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科研人員的日常

8:00AM-9:00AM

起床,吃早飯並準備午飯離開寓所。在公交上打開手機上rss閱讀器,掃一眼生活文件夾看看有什麼新聞或關注的博客,資訊一掃而過,長文發送到pocket里晚上處理。那個標註文獻的文件夾是每周五下午組會後才需要清空已讀的,雖然未讀數字已經跳到100+了。一般而言,scinece、nature跟pnas上很少有本專業的論文,有的話也可以從別的渠道看到,rss會追蹤本學科內top3的期刊跟自己研究方向的關鍵詞,100%的論文會看題目與圖形摘要,20-50%的論文會讀摘要,5-10%的論文會讀裡面的圖片,1-3%的論文讀全文。

9:00AM-9:30AM

到達實驗室,跟博後博士生碩士生打個招呼,然後打開內部交流用的slack,看到教授昨晚又分配了一個任務,分享了5篇剛發表的論文,三篇hashtag是ideas,兩篇hashtag是experimental design,另外今天要跟一個博士生討論課題A的進展,還要給另一個新進組的碩士生做內部培訓,好在之前的資料都在課題組dropbox的共享文件夾里放著,先發給她吧,反正她也不會看。找到自己的channel,查了下今天要完成一個審稿,還要按照上次跟教授單獨討論(兩周一次)的內容改下一篇初稿,另外下午要去準備後天實驗的一些標準品。

9:30AM-11:00AM

審稿,老實說這篇論文新意不錯,但數據處理上很詭異,畫的曲線也沒有解釋,不知道拿什麼擬合的,另外這電鏡圖太模糊了,補充下實驗也好。作者用figshare分享了原始數據,寫了個腳本跑了下,發現結果跟文章中一致,這點倒不錯。平均審稿時間大概是6小時,1.5小時讀明白,3小時檢查細節,1.5小時寫審稿意見,當然一般會分散到5天里去完成,所有意見都標註到了一個對應的google docs上防止忘記。審稿要麼就快,要麼就不審,將心比心。需要注意的是審稿記錄一定要用Publons保存好,因為這也是積累學術聲譽的一個重要途徑。最近比較流行的Pubmed Commons也可以關注下,發表後審稿或評論將會是學術交流的新趨勢。

11:00AM-12:00PM

對碩士生進行內部培訓,內容包括介紹實驗室內部交流軟體slack的使用方法與資源獲取、對外報告統一的演講風格與logo、數據分析的模型使用偏好與原因、財務流程……因為之前有積累的培訓資料,要求學生一周內掌握好「實驗室語言」並會在下次組會安排一個自己背景介紹的報告作為驗收。現在的實驗室人員流動性大,重複培訓有時會消耗大量精力,要逐漸收集留檔之前培訓或workshop的內容作為自學資料並設置驗收,都是成年人了,沒必要求著學,自學更新去吧。新人的培訓是很重要的,但學校研究所都一直會有面上的培訓郵件,實時轉發就可以了,如果不是打算混學位應該知道該怎麼做。

此外,新手科研人員要重視個人在線學術檔案的管理,可以在researchgate或academia上註冊並更新自己的學術檔案並參與社區問答構建在線聲譽,谷歌學術或百度學術的檔案也要注意維護,因為它們的搜索優先順序高。

12:00PM-1:30PM

午飯,飯後查閱郵箱,發現有人詢問之前發表文章的數據處理細節,找到當時項目的github repo直接發過去,這些都會在發表後公開。另外發現自己researchgate關注的幾個課題組也發表了新文章,當然很多跟教授早上發的比較重疊,也有些追蹤的項目更新,biorxiv上關注的大牛也出了新的預印本論文。大概看看,在twitter上轉發下有意思的論文。此時算作午休,不用研讀,只要記錄。另外回復郵件時盡量簡短,不用太多客套話,要知道郵件正在逐漸被微信等新興交流方式替代,關注你關注的問題。郵件里提到的待辦事項直接記錄到在線日曆里設置提醒,然後就不要想了。

1:30PM-2:30PM

跟博士生討論下在研課題的結果,總體結果不錯,但需要補充幾個實驗。這個過程不是面對面的,因為這個博士生正在另一所高校訪問,交流是通過谷歌環聊(國內可以用微信)與谷歌文檔(國內可以用石墨)協作完成的,一邊討論一邊修改協作文檔里的報告,藉助語音輸入,討論完了基本報告也成型了,共享給教授並在slack上項目channel里進行了記錄。

2:30PM-3:30PM

論文修改,使用rstudio里rmarkdown進行論文寫作,通過rticles包里的模版可以直接生成tex文檔跟pdf。文獻管理使用zotero,畢竟在線收集比較方便。習慣所見即所得的可以用谷歌文檔配合paperpile,當然word跟endnote的組合也可以,看個人習慣。文獻庫要每周更新,按項目分組,這樣可以提高效率。論文成稿後可以酌情放到預印本伺服器上,這樣可以一定程度避免出現審稿過程中的搶發。

3:30PM-5:30PM

準備後天實驗,這是體力活,也是每天耗時間最多的,因為總有意外。不要把一天分給一件事,要把一小時分給一件事,專註處理一件事。

5:30PM-6:30PM

在slack里記錄今天完成的事跟明天要做的事,跟人約時間討論問題,第二次查看郵箱並回復郵件。

6:30PM-8:00PM

做飯吃飯,把pocket里存的文章用讀文章模式去聽。

8:00PM-10:00PM

繼續公開課學習或讀書,twitter上看看學術圈出沒出事或者更新下自己博客介紹下剛發表的論文。每天這個時間的內容可以不重樣,不論學習還是探索都無所謂。如果你長期保持一個學習探索習慣,你會發現每天能帶來新知識的東西其實並不多,大都是各類老調重彈。

作為一個研究人員,要學會跟互聯網打交道,最好有個人網站或課題組網站(可以用blogdown快速搭建)與在線簡歷,不要總想著構建學術聲譽,也可以考慮知識的傳播,例如系統總結前沿科學問題,用bookdown做成一本各章節不斷更新的書,用xaringan製作網頁格式的教案幻燈片公布到網站上,會議報告可以上傳到slideshare上。

其實研究人員首先是人,在遇到問題時用谷歌百度也比較常見,如果經常看到你的東西無形中也形成了你的聲譽。同時,雖然現在PI都是40歲以上的,但終究會成為80、90後這一代人的,而這一代人是伴隨互聯網成長的,其認知過程很依賴網上資源,所以類似quora、stackoverflow、reddit、知乎、果殼、科學網等網站都在實質上累積著科研人員的聲譽,我就見過MIT一個課題組定向招博後,招到了還發個課題組新聞說我們歡迎XX領域的guru加入課題組,而那個被招的博後也確實在博士階段就在在線社區里名聲響噹噹了,而其博士畢業的研究所跟MIT完全不在一個水平上。

10:00PM-12:00AM

完全休息娛樂時間,跟女朋友聊天,玩局遊戲,健個身,看個電影,刷個微博,看看朋友圈點個贊,每天的緩衝時間,然後就睡了。

其實互聯網一直在潛移默化地改變著很多行業,自然包括科研,熟練運用這些工具可能會獲得效率上的提升並減輕焦慮感。我有時甚至在想,其實有遠見的課題組應該可以開個公眾號的,一方面傳播自己成果,另一方面可以推送領域內新論文,要知道相比看綜述,看推送更輕鬆,而且形成習慣後也能形成學科內大局觀甚至引導科研前沿,這可比跑到一兩年一次的學科內大會上聽報告或做報告效果強得多。其實國外用twitter與hashtag就可以了,甚至有專門網站評價科研人員在社交網路影響力的,這種類型的影響力不容小覷,別忘了給科研人員發錢的人或許會看學術期刊,但一定會刷朋友圈。

以上純屬胡扯,如有雷同,那就雷同吧。


推薦閱讀:

盤點2017年度科研大事件
為什麼 PNAS 的圖畫得往往沒有《Nature》、《Science》精緻?
用蘋果電腦寫論文體驗如何?

TAG:科研 | 科研工具 | 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