤不平了。因此,父子之間的代溝,相互的不滿,早在子女幼兒時期,就已經播下了種籽。因此,孝道是很難講的。父母子女之間,如果有了芥蒂、嫌隙,那就太不幸了。
現在許多青年人都不滿現實,其實不止是現在,無論古今中外,青年人都是不滿現實的。縱然是最好的時代,一切都上軌道的社會,在青年人的心目中看來,也是討厭的、不滿的、要挑剔的。我們都曾經走過青年時期,多少可以體會到現代青年人的心理。只要從年輕人的一些小動作上,就可以看到他們這種不滿現狀的心態。例如一堵牆壁,裝修得蠻漂亮,他卻要划上一條痕迹;一個好好的瓷瓶,他卻要用東西去敲敲,似乎才過癮。他們這樣做有理由嗎?沒有理由的,就是潛意識的反叛性和破壞性在作怪。所以青年人之不滿現實,是當然的。作為一個領導人,在教育上,領導方法上,就要懂得這個道理。
古人的教育,是易子而教,兩個互相欽敬的朋友,往往相互教育對方的子女,而不教自己的子女。像現在的青年,幾乎沒有不犯自瀆的毛病的,但父母們對於這種事都不教,因為不好意思開口。直到最近,這種「性教育」教育界才正視、討論它。但仍有些偏僻的地方,老師們碰到這一部分的教材,就避而不談。其實在六七十年前,也有這種教育,聰明的父母們,想出變通的辦法。其中之一,就是用易子而教的原則,由朋友來教;或者用講故事的方式,引用某些因此受害的現實例子,做啟發性、暗示性的誘導。這是為了孩子一生健康所系,不得不教。
——《兒女的教育-孟子離婁》
中國文化得以保持三千年,很大程度上有賴於女性,這個很重要了。一個家庭有個好主婦、有個好媽媽,才可以講齊家之道。男人是英雄,征服了天下就做皇帝,但把這個皇帝的賬算一算,除了周朝的天子,周文王一家,沒有幾個好皇帝好家庭的。秦以後,漢、唐、宋、元、明、清,大家可以翻開歷史來對證看看。不過中國歷代都有好的主婦,所以講到中國的教育,齊家之道,母教最重要,有個好的女性很重要。
像影響我很大的是我的祖母和我的媽媽,當然父親影響也大,但是不及我的祖母跟母親。現代女性教育很普及,可是女性反而很難做好賢妻良母,將來就更難了。所以我在《原本大學微言》中,把歷史上這些王朝以及家庭,大概拿來批評一番,是為了讓大家知道母教的重要,女性的重要。
大家學佛,雖然讀書不多,但念過《金剛經》吧?佛是轉輪聖王,轉輪聖王就是治世的帝王,所以釋迦牟尼佛生下來,算命看相的說,這個孩子將來長大應該做轉輪聖王,統治全天下,則天下太平;如果不做轉輪聖王,就要成佛。成佛是幹什麼呢?走教育、教化這一條路線,也就是師道。
中國文化三個道路,一個是師道,做老師教化、教育,超然的;一個是君道,做治世的轉輪聖王,那是好的帝王,不是普通的領袖;再一個臣道,做個好的宰相,輔助聖君使天下太平。君道的轉輪聖王是非常重要的,第一個條件就是要有個好太太;轉輪聖王有七寶,第一個就是女寶,好的夫人,這太難了。所以我寫《原本大學微言》提出來,中國這麼多皇后,算是好皇后的,第一是朱元璋的太太馬皇后,第二是劉秀的太太陰麗華,當然唐太宗的皇后也不錯。所以齊家之道是最重要的,要有好的教育。但要做到齊家是非常難的,我預言過,二十一世紀起,不止中國,整個世界都沒有婚姻制度了,將來都是拍拖一下就好了,沒有家庭了。
齊家之道在女性,因此一個家庭要有一個女性主持。不止中國,你看十九世紀以前,西方的法國、德國、義大利,還有美國、英國等等也都有好主婦啊,可是儒釋道三家,以及天主教、基督教都是重男輕女的,包括佛教在內。佛教說女人不能成佛,我不認同,佛經上明明說過有女人成佛的啊!又說女人不能出家,我也不認同;即使釋迦牟尼佛現在再來,我還可以跟他講,這個怎麼搞的?你可以方便說,但不要搞錯了。諸位,現在整個人類社會已經在變了,時代女性受了教育以後,所謂「男主外,女主內」做不到了,賢妻良母也做不到了。未來沒有家,也沒有夫妻制度,生活都亂了。所以講女性的教育,與帶孩子的關係問題,實在太嚴重了。
大家都希望對後代好,崇尚西方文化講求愛的教育,可是對孩子不一定是愛才好哦!大家也曉得讀經,《三字經》讀過吧?「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養孩子不曉得教育,是父母的過錯、罪過,所以「養不教,父之過」是針對父母,尤其針對母親;「教不嚴,師之惰」,教育不嚴格,是講老師的問題。
現在西方文化拚命講愛的教育,什麼是愛啊?大家現在太愛孩子了,望子成龍,望女成鳳,說明沒有懂得儒家的道理。《大學》上告訴我們,「人莫知其子之惡,莫知其苗之碩」,一個人不曉得自己兒女的壞處,更不曉得自己兒女的缺點,因為自己被愛心蒙蔽了;一個種田的農夫,雖然自己種的稻子天天在長大,但他也看不出來。所以愛心太過,反而會害了孩子。其實孩子的缺點就是我們的缺點,這是基因的遺傳來的。教育要靠自己的智慧,想要孩子好,不是光有愛心,一味的偏愛,光知道原諒孩子;孩子發表意見,可以有他的自由思想,但不是完全絕對自由。因此教育的問題不要完全寄望於老師或學校,而是要寄望在自己身上,寄望在自己的家庭。
中國的教育從胎教開始,這已經給大家講過了,佛家同儒家講得一樣,一個孩子在娘胎里就要開始教育。《禮記》里早有記載,依照中國上古的道理,女性一懷胎,習慣就要改,看的書也不同了。其實胎兒在娘胎里三個月,已經知道了,五六個月以後,父母吵架等種種行為,好事、壞事,他都清楚知道,這是知性,意識已經成長,不過他出生就忘記了,可是那個影響染汙得很深。所以中國文化教育是從胎教開始,父母兩個的意見,一切言談、行為,不斷地影響孩子,這種影響就是教育,就是我講《大學》的齊家之道,是要靠我們自己,靠自我內聖的修養來完成。
順便講二三十年前我在台灣遇到的一件事。我的一個學生從師範大學畢業,去做老師了。有一天他回來跟我講教育的困難,他說親自看到有個孩子在學校里愛罵人,國罵。所謂國罵,台灣當時術語叫三字經,「他媽的」三個字,連對老師說話也是「他媽的」,對校長講話也是「他媽的」。這個老師受不了啦,跑去訪問他父母。他父親出來,剛開始還非常客氣,一坐下來就把大腿褲子一拉,襪子一脫,一邊摳腳一邊說,老師啊,對不起,他媽的我兒子實在不好,我對兒子說:他媽的,你是不是在學校罵人啊?兒子對父親說:他媽的我沒有罵人啊;他媽的現在就罵人了;他媽的我現在沒有罵人啊。這個老師趕快拔腿就跑了。原來他家裡就是這樣,父子兩個,你一句他媽的,我一句他媽的,都覺得沒有罵人啊!這就是教育。所以大家寄望學校來改進教育影響孩子,很難。
教育從胎教開始,孩子的生活行為與父母家庭的教育關係太大了。譬如一對父母都憂鬱內向的,那個孩子在旁邊長大很難受啊。後來我告訴我的學生說,我有經驗,我父母都非常好,是了不起的父母,可是有一次我在書房裡看書,我父親跟母親不曉得什麼事吵架了。我難得聽到他們兩個人吵架,那時候我還很小,記得很清楚,他們吵得很厲害,我正在看書看得痛快的時候,看到父母兩個吵架,一下子火來了。我往吵架的父母兩個中間一站,說:不要吵了,你們兩個人吵什麼東西!當時是莫名其妙,我自己也不知道怎麼發了這個壞脾氣,就站在中間兩手一攔,對父母好像對普通人,吵什麼!我父親是非常嚴厲的人,非常威嚴,我這樣一吼,他真愣住了,瞪著眼睛看我,講不出話來。我母親也不敢講了,把背轉過去,兩人就不吵了。
當天晚上,我父親告訴我:你長大了,現在你犯錯誤什麼的,我不會打你了,只給你講道理。他後來對我講話態度非常慈悲,也非常莊嚴。聽了他這樣講,我眼淚也掉了下來。(師講到此處,音聲哽咽)
現在我講到這一件事,好像回到當年與父母相處的情景。當時我眼淚掉下來,不曉得為什麼,覺得是很嚴重的一個問題,心裡講不出一個道理來。我的父親看見我掉眼淚,他笑了,過來幫我把眼淚擦了,說:去讀書,好好看書去,沒有事。我這個話就說明家庭教育的重要,父母的行為,會影響到孩子。
西方教育方法講愛,但教孩子不能完全單純靠愛心哦!我們的古書里有一句話要記得,四個字,「恩里生害」,父母的恩情就是愛,過分的恩情、過分的愛孩子,反而會害了孩子。該嚴厲的時候嚴厲,不嚴厲的時候用愛,這是講齊家的道理。有誠意、有正心。我想告訴諸位,不管是做家長還是做老師的,都不要過度偏向於愛的教育,也不要偏向嚴厲,而是要先檢點自己,反省自己。這個就是大學之道,「致知在格物」。
格物之道是什麼呢?除了佛法,我們儒家傳統的這個東西真的很了不起,但是五四運動,大家推翻了傳統。其實幾千年前,佛學過來以前,儒家就搞得很清楚,「致知在格物」就是《楞嚴經》上講,「心能轉物,即同如來」一樣的道理。
修行上,「致知在格物」是什麼呢?就是達摩祖師告訴我們,禪修的時候「外息諸緣,內心無喘,心如牆壁,可以入道。」注意這四句話,「外息諸緣」,把外面物質世界的一切引誘、一切情緒都瀟洒的放下,就是格物了,不被引誘。「內心無喘」,不是不喘氣的意思,是心念知止而後有定,到誠意就是無喘了,呼吸也跟著自然停止。「心如牆壁」,到此時,好像內外分離,外物影響不了內心了,就是初步的格物。「可以入道」,如此打坐修行,慢慢深入進步,就可以入道了。
——整理自《二十一世紀初的前言後語》
大家都知道,孟子的一生,除了他天生本質具有聖人之資以外,還有一個最大的助力,那便是一位賢母的教導。孟子不但在幼年時期、少壯時期,接受了母親嚴謹的教育,即如這一次與齊宣王話不投機,決心要去齊的時候,又是接受孟母的鼓勵,使他去志更加堅定。如《孟子外書》所載的母教,也正是他們母子倆在這個時期的故事。
【孟子處齊為客卿,居常有憂色,擁楹而嘆。】
孟子和齊宣王最後幾次談話,齊宣王在禮貌上雖然還相當尊敬孟子,但實際上已大有貌合神離的味道。孟子覺得不須再留下去了,心裡很不自在。心有所思,容貌上不免略現愁苦之色。有一天,手搭著前門的柱頭髮呆,輕輕地嘆息。
【孟母見曰:子擁楹而嘆,若有憂色。何也?】
孟母早就看在眼裡,心裡有數。再次看到這種情形,就不得不問他了:
兒啊!你為什麼在這兒唉聲嘆氣的,愁眉不展呢?
【對曰:軻聞之,君子稱身而正位,不為苟得而受賞,不貪榮祿。今道不用於齊,願行,而母老,是以憂色。】
孟子聽到母親在問話,不免自悔失態,但又不能欺瞞母親,因此便答道:
兒子認為一個君子,應該知道進退之方。一個人的立身出處,必須名正而言順,有為有守,不可以苟且求取榮譽與俸祿,貪受不義而不應該的賞賜。如今我和齊宣王話不投機,看來他是絕對不會接受王道政治思想,自然就無法在齊國實行仁政了。在這種情形之下,兒子覺得再不能待下去,但是想到您老人家年紀大了,更不宜遠遊,使您老人家受苦,所以左右為難,決定不下。
【孟母曰:婦女之禮,精五飯(稻、黍、稷、麥、寂五種飯類),冪酒漿,縫衣裳而已。故有閫內之修,而無境外之志。《易》曰:「無攸遂,在中饋。」《詩》曰:「無非無儀,惟酒食是議。」以言婦人無擅制之義,而有三從之道也。故幼則從乎父母,嫁則從乎夫,夫死則從乎子,禮也。今子成人也,而我老矣。】
孟母聽了孟子的對話,又是一本正經地說:一個婦道人家,只要安安分分地燒飯、煮菜、釀酒、縫衣裳,那是應守的本分。婦女的德行是專重家務的操持,不應該多管外務才對。《易經》家人卦的六二爻辭說:「無攸遂,在中饋。」家庭主婦沒有向外發展的必要,只需管理家務,主持中饋便好了。《詩經·小雅·鴻雁篇·斯干章》上也說:「無非無儀,惟酒食是議。」 一個賢良的主婦,平日不說什麼東家長、西家短的是是非非,只要把家務和全家飲食起居料理妥當就好。這些上古的名言,都是講到婦人不該弄權,不要對外務擅作主張的意思。況且自古以來的傳統,婦人有三從之德:一、在幼年的時代,要依從父母。二、在婚嫁以後,就要順從丈夫。三、如果丈夫去世了,兒子已是一家之主了,就要以兒子的前途為中心,加以輔助。
【子行乎子義,吾行乎吾禮。子何憂也。】
這是合情合理的事。而今你已長大成人,我也垂垂老矣,你不但已是一家之主,而且你走的是頂天立地大丈夫應走的仁義之路,我當然跟著你、贊同你。即使在生活上清苦一點,也是我應該分擔的分內之事。你不必為了我而遲疑不記,果敢地決定你的方針吧!
我們讀了這一節書,可以推測,孟子聽了他母親的這番話之後,寬心大放,去志更堅。
——《孟子旁通》
漢高祖劉邦死後,呂后臨朝稱制,這中間前前後後二十年,除了漢室王朝宮廷在內鬥以外,劉漢王朝初期的政治、社會、文化教育等方面,都沒有什麼特別的建樹。總算天下不打仗了,全國人民可以喘一口氣。漢朝真正奠定立國基礎的,應該是從漢高祖的小兒子劉恆開始,照舊歷史的稱呼,叫他漢文帝,這個階段,正是公元前一七九年到前一五八年。
劉家漢朝的天下,經過呂后奪權一幕以後,當年追隨劉邦打天下的老臣們,大多已經亡故。只有丞相陳平、太尉周勃等少數幾位恪守宗法社會傳統的舊規,商議在劉邦親生的兒子中,另選一個來繼位。因此,研究的結果,認為劉邦的中子代王劉恆最為合適。他就是後來歷史上所認為的寬厚、仁慈、節儉的好皇帝。在漢朝的政治上,劉恆和他的兒子劉啟漢景帝,被公認推崇為「文景之治」的仁政好榜樣。其實,劉恆與他的父親劉邦,在一起過著宮廷生活的時間不長,而且也沒有得到劉邦的好好教育。何以後來他能成為一個漢代開創守成的好皇帝?他除了命運以外,還有是得力於母教的影響,才有後來的成就。
漢文帝劉恆的母親姓薄,她原來本是南方的吳國人。在秦政的末期,天下大亂,魏豹自立為王。他聽漢初一位看相的名女人許負說過,薄姬有貴相,將來貴不可言。因為許負善相的名氣很大,她也相過呂后,所以魏豹就迫使薄姬的母親,把她送進魏王的內宮。後來魏豹戰敗被俘虜了。她也成為戰利品的俘虜,歸到漢王所屬的紡織廠里做織布等工作。一個偶然的機會,劉邦看見了她,就很喜歡,把她提升到內宮來,作為自己的妃子,封她為薄姬,生個兒子就是劉恆。可以想像,她很會自處之道,所以沒有像戚妃一樣,被呂后忌妒痛恨。劉邦當了皇帝,劉恆只有八歲,就被封為代王。現在河北省西北部和山西省北部一帶,就屬於當時「代」的管轄範圍,算是北方苦寒的地帶,而且是北方邊防匈奴的前線要塞。
薄姬母因子貴,抓住機會,認為兒子太小,封王守邊疆,不放心,懇切請求劉邦要跟著兒子去代北。其實,她早已看透漢室的宮廷,矛盾太大太複雜,又怕呂后會謀害她的兒子,所以想遠遠避開。邊防要塞雖然苦寒危險,但比起在宮廷中的危機,就平安得多了。她的聰明,正合於孔子所說,「賢者避世,其次避地」的道理。事實上,她是有文化程度、有教養的一位賢母,她喜歡讀《老子》,對老子的道家哲學有認識,懂得謙退為上策。因此,她達到了願望,跟著兒子劉恆到北方,成為代王的太后。但卻沒有想到她的兒子後來居然做了皇帝,她也正式被尊封為皇太后。
事實上,漢文帝劉恆的一生,受母教影響很大,他以黃(帝)老(子)之道的學術思想治天下,正當天下人心厭亂思治的時候,全國上下,需要休養生息。他力守老子所教的「三寶」法則:「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因此,才贏得後來歷史上有名的「文景之治」的美譽。而且,也可以說,漢代劉家的天下,到他手裡,才是真正奠定漢朝根基的開始。劉邦提三尺劍,於馬上取天下,不能在馬上治之。他的兒子劉恆,卻能以道德文治守天下,才能建立了一兩百年的西漢王朝。所以在他死後,大家議定他的謚號,夠得上稱一個「文」字,因此被尊稱為「漢文帝」。-
趙匡胤兄弟,雖自軍人的子弟出身,但生性也比較孝順,尊重母教,比起歷史上的帝王宮廷來說,幾乎就沒有皇后或皇太后把持朝政,造成一般人所說女人為禍水的「女禍」故事。宋太祖、太宗兄弟等,都是由他們的母親杜太后母教長成的子弟。杜太后算是一位賢母的典型,所以在北宋之世,就先後有過幾位賢母型的太后,可為典範。從「齊家、治國」的原則來講,宋代應可及格。當然首先還應歸功於杜太后的母教而來。
有關趙匡胤的家教和母教的事,結合正史和宋人其他史料筆記來說,還有這樣一些故事。當趙匡胤已經知道大家都已計劃好了要臨時兵變,「黃袍加身」,擁護他做皇帝,但不免也有既喜也懼的心理,成功與失敗,兩者都不是兒戲的事。他就悄悄回到家裡,想告訴母親一聲,好向母親請教。一進門,他的母親和他所最敬重的姊姊,正在廚房裡做飯。他就正好對母親和姊姊講了這件事。他母親聽了還沒有說話,他的姊姊就大聲地說:男子漢,大丈夫,要做什麼大事,就要自己心裡有決斷,還跑到廚房裡問我們做什麼!一邊說,一邊就把手裡拿的擀麵棒舉得高高的,把他用力地推出去。趙匡胤聽了姊姊的責罵,心中踏實了,立即轉身,回部隊去了。到了晚上,就鬧兵變,「黃袍加身」做了皇帝。所以他終身對這個姊姊,敬畏有加,不敢怠慢。
而在正史上怎樣說呢?
宋主尊其母杜氏為太后。後,定州(河北省定州縣)安喜人,治家嚴而有法。陳橋之變,後聞之曰:「吾兒素有大志,今果然矣。」又尊為皇太后,宋主拜於殿上。群臣稱賀。後愀然不樂,左右進曰:「臣聞母以子貴,今子為天子,胡為不樂?」後曰:「吾聞為君難。天子置身兆庶(老百姓)之上,若治得其道,則此位可尊。苟失其馭,求為匹夫不可得。是吾所以憂也。」宋主再拜曰;「謹受教。」
這一段話,歷史學家也並沒有過譽其辭,同時,也是說明趙匡胤的成功,的確是得力於母教。趙宋開國的老祖母,真是「母儀可風」啊!
杜太后被尊為皇太后的第二年,就死了。她在臨危的時候,皇帝趙匡胤隨時侍候在她的身邊,她就叫趙匡胤召最親信的輔相趙普進來,並且問趙匡胤說,你知道你為什麼這樣容易得天下、當上皇帝的道理嗎?趙匡胤說,那都是靠祖先的陰功積德,和母親您的教誨啊!太后說,不對。是因為柴家(周世宗)使幼兒主天下,所以你佔了便宜又賣乖了。假使後周有年紀老成的後代做皇帝,你哪裡有這樣容易。所以我要吩咐你,假如你死後,應該傳位給弟弟光義做皇帝。光義過後,應該傳位你的三弟光美。光美過後,再傳位給你(趙匡胤)的兒子德昭。你要知道國家天下之大,能夠有一個比較老成的人來即位做皇帝,那就是社稷之福了!趙匡胤聽了,哭著說:「敢不如教。」兒子不敢不聽媽媽您的盼咐。這時。太后又對趙普說,你是一起聽到我的吩咐,同時做好記錄,將來不可以違背了我的主意。趙普聽了作好記錄,並且在末後一行簽了字「臣普記。藏之金匱,命謹密宮人掌之」。
趙匡胤開國稱宋,只做了十六年的皇帝,在曹彬滅了南唐李後主的第二年就死了。他的死,也是宋朝開國之初一件重大的疑案,所謂「燭影斧聲」,便是說他在臨死之前,和弟弟光義,為了傳位的事,是有所爭執的。也有人懷疑趙匡胤在臨死時,是被弟弟光義逼死或氣死的。如云:
太祖不豫(快要死了,很難過),夜召晉王光義,囑以後事,左右皆不得聞。但遙見燭影下,晉王時或離席,若有遜避之狀。既而太祖引柱斧戮地,大聲謂王曰:「好為之。」已而帝崩。
趙光義即位,史稱宋太宗,做了二十二年皇帝,並沒有遵照他母親杜太后的遺囑,把帝位傳給兄弟,再傳侄子,而且早已把兄弟光美和侄子德昭,因犯錯誤而處置了,最後還是傳位給他自己的第三個兒子趙恆(宋真宗)。據說,他不遵守杜太后的遺囑,傳位給自己的兒子,也是經過和趙普商量而決定的。趙普告訴他,太祖趙匡胤聽信皇太后的吩咐,已經做錯了,你可不要再錯。因此就傳皇帝之位給自己本支的子孫,直到徽宗、欽宗,被金人所俘虜,康王南渡浙江為南宋高宗以後,因為沒有兒子,才找出趙匡胤一支後代七世的孫子趙眘(讀「慎」)過房做他的兒子而繼承大統,後來因他對高宗比親生的兒子還要孝順,所以歷史上的謚號,便稱他為「孝宗」了。
我們為什麼費了那麼多的時間,說明宋初開國這一段的歷史內幕呢?因為兩宋的政治中心,在表面上,是尊重儒家的孔孟之教的學術思想為中心。儒學重「聖人以孝弟治天下」。從「齊家、治國」之道立論,對於兄弟的友愛情誼,自宋太宗開始,已違背他母親的教誨和本身的初衷,而且犯了儒家「倫常乖舛」的大忌。宋人筆記史料,還記載趙普在臨死的時候,因有負杜太后的囑咐,白日見鬼,嚇得請僧道來做佛事以求懺侮,並且親自寫悔過書燒化,向杜太后祈求饒恕。不過,這是過於迷信鬼神之說,所以正史便不採錄。
——《原本大學微言》
南懷瑾老師講《朱子(柏廬)治家格言》
(講於太湖大學堂「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師生講座」)
我告訴大家《朱子(柏廬)治家格言》這篇文章。我告訴你這一篇之重要,像我是八歲起就會背了,不只我會背哦,我們那個時候讀書,一個家庭的孩子,不背這篇文章不行的。
還有呢,你看我們那個時候的人格教育,家裡書房裡貼了一張紙,畫了線條,有一百個框框,有些是三十個框框,一張一張放在上面,叫什麼?「功過格」。每天自己讀完書了,爸爸坐在後面說:想一想,有沒有錯?自己想想:有,拿起黑筆來在框框里點個黑點。有什麼好事嗎?有,某某人沒有橘子吃,我送一個橘子給他,在框里點個紅點,算一件好事。每天的思想行為,好的點紅的,壞的點黑的,給自己看,這個叫功過格,我們是這樣來的。
《朱子治家格言》影響中國三百多年到現在,全中國老百姓都受到影響。我可以說,滿清統治了四萬萬中國人近三百年,靠什麼?靠這一篇,大家沒有發現。這一篇文章是什麼人做的?明末的朱柏廬。請問他是人民大學還是北大畢業的?還是復旦?或是上海還是蘇州哪個中學的?什麼都不是,他是「諸生」,諸生是什麼?一般的讀書人。他因為滿清入關了,父親也死了,不願意做亡國奴,所以不出來,在家裡好好做學問。可是呢,滿清也沒有利用他,中國人自己接受流傳了他這篇文章。
你們看:「黎明即起,洒掃庭除,要內外整潔;既昏便息,關鎖門戶,必親自檢點」。我今年九十了,受這個教育的影響多大,你問他們,他們幾個同學跟著我的,每天晚上我自己親自轉一圈,窗戶關好了沒有?門有沒有鎖好?變成習慣了,不去看不放心。這是當年八九歲時候受的教育,「關鎖門戶,必親自檢點」。
「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一口飯不容易吃的啊!
「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要曉得節省,不是消費刺激生產!
「宜未雨而綢繆,毋臨渴而掘井」,作人做事,事先準備好,不要口乾了才掘井汲水。
「自奉必須簡約,宴客切勿流連」,財物的運用,對自己盡量地節省。這些愛唱卡拉OK的朋友,會喝酒的,一天白蘭地喝七八瓶的,這些朋友們少來,「切勿流連」,可以招呼,不能流連太過了。
「器具質而潔,瓦缶勝金玉」,家裡用的東西不要太講究,好用、乾淨就是了。
「飲食約而精,園蔬勝珍饈」,粗茶淡飯比什麼都好。
「勿營華屋,勿謀良田」,不要說房子住得怎麼樣奢華,五星級飯店什麼的,不必要。
「三姑六婆,實淫盜之媒」,有些羅唆的婦女們,不要多來往,包括像些尼姑、道姑、修女,什麼做媒、算命的,巫婆神漢啊,像老鴇、走街串巷賣葯的、接生的、還有人販子,這些人不要來往,是非多。
「婢美妾嬌,非閨房之福」,小秘啊,什麼外室啊、情人啊,越漂亮越糟糕,非閨房之福,非離婚不可。
「童僕勿用俊美,妻妾切忌艷妝」,男佣人不要用漂亮的,怕太太們、小姐們靠不住。老婆、女佣人不要打扮得太漂亮了,等於海航陳峰說的,老師啊,我總公司辦公室沒有一個女的。因為不漂亮的不喜歡,用漂亮的又靠不住,所以我不用。我說對。
「祖宗雖遠,祭祀不可不誠;子孫雖愚,經書不可不讀。居身務期簡樸,教子要有義方」,「居身」指自己本身,盡量地節省、樸實,不要浮華。對兒孫的教育要有方法,按孩子天生的稟賦、興趣方向幫助他,但是要有分寸的。我說現在的家長都錯了,把自己達不到的目的加在孩子身上,這是錯誤的,不懂「義方」。
「勿貪意外之財,莫飲過量之酒」,不要貪心,不勞而獲大多不是好事。酒並不是叫你不要喝,是不要過量。
「與肩挑貿易,毋佔便宜」,小販賣東西,挑擔到門口,不要貪便宜斤斤計較了,人家沒有本事做老闆,做小販就要賺錢。你說他騙我,就算騙,給他騙一下,他要回去養家嘛!
「見窮苦親鄰,須多溫恤。刻薄成家,理無久享」,做人要厚道,多幫忙人家,尤其你們做大老闆,對你的職員刻薄,不會成功的,「理無久享」,會受報應的。
「倫常乖舛,立見消亡」,比如對父母不孝順,很快就垮了。
「兄弟叔侄,須分多潤寡」,要招呼兄弟姊妹,相互幫忙。
「長幼內外,宜法肅辭嚴」,我是這樣念哦!當年我讀書的時候朗誦的哦!是背的啊!(加註:治家宜嚴,無論長幼,都要恪守家規、法紀,這樣家庭才更幸福、美滿。)
「聽婦言,乖骨肉,豈是丈夫」,聽太太的話,對父母、兄弟不起,不算男人。翻過來,太太們聽男人的話這樣做,也不算女英雄。
「重貲(zi一聲,同「資」)財,薄父母,不成人子」,只看錢,不曉得孝順父母,他說那不算是人。
「嫁女擇嘉婿,毋索重聘」,嫁女兒,就看對方男孩子好不好,不要看人家有沒有錢。
「娶媳求淑女,勿計厚奩(lian2聲,嫁資)」,討一個媳婦,不要希望她娘家陪嫁多,要看女孩子好不好。
「見富貴而生諂容者,最可恥」,看到人家做官,有地位,有錢的,馬屁拍得很響。我當年在台灣的時候,聽到一個華僑回來,人家叫我去跟他見個面,我說幹什麼?人家說僑領耶!我就笑,什麼僑領啊?華僑領袖。我說你怎麼知道?回來的都是僑褲襠,不是僑領。華僑有錢的不肯回來,誰都怕回來,嫌麻煩,叫那個跑腿的不相干的,你去吧!回來以後叫僑領,實際上都是僑褲襠。那麼有一次,人家請一個僑領回來,年紀大了,這個老頭子坐在上面,一邊吃飯一邊放屁,很失禮。旁邊的人,還是外交官:嗯!沒有味道,沒有臭味。這個老頭子僑領很不高興,因為他的觀念啊,老年人放屁沒有味道就快死了。他聽外交官那麼講很不高興。這個外交官懂了,過一陣子說:嗯!現在有一點味道了。「見富貴而生諂容者」,拍馬屁,最可恥。
「遇貧窮而做驕態者,賤莫甚」,看到人家窮,看不起人,自己太下賤了。
「居家戒爭訟,訟則終凶」,最好不要打官司,打官司兩方面都沒有好處。
「處世戒多言,言多必失」,少講話。
「勿恃勢力而凌逼孤寡,毋貪口腹而恣殺牲禽」,不要認為自己有錢,有地位,有勢力,欺負弱者。不要因為自己好吃,隨便殺生。
「乖僻自是,悔誤必多」,個性太孤僻,或者太自以為是,你後悔和失誤一定多。
「頹墮自甘,家道難成。狎昵惡少,久必受其累」,意志消沉,自甘墮落,等於敗家。不要交那些年輕的太保、小混混,現在卡拉OK里,上海、北京特別多,必然受他們拖累。
「屈志老成,急則可相依」,多跟人格成熟、品行可靠的人往來,幫忙你成長,急難的時候可靠。多和老年人往來,可以學很多經驗學問,當然要好的老年人,像我們這些老年人最好不要往來。(眾笑)
「輕聽發言,安知非人之譖(zen4聲,誣陷、中傷的言語)愬,當忍耐三思」,隨便聽人家告訴你,哎喲!朱校長啊,李小姐講你不好。那是人家在挑撥你啊!所以不要隨便聽。
「因事相爭,焉知非我之不是」!因為事情與人發生矛盾,不一定是別人的錯,首先要反省自己不對的地方。
「施惠勿念,受恩莫忘」,這兩句話對我一生影響很深,都是佛家、儒家、道家的精神,幫忙了人家,好處給了人家,心裡記都不要記,要丟掉。「受恩」,得人家一點好處,要永遠記住。
「凡事當留餘地,得意不宜再往。人有喜慶,不可生妒嫉心」,作人做事要留餘地,好事、便宜不要多佔,多佔會有麻煩的,所謂「知足者富」。妒嫉別人有好事,看到這個人汽車比你好,哼!算什麼?就是妒嫉心。女的這個事情很多,對面看到個女人穿漂亮的衣服走過來,哼!就是妒嫉心,意思說,你算什麼?這容易,我等一下買一件給你看。
「人有禍患,不可生喜幸心」,別人倒霉了,你心裡高興,好啊!這就錯了。
「善欲人見,不是真善」,做了好事,希望別人知道,可見動機不純善,不過好事壞事也很難講。
「惡恐人知,便是大惡」,如果做了壞事很怕人家知道,這才可怕。
「見色而起淫心,報在妻女」,講男孩子,女孩子也差不多,果報會應在親人身上。
「匿怨而用暗箭,禍延子孫」,對人家心裡不服氣,暗箭傷人,偷偷地整人家,後代會受報應。
「家門和順,雖饔飧不繼,亦有餘歡」,一家團聚在一起和和順順的,就算沒有飯吃也是高興的。
「國課早完,即囊橐(tuo2聲,口袋)無餘,自得至樂」,國家要稅,趕快繳,不要欠稅逃稅了,一逃稅最後受不了啊!連繳稅他都幫忙,哈!所以康熙皇帝怎麼會不提倡這個格言呢!儘管去讀吧!
「讀書志在聖賢,為官心存君國」,最後他告訴我們「讀書志在聖賢」,讀書不是為了拿高薪,而是求學問,是以聖賢為榜樣和最高目標,並不是求聖賢的名,或者裝做道貌岸然的樣子。讀書不一定做官,萬一不幸而出來做官,則「為官心存君國」,既然出來做公務員,就要對老百姓負責,對社會國家負責。
「安分守命,順時聽天。為人若此,庶乎近焉」,知道自己的本分,也懂得時間和形勢,盡本分之後聽天命,做人做到這樣,他說這才像一個人了。
這一篇文章是江蘇崑山人作的,影響中國這三四百年。你看中國知識分子讀的《古文觀止》、《千家詩》、《幼學瓊林》、「三百千千」,不是人民大學哪位教授,還是哪個博士編的,沒有。所以我說,你看中國幾千年文化,政府沒有花什麼錢,都是老百姓自己培養子弟出來,影響一個國家,影響整個時代。
——《國學與中國文化》
(2007年11月15日南懷瑾老師在太湖大學堂為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師生舉辦講座時的合影)
推薦閱讀:
※為什麼南懷瑾研究了那麼多佛經卻沒有成為一個正真的佛教徒?
※如何變得像這些人一樣儒雅、有風度?
※張尚德:南懷瑾老師禪七珍貴實錄
※該如何評說南懷瑾的學問水平?
※南懷瑾老師講述:諸可還者,自然非汝。不汝還者,非汝而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