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字稿+錄音】「作者講原著」公益講座首場:心理分析與夢——《洗心島之夢》| 申荷永(1)
【逐字稿+錄音】「作者講原著」公益講座首場:心理分析與夢——《洗心島之夢》| 申荷永(1)
原創 2017-01-06 申荷永 選自微信公眾號: 心理分析與中國文化心理分析與夢
——讀《洗心島之夢》(1)
文 | 申 荷 永
(本文整理自東方心理分析研究院主辦網路公益講座「作者講原著」四講之首場講座:心理分析與夢——讀《洗心島之夢》,申荷永教授主講。經主講人授權刊出,轉載請註明轉自微信公眾:心理分析與中國文化)
主講人簡介
申 荷 永
心理學教授(先後在華南師範大學、復旦大學和澳門城大等任職)、博士生導師,國內首位國際分析心理學會(IAAP)心理分析師,國際沙盤遊戲治療學會(ISST)心理治療師,華人心理分析聯合會(CFAP)創辦會長。
許浚(主持人):
很榮幸為申老師做主持。也很高興有這樣一個機會,接到主持邀請後,我再次把《洗心島之夢》一再閱讀。
申老師,我記得,我們在夫子廟的時候也討論過夢,當時您對我說了一句話,對我非常重要。我跟您說了好多夢,您告訴我:「許浚啊,十年之後啊,再看看這些夢,你就知道在說什麼了。」還記得哈?
《洗心島之夢》是申老師的一本力作。我記得,那時我們去洗心島,每每課餘,我都看見申老師抱著筆記本為這本書寫作。這本書飽含了老師的核心觀念,申老師通過這本書向我們傳遞了一種信念:夢的真實性。夢是非常真實的,這種真實性遠超過我們的想像。有一句話非常打動我:我們為什麼會開始自己的自性化過程?我們常常是從創傷開始的。在文化創傷中,申老師自己的感應心法也就建構起來,這本書呈現得非常清楚。我們的心靈花園,我們的研修生,以及東方心理分析研究院所做的所有事情,都和申老師的夢息息相關。這本書也非常生動地呈現了申老師的思想。我們一組熱愛榮格的人剛剛坐在一起,也在討論申老師的感應心法,從體認到體悟,到把我們體悟的過程做成感應我們內在的、心靈的真實性的過程。這是我對申老師的這本書的理解。接下來我們會聽到申老師自己對他這本力作的想法。
我一直在想怎麼向大家介紹申老師,介紹申老師還是蠻困難的,因為大家都太熟了。我的腦子裡湧現出很多很多關於申老師的評價。我想,我們坐在這裡的所有的人,最最想要跟申老師傳遞的一句話,也是新年前的一句話是:我們這很多人都非常感恩與申老師的相遇,因為申老師就是中國的一隻青鳥,或者一座橋樑,他把我們帶到自性化的道路上。申老師有很多外部的職稱和頭銜。他是中國的第一位國際榮格心理分析師(IAAP),我們許多人也是在申老師這棵大樹下長出來的。申老師也是中國的第一位國際沙盤遊戲治療師(ISST),是全國心靈花園孤殘兒童公益項目的發起人,是歷屆「心理分析與中國文化論壇」的設計者與組織者。我們每個人都在申老師這裡得到了我們想要的東西。
我的介紹就到這裡。我把這樣一份感謝在開始之前送給申老師的新年,也祝大家新年快樂。我看見在鬥魚上收聽本次課程的學員有詢問打賞功能的,我想說,所有打賞我們都將用於新一年的心靈花園工作。
好的,請申老師。
申老師(主講人):
謝謝許浚。難得的機會,像許浚說的,也祝大家2017年新年愉快。
難得許浚的介紹,許浚也是國際榮格心理分析師。我的這本書叫《洗心島之夢:自性化與感應心法》,在最初的洗心島沙龍之中,許浚也是主要參與者,那是好多好多年前了。我們團隊除了做心理分析與沙盤遊戲,從2006年推動了國內的心靈花園項目。2008年四川地震的時候,我們團隊是最早進入震區的團隊之一,也是堅持工作最長久的團隊,一直到現在,包括汶川中學啊、映秀水磨小學啊,以及後來玉樹地震後的工作。所以,難得許浚剛才說,是,如何有任何打賞,我們都會把它捐給心靈花園。
感謝大家參加東方心理分析研究院主辦的「作者讀原著」系列公益講座,今天將由我開始第一講。接下來會有David Rosen,他的書已經譯成中文,由張敏翻譯,叫作《轉化抑鬱》。作為資深的心理諮詢師,他曾經有好長好長時間的抑鬱,後來他學習了榮格心理學,他將結合自己的親身體驗與臨床工作來談抑鬱。再然後,會有Vivianne Thibaudier,一位法國榮格心理分析師(也是法國IAAP前主席),她將談論她的《百分百榮格》以及她對榮格的理解。還有尹立,他跟陳兵先生讀博士,論文出書為《精神分析與佛學的比較研究》,我們也有直接合作,他跟我讀博士後三年,研究鍊金術心理學。
我今天的任務是跟大家分享「洗心島之夢,夢中的洗心島」。我已經準備好了課件,我們準備開始。在我們每個人內心深處都有這樣一座洗心島,洗心島既是傳說,也是真實的存在,猶如我們心理分析說的心靈的真實性。剛才許浚也提到了,當我們從事心理分析與夢的工作的時候,你會感受到:心靈不僅僅是主觀的,它和客觀現實一樣,具有某種程度的真實性。
夢,絕對不可思議。據說,人類對自身存在的反思,或者說哲學思考,乃至對靈魂的追求,便是從夢中開始。人類二十世紀的歷史,即由弗洛伊德《夢的解析》開啟——這本書剛好出版於1900年;而榮格與夢及其意義,他的代表作之一《尋求靈魂的現代人》,依然迴響在二十一世紀的當下,猶如醒世恆言。這是弗洛伊德和榮格的頭像。
我的《洗心島之夢:自性化與感應心法》是我在洗心島十年的總結,它記錄了我作為心理分析師的心路歷程。這本書在2011年由廣東科技出版社出版;2012年由台灣心靈工坊出版,台灣版以《夢是心靈的使者》作為書名。據說,不管是在大陸,還是台灣,當時都是名列排行榜的暢銷書,可見人們對夢的情懷和尋夢的激情。
因為書還蠻長的,今晚在東方心理分析研究院「作者讀原著」系列公益講座的網路平台,我將選擇第四章「我夢中的老師」作為主要分享內容,同時選取Robert Bosnak(荷蘭榮格心理分析師,國際意象體現學會主席)為我寫的序言以及我自己寫的引子、後記,向大家介紹寫書的背景、我對夢的理解,以及夢對於我們大家的意義。我期望我們有更多的參與和交流。我們總共有兩個小時,大概會留半小時,希望大家儘可能提問,我也會盡量參與大家的問題。
「洗心島」源於孔子對《易經》的感受,他說了一句話:「聖人以此洗心」。(《 易·繫辭上》)易經能做什麼呢?也如《易·繫辭》所言,易經「能說(悅)諸心,能研諸侯之慮」。在我們每個人內心深處,或許,也都應該有我們各自的「洗心島」。
我從1982年開始記夢,那是好多年前了。在我的夢的記錄本上——我用了好多記錄本了——我用了歌德《浮士德》的一句話作為扉頁的開場白:「我一無所有,又萬事具備;我向現實挺進,也向夢境追尋……」
我喜歡聽白若溪唱的《追夢人》,其中有一句歌詞是:「讓青春吹動了你的長髮,讓它牽引你的夢。」
下面這幅畫是畢加索的《夢》,他一生畫了很多畫,但據說這是他最愛的一幅。
這一幅則是達利的畫。讓我們也像這夢中的孩子,輕輕掀起夢的一角,進入夢的世界。
這是一幅藝術畫,大家可以關注幾秒鐘。那麼,我們就試著進入今天的「洗心島之夢」。
我在洗心島住了好多年,離開以前呢,我覺得我要有個交待,就寫了《洗心島之夢》這本書。它有三個序言,作者分別是Robert Bosnak(荷蘭榮格心理分析師,國際意象體現學會主席)、John Beebe(美國榮格心理分析師,榮格雜誌的創始人,易經高手,美國心理分析師中最了解中國文化的一位)、張明正(趨勢科技的創辦人,台灣版序言作者)。三篇序言的標題分別是:《洗心:尋夢的激情》《夢中的源泉與教育》《自性化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一件事》。我自己寫了引子。這本書分為五章:
第一章叫 「夢在泰山」。泰山上的夢涉及到我和我的父親,這個父親不僅僅是指個體的父親。我們一般講「父親意象」,它涉及到中國文化在我心中的意義。我用泰山作為意象。
第二章叫「心齋體驗:夢中的頭與心」。1993年,我第一次到了美國,學習期間,我在森林中做自我分析。後來,我獲得了一個夢,夢中,我把自己的頭拿下來,我能看見自己的頭,於是有了頭與心的對話。如果用心去看的話,心能看到。這個夢對我意義非凡,猶如播下了一顆種子,以後我們就有了核心心理學。當代的心理學大部分都是頭的心理學、大腦的心理學,但我依然堅守有心的心理學,心病還需心藥醫嘛。
第三章叫「尋夢波林根」。十多年前,我在北大的榮格學術周,我講話時有學生問我:「你怎麼開始學心理分析的?」我說,我是帶著創傷開始學的,是文化大革命留給我的創傷,頭上的,腳上的創傷。我腳上扎了釘子,釘子經過好多年的心路歷程,慢慢轉化為一把鑰匙,打開了榮格家的門。
第四章叫「我夢中的老師」,將是我們今天的主要內容。
第五章的標題是「三川行之蓮花心」。四川地震的時候,震中就在蓮花心,不可思議的地方。地震之前、之中,以及抗震救災的過程,也都與我們的夢有關。
我寫的後記叫「寓於山中,置木於水」,這也是我從夢中獲得的格言。
我選了一部分Robert Bosnak的序言,想讓大家看看這位國際意象體現學會主席是如何看待《洗心島之夢》的,以及他是如何理解夢的。這張照片是我們兩個在泰山上,泰山上的天街,是在2000年。
他的序言以「洗心——尋夢的激情」為題。
十多年前,那時我們已成朋友,申荷永把我帶去了泰山。當我們步上雲端之際,我感覺到,這東嶽泰山之麓,看上去酷似中國水墨畫中的描繪。頓然,在雲端之上,悠現一輪太陽的光彩和一座寺院,遠遠傳來美妙的誦經聲。當我們循聲走近寺院的時候,始發現這誦經聲由錄音機傳出。我與荷永談起,此與當代中國的象徵性寓意,中華儒家精神聖地的神聖之音,也已被電子化了。我們也談到文化大革命,那種極力要改變文化歷史進程的極端企圖;我們也能感覺到,傳統文化精神並未消失,只是如何在這「錄音裝置」之外重新找尋到她。我為荷永講述的有關他父親與泰山的夢深深感動,10多年前的夢境恍若眼前,依然栩栩如生,具有生命。這也是我的真實的洗心體驗,我與荷永共同擁有這尋夢的激情。
夢體現著深遠的智慧。如今,除了求夢以占卜未來,我們已很少能發揮這一豐富人類資源的作用。實際上,對於占卜和預測,夢像我們清醒的心智一樣束手無策。用夢去預言未來,要比對股市的準確預測更加困難。
那麼,為什麼還要如此執著於夢呢?申荷永教授為我們做出了解讀。他在其《洗心島之夢》中告訴我們,他的尋夢激情如何改變了他的生活,引導著他將其夢中的收穫帶入現實,帶進當今中國的社會。若不是由於他的夢想,許多四川震區受難的孩子將難以獲得心理復原的機會;由於他的夢想,許多孤兒院的孩子也擁有了「心靈花園」的滋養。從2007年開始,申荷永帶領他的團隊在中國大陸的孤兒院,以及四川震區和玉樹震區,建起了23個心靈花園以幫助孤兒的心理成長,為災區受難者提供心理援助,在3年中建立起100個心靈花園正是他的夢想。我為他對夢之治癒意象的發揮和實踐,為他所做出的一切努力而深深感動,心存感激。
我想告訴大家,我們現在有76個心靈花園工作站,儘管還沒有達到100個,但是我們仍然在努力。
中華精神已有千萬年之久,歷久彌新,遠於當代中國社會形式而存有。這種精神在普通人的夢中延續著,這些普通人和他們的夢具有無限的價值……
一種維也納或瑞士的夢之意象探索(他講的維也納或瑞士分別是指弗洛伊德和榮格),只能是部分地適合中國,並且還不能保證這部分的適合是否適當。中國需要發展自己的當代意象科學,發展自己對於中國之夢中心智的特殊理解。
隨著神經系統科學的到來,夢的價值以及其臨床的作用已經重新成為關注的前沿。現在我們已經了解了做夢的大腦機制。但是,夢並非僅僅是大腦的活動。夢中的世界聚集著我們整個生命的歷程以及我們的存在。最近的研究顯示,我們每天夜裡至少做夢3個小時以上,累計起來幾近於我們生命的八分之一,超過10年。夢中的世界充滿寶藏和智慧的結晶,猶如心靈的金礦……
精神總是有待體現,這種精神體現對於人類的意義直接影響著我們的健康。我們正處於這樣一個新的時代,物質和精神都屬於一種延伸體現(embodiment)的持續性過程。對於這新的世界,那些將他們的世界觀遺留給了我們的古代人全然不知……未來便是現在。
申荷永先生引領著中國心理分析之道。我們都能從其努力中獲益,也為此心存感激。序言之後是我自己寫的引子。
對不起,先給大家看一張照片。這是2006年,我們一起成立國際意象體現學會的一張照片。Robert Bosnak自己的書《探索夢的原野》也已翻譯成了中文。我想起來,我們東方心理分析研究院應該邀請他作為第五位「作者讀原著」系列公益講座的講者。
這是另一張照片,我們心靈花園團隊在玉樹。昨天我剛從哈爾濱回來,哈爾濱和大慶心靈花園已經有100位志願者了。
下面是我自己寫的引子,標題是「洗心島之夢與夢中的洗心島」,介紹了這本書的背景。
在廣州北郊龍洞鳳凰山的幽深處,有寧靜怡人的天麓湖。天麓湖匯聚自然山泉,隨心所欲形成了一個自然的湖心島,那就是我夢寐以求的洗心島……
十多年前,1994年的春天,一次偶然的機會,我來到了廣州北郊的天麓湖。當時的我,只知道有附近的龍洞和鳳凰山,並不知道有這幽然燕處的別樣洞天,我夢中的洗心島……仍然記得,那是一次雨後,漫步在天麓湖的竹林小道上,格外的清新逸致,心中的意象依稀如夢……十年後的某一天,2004年的秋季,那也是我幾度漂泊於異國他鄉的十年後,再次漫步來到這天麓湖,似乎是聽到了她遙遠的呼喚,想尋回那一份不能忘懷的心影。
已是十年的經歷,如今不期而遇。
走過兩棵百年老榕樹,它們一左一右守護在林中小道的兩旁;繁茂的枝葉相互攀援,猶如天然的門戶;凸起的樹根很像是門坎,垂下的樹須酷似門帘……由此穿越一條長滿茂密花草的彎曲小橋,便來到了洗心島的大門。大門的左邊,盛開著橘紅色的扶桑花;大門的右邊又是數棵百年老樹;前面是一處清靜簡樸的院落……恍惚之中,我已身處我夢中老師所住的地方。這裡是天麓湖的湖心島,龍洞的幽深處,鳳凰山的養息地。
漢字的「島」中本來有「鳥」的意象,其中已觸及我與洗心島的因緣。引我來洗心島的,本來是與「鳥」和「島」有關的夢境。
據說,鳥是太陽的信使。在洗心島,清晨常常是被鳥兒的叫聲喚醒的。我一向早起工作,書桌面對的,正是太陽升起的地方。每當太陽升起,我也總是想起我夢中的老師。
洗心島的湖澤上,常可看到清純的翠鳥,喃喃傾情的燕子。
夜深人靜的時候,洗心島也顯得格外的安寧。在這裡,你是可以數星星的。於此,你可以感受哲人們所說的璨若星辰與內在秩序。
在太陽升起的地方,也會看到清澈皎潔的月。
月光下的洗心島,常有青蛙的身影,記得我曾告訴人們,這裡的青蛙是可以爬樹的。也會有習習的丁香,醉人的桂花飄逸,還有沁溢的梔子花香,托起太陽的扶桑。
以下是我日記中的洗心島片段:
「中秋過後的一個夜晚,與友人散步在洗心島。秋高氣爽,靜夜怡人;「靜則明」,這正是洗心島的本色。我們慢慢地走著……恍然被身邊一處動人的景緻留住了腳步,只見山谷里湖水蕩漾,氤氳交融,輝映出燦爛的星空,流溢著夜色的美麗;天地亦然那樣的深遠,但又如此的親近……螢火蟲四處飛舞著,搖弋點綴出特有的畫面;偶爾有飄起的樹葉,飄舞在這樣一片夜空,散發出某種別樣的氣息,引的那夜宿的鳥兒也呢喃低語,匯聚在我們內心的感觸……這便是如詩如夢的洗心島,心靈的充實與滋養也由此而生……」
我喜歡早起工作。洗心島的早晨總是氤氳交融,靈毓天然。晨曦中也有夢魂的縈繞,借山澤之氣傳達一種心靈的呼吸,送來那遠之千古的消息。這裡也是我夢中老師住的地方,在洗心島的每一刻,也是在聆聽我老師的教誨。
「占夢掌其歲時,觀天地之會,辨陰陽之氣,以日月星辰佔六夢之吉凶。」(《周禮·春宮·占夢》)其中所包含的也正是夢的本來意義,以及我們對夢所應有的態度。誠如莊子所說,「且有大覺而後知此其大夢也。」由蝴蝶入夢,演繹出「物化」的道理,完成「齊物」的論述,同時也完成了心性的轉化和超越,這正是莊子的啟迪和教導。
對我來說,中國文化是我們心理分析的基礎,也是我夢中的滋養。我相信「夢」者「意」也。漢字之「意」從心從音,包含生動的心音意象,正所謂從心察言而知意,意不可見而象,因言以會意。這「意」與意念有關,由此可發揮弗洛伊德的「自由聯想」(free association);「意」也與「意象」有關,正可用榮格的「積極想像」(active imagination)。但是,這裡的「意」,與「易」通,需要「易道」之極深而研幾;這裡的「意」,與「醫(醫)」會,所包含的也正是「醫理」中上醫之治癒的功夫。至此,我依然遵循莊子的思想,得意而忘言,得意而忘象;所追求的也正是夢中的意義,夢之生活的意義,夢之療愈和心靈的價值。
我從1982年開始記錄自己的夢,這為我後來的精神分析研究打下了基礎,也正是我的夢將我帶入了心理學。還記得研究生時期有好心的朋友勸我不要太沉迷於夢境,我曾用歌德《浮士德》中的話作答:「我一無所有但萬事俱足,我向夢境追尋也向現實邁進。」10年後我獲得博士學位,也從夢的體驗中進入了個人的心理分析;此時的夢,對我來說,已逐漸轉化為生活的內容。再過10年,我已獲得國際分析心理學會(IAAP)和國際沙盤遊戲治療學會(ISST)心理分析師的資格,而我的夢,則一直伴隨著我,並且逐漸轉化為生活的意義。
有了心理分析與中國文化的基礎,有了洗心島,我始能有機會打開塵封已久的夢的日記,再度進入那伴隨我心理分析歷程的夢中世界。或許,心理分析的意義,也正體現於此。我的夢,也在實現其自身。
有了我的夢,也就有了洗心島;有了洗心島,我的夢是展現其意義。洗心島,既是真實的存在,也是我夢中的意象。寓於山中置木於水,緣朴率性不求文以待形;這便是我夢中的洗心島,以及我的洗心島之夢。
以上是我書里的引子,介紹了寫這本書的背景。
接下來,我們主要談談第四章「我夢中的老師」。跟我夢到泰山、夢到榮格、夢到頭與心的對話一樣,它們對我都意義非凡。今天就從夢的老師開始。
2000年的秋天,我從瑞士蘇黎世榮格學院轉來美國舊金山榮格學院,繼續心理分析的訓練,從事心理分析的專業實習。我學過德語,但學得不太好,因為蘇黎世是要講德語的,用德語來實習和看病人。聽說舊金山有四分之一是中國人,講中文的,所以我就轉去舊金山。不過,我在那裡兩年實習,仍然是用英文工作。
按照國際分析心理學會的規定,若是要成為一位專業的心理分析師,需要300小時以上的個人心理分析,1000餘小時的專業實習,實習過程中需要完成200小時以上的個人專業督導和120小時以上的小組督導,以及規定的專業課程學習和研討,其中還要經過諸多的面試性考核。
於是,這種專業訓練是極其嚴格的。在舊金山榮格學院,入學的條件是要具有博士學位,並且已經作為專業心理醫生從業5年以上。每年能夠如期畢業的人數也只是在2-3人之間。60年左右的時間,IAAP也只是授予了2800位具有這種國際專業資格的心理分析師。
這個數字是我寫書時的數據,現在可能3000多人了。
這是我的夢的背景。我住在莫瑞納海灣,走路十分鐘就到金門大橋,大家可以看到照片的沙灘上還有我的腳印。如果風不大,我就慢慢繞著湖散步,用半小時走到金門大橋,再繞回來。如果風很大,我則步行六分鐘去附近的藝術博物館。在這樣一個背景中間,我做了一個夢,讓大家看看我的夢。
2001年11月11日,深夜3點30醒來,記下了這樣一個夢:
在海邊,金門海灣的沙灘上,看到水裡漂著一個「書卷」(老子畫卷中所捧著的「書卷」),隨著海浪的起伏而逐漸靠近我;於是,我試著去拿它,但它也隨著海浪的起伏而稍微遠離(實際上,它是在「呼喚」或「引導」我)。
我想告訴大家,這個節奏非常重要,這是無意識在訓練我們。我會低下頭、彎下腰,你不要抬頭抬得那麼高,也不要站得那麼高。我曾經說過一句話,意識自我就是我們的頭,當你低下意識自我的頭的時候,你的自性才會現。難得,夢在訓練我。當我彎腰去拿時,它可能覺得我彎得不夠,不夠謙虛,它就會飄遠;我站起來想走的時候呢,它又離我比較近。後來我就想著,還是去拿那個書卷,我的腳呢,不惜踩在水裡面,我的身體呢,九十度也好、一百二十度也好,幾乎傾浮在了水面上。哈哈,有學員說「拜師的動作」,謝謝你,就是這樣。
緊接著,恍惚中已是進入了大海,順著這「書卷」的引導,瞬間便到了一塊陸地:我面對著所到達的地方(面向北方),象是一個島嶼上的「村社」,左邊有一棵大樹(當我到達那裡的瞬間,那「書卷」應該是變成了一隻鳥,飛起來停在樹上望著我……),(那是一處)自然而清靜的院落,朦朧中感覺到周圍有一些扶桑花,前面是一幢簡樸的房子……我感覺到,夢中的感覺,那正是我「老師」住的地方;於是,我即刻跪下身來,安靜虔誠地等待著,在等待中來朝拜我的老師……
可以告訴大家,我很少跪下來,除了跪父母,因為也沒有特殊的宗教信仰。夢裡面,沒有人教我,我就這樣做了。
過了一會,我的老師從裡面出來。我的第一感覺,老師好像有著「古埃及」的面容和氣質;我們擁抱在一起,一種如此相互關愛體貼的感覺;我的老師很高大,我的頭只是接觸到他的腰間上一些……而他稍微把我往後推引了一下,我也很敏感,注意到後面有一高處,就站了上去,這樣我們擁抱時我的頭可以靠到他的肩。
大家知道,我本人個子比較高。我在個人分析中,分析師告訴我,我跪在地上時,我的頭可能只能觸及夢中老師的腰的部位,不過,當他把我扶起來時,他仍然很高,我的頭靠在他的肩上。
他(我夢中的老師)看上去大約55-60歲左右的年齡。曼長型的臉,非常的平靜與安詳;儘管是男老師的他,使我感覺有一種女性的氣氛;或是有女性內含其中……
在我們擁抱之中,我能感覺到,我的老師對我很滿意;這麼多年,這是我們第一次見面;對成長了的我,他是如此的欣慰……而對於我的老師,伴我成長,給與我無言無形之教誨的老師,對於這第一次見面,我也是充滿感激與喜悅,同時也有一種委屈和想哭的感覺,眼中充滿淚水。
接著,老師給我畫了一幅畫:一隻鳥,黃色透紅的羽毛,毛絨絨的,栩栩如生;在鳥的後面,有著像是「古埃及inner eye」(「古埃及的心靈之眼」)何魯斯眼睛似的描筆……
我的老師告訴我,這是他族人的徽標。讓我記住。然後,他細心地擦去那「鳥」,然後畫了一個另外的符號,對我說,這是目前人們所認識的符號,但已經不是他族人本來的標誌了。
可以看出,我的老師很善於繪畫,或用繪畫來傳達意義。
然後,老師給我講了一些有關文字和符號,甚至是密碼一樣的事情,只是不能記得了;但夢醒之後,留下了「東夷」與「島」的印象。
我還是有些業餘愛好的,除了研究古埃及的文字,就是研究東夷文化。這是我夜裡3:30記錄下來的夢,我的許多夢,也是大概這個時候記錄下來的。可以告訴大家,我記夢的時候,那個夢栩栩如生,我就被籠罩在那個夢的氛圍中間。我一般在夢醒後的15-30分鐘之間可以把夢記下來,有時候會畫一畫。過了這個15分鐘或者半個小時,這個夢就會慢慢消散了。去哪兒了呢?我能夠很清楚地感覺到——回到身體裡面去了。所以,我和Robert Bosnak有一個共識:夢,和我們的身體意識有關,而身體意識和我們的潛意識有關。
我夢中的老師在夢中所說的那些「符號」和「密碼」等,我已記不清楚了,似乎隱退在了我的「身體記憶」中。醒來之前,我清晰地感到我的背上被輕輕地「敲」了三下,似乎是與身體記憶的「符號」與「密碼」有關;或許,其中仍然有我尚不能理解的天意,心靈被敲醒或被心靈女神喚起,記下了這個夢,用了「我夢到了我夢中的老師……」作為標題和心情。
我夢中的老師,從我幼年開始,便一直陪伴著我……長大之後仍然喜歡讀書,往往被書中氣氛所吸引,常常讀書至深夜。但每當我不得不放下書本準備去睡覺的時候,總是捨不得書桌上的月光,也總是想著仰望星空,對我內心深處的老師說聲謝謝。
1999-2000年間,我在瑞士蘇黎世榮格學院著手撰寫《中國文化心理學心要》,儘管手邊幾乎沒有相應的參考資料……
我舉個例子,我寫到禪宗的時候,那時候對禪宗不是那麼了解,這時,慧能法師就會出來,我們有時會有一個很自然的對話。我說,我要寫到慧能法師了,我希望他能幫我。他會回應他希望我來怎樣表達。我甚至說,我寫不好不要怪我。
每當寫作的內容超出我所儲備的知識,難以理解和難以表達時,我也往往求助於我夢中的老師。而他總是有求必應,只要我心中想到了,便總是能夠獲得及時的回答。
2000年從瑞士蘇黎世來到美國舊金山,住在這金門海灣莫瑞納的藝術博物館湖畔,靜心虔誠繼續心理分析的研習,每當讀書與思考至靈感湧現之際,我也往往轉頭回望,因為感覺我的老師彷彿就在身旁。我也總是報以欣慰的笑容,因為我知道,我所思想中的靈氣也正是他的啟迪。
但是,直到這2001年11月11日之前,我卻從未想過要「見到他」,甚至是「夢到他」……2001年11月11日,這是我第一次見到我的老師,即使是在夢中……
那麼,接下來,我們進入夢的分析與工作。我有好幾個分析師,包括Robert Bosnak。自由聯想也好,積極想像也好,我將和大家分享我的這些老師對我的夢的工作。
未完待續……
因以上已近萬字。限於篇幅,我們將於下周,在本微信號陸續分享後面的部分,敬請關注
推薦閱讀:
※父母吵架對你和伴侶的交往產生了什麼影響?
※花一萬找狗的人是什麼心理?
※電影《他是龍》:一個關於性和愛的隱喻
※人活下去有多少個理由?
※開啟了潘朵拉的魔盒之後——評《完美陌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