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投稿全攻略(入門級)
SCI投稿過程總結、投稿狀態解析、拒稿後處理對策及接受後期相關問答綜合薈萃目錄(重點是一、二、四、五、六):
(一)投稿前準備工作和需要注意的事項、投稿過程相關經驗總結
(二)SCI期刊投稿各種狀態詳解及實例綜合(學習各種投稿狀態+投稿經歷總結)
(三)問答綜合篇(是否催稿、如何撤稿、一稿兩投及學術不端相關內容等)
(四)如何處理審稿意見(回復意見、補實驗、潤色、重整數據、作圖及調整、申辯及其他)
(五)Reject 或者Reject and resubmit後的對策和處理
(六)稿件接受後期的相關問題(作者信息、地址版權、單行本、彩圖費、版面費、如何匯款、清樣相關等)
(七)進階篇(如何選投SCI雜誌、各專業方向期刊選擇、SCI寫作經驗)
(一)投稿前準備工作和需要注意的事項、投稿過程相關經驗總結
投稿前準備工作和需要注意的事項:
總結提示語:
1)第一作者和通信作者的區別:
通信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通常是實際統籌處理投稿和承擔答覆審稿意見等工作的主導者,也常是稿件所涉及研究工作的負責人。
通信作者的姓名多位列於論文作者名單的最後(使用符號來標識說明是Corresponding author),但其貢獻不亞於論文的第一作者。
通訊作者往往指課題的總負責人,負責與編輯部的一切通信聯繫和接受讀者的諮詢等。
文章的成果是屬於通訊作者的,說明思路是通訊作者的,而不是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僅代表是你做的,且是最主要的參與者!
通信作者標註名稱:Corresponding author,To whom correspondence should be addressed,或 The person to whom inquiries regarding the paper should be addressed
若兩個以上的作者在地位上是相同的,可以採取「共同第一作者」(joint first author)的署名方式,並說明These authors contributed equally to the work。
2)作者地址的標署:
儘可能地給出詳細通訊地址,郵政編碼。有二位或多位作者,則每一不同的地址應按之中出現的先後順序列出,並以相應上標符號的形式列出與相應作者的關係。
如果第一作者不是通訊作者,作者應該按期刊的相關規定表達,並提前告訴編輯。期刊大部分以星號(*)、腳註或者致謝形式標註通訊聯繫人。
3)挑選審稿人的幾個途徑:
很多SCI雜誌都需要作者自己提出該篇論文的和您研究領域相關的審稿人,比較常見的是三名左右,也有的雜誌要求5-8人。介紹幾個方法:
①利用SCI、SSCI、A&HCI、ISTP檢索和您研究相關的科學家;
②文章中的參考文獻;
③相關期刊編委或學術會議的主席、委員;
④以前發表的類似文章的審稿人;
⑤詢問比較熟識的一些專業人士;
⑥交叉審稿,邀請以前的作者;
⑦若是團隊序貫研究,斟酌考慮自建期刊審稿人專家庫。
PS: 如果有熟悉的同領域的專家,可以推薦一兩位為宜(若你全部推薦熟人也無可厚非,但編輯基本不會全部考慮,可能對你還有點特殊「眼色」了)。考慮推薦自己文章的參考文獻作者較為常用,當然,如果你是負面引用的話,務必慎重了。
4)重視審稿人較為關注的問題,對照修改自己的稿件最後定稿
①有的審稿人特別重視是否有比較明確的假說和意義凸顯點存在(我之前投shock有位審稿人就是抓住這個不放,重投杯具原因之一就在於此);
②論證是否合乎邏輯,討論和結論是否合理;
③參考文獻引用是否妥當;
④內容是否新穎、重要;
⑤文字表達是否正確、簡明、清楚;
⑥實驗描述部分是否清楚並且能被讀者重複、實驗數據是否真實、可靠;
⑦論題是否適合於相應的期刊;
⑧圖表的使用和設計是否必要、規範、清楚;
⑨摘要、引言、體例是否合適。
5)合理應用一些小技巧:
①了解所投雜誌刊登文章的主要方向,投其所好;
②閱讀目標期刊的徵稿說明,按要求逐一修改;
③參考文獻要有1-2篇來自該期刊或者審稿人;
④請在該期刊發表過較多文章的同行或朋友修改一下文章。
6)稿件及其相關材料準備:Manuscript.doc、Tables.doc、Figures(多大多數雜誌要求tiff格式,少數可接受jpg等)、Cover letter,有時還有Title page、Copyright agreement、Conflicts of interest等
(二) SCI期刊投稿各種狀態詳解及實例綜合(學習各種投稿狀態+投稿經歷總結)
1.Submitted to Journal 剛提交的狀態——新手請看這裡!!!
一般的步驟是這樣的: 網上投稿-Submit a manuscript:先到每個雜誌的首頁,打開submit paper一欄,先以通訊作者的身份register一個賬號,然後以author login身份登錄,按照提示依次完成:Select Article Type、Enter Title、Add/Edit/Remove Authors、Submit Abstract、Enter Keywords、Select Classifications、Enter Comments、Request Editor、Attach Files,最後下載pdf,查看無誤後,即可到投稿主頁approve submission或直接submit it。
總結提示語:對於投稿之前和提交確認投稿過程,這裡還需要對投稿新手強調以下幾點。因為這些小問題被編輯評個低印象分不划算,被打回也浪費了時間和精力。一條條說來:
1)大多數系統是要求word投稿正文內容的,pdf多不為接受格式。但也有很少數要求用pdf格式的,務必注意細看稿約。
2)文獻格式是否按擬投雜誌標準要求核准?有的投稿系統是可以直接檢查的。
3)引用文獻條數是否符合該雜誌要求?有的雜誌不特別要求,有的還是非常重視的。如我之前投shock雜誌,編輯和一位審稿人都提到參考文獻不要超過35條。如果你文章寫完後,能夠適當精簡文獻條數,那麼,請刪減幾條吧。
4)很多系統要求勾選同意一些如倫理道德的聲明文件
5)提交後可能會有一個小欄目提示對提交圖片的質量做了初步審查(不合格的最好重新作圖再上傳)
6)絕大多數投稿完成後需要view submission和最後確認(approve submission)。view submission 就是要求你再整體看看投稿填寫的這些資料信息+cover letter+正文+圖片表格,所生成的pdf全文是否滿意、合格,也是你投稿完成前最後一次檢查的機會了。
PS:有的新手可能不注意這點,提交後就不管了,還開開心心以為自己投稿成功,殊不知結果郵箱里一直沒有收到投稿後的郵件回執和稿號,直到最後納悶幾天了才回去看系統狀態。
2.Manuscript received by Editorial Office文章到了編輯手裡了,證明投稿成功
3.With editor 若投稿時未要求選擇編輯,則先到主編處,主編會分派給副主編或者其他編輯。這當中就會有另兩個狀態:
I)Awaiting Editor Assignment指派責任編輯
II)Editor assigned是把你的文章分給一個編輯處理了。
III)Editor Declined Invitation 如果編輯接手處理了就會邀請審稿人了。
總結提示語:一般情況下,投稿(submit)狀態後一個星期內會出現編輯處理稿件(with editor)這個狀態。很多老外編輯很不能理解中國人喜歡催稿,絕大多數情況下,他們不會像國內某些期刊一樣能拖上一年半載再給屁大點修回意見。要適當給編輯一點時間處理,他們也很忙的。不要輕易催稿,也有人因為催稿而立馬收到杯具消息——不知是編輯不耐煩了,還是一種巧合。當然,如果submit四個星期後網上投稿系統還沒出現with editor狀態信息,就要詢問主編了,要注意委婉用語。不過要注意,也有期刊沒有with editor狀態。
4. with editor後送審可能有的2種狀態(Decision Letter Being Prepared或Reviewers invited):
總結提示語:Ⅰ)Decision Letter Being Prepared 就是編輯沒找審稿人就自己決定了,一般而言此時很危險。一可能是英文太差,需要語言潤色。 二可能是內容太差。 除非被大牛們直接接收。
Ⅱ)Reviewer(s) invited 找到審稿人了,就開始審稿
5. Under review 此過程的等待較為漫長。當然之前各步驟也可能很慢,要看編輯的處理情況。
總結提示語: 這個過程也不要輕易催稿,一般都是已邀請審稿人和已送審等過程中。如果被邀請審稿人不想審,就會decline,編輯會重新邀請別的審稿人。我之前一篇SCI投inflammation research 初審就用了四個半月,而且還是中途催稿兩次。之後小修兩次,不符審稿人口味,8個月杯具了,那時心情萬分沉重難受。
6. Required Reviews Completed 表示審稿意見已經返回給編輯。
總結提示語:這個狀態大多情況下不會持續太久,幾小時到幾天為多,基本上根據最初投稿後分配的稿件編號數量可以預測到這個過程的處理時間。稍安勿躁,安心等待吧。
7. Evaluating Recommendation 評估審稿人的意見,隨後你將收到編輯給你的decision
8. Decision in process 等待稿件處理意見
總結提示語:這時候應該全部審稿人意見回來了,編輯開始斟酌意見、處理稿件。有的稿子評價都很好,一般都很快就決定accept或者小修;有的稿件審稿評價均很差,則無一例外會reject;
值得重視的是:相當一部分情況是等待時間一周以上的,多是由於審稿人意見不統一,有好有壞,這時候編輯可能會自己決定此文章的命運,可能充分尊重審稿人意見而拒稿(這種情況處理也很快的),可能編委會討論決定是再修(major revision可能性較大,否則就直接Reject),也可能會找一位審稿人。這時要根據不同的狀態而出現等待時間不一了。
9. Minor revision/Major revision 小修或大修。至此問題一般不會太大,充分尊重審稿人和編輯的意見。
總結提示語:能有條件就盡量補實驗,是在不行就認真考慮理由申辯,但謙虛謹慎的語氣必不可少。畢竟大修的也存在一定的拒稿率,而小修的絕大多數是能夠最後搞定的。
10. Revision Submitted to Journal 又開始了一個循環。
11. Accepted 接受(這是最開心的時候了)
目前需要做的事有:
1).享受accept後的小幸福和快樂
2).了解稿件接受後期的其他相關問題主要有:作者信息和地址的準確性、版權轉讓、校樣proof、單行本、版面費等。注意了解本帖之(六) 「稿件接受後期的其他相關問題 」內容。
3).動態關注郵箱情況,注意查收郵件,編輯會要求儘快完善copyright transfer agreement的,後面的工作就會轉給出版商了。清樣proof的時間不定,短的一兩周,長的半年都有,但一般情況下都是4~6周左右。後面還會陸續提及版面費(若你所投期刊免版面費除外)、彩圖費、單行本等問題。
4).最最後重要的一件事——在論文版分享你進行課題設計、完成實驗,以及寫作與投稿中的經驗收穫。
12.reject (將在後面推出專欄、專樓或另外專貼談談拒稿後如何處理的專題篇)
總結提示語:這裡就不必多說了。對於我們廣大的碩士博士研究生而言,絕大多數人是有著杯具經歷的,那種心情大多體會過,一定要振奮精神。希望大家整理好心情,重新上路。
13.其他相對少見的、or細分的狀態(期待大家補充):
Initial QC Started: QC=quality control, Initial QC Started就是 說編輯剛開始初審,還沒有提交給審稿人。
這個是編輯部會有個對文章格式、附圖等的檢查,等著就行了。如果有問題他們會聯繫你的,關注郵箱或系統吧。
pending
如投稿後editor assigment pending 等待責任編輯處理
審稿後decision pending 目前已外審結束,等待編輯決定(寫評論意見ing)
(三)問答綜合篇(是否催稿、如何撤稿、一稿兩投及學術不端相關內容等)
總結提示語:①何時可詢問狀態?也即如何催稿?
一般來說,根據這個雜誌通常審稿周期來定。具體審稿周期不建議詢問,但可以參考一些投稿系統和公司的查詢網頁,當然最好的辦法還是上DXY求助。寫信一定要委婉,否則你的催稿信就可能成拒稿信了。
②關於撤稿——投稿本身就是一件很嚴肅的事情,撤稿則相當不嚴肅。實際上,撤稿,除非極特殊的原因,是很壞的行為。不能把稿子發現問題,要重新修改等作為撤稿的借口。你每次投稿,以及相關的行為和結果,都是有記錄的。撤稿會嚴重影響你們課題組的credit。最後導致你們組的稿件會受到特殊「照顧」,可能你以後不投那個雜誌了,但可能對今後的師弟師妹投稿造成不良影響。
(四)如何處理審稿意見(補實驗、語言潤色、重整數據、回復、統計方法、生存率作圖、申辯、版面費和彩圖費減免,及其他)
如何回複審稿人意見~~總結提示語:
①所有問題必須逐條回答。
②盡量滿足意見中需要補充的實驗。
③滿足不了的也不要迴避,說明不能做的合理理由。
④審稿人推薦的文獻一定要引用,並討論透徹。
一般而言,審稿人提出要補充的實驗,如果不是非做不可的,還是可以進行解釋。有時審稿人即使想接受你的文章,總還要提出一些不足之處。如果你真的不想補充實驗或者補充很困難,可以合理的解釋,一般沒問題的。最重要的是逐條回答,老實交代。絕大部分實驗是不要真追加的,除非你受到啟發,而想該投另外高檔雜誌。
⑤修回後投稿一定要核對初稿中改正的地方:作者的一般信息和各種聯繫方式、標題、摘要、圖片編號、數據值、cover letter等。版權協議和利益衝突表格要謹慎填寫。簽名時盡量不要代簽。
對於要求增補實驗的問題~~總結提示語
(1)審稿人要求用其他細胞、造模方式、實驗技術進一步驗證的問題。
回復對策:
1.如果實驗難度不大,建議盡量補充。
2.如果實驗不可能重新再做一遍,不可能全部換個造模方式把動物再殺一道,經費和時間不允許重來.....eg:
1).指出你文章中所用的細胞是本研究所主要關注的,目前已研內容可基本證明研究目的和問題所在,說明.....
2).如果找到相關的文獻依據(近年份、分數稍高於你所投雜誌)也只是用了某一種細胞,會更好。
3).務必十分感謝審稿人的意見,我們將遵從您的指導,在後繼研究中繼續探討,用其他細胞進一步驗證結論,並與目前的研究進行對比,繼續投稿。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揣摩審稿人的態度強硬程度,其他審稿人的好評程度,編輯的傾向性。如果總體是好評,其他審稿人和編輯也傾向於修,那麼盡量往小補實驗+論辯思路走。
倘若審稿人主要是刁難,編輯也不太看好本文,那麼還是要盡全力補充實驗,畢竟補了後發表機會會更大些,人家審稿也會看你的修稿態度的。
關於版面費和彩圖費~~總結提示語:
關於版面費,有的雜誌可以在接收後申請減免,有的雜誌必須在投稿時附信中即有希望能申請減免版面費的說明,如EBM(experimental biology and medicine)雜誌。
相當一部分雜誌不收版面費,但是可能要收彩圖費。文章投稿過程用的彩圖,accept後轉給出版商處理,會有郵件就發表相關事宜進行商量,如清樣proof有無問題?彩圖費多少及如何交付?是否需要將彩圖轉成黑白圖?訂購單行本offprint的數量?是否開放獲取open access?由於諸多科研工作者獲取全文都是通過在線閱讀pdf文獻,而那些訂閱紙質版的讀者對你的文章圖片十分感興趣的話,也可以通過網上資料庫獲取,以進一步了解。由於彩圖的電子版免費,紙質版收費。故對於彩圖費的問題,你完全可以跟出版商如是說明「我們選擇電子版用彩圖,紙質版用黑白圖」。此過程不影響文章接收和發表,不必擔心。
(五) Reject 或者reject & resubmit後的對策和處理。
審稿人直接給出意見,或者幾位審稿人意見不統一,編輯可能直接拒稿reject,或者處理為拒稿可重投(Reject and resubmit)。
總結提示語:如果是reject了,那麼就只能改投別的雜誌了。當然也不能盲目投稿,如果還期待投個IF比較合意的雜誌,那麼還是要認真考慮審稿人的拒稿意見,針對修改。
而如果是reject & resubmit,相當於是給了次機會再修改投稿,務必珍惜。
一定要充分考慮是否能達到全部審稿人的所有要求,尤其是對待那個別持反對、尖銳意見的審稿人。
要根據意見逐一修改所有問題,否則此番再投,審稿人還是會覺得沒有達到其期望值和滿意度,文章必然凶多吉少。我先前投過shock(五年來IF在2.87~3.5之間),經歷有些坎坷,是重投後三位審稿人通過兩位(有位審稿人糾纏初投時提出的兩點意見不放,認為我的回答和修改不滿意),編輯拒掉了。當然,如果覺得難度較大,初投被拒可重投時就果斷地另外考慮其他雜誌投算了。
推薦閱讀:
※國家數字圖書館上註冊後可以免費下載cnki(知網)的文獻嗎?如何操作?
※目前有哪些值得一看的文學雜誌期刊?
※國家級期刊,國家級藝術類期刊,國家級藝術類核心期刊的區別是什麼?
※期刊短篇小說的場景設置問題略解
※為什麼在國內的很多學術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不是獲取稿費反而倒貼錢呢?這是中國特色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