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銷圈最沒用的自我安慰:最起碼顯得態度好

  我不止一次遇到過這樣的情況,在為甲方製作策劃案的時候,乙方的工作人員會說一句「最起碼顯得態度好」,也許這句話用在很多地方都是好話,但是在營銷界,如果說出這樣的話,其實就等於認輸了,所以它是一條悖論。

  甲方希望看到的方案,是一個有實際執行結果,並且能夠解釋執行過程的文檔,在結果能夠滿足甲方需求的前提條件下,「態度」或許可以有那麼一點點加分,百分制的話,也許可以加1分吧,這個加分程度,是絕對談不上「起碼」的。

  我看到過一些業內的新公司所做的策劃案,動輒上百頁的PPT,而內容恨不得從「什麼是營銷」談起,當我問他們這麼長的PPT客戶會有耐心看完否的時候,他們給我的答覆就是這句「最起碼顯得態度好」。

  作為營銷界一員的你,也許並沒有在甲方工作過,但是你一定買過什麼東西吧,也許在超市,也許就是路邊的小賣部,在你並沒有意識到的時候,你已經扮演了甲方的角色。而我想說的是,在這個時候,你有耐心看完一百頁的產品介紹嗎?哪怕它是PPT格式的電子檔?如果你沒有這份耐心,又為什麼會覺得你所面對的客戶有耐心看完你的百頁PPT呢?

  在我上大學學計算機的時候,老師給我講過一個概念:當我們等待一個程序的執行結果的時候,耐心是5秒鐘,超過這個時間,就會有坐不住或者走神的現象發生;我也參與過一些融資方案的製作和評估,很多投資人告訴我:你的項目計劃書可以寫的很長,但是如果你在前三分鐘沒有抓住我的思想的話,那麼即使我坐在那裡一個小時,其實也什麼都沒聽進去;再舉一個很現實的例子,當我們玩兒一個比較大型的電腦遊戲的時候,如果進入遊戲的畫面超過3秒鐘,可能我們就要頻繁地點擊滑鼠了。如果你接受這三個案例的說法,又為什麼會覺得客戶會因為你的「態度好」而花時間看完你的「大部頭」的PPT呢?

  「下筆千言,離題萬里」、「南轅北轍」這些成語都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你做的多不代表你做的就是正確的,而甲方要的,也不是你做的多,而是你做的事情的效果。

  我相信看到這篇文字的很多朋友都是有過提案經歷的,通常,甲方給我們的提案時間是不會超過半個小時的,假如你有一個100頁的PPT,1分鐘要講3頁,怎麼可能講的完呢?不要跟我爭論那些不用講、可以跳過的「目錄頁」,如果這些頁面是無意義的,為什麼要讓它們出現在我們的方案中呢?

  半個小時的提案時間,其實講一個30頁的PPT都是很需要下一番功夫,挑精華的部分講的,所以,我經手的案例都一直在強調,PPT不要超過25頁,這樣加上封面和封底,就將近30頁了。

  這裡要補充說明一下的是,我不是說長篇大論的內容是無用的,一篇十幾頁的PPT,可能支撐材料有幾萬字加幾十個圖表,但那些是我們做營銷案的準備工作,我們的調研、資料採集、素材等等可以作為附件一併提供給甲方,但是我們讓甲方在第一時間看到的一定只有一樣東西——結果!

  我也見過另一種個案:完全沒有文案的準備,最多只是在給甲方講營銷策略的時候在白板上邊畫邊講,這樣的人,也有談下客戶的時候,這是另一種極端,我不能說這麼做個案是絕對錯的,但這絕對不是拿下客戶的正確的方法。

  市場營銷是對策略性要求很高的工作,是要有數據的,更是要有思想的,這個思想,指的並不是「橫下一條心,一定要干出個樣兒來」,而應當是對市場、對企業、對消費者的思考的集合。

  「最起碼顯得態度好」,好像有很多言外之意,「我們已經做了那麼多了,即使你覺得我們的策略不好,也會覺得我們的態度好……」,當一個營銷公司強調自己的工作態度的時候,是不是說明他們對自己的策略不夠自信?如果你自己都不信任自己,怎麼能夠指望客戶信任你呢?

  之前的章節之中我曾經提到過,現在的營銷人總愛自詡自己是專業領域的專家,哈,說這句「最起碼顯得態度好」的也是「專家」,這些專家的專業技能去哪裡了?

  有一次在大學裡講課,一個大四的學生在提問有關就業的時候說道:「我認為我的特點就是做事認真,能吃苦……」,我當時對這樣的年輕人感覺又好氣又好笑,回答他說:「那你可以不用發愁找工作的事情了,去搬磚,去收廢品,認真、吃苦就能夠做到了,而且收入也不錯,如果你真的這麼選擇的話,我想問問你,你上大學的目的是什麼?在你沒有進入大學校門之前,你是不是就已經做事很認真、很能吃苦了……」

  之後我又給這個年輕人解釋了很多,我不知道他是否能夠理解我想告訴他的東西。有人說:態度決定一切,其實這是一個騙局。正確的理解應當是:當環境里沒有態度的時候,有了態度可以決定一切,但是當環境中的每個人都有態度的時候,態度什麼都決定不了,也什麼都解決不了。

  一個態度很積極,能量正無窮的年輕人,和一個生活態度散漫,但是能夠獨立編寫出計算機操作系統的年輕人,誰更容易得到用人單位的認可?

  中國足球圈有一個「橫下一條心,一定要出線」的笑話,態度有沒有?一定有!出線了沒有?一定沒有!在這個時候,態度越顯得好,負面口碑的聲音也就越大。

  為什麼會出現「解決方案」這個說法?如果真的有「態度」的話,營銷界的態度也應當是「解決問題」,而非「工作量」。作為乙方,我們要靠幫助甲方解決問題去贏得業績,而絕對不應該是態度,絕對的!


推薦閱讀:

當熱點來了,如何判斷這個熱點要不要追?怎麼追?
產品因傳播而生
菜鳥裹裹APP是如何使用「刮刮卡」做好活動運營的
位置不好的服裝門店,如何進行市場營銷,才能吸引顧客主動上門?
思考:30天免費獲取百萬流量是真的嗎?

TAG:市场营销 | 营销策划 | 甲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