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是這樣比來比去的,有意思嗎?

在春節這個歡慶的日子裡,當人們走親戚、訪好友,觥籌交錯間,茶餘飯後時,都會進行一項有益身心健康(蛤?),促進家庭和諧(誤!)的娛樂活動:比孩子。

有人說春節就是各位家長把自己養了這麼多年的寵物小精靈拿出來battle一下的時候,比考試成績,比大學,比工作,比誰掙得多,比誰對象優秀,比房子比車……比完了孩子比孫子,無窮無盡。

我們總感嘆:每年都這樣比來比去的,有意思嗎?

其實還挺有意思的啊。可能我們都有過這樣的時刻,在感到沮喪、挫敗時,會想想那些比自己更差、更慘、更失敗的人嗎,想到「還有人不如我呢,至少我不是最差的那個啊。」就會多少感到些安慰。

我們通過社會比較,來獲得自己想要的自我評價。換句話說,你可以控制對於自己的感覺。以下,我們就來聊聊,什麼是社會比較,以及為什麼人們一定要比來比去的?

什麼是社會比較?

只要是生活在社會中的人,就一定會進行社會比較(social comparison):在缺乏客觀尺度的情況下,將自己的信念、態度、能力與其他人作比較,來進行自我評價。

Festinger作為社會比較理論的創始人,提出了「相似性假說」:人們傾向於與那些和自己能力、信念相似的人進行比較,因為這種「相似度」可以為個體提供更真實、有效的信息。

這也是我們常常被拿來和「別人家的孩子」進行比較的原因。

向上比,還是向下比?

社會比較是具有方向性的,我們可以向上和比自己牛的人比,也可以向下和比自己差的人比。問題是:向上比好,還是向下比好?

還是先向下比吧。

之前的心理學理論認為,向下社會比較被認為是一種保護自尊心的防禦手段。所謂「知足常樂」,我們通過和比自己差的人去比較,來獲得主觀幸福感,讓自己「感覺好點」。

但也有研究證明,總是和比自己差的人比較,會使我們失去奮鬥的動力,沉迷於優秀的假象和自滿中。

那麼向上比怎麼樣呢?

向上社會比較可以增強自我概念(self-enhancing)。當我們把優秀的人當做目標時,就好像能夠看到未來的自己,由此堅定了「如果我努力,就能夠像Ta一樣」的信念。

然而研究者們最喜歡自相矛盾,接著提出:向上社會比較會降低人們的自尊水平和自我效能感。原因顯而易見,當你取得好成績時,一句「我這算什麼啊,還有比我更牛的人呢」就能夠把我們剛剛升起來的一點自信打回原形。

總的來說,怎麼比都有好有壞。這豈不是等於什麼都沒說。但幸好我們的大腦是機智的,大多數時候,每個人都會依據具體情況,遵循「自利原則」,選擇最恰當的社會比較方式。

我們為什麼一定要比?

我們用尺子衡量長度,用稱衡量重量,那用什麼衡量人?

每個人都一直被兩個哲學問題困擾著:「我是誰?我在哪?」我們想在世間找到自己的位置,認清自己,不斷精確自己的身份和評價,這可以說是一種剛需。

所以,我們需要不斷地比較。學生時有班級排名、工作後有銷售排名,之所以創造出名次、獎項,就是因為人們太需要一種普適的、客觀的尺度來衡量每一個人。

人們有一種尋求尺度的本能。一個心理學研究者曾經說過:

「如果一個東西(概念)無法測量,它就不存在。」

這只是一句安慰小孩子的話,美無法衡量,但體重可以衡量,所以我們瘋狂減肥;知識無法衡量,但書本可以計算,所以我們需要「人生必看的500本書清單」。如果一個事物無法被衡量,我們就想盡辦法去把它轉化為客觀可以衡量的東西,然後去比較。

比較的背後,真正需要的是什麼?

和人家比多了,就越來越看不清自己。所以現在我們總能聽到這樣的話:「你別跟人家比,你就跟自己比就好了。」於是我們開始強迫自己不看別人,只跟自己比。

但又有大量的雞湯被熬制出來:「每天進步一點點」、「成為更好的自己」。這本質其實是一樣的,我們還是想要變得更好,只不過這個「更好的形象」從別人換成了自己。

而且問題在於,當我們進行社會比較時,這個行為本身不會讓我們變得更好,只是一種大腦誠實地「欺騙」自己的手段。

卡倫·霍妮認為:

「人生而就有自我實現的傾向。如果移除了成長中的障礙,人自然地會發展為成熟的、充分實現自我的個體,就像一棵橡樹籽成長為一棵橡樹。」

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個體,就如橡樹籽成長為橡樹,這是多麼簡單自然的過程,簡單得甚至讓我們不相信自己可以做到。我們覺得成長艱難的原因往往是:自己是一顆橡樹籽,但卻總想長成一隻雞。

新的一年,成為你自己。

這碗雞湯,一起幹了吧。

原文發佈於:總是這樣比來比去的,有意思嗎?

尋求專業的心理諮詢幫助請戳:在線心理諮詢_心理測試_心理學知識 - 簡單心理

有公眾號喔~簡單心理(janelee1231)


推薦閱讀:

熬夜背後的心理機制與自殺同源嗎?
如何彌補孩子幼時被家暴造成的心理陰影?
為什麼人在想通一個問題或者發掘出一個新點子的時候,頭腦會有一種舒暢感?
歷史上那些著名的心理學實驗,有人在若干年後進行過重測嗎,結果是否一致?
看到流浪狗叼走剛出生的流浪貓,心理陰影一直沒辦法好,為什麼?

TAG:心理 | 心理学 | 春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