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叫「王勁松」的人都那麼會演戲嗎?反正他是演誰像誰!

上周寫了一篇發自肺腑的長推送 就算閱讀量撲街,也要吐血推薦這部豆瓣評分9.5的良心歷史劇!(點擊藍字即可跳轉閱讀)實力安利了一記《大明王朝1566》。然而,對於我這個超級迷妹來說,只寫了這麼一篇綜合性的安利文,還是不夠。

我有多痴迷這部戲呢?看完這部戲,抱著張廷玉版的《明史》看了一遍,又看了十來本關於明朝的著作。我先生有一天早晨跟我說:「你知道你昨晚說了什麼夢話嗎?『改稻為桑,事宜緩行』!」這真不是段子……

我在上一篇文章中寫了,《大明王朝1566》里所有演員演技集體在線,就連海瑞在淳安當知縣時的副手田縣丞,那麼芝麻粒大個角色都演得渾身是戲。陳寶國演的嘉靖簡直是帝王形象的巔峰,倪大紅40多歲演活了80多歲的嚴嵩,黃志忠演的海瑞靠著這個角色直到今天參加綜藝節目還被膜拜……然而整部戲我最服一個人的演技——扮演江南織造局楊金水公公的王勁松。

在楊金水之前,電視熒屏上的太監角色很多,甚至還有一部TVB的戲《大太監》就是以這個群體為主角。但那些太監角色的塑造,或流於嘩眾取寵的表面功夫(比如太監一定是油頭粉面尖著嗓子娘里娘氣地說話,讓人一聽就覺得是個死變態);或僅為表現宦官當道的角色需要演得飛揚跋扈趾高氣昂(比如許多宮廷劇里的劉瑾魏忠賢李蓮英);此前我覺得最好的太監形象,是《甄嬛傳》里的蘇培盛,台灣老戲骨李天柱把一個明事理、知進退、性溫厚的總管太監形象演得深入人心。但即便如此,蘇培盛的角色,也是陪伴在雍正身邊的一個忠僕,大部分時候是為了烘托后妃之間的關係、推進宮斗故事的演進而存在。只有《大明王朝1566》中的楊金水,形象光芒四射,他的舉手投足、思慮籌謀甚至比兩大男主角嘉靖和海瑞還要光彩奪目。

比如你看楊金水的一出場,是作為江南製造局總管太監向外商兜售江南產的絲綢。你看他這氣定神閑,滔滔不絕的風度:

花團錦簇中,滿身綾羅的楊公公,口中說的儘是門道,臉上帶的皆是自信。漫不經心而又老練精幹,氣定神閑而又胸有成竹。那通身的氣派,都代表了大明「天朝上國」的威嚴,似乎在有意識地給這幾個外國暴發戶看看,什麼叫富貴人家的眼界和品味。

看到知乎上一個回答說:「楊金水是深諳政治之道的絕佳政客。」 這話沒錯。明代自朱棣以後,太監可以光明正大地從制度上參與政事,司禮監秉筆太監有時比內閣首輔權勢還大。像楊金水這樣外放地方肥缺的製造局總管,哪還是皇帝的家奴,分明就是省級職能部門負責人。王勁松塑造的楊金水,性格極為立體豐富,用司禮監掌印太監呂芳的話形容他,「壞起來比誰都壞,好起來比誰都好。」身姿清瘦氣質陰鷙的他,前一秒還能談笑風生後一秒已然目露凶光;有時心狠手辣有時又重情重義。與他不相干的人,都死盡了他也不在意(且看他在「毀堤淹田」中的表現);他心裡有的人,無論如何也要儘力保全(再看他對芸娘的態度)。

楊金水裝瘋的那幾集我一直以為他是真瘋了,因為整個人的精神狀態加上眼神都是渙散的,王勁松演技最逆天的一段是嘉靖疑心楊金水裝瘋,派太醫往他頭上扎針,他仍然表現得面無表情,麻木獃滯,由此嘉靖才徹底斷了對他的疑心。那場戲看著一根根針扎進楊金水的腦袋裡,我半驚半疑地對一起看戲的先生說:「拍這場戲用的針可能是特殊處理過的吧,也許一碰頭皮就自動縮回去了,不會真扎進去」。沒想到後來看了王勁松自己寫的一段回憶文章,說那段戲完全是真扎,原文說:「(劇組)帶著一個中醫大夫過來,拿著很多獲獎證書跟我介紹說是專業的優秀針灸大夫,他來負責給我扎針,因為需要真實的把針扎進皮肉拍特寫,讓我放心……接著就是針灸,要求不能有反應,就像扎的是別人與自己無關,一針,兩針,大概40針左右吧。終於拍完了,黎叔(導演張黎)悠悠地說了一句,一個太監胸肌弄這麼大幹啥,這就算是總結了,我聽了心裡倒是美的,說明戲能過去了,不討厭。」

(楊金水頭部被扎針的影像,感受一下這逆天的演技)

這麼演技開掛的一場戲,王勁松對自己的表現就只有淡淡的三個字:「不討厭!」想到現在某些流量小生莫名其妙拿了個影帝就有粉絲盛讚「實至名歸」,某些IP劇大女主戲裡表現稍微有點進步就被捧上天「演技逆天」,真覺得他們和各自的粉絲都該好好來看看這段王勁松的回憶。

還有一場戲是呂芳帶著楊金水,離開北京去南京守皇陵。路上楊金水還裝瘋;呂芳叫住他,滿目滄桑又無限愛憐地摸摸他: 「金兒啊,咱們爺倆安全了,你不必再裝了。」 「咱們去給太祖守陵,太祖不會說話,更不會生氣,從此咱爺倆乾乾淨淨地活著,再也不哭了,留給他們去哭吧。」 楊金水聞言縱身跳入河中,發出久經壓抑後沙啞而悲憤的吼叫聲。

那一幕讓我想到了肖申克的救贖,得是受盡萬般屈辱、扛過來、挺過來、活過來的人才會有這樣的反應。王勁松老師的表演絲絲入扣,動人心弦。無怪乎文聯副主席李准說,他扮演的楊金水是中國近30年第一太監。」

王勁松這個演員一直很低調,網上關於他的資料不多,還有很多人將他與另一位同名同姓的「王勁松」搞混。巧的是,那位「王勁松」也是影視圈人,是北京電影學院表演學院副院長,本尊長這樣:

在演藝事業中,這位副院長王勁松老師留給觀眾印象比較深刻的形象也不少,比如電影《沒事偷著樂》里的三民、電影《求求你表揚我》里的強姦犯,還有電視劇《不要和陌生人說話》里的葉斗等,演技也是不錯的。

不過飾演楊金水的這位王勁松,是南京市話劇團演員。這也是當初《大明王朝1566》劇組選角的一個特點,挑選的演員很多都是專業話劇院團的台柱子。我集中溫習了王勁松的一大批角色,發現他簡直「演誰像誰」、「演誰是誰」,甚至讓我覺得每一部戲裡隨著角色的不同,他的臉總在變。當然,這可不是說他整容了,而是因為他每換一個角色,就深度投入到那個角色里,跟那個角色融為一體,不僅氣質大改,連臉部肌肉走向都迥然不同。

比如他在《琅琊榜》里演言侯爺,雖然身為半隱居狀態的國舅爺,聽完梅長蘇想要翻案的陳述,一臉瞭然的在大堂上說出了:「臣附議」。嚴肅的言侯爺每次表達感情都很微妙但很真實,江左梅郎上門議事,顯然他知道梅長蘇為何事而來,卻留下了豫津一起商議,因為他知道如果應了這門差事,是生是死尚未知曉,而豫津已然成年,是時候面對這些了;還有一幕言侯爺要出門雲遊,在自家門口囑咐了幾句豫津,並且問他:「銀子還夠花嗎?」 全然是一個老父親最質樸又深情的關懷情態。當年《琅琊榜》熱播的時候,多少觀眾說除了梅長蘇,最愛言侯爺,那個閑雅淡泊,運籌帷幄的氣度,不迷倒眾生才怪呢。那時候,你覺得他臉上的表情始終是淡淡的,連五官,似乎都比楊金水時期輪廓要模糊一些。

有知乎網友這麼評價王勁松老師,說:「王老師的演技能讓人忘了演的人是他,感覺他就是戲裡的人」。

到了《血色湘西》里的抗日老師翟先生,你會覺得這哪裡是王公貴胄,分明就是個文弱書生嘛。然而到了最後一場怒斥鬼子的戲,突然又熱血沸騰,換了個人兒一般。

然後是《北平無戰事》里的保密局北平站長王蒲忱,這個角色台詞不多,煙不離手,但王勁松卻被贊——「演技派渾身都是戲,沒台詞咳嗽都搶戲!」這種表面上斯文儒雅,事實上心如利刃的形象,在後來的《麻雀》里的李默群身上,又體現得淋漓盡致。

還有最近熱播的《大唐榮耀》里,王勁松飾演唐肅宗李亨,雖身為唐玄宗太子,但經歷了太多皇宮牆內的爭權奪勢,淪為政治鬥爭的靶子。王勁松把李亨怯懦的神情和無時不在的恐懼演繹得異常出彩。

一般提到「老戲骨」、「演技派」,我們腦海中最先聯想起來的,要麼是陳道明那樣嚴肅端方的人設,或者是寧靜那樣個性十足的風格,然而王勁松在現實生活中的畫風卻不是這樣。我去看了他的微博,畫風可愛到不行,隨便截幾個給大家看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網癮少年王老師的表情包用的很6啊。

這讓我想起跟王勁松同劇組的演員王慶祥老師,他是《大明王朝1566》的胡宗憲,老成謀國的封疆大吏。再看看他的微博畫風,簡直有毒;不僅自稱「本寶寶」、說自己從小帥到老、還是逛B站的老司機、動不動就是一個老司機大卡,整一個網癮老少年。大明王朝的一眾參演主創們,你們是商量好一起來賣萌的嗎?難道我看到了一個假的歷史劇組?

賣萌歸賣萌,玩笑歸玩笑,這個劇組,真的不一般

王勁松曾說:「有次記者問我,《大明》中哪一場是最深刻的演的最好的?我略想,告訴記者,我在裡面戲不很多,100場左右,你隨便問哪場,我都可以回答你我怎麼想的,怎麼準備的,怎麼演的。還是那句話,不是記憶力好,是那種創作不敢忘,也不可能忘。很多的演員在現場是不拿劇本的,你也看不見劇本上有沒有畫杠杠,因為該畫的都畫在心裡了。

他還這樣描述當時劇組裡的演員狀態:

演員都不貴,但也沒聽說誰串戲,而且簽的時間都是全程,沒有遊玩胡鬧的,沒有約酒約飯的,都住在劇組。平時很安靜,收工了賓館也安靜,過道靜悄悄,因為都在安靜的準備劇本。每天晚上,導演是要帶著演員讀劇本的,第二天有戲的演員必須參加。通讀要拍攝的內容,各說各的台詞,導演提要求,演員說想法,部分提前準備。」

劇組沒有不通讀劇本的人,甚至我們的部門,所有工作人員都對每一場要拍的都一清二楚。有個笑話,是某臨時演員在現場緊張,可能是沒見過這麼認真的隊伍,結果拍攝時老是忘記台詞,站在他身邊給他托板的燈光組師傅終於忍不住了,就用湖南話(湖南人不會普通話)給他提詞,提得竟然一字不差。」

這不能不讓人想到之前爾冬陞採訪時對於同一個演員多劇組「軋戲」這一普遍現象的回應。

更不要提現在的「換頭術」,去年我和一個電視劇公司的資深製片人聊天,就聽他提到過,有位男演員拍戲時因為兩邊串戲檔期排不過來,他的很多戲份(甚至包括和女主角的重要對手戲)都是靠群眾演員代替表演的,後期再把他的頭部P上去。我聽完十分吃驚,問那位製片人:「大場面群眾戲也就算了,那種特寫鏡頭,那種重頭戲,群眾演員和他的身材、氣質、步態都不一樣,這如何使得?」製片人只是無奈一笑:「可不嘛!但是,真的就是這樣。」

還有最近惡評如潮的某「摳像合成劇」——遠景幾乎全看不到人臉、近景幾乎都是大頭照,而且PS水平拙劣……網友不禁質疑:兩位主演拿著每人數千萬的片酬,他們在劇組的時間,到底有多長?

所以在這樣一個快餐頻出卻好劇稀缺的年代,我更願意把更多的精力和筆墨,交給王勁松這樣的演員,交給《大明王朝1566》這樣的劇組。英雄生不逢時的故事雖多,但是,英雄就是英雄,良心劇就是值得封神,好演員終歸會被發現。一個人、一個劇組的時間花在什麼地方是看得出來的,你為什麼付出最多的時間,最終就會成為什麼。

這個道理,希望現在的「快餐劇組」們、流量小花們、鮮肉小生們,能夠早點懂得。

weixin.qq.com/r/okP64sj (二維碼自動識別)

作者介紹:

麻寧,微信公眾號「麻范兒」(maningvivian)主理人,知名天使投資機構「娛樂工場」投資副總裁。曾任北京人民廣播電台主持人、生活方式App「城覓」聯合創始人。工作之餘的她精力旺盛,愛好廣泛,南極拍過冰川,拉斯維加斯開過挖掘機,古巴對話過中國大使……出版有個人文集《教室朝南,沒有風箏》《年華,恍然》《陪你一起直播青春》。

推薦閱讀:

公元1643年,推演崇禎皇帝如何平李闖、滅滿清,救大明
如果甲午戰爭和日本打的,不是清朝,而是漢人王朝,會不會打贏?
李自成攻下第一座外城的夜裡,可憐的崇禎皇帝會想些什麼呢?
有沒有描述明朝入朝抗日的遊戲?
最近皇漢和明粉的數量為什麼越來越多?

TAG:历史剧 | 明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