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意識是什麼?(四)

前文:

意識是什麼?(一)

意識是什麼?(二)

意識是什麼?(三)

「小矮人謬誤」和「沒有小矮人的謬誤」

我們大多數人想像的圖景是,在我們大腦的某處有一個小矮人,他試圖模仿大腦正在進行的活動。我們將其稱為「小矮人謬誤」(the Fallacy of the Homunculus在拉丁文中Homunculus的意思是小矮人)。很多人確實有這種感覺(在一定的時候,這個事實本身就需要解釋)。但我們驚人的假說並不認為是如此。粗略地說,它認為「所有這些都是神經元完成的。」

(引用自《驚人的假說——靈魂的科學探索》,作者:弗朗西斯·克里克)

弗朗西斯·克里克這裡描述的小矮人謬誤,其實就是在《意識是什麼?(一)》裡面介紹過的笛卡爾劇場。我們再重新來看一下這個圖景:

在這個圖景裡面,腦中的小矮人正在監控著大腦裡面的屏幕(視覺)、音響(聽覺)以及其它的各種設備(感覺輸入),然後進行相應的行為反饋。這裡面的小矮人相當於你的意識,而屏幕、音響等等相當於你的大腦感覺神經系統所呈現的活動。

但是科學家從來沒有在大腦中發現什麼小矮人,只有大腦神經元所呈現的活動。所以克里克認為「所有這些都是神經元完成的」,這也是很多相關領域專業人士持有的看法。無論是基於神經系統的意識解釋,還是基於計算機模型的意識解釋,都認為只需要這個「屏幕」,而不需要裡面的「小矮人」。神經學家或者計算機科學家構建的這個「屏幕」很複雜,可以進行識別,分類或者更複雜的任務。比如,當這個屏幕檢測到某個熟悉的臉孔出現在視野中的時候,就會亮起一個燈(某個神經元持續發放,或者計算機中代表這個臉孔類型的存儲器被置「1」)。

這個「沒有小矮人,只剩屏幕」的圖景,大部分受過科學訓練的人,都會自覺地去接受這樣一種圖景,因為它跟現代科學告訴我們的知識相吻合。然而,這樣的一個模型仍然可能是錯誤的:它失去了意識的「主體」。神經學家或者計算機科學家描述的這種複雜的「屏幕」無法擔當這樣的一種「主體」,因為它並不具有自我觀察的能力。

我認為正確的圖景,應當是「屏幕」和「小矮人」合二為一。屏幕即是小矮人,小矮人即是屏幕。

你可能會認為我又是在說什麼胡話了,但是請相信我是嚴肅的:這是一個能夠自我觀察的屏幕。一個能夠「自我觀察」的屏幕,在經典的世界中是不存在的,無論是神經網路,還是計算機系統,都無法做到。但是,根據我在《意識是什麼?(三)》裡面描述的性質,糾纏態的量子態,是非常有可能具有這種「自我觀察」或者「自我監控」能力的(雖然只是一種猜測,但是我認為有99%的可能為真)。

我們在觀察的是什麼?

在一般的普通人看來,我們在觀察的就是外部的世界,無論是五彩繽紛的顏色,還是各種美妙的聲音,都是外部世界的真實屬性。而在一些科學家、哲學家看來,我們觀察的並不是外部的世界,而是大腦的神經網路。只有大腦的神經元告訴我們的,我們才能夠知道。外部的世界,是不存在顏色、聲音這些屬性的,這些屬性只不過是外部世界的各種運動模式傳遞到大腦神經網路之後,大腦神經網路對這些模式的一種解讀。

但是無論是科學家還是哲學家,都無法解釋為什麼這種外部客觀世界的運動模式,經過大腦神經網路的解讀,就會變成另外一種範疇的精神性的「感受」。有一句話描述了這個尷尬時刻:「然後,奇蹟就發生了……」

這看起來是一個無法逾越的鴻溝。有一些極端的哲學家,為了解釋這個問題,他們想出了各種奇奇怪怪的理論。比如,乾脆就認為這種精神性的「感受」並不存在,只是一種幻覺。(可是要產生幻覺,總需要產生幻覺的主體啊!)甚至有哲學家認為我們的意識並不實際存在。其中有一位著名的哲學家丹尼爾·丹尼特(《意識的解釋》作者),據說就是通過「把意識解釋沒了」來解釋意識的。

而另外的一些極端的哲學家,則持一種完全相反的觀點。他們認為外部的世界是不存在的,存在的只有精神世界,外部的世界自身我們想像出來的。從一個極端走向另外一個極端,通常都會帶來很多的問題,這種論點無法解釋為什麼我們可以對外部世界的東西進行觀察並達成一致的意見。

我們的意識觀察的真的是神經元組成的神經網路嗎?如果按照上述觀點,需要有一種能夠「自我觀察」的屏幕,那麼這種屏幕不應該是大腦神經元組成的神經網路或者人工神經網路(這兩種都不具有這種能力),而應該是糾纏的量子態Phi 。外部世界產生的信息,通過感覺器官,經過大腦神經網路變換和處理,(通過U過程)最後需要進入到Phi 裡面,才有可能被意識到。也就是說,笛卡爾劇場中的小矮人和屏幕,都是Phi 我們(的意識)觀察的,正是自己(的意識)本身。

這也可以很好的解釋,為什麼不是所有的大腦神經活動,都可以被意識到。只有最後進入Phi 的信息,才會被意識到。我們知道,大腦中有各種「潛意識」和「下意識」的活動。比如克里克在《驚人的假說——靈魂的科學探索》一書就曾經描述:

並非大腦的全部操作都與意識有關。

(引用自《驚人的假說——靈魂的科學探索》,作者:弗朗西斯·克里克)

現代對腦神經科學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之後,發現很大一部分的神經活動,都是無法被意識到的。有些過程完全是自動的,像機器一樣在運行;而有些過程在開始(學習)的階段需要意識參與,一旦學習完成,這可以脫離意識自動完成。如果使用神經網路或者計算機類比來解釋的話,那是什麼導致這種區別呢?使用神經元集群或者通過(40Hz)同時性發放進行捆綁的理論,都無法完全解釋這一點。這些理論最關鍵的一點,就是缺乏意識的「主體」。

意識的認識誤區

無論是普通人,還是專業領域的研究人員,在意識問題上,最容易犯的一個錯誤,就是把外部觀察者賦予的性質(稱之為「外賦」性質),當成了被觀察對象本身所具有的「內稟」性質。比如,把一個恆溫器說成能夠「感知」溫度;或者把一個能夠識別圖像或者文字的人工神經網路,說成能夠「理解」圖像或者文字。這裡對溫度的感知和對圖像文字的理解,都只是外部觀察者本身的能力;但是卻經常被賦予了本身不具備這種能力的被觀察對象。

我們通過內省發現的意識性質,都應該是一種內稟的性質。比如意識的同一性,它並不是像「忒修斯」之船一樣,是外部賦予的同一性(我們可以定義「同一艘船」的標準,然後在這基礎上判斷);意識的同一性是一種內稟的性質,它不依賴於外部的觀察者(外部觀察者也無法發現,這也是為什麼複製人思維實驗一定要在自己身上進行)。

對於內稟的性質,我們並不能通過定義標準去判斷對象是否有這種性質。那麼,我們要怎麼去發現這些內稟的性質呢?通過行為(廣義的行為,指一切可以觀察的過程或者狀態)嗎?像感知溫度或者理解圖像文字這種性質,它們有可觀察的廣義行為嗎?如果我們提出一種溫度感知或者圖像理解應該具有的行為,計算機科學家很容易就可以進行模仿,製造出具有相同行為的機器,看起來這種判斷方法並不是太合適。我們暫時把這問題放一邊,先來看看意識的情形。

意識和量子的性質對比

這裡把之前提到過的,通過「內省」發現的意識的性質,以及通過實驗和推理髮現的量子的性質,列了一個表:

如果「意識」真的具有左邊這些內稟的性質,那麼,它會表現出什麼樣的一種行為呢?從這個表來看,除了意向性和感受性,每一種意識的內稟性質,對應一種可觀察的量子的性質(行為),看起來是非常合理的。

更關鍵的是,這種量子的性質(行為)是無法使用經典機器進行模擬的。也就是說,如果我們在大腦中找到這些可觀察的量子過程,我們基本上就可以確認意識的本質。這是一個艱巨的任務,在此之前,我們仍然可以在此基礎上進行一些推測和理論的構建。西方諺語有云:

如果一隻鳥長得像鴨子,叫聲像鴨子,走路也像鴨子,那麼它就是鴨子。

意識和量子的性質看起來非常的類似,這不太可能完全是一種巧合。如果意識和量子是同一回事的話,這意味著這世界上的一切都可以具有精神(不可觀察)和物質(可觀察)的兩面。而通過某種方式構建出來的(使用糾纏的量子態Phi 構建外部世界的模型)東西,就可以擁有意識;而石頭和計算機,由於不是通過這種方式構建出來的,所以不可能具有意識。

意向性和感受性仍然是一個問題,我們不知道這兩者的可觀測效應會是什麼。意向性可能不是簡單的量子態就可以具有的,它可能需要高度複雜的,具有豐富歷史經歷的量子態才能具有。假如這個高度複雜的量子態,模擬了外部世界、抽象世界、自我的精神世界,那麼加上量子本身固有的自指能力,建立了一種自覺的「第一人稱模型」。這種「第一人稱模型」,是否就是意向性的來源呢?

這裡的「第一人稱模型」是我生造的一個詞,它指的是能夠自我觀察併產生意義的一個模型(是意識的另外一種描述),對外部世界而言,它是不可觀察的。與之對應的是一般意義上的模型,這裡把它稱為「第三人稱模型」。第三人稱模型可以被外部觀察,可以利用它來分析事物之間的聯繫、變化和其中的因果關係,預測將來發生的事情等等,但是它不能產生自覺,也不能產生意義。

(未完待續)


推薦閱讀:

你完全可以理解量子信息(4-5) | 袁嵐峰
你完全可以理解量子信息(7) | 袁嵐峰
量子物理是怎麼與佛教理論聯繫起來的?
你完全可以理解量子信息(1) | 袁嵐峰
量子計算機的原理和電子計算機走重疊嗎?它的出現會不會顛覆電子計算機產業?

TAG:意识 | 量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