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說說匯率和外匯儲備那點事

前言。匯率是一面鏡子,清晰的反映著一種貨幣、以及貨幣後面倚托的經濟體強弱盛衰,而根據可以自由兌換的程度,匯率又分為官方匯率和實際匯率。

熟悉宏觀經濟的朋友們都知道,進入21世紀後,中國經濟經歷了一段高速發展的時期。不論是2003年之前的實體製造業,還是2003年之後的房地產業,一直在推動經濟持續向前發展。經濟基本面向好,直接表現就是經濟體貨幣的強勢。然而,這種強勢狀態到了2013年開始發生反轉。

2013年12月18日,美聯儲宣布自2014年1月開始小幅削減月度資產購買規模,從原來的850億美元縮減為750億美元。然後就是2014年3月、4月、6月連續削減購債規模,標誌著美國已經退出QE量化貨幣寬鬆政策。在不斷削減購債基礎上,經過2015年12月和2016年12月兩次加息之後,強勢美元終於王者歸來!遙相呼應,人民幣對美元平均匯率則從2013年的6.1932跌至2014年的6.2452,此後至今,儘管中間起起伏伏,但步入長期下跌通道卻是不爭的事實。

匯率下跌,資本出於避險和逐利的天性會引發外流再正常不過。在談資本外流之前,先簡單回顧下2003年以來的歷次匯改及其背景。

2005年7月22日,正值中國經濟高速增長、人民幣匯率高歌猛進的時代,為減輕人民幣過於強勢給外貿出口帶來的壓力,央行開啟人民幣形成機制匯率改革,但此後人民幣持續升值態勢不變,截止2008年6月美國次貸危機爆發,期間累計升值幅度超過17%;2010年7月22日,央行再次開啟人民幣形成機制匯率改革,此後人民幣持續升值至2012年4月,期間累計升值幅度接近8%。兩次匯改,人民幣對美元累計升值25%。

眾所周知,這兩次人民幣升值是在美國壓力下的被迫之舉。人民幣升值一方面打擊了中國製造業的出口,另一方面導致大量國際資本湧入中國購買人民幣資產,在人民幣繼續升值後高價售出,賺走利差,之後再拋售人民幣換成美元,賺走匯差。那些年被國際資本賺走的利差和匯差,無疑是人民幣被迫升值的血汗!

通常一個經濟體貨幣升值,意味著本國企業和民眾得到了收購海外資產的絕佳機遇,很簡單,那些個花花綠綠的洋資產便宜得很嘛。但捫心自問,那些年除了央企國企的海外收購頻頻遭到抵制之外(不妨思考下原因何在?),民眾有多少人持匯去購置海外資產?而外匯管理制度下民間極其有限的持匯,是最主要的原因。更進一步說,如果彼時民企和民眾大量持匯去美國展開收購,美國人還敢那麼明目張胆逼迫人民幣升值嗎?是不是客觀上減輕了外貿出口企業的壓力?

機遇沒有抓住,趨勢已經反轉。為應對美元結束寬鬆政策帶來的壓力,2012年4月16日,央行擴大人民幣兌美元單邊波幅至1%,當日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從6.3022跌至6.3148,貶值幅度0.20%,當年5月人民幣匯率創下匯改以來最大單月跌幅,跌幅接近1%;2014年3月17日,央行再次擴大人民幣兌美元單邊波幅至2%,當日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從6.1497跌至6.1779,貶值幅度0.46%,當年1-4月人民幣匯率持續貶值,創下匯改以來最大連續貶值,累計跌幅3.34%。

對美元持續下跌的態勢引發了高層擔憂!2015年8月11日,央行宣布完善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報價,不再盯住單一美元,而是選擇若干種主要貨幣,賦予相應的權重,組成一個貨幣籃子,同時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計算人民幣多邊匯率指數的變化,將市場供求關係作為另一個重要依據,並據此形成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穩定,一切手段都是為維護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當日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從6.2194跌至6.33,貶值幅度超過2%。截止2017年3月1日,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6.8798,較前一個交易日下跌48個基點。伴隨著匯率跌跌不休的,當然是投資者的信心和外匯儲備總量的一路下滑。

再反過來看和人民幣匯率息息相關的美元,以及背後倚托的美國經濟。截止2017年2月27日,美國股市再度全線走高,道瓊斯工業指數連續第12個交易日創收盤新高,為1987年以來持續時間最長。與此同時,根據2月22日美國公布數據,1月份成屋銷售創下近10年來新高,隨著就業市場越來越好,投資者投資熱情高漲,2008年次貸危機的陰影已經完全消弭!對比我們滬深A股市場和國內投資渠道,在此不得不羨慕下美帝民眾的財產性收入哇。

我們應當清醒的看到,在2015和2016年美元兩度加息的背景下,在特朗普新政府限制移民等一系列不利於美元迴流的政策基本面下,美國股票和房地產市場取得如此驕人的成績。股市和房市同時強勁上漲,意味著美國經濟已經全面復甦,意味著即使在中國央行嚴格資本監管的同時,仍有大量國際資本湧入美國。而這,也為美聯儲2017年及以後加息甚至是縮減資產負債表提供了充沛的動力。

眾所周知,2015年8.11匯改以後,中國外匯市場進入一個相對平穩期,市場逐漸接受並習慣了持續貶值的人民幣態勢。在歐洲面臨一系列不確定性因素導致歐元貶值預期強烈,日本安倍政府刻意打壓日元刺激通貨緊縮,而美元進入強勢周期後,全球資本流向美國是大勢所趨,中國跨境資本流出速度也相應加快。

針對這種情況,2016年12月30日央行發布《金融機構大額交易和可疑交易報告管理辦法》,跨境資產流動性步步收緊。短期內效果吹糠見米,根據2月7日央行公布數據顯示,1月末外匯儲備餘額29982億美元,雖然跌破3萬億的整數關口,但環比僅減少123億美元,環比減幅相比2016年12月下降400多億美元,國內外流資本得到一定程度遏制。

降幅雖然在減少,但資本卻仍舊在尋求各種避險途徑外流,而且外儲跌破3萬億也並沒有超出民眾普遍悲觀的心理預期。對此官方不得不出面解釋,央行向市場提供外匯資金以調節外匯供需平衡,是造成1月份外匯儲備規模下降的主要原因,另外由於適逢農曆春節,居民境外旅遊、消費等活動增多……並特彆強調『我國外匯儲備規模雖已略低於3萬億美元,但仍是全球最高水平,儲備規模上下波動是正常的,無須特別看重整數關口。無論從絕對規模看還是用其他各種充足性指標進行衡量,我國外匯儲備規模都是充裕的。』……云云。當然,這種場合下是少不了專家的,為了回應官方說法,一些專家也自覺表達諸如『外匯儲備跌破3萬億,無需恐慌』之類的觀點。事實果真如此淡定嗎?

單從數量而言,即使跌破了3萬億美元大關,中國的外匯儲備仍是全球最多,這話並不假,但是外匯儲備始終是一個動量,一方面體現在現有總量上,另一方面體現在升降變化的趨勢和速率上。以外匯儲備全球最多就認為無需擔心,這種牽強說法顯然說服力是不夠的,因為大家都看到資本外流的強勁動力了嘛。

最根本的原因還在於經濟基本面。中國經濟在2003年後房地產一柱擎天,又經歷2015、16年一二線房市房價大漲,但實體經濟步履蹣跚、虛擬經濟高歌猛進造就的繁榮,其間充斥著大量的泡沫。而如何去過剩產能和房屋庫存、如何降低金融槓桿,如何化解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問題則越來越突出。在經濟基本面並沒有明顯好轉的情況下,因為美元指數暫時走低就判斷資本外流壓力減小,是不是有點兒過於樂觀了呢?

資本外流真正原因不外乎以下幾個。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的走低肯定是首要原因;其次是隨著相當一部分國內企業,其產業向利潤回報更高的地區和國家轉移,以及國內民眾收入水平的增長,無論是企業還是個人都對配置海外資產的需求大幅度提升,正常的資金出境需求規模隨之越來越大;最後一個原因就是中國房地產市場價格的持續非理性上漲,一方面降低了人民幣的購買力,另一方面進一步擴大了與世界其他國家房地產市場的差價,導致高收入人群已經不僅僅滿足於移民,還產生了在全球房地產市場投資的需求。根據商務部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境內投資者共對世界164個國家和地區,累計實現直接投資1.13萬億元,同比增長44%。資本,永遠在追逐最豐厚的回報。

再把資本流動放到全球背景下。進入21世紀以後,全球的跨境資金流動主要經歷了以下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截止到2012年,國際資本大規模流入新興經濟體,原因不外乎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前,新興經濟體經濟增長強勁、資本回報率較高。而2009年以後主要是美歐日等發達國家實施QE量化寬鬆貨幣政策,全球流動性泛濫所致;第二個階段是2012年以後,隨著新興經濟體經濟增長速度放緩、發達國家貨幣政策收緊,特別是美聯儲逐步退出QE並啟動加息進程後,跨境資本流動開始轉向,從一些新興經濟體流出,最主要的流向自然是回歸北美。

而受全球資本流動格局變化影響,2014年上半年,我國經常賬戶、資本和金融賬戶還呈現較長時期的雙順差,外匯儲備餘額快速增長,甚至一度接近4萬億美元的頂峰。但2014年下半年風雲突變,雖然經常賬戶持續順差,但資本和金融賬戶卻已經開始出現逆差,外匯儲備餘額也開始由升轉降,從2014年6月份的3.99萬億美元,一路下跌到今天的低於3萬億美元。

考慮到中國仍然接近3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以及央行超強的監管能力,人民幣雖然持續下跌趨勢不變,但短期內速度肯定是明顯放緩,這裡面更有另外一種可能是,官方匯率表面上受控,但地下外匯交易開始泛濫猖獗。首當其衝,就是不受央行外管局監管的地下錢莊。

來看一則新聞報道。根據中國公安部2月26日披露消息,2016年公安機關共破獲380多起地下錢莊重大案件,抓獲800多名犯罪嫌疑人,打掉500多個作案窩點,涉及逾9000億元人民幣。聯想到2015年共破獲此類案件170餘起,涉案金額8000億元。可見,地下錢莊生意的火爆和官方對此的深惡痛絕。

各種路數的資本管制,短期內效果肯定出奇的好,但長期來看負面效果不會沒有,首當其衝就是直接打壓了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當2016年10月1日人民幣加入SDR貨幣籃子時,高層推動人民幣國際化、以幫助消化國內通脹的思路無疑是正確而深遠的,但短短几個月內翻雲覆雨的管制手段,無疑給將來的人民幣國際化之路蒙上了一層厚重的陰影。

其次就是管制升級後外商投資的直接減少。外商直接投資無疑是貿易順差的重要保證,而隨著這個數據的直線下降,外匯儲備的來源正在漸漸收窄。再有一點就是外商遷徙後,一方面帶走了大量外匯,另一方面會導致大量本土工人失業。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6年外資在中國固定資產投資額僅為1212億,對比2011年的3270億,短短五年便下跌了近63%。而根據官方估算,全部外商投資企業吸納的直接就業人數就超過4500萬,更遑論同一條產業鏈上的間接就業人群,而外資的撤出肯定將會影響到這些龐大人群的生計。

最後不得不說的是,資本管制雖然名義上作為一種可使用手段,但縱觀各發達經濟體如北美、歐洲、日本卻從無人敢輕易動用,即使是本國經濟不好、本幣匯率危險吃緊之時,也無人敢輕言限制資本流動。並非不知道資本管制的短期利好,而是他們深諳資本管制帶來的負面影響,它等於直接承認官方匯率那啥,而地下匯率才是真實的可交易匯率,而其後更深層次的邏輯在於,你在這個市場上賺到的錢,將來可能會拿不走。如此,會讓國際資本望而卻步,這才是最嚴重的長遠後果!換句話說,你對別人關上了大門,別人也會如法炮製,那麼試問誰還敢進入一個只許進不許出的市場?

總結。在對待資本外流的問題上,我們是不是應該藉機深度反思一下我們的經濟結構短板,進而思考並運用更加智慧、而不是簡單限制的辦法來解決?從而不致影響外界對中國經濟的整體信心。畢竟在中國,資本流出的非正規途徑實在太多,太多,而信心和預期,對中國經濟的重要性非常,非常,只有……麵包才會有的,一切才都會有的。

原創文章出自公眾號『阿甘看天下』ACM_KAKA22。(圖片來源:百度圖片)
推薦閱讀:

什麼是資產證券化中的循環購買和差額補足?
如何看待泛亞430億的龐氏騙局?
為什麼香港房價暴跌後還能漲回來,日本房價卻不能呢?
如何看待山東菏澤老人 27 年前存款 1000 元錢,銀行承諾 20 萬元最後只給 5000 元?
ICAPM 和 CAPM 的關係是什麼?

TAG:金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