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簡明的冷戰史

一份簡明的冷戰史:寫在冷戰結束25周年之際

當今世界上有兩大民族,都好像受到天意的密令指派。他們的起點不同,道路各異。美國人的征服是用勞動者的犁進行的,而俄國人的征服則是靠士兵的劍。——【法】托克維爾,1845年

起源(1945-1946)

冷戰為什麼會發生,首先要指出的是,戰後的世界為美蘇擴張提供了機遇,野心勃勃的美蘇兩家國家利益和地緣政治衝突加劇。美國早在戰時就在籌措布雷頓森林體系(美元與黃金掛鉤,其他貨幣與美元掛鉤)。戰後,美國適時提出馬歇爾計劃,進而建立北約;而蘇聯針鋒相對地提出"兩個平行市場",建立經互會和華約組織。

在二戰中,戰前的強國德日被打敗,英法的勢力被嚴重削弱,戰爭結束時,英國經濟瀕臨崩潰,因此首相丘吉爾儘管領導英國人民堅決抵抗,取得了反法西斯戰爭的偉大勝利,其所率領的保守黨卻敗給了由艾德禮領導的工黨,後者在英國率先建立了福利國家體制,縮減國防經費,增加民生投入;密切對美關係,積極將美國引入歐洲。法國也是實力大減,逐漸倒向美國。

在亞洲,昔日英法的殖民地紛紛獨立。1945年9月,胡志明在河內宣布成立越南民主共和國,法國不甘退出越南,支持阮朝在西貢建立偽政權,越南形成南北對峙局面;英國在(基於威斯敏斯特法案)保持在英聯邦體系的話語權的同時,通過了蒙巴頓方案同意帝國最大的殖民地--印度--獨立建國;原本親日的泰國總理鑾披汶為了維持自己的權力,在戰後迅速倒向美國;1947年,《艾德禮-昂山協定》簽訂,標誌著緬甸獨立。

蘇聯繼承了沙俄的彌賽亞救世主義和大國沙文主義傳統,加之列寧-斯大林主義驅動下傳揚社會主義體制的傾向,有期望東歐建立親蘇政府的要求。儘管如此,1949年前,蘇聯在德國問題上沒有違背協議。與此同時,美國外交轉向富有進攻性,要求門戶開放,杜魯門否定了羅斯福承諾在戰後給予蘇聯的優惠;在原子彈上的分歧--羅斯福與丘吉爾分享了原子彈研製的情報,卻向斯大林隱瞞——而杜魯門在戰後當即提出各國應中斷原子彈的研製——加劇了美蘇矛盾。

事實上,當時美國是世界上各主要國家中唯一一個沒有直接受到戰爭破壞的,不僅如此,1939至1945年,美國GDP翻了一番,通過援助與貸款將各國的經濟命脈與美國這一"世界經濟的心臟"相連,通過戰爭拉動生產,徹底走出了大蕭條的陰影。大量受到納粹破壞的各個領域的頂尖人才多以美國為避風港,原子彈研製中對複雜計算精確性的要求催生了戰後美國IT產業生根發芽:戰後僅僅一年(1946年),第一台計算機埃尼阿克在美國發明,1947年,維納和香農先後創立了控制論和資訊理論。戰爭結束時美國有1100萬現役軍人,其中750萬駐紮在海外,到1947年6月,美軍總數減到150萬,但其軍事力量與國防工業水平依然獨步全球。此外,美國還是聯合國、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關稅與貿易總協定組織等重要國際組織的助產士。

因此,美蘇從冷戰一開始就是不對稱的兩極,蘇聯在全球的總體影響力沒有美國強;蘇聯是軍事大國,但國防科技落後於美國;蘇聯經濟發展水平不如美國,且在戰爭中受到的破壞比美國大得多。這一點也可以通過戰後初期兩國的幾次博弈看出。

黑海通道事件:1945年,蘇聯意圖獨自控制黑海通道(博斯普魯斯海峽-馬爾馬拉海-達達尼爾海峽),使自家軍艦可以從塞瓦斯托波爾暢通無阻地駛入地中海,土耳其堅決反對,美英為土耳其撐腰,最終蘇聯未能得逞。

伊朗危機:1942年,蘇聯和英國分別出兵佔領了伊朗的北部和南部。1945年5月,伊朗要求蘇聯撤軍被拒絕,引發了伊朗危機。蘇聯鼓動伊朗北部亞塞拜然分離主義和庫爾德獨立運動風潮,在美英壓力下,蘇聯於1946年被迫從伊朗撤軍。

日本問題:蘇聯提出希望同美國分享對日本的佔領,並於1945年8月出兵中國東北,美國則希望獨佔日本,在日本投降後旋即建立了由麥克阿瑟領導,對美國負責的「盟軍」司令部,強制在日本推行全面現代化改革,制定「和平憲法」。

德國問題:美英法蘇各懷心事,蘇聯和美國主張建立一個統一的德國,而英法卻希望保持德國分成幾塊的狀態,尤其是法國對德國西部富饒的工業區垂涎三尺。但在統一問題上,美國堅持先進行制度整合(包括蘇占區在內統一實行資本主義制度),再談建立統一的政府,而蘇聯認為可以先建立統一政府,再慢慢進行制度整合。

波蘭問題:由於蘇軍在戰爭結束前(1944年)就已佔領波蘭,並將波蘭共產黨推上前台,而美英則意圖扶持當時在倫敦的波蘭流亡政府——至少是讓波蘭進行一場「民主選舉」,各黨「聯合執政」。德國投降後,蘇聯提出按照南斯拉夫模式(南斯拉夫流亡政府閣員只佔1/5)改組波蘭政府,美國無奈同意。

揭幕:哈里·杜魯門VS約瑟夫·斯大林(1946-1947)

弗拉基米爾同志快去世了,叫趕快把約瑟夫同志召進克里姆林宮來,臨終有幾句話要囑託:「不瞞你說,我還有一個隱憂啊,約瑟夫。」「說吧,親愛的伊里奇。」 「人們會跟你走嗎?不知你想過了沒有?」「他們一定會跟我走的。」約瑟夫同志強調說。「但願如此。」弗拉基米爾同志說,「我只是擔心,萬一他們不跟你走,你怎麼辦?」約瑟夫同志答道:「那他們就得跟你走!」

約瑟夫同志:「馬克思和列寧說1+1=2,而托洛茨基和布哈林說1+1不等於3。是托洛茨基和布哈林說的對呢?還是馬克思和列寧說得對呢?毫無疑問,是馬克思和列寧說的對!」底下熱烈鼓掌,「托洛茨基和布哈林是帝國主義派來的間諜,說1+1不等於3的人罪不容赦!」

1946年,喬治·凱南上書杜魯門(即著名的「八千字電報」),指蘇聯「具有傳統上的不安全感,認為同美國不可能達成長遠的妥協……在軍事方面保持強大,意識形態堅如磐石;可以支配世界上最偉大民族之一的全部人力,以及世界上最富庶國土的全部資源;建立了一套精心設計、覆蓋極廣,有著驚人靈活性和多樣性的機構,由具有無可匹敵的地下工作經驗的人員管理……對理智的邏輯無動於衷,對武力的反應過度敏感」,而美國「要有勇氣和信心,即解決這一問題不必通過一場軍事衝突」。翌年,凱南在署名「X」發表的文章(一般稱為「X文章」)中正式提出了對蘇「遏制戰略」,即:用戰爭以外的手段,削弱蘇聯的勢力和影響,使得東歐各國以獨立姿態出現於世界舞台;戳穿「蘇聯神話」,促使「世界對蘇聯採取合乎邏輯的現實態度」。

1946年,丘吉爾在杜魯門陪同下,訪問杜魯門的家鄉密蘇里州,發表了著名的鐵幕演說:「美國此刻正高踞於世界權力的頂峰,擁有最大的力量,對未來負有令人敬畏的責任……不久前剛被勝利所照亮的大地,已經罩上了陰影。從波羅的海的什切青到亞得里亞海的利亞斯特,一幅橫貫歐陸的鐵幕已經降下。在鐵幕的那一側,那些久負盛名的古都——布拉格、布達佩斯、索菲亞、華沙、薩拉熱窩——業已全部處在蘇聯的影響下……我們在這裡要考慮的,是永久制止戰爭和儘速在一切國家為自由和民主創造條件的問題……以英聯邦與帝國為一方和以美利堅合眾國為另一方,要建立特殊的關係。兄弟般的聯合不僅要求我們兩個龐大的、有血緣關係的社會制度之間存在著日益增長的友誼和相互諒解,而且要求雙方軍隊繼續保持密切的聯繫,共同研究潛在的危險。」

1947年3月12日,杜魯門在國會提出援助希臘和土耳其。希臘王室當時面臨著國內風起雲湧的起義——且起義得到鐵托的煽動和蘇聯的暗中支持,只得求助於英國;並利用聯姻——即希臘王子菲利普前往英國,與英國公主伊麗莎白——後來的伊麗莎白二世——結為夫妻——來密切英希關係,後來,英國漸覺乏力,又尋求美國援助。美國順帶提出也援助土耳其,以期在地中海東部至黑海南部這一靠近蘇聯的地區建立自己的影響,這一事件標誌著美國正式從英國手中接過了所謂「自由世界領導者」的大旗杜魯門主義的出籠。在美國出兵希臘鎮壓下,希臘局勢得到穩定。本文採用的即是將1947年3月杜魯門援希演說至1991年12月25日蘇聯解體作為冷戰時期的劃分方法,而「冷戰」一詞亦系美國參議員巴魯克於1947年3月首次公開提出。

早在國共內戰前,蔣介石屈服於蘇、美、英三國的壓力,承認蘇聯在中國東北的特權,蘇聯表態支持蔣介石,1946年蒙古國建國,蘇聯支持的喬巴山上台。艾奇遜認為在中國的爭端並非美國當務之急,建議空運國軍到日佔區受降,而杜魯門也派馬歇爾到華調停,推進國共和談。1946年6月,蔣介石撕毀了簽署僅僅八個月的《雙十協定》,發動內戰,馬歇爾自知局勢無可挽回,灰溜溜地回到美國。在中國受到打擊的馬歇爾將目光投向歐洲——彼時西方與蘇聯在德國問題上的分歧已不可調和,並在1947年夏提出了大規模援歐的馬歇爾計劃。英法立即響應,蘇聯也出人意料地表示有意加入——即聲稱蘇聯也屬於受援對象。美英法不想讓蘇聯加入,但又不好明說,於是給蘇聯處處設卡,直到蘇聯宣布退出馬歇爾計劃。

1947年7月,美英法等國在巴黎召開會議,討論具體援助方案,給東歐各國也發去邀請函,蘇聯向東歐各國施壓,讓他們拒絕,對馬歇爾計劃心嚮往之的鐵托回應「要派代表到巴黎一線和西方鬥爭」。斯大林將支持馬歇爾計劃的捷克總理哥特瓦爾德叫到莫斯科當面訓斥,東歐各國見狀,只得紛紛宣布不參會。美國和歐洲各國經過激烈地討價還價,最終敲定由美國提供總額224億美元的援助,與會國一致表示:「沒有美國對歐洲各國的慷慨充分的援助,歐洲的復興不可能達到如是水平。」1948年4月,杜魯門簽署《對外援助法案》,馬歇爾計劃正式實施。

馬歇爾計劃猶如一劑強心針,幫助西歐度過了戰後初期最艱難的歲月,推動了西歐經濟的起飛,一方面促進了西歐的發展與聯合,但也使西歐處處為美國掣肘。而美國開拓了西歐市場,輸出資本與產品,拉動了美國經濟的發展。

1947年下半年,面對西方步步緊逼,斯大林和日丹諾夫先後提出了「兩個平行市場」和「兩個陣營」理論,加速了東歐的蘇維埃化進程——其典例是1948年捷克的二月事件——即蘇聯想辦法扶植親蘇的哥特瓦爾德獨攬大權。1949年,經互會宣布成立。一方面,經互會推動了蘇東經濟的恢復,另一方面也將東歐完全置於計劃經濟體制下,後來越發封閉於世界經濟大潮之外。

擴大:哈里·杜魯門VS約瑟夫·斯大林(1947-1953)

二戰結束後一個波蘭農村老太看到街上貼著的照片就說像自己的外甥,別人訓斥她:「瞎說什麼,這是斯大林同志。」老太:「他是幹什麼的?」答:「他趕跑了納粹。」老太急切地問:「他能不能把俄國人也趕跑啊?」

三個人在古拉格里彼此寒暄,第一個人說:「我上班遲到,他們說我破壞生產。」第二個人說:「我上班早到,他們說我一定是外國派來的間諜。」 第三個人說:「我上班準時,不早也不晚,他們說我的表一定是外國貨,不愛國。」

一瑞士人給他的蘇聯親戚寫信,在信的最後加上一句,聽說你們國家有信件檢查制度,希望這個信不會給你帶來麻煩,兩周後,信退回來了,上面寫著查無此人,還寫了一句,我國沒有信件檢查制度,不許誣陷。

有名記者問三國人民:「請問你們對世界缺乏糧食有何個人意見?」美國人說:「我不明白什麼叫缺乏!」衣索比亞人說:「我不明白什麼叫糧食!」蘇聯人說:「我不懂什麼叫個人意見!」

一次會後,為了調解氣氛,約瑟夫同志開玩笑問:怎樣能把大象裝進冰箱里呢?

貝利亞同志回答說:第一,抓一隻貓,讓貓在強烈的政治調查下承認自己是大象。第二,收買證人,證明大象已經被裝進冰箱里。第三,下達反覆強調「貓是大象的祖先」這一理論,以防後患。

1947年3月,英法簽訂《敦克爾克條約》,並計劃以此作為西歐聯合的基礎。1948年1月,英國外相貝文率先提出建立「美國為首的西方聯盟」,3月,英、法、盧、比、荷在布魯塞爾簽訂《布魯塞爾條約》,表示該條約是與馬歇爾計劃協調的西歐聯盟形式,8月,布魯塞爾條約組織在倫敦建立。

1947年4月,杜魯門政府在四處散布「赤色威脅」的流言後發動了「忠誠運動」,一時攪得美國社會雞犬不寧。到了1947年秋,勝利的天平開始向中共傾斜,參議員蒙特和尼克松——後來成為首位訪問新中國的美國總統——提出了草木皆兵般的《蒙特-尼克松法案》(該法案當時在眾議院通過,在參議院被否決,但於1950年併入《麥卡倫法案》得以執行)。

1947年,德國的美佔區和英佔區宣布合併,法國依然堅持分治德國的主張,美國為了拉攏法國,在馬歇爾計劃正式落地之前,先對法國提供大筆援助,法國回心轉意,同意法佔區與美英佔區合併。1948年春,美、英、法、盧、比、荷六國在倫敦開會,決定在西佔區拋開蘇聯建立一個資本主義的德國,納入馬歇爾計劃,但佔領軍仍保留指導外交、控制外貿、執行賠償、保護佔領軍安全等特權,並緊鑼密鼓的推行幣制改革,使用新馬克。蘇聯十分不滿,切斷了易北河上的橋樑,截斷了柏林同西方的聯繫,第一次柏林危機爆發。

彼時,蘇聯在蘇占區和柏林推行東馬克,西方為了遏制蘇聯的經濟滲透,降低西馬克兌換率,直至將東馬克擠兌出西德。西方通過向西柏林空投物資,在柏林被封鎖的11個月內,繼續保持在西柏林的存在,穩步推進西德改革,並在德國對蘇聯進行反封鎖。1949年5月,蘇聯與西方達成諒解,9月、10月,西德、東德先後宣布成立。

鐵托希望擴大南斯拉夫聯邦的範圍,先後向阿爾巴尼亞和保加利亞暗送秋波,並煽動希臘國內的反王室運動,期望把希臘也一同併入。鐵托在南歐的活動引起了斯大林不滿,加劇了蘇南之間自二戰即已植下的裂痕。1948年,蘇聯撤走在南斯拉夫全部專家,撕毀各項合作協定,翌年更與東歐各國通風透氣,通過了和南斯拉夫斷絕貿易關係的決定。

美國對布魯塞爾條約組織深感欣慰,並把加拿大也拉進來,提出要將該組織進化為「大西洋聯盟」。1949年4月,美、英、法、盧、比、荷、加、挪威、丹麥、瑞典、冰島、愛爾蘭、義大利、葡萄牙在華盛頓簽署《北大西洋公約》,9月,北約理事會在華盛頓召開第一次全會,北約——一個以美國為核心,以共同防務為抓手,橫跨大西洋、連通外交、經濟等各個領域的重要國際組織——正式成立。同時,杜魯門進一步發揚了門羅主義的精髓,強化了美國在美洲的影響,1947年,《里約熱內盧公約》簽署,翌年美國又在哥倫比亞首都波哥大主持召開美洲各國外長會議,組織成立美洲國家組織,保持美國後院穩定,擴大美國陣營。

1948年後,美國數次增加對國民黨的援助,但國民黨政權依然兵敗如山倒,蘇聯也改變了一度支持蔣介石而對中共冷淡的態度,於1949年初派米高揚訪問西柏坡,正式表明支持中共,斯大林後來曾對卡達爾說自己「(在國共內戰)起初對中國形勢存在誤判,認為中共很難取勝」。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旋即實行了「一邊倒」的外交政策,美國在中國遭遇全面失敗。

1949年5月,美、法、盧、比、荷、丹麥、瑞典、愛爾蘭、義大利在倫敦簽署《歐洲委員會法則》,翌年,法國外長舒曼提出《歐洲煤鋼共同體計劃》(《舒曼計劃》),把法國和西德的煤鋼企業聯合起來。1951年,法、德、意、盧、比、荷簽署《馬斯特里赫特條約》,取消煤鋼交易中的貿易和關稅壁壘。1955年6月、1957年2月,六國先後在義大利墨西拿和羅馬舉行會議,最終通過《羅馬條約》,決定建立歐洲共同體,總部設在布魯塞爾,1958年1月1日,《羅馬條約》正式生效,歐共體建立了起來。

1950年6月25日,朝鮮的金日成在蘇聯慫恿下發動了對韓國的戰爭,不想重蹈覆轍的美國先是將第七艦隊開進台灣海峽(6月29日)——中國的統一大業由此被擱置,又於1950年9月出兵朝鮮半島;考慮到朝鮮與中國山川相連,唇亡齒寒,中國於1950年10月出兵朝鮮。這一年冬,美軍在朝鮮戰場連連受挫,杜魯門政府藉機推出《國內安全法》(《麥卡倫法案》),宣布自1950年12月26日起實行緊急狀態。同時,杜魯門政府加緊了對日本的扶植,繼1947年的《日美安保條約》之後,美國在1951年單獨對日本媾和,此後開始全力扶持日本經濟發展,促進了後來「昭和三十年代(1956-1965)」日本經濟的起飛。

1953年1月,艾森豪威爾繼杜魯門而出任總統,在杜魯門第二任期已經肆無忌憚的麥卡錫更加猖狂,將冷戰的風聲鶴唳引入美國國內,國務卿杜勒斯也暗中策動麥卡錫主義浪潮,奧本海默、拉鐵摩爾等人都受到審查,這一風潮一直持續到1955年初,以「忠誠運動」為始,至1955年參議院通過罷免麥卡錫的決議為終,「冷戰國內化」是美國戰後少數政治凌駕於美國法律和憲法、不顧公民自由和民主的時刻之一,成為光榮與夢想的沉重一頁。艾森豪威爾在緩慢降低國防開支比率的同時,注重核力量的增強,此間,蘇聯成功造出核彈,拉開了兩國軍備競賽——尤其是核軍備競賽——的序幕。

擴大:德懷特·艾森豪威爾VS尼基塔·赫魯曉夫(1953-1956)

美國外交代表團到蘇聯訪問,蘇俄接待官員陪他們參觀「建設的偉大成就」,並且得意的說:「到了下一個五年計劃,每個蘇俄家庭都可以擁有一架私人飛機!」 美國人驚訝的問:「 他們要飛機幹什麼呢?」「當然有用啊……譬如你在莫斯科聽說列寧格勒開始供應麵包了,你可以馬上開飛機趕去排隊啊。」

尼基塔同志視察農場,看到豬兒乖乖,一時興起站在豬中間照了張像。待到報紙準備發表時,編輯為照片的標題犯了難:「尼基塔同志和豬在一起」不好,「豬和尼基塔同志在一起」也不好……報紙出版後,照片下的說明文字是——「左起第三位是尼基塔同志」。

尼基塔同志到處作報告,一天,他去某瘋人院作報告,事先該瘋人院負責人把瘋子召集起來叮囑:「在尼基塔同志作完報告後要熱烈鼓掌」。尼基塔同志作完報告後果然博得了經久不息的掌聲,但他突然發現,其中有一個人沒有鼓掌,他頓時大發雷霆:「 你為什麼不鼓掌?」「我的瘋病已經治好了。」

有個人向尼基塔同志彙報說:「現在大劇院正上演一個劇,裡面有您出現,每當您一出場,下面就熱烈鼓掌。」尼基塔同志聽了以後非常得意。有一天他買了一張普通票,去看這個劇,他陷入了沉思,忘記了鼓掌,這時旁邊有人推了他一把,緊張地說:「哎!你為什麼不鼓掌?不要命啦?!」

1953年3月5日,斯大林猝逝,馬林科夫成為蘇聯部長會議主席,伏羅希洛夫出任最高蘇維埃主席這一虛職。馬林科夫上台後,開始糾正肅反擴大化的失誤,調整經濟結構,改善經營管理,注重農業發展,放鬆各方面限制。

斯大林死後不久,蘇共中央政治局聯合除掉了掌控克格勃的貝利亞,9月,赫魯曉夫——他當時被各方視為沒有太大威脅性的人物——並因此擠掉馬林科夫、莫洛托夫和卡岡洛維奇——當選蘇共中央第一書記。此後赫魯曉夫不斷擴張自己勢力,先是組織反馬林托夫的同盟——尤其是獲得軍方的伏羅希洛夫、布爾加寧、朱可夫三位元帥的支持,逼迫馬林托夫於1955年辭去部長會議主席職務,由布爾加寧接任。

1953年7月,志願軍總司令彭德懷與「聯合國軍」總司令李奇微在板門店簽署《朝鮮停戰協定》,志願軍經過近三年的浴血奮戰,贏得了戰爭的勝利,世界對新生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刮目相看。中國在朝鮮戰爭中付出巨大犧牲,實際上,1950年10月周恩來訪問蘇聯時,向金日成提出的是只出兵役,斯大林突然推翻承諾,以調不出軍隊為由拒絕參戰,由中國單方面承擔犧牲以挽救瀕臨滅亡的朝鮮,並欠下蘇聯巨額債務,為日後中蘇交惡埋下伏筆;對內,新政權甫建,百姓渴望安定,勝利有利於團結各階層力量;朝鮮戰爭使30萬志願軍戰士埋骨異國,包括毛澤東的長子毛岸英;200萬南北朝鮮人民死亡,美軍戰死5.4萬人,傷10.3萬人。

朝鮮戰爭使中美徹底撕破臉,當年冬天,美國國務卿杜勒斯提出所謂「第一島鏈(日本本土、韓國-琉球-台灣-菲律賓-馬來西亞-南越)」與「第二島鏈(日屬小笠原群島-美屬關島、塞班群島-棉蘭老島、巽他群島)」;美國在此後二十年間,全力反對新中國的發展。美國在國際各處之危局逼迫下,同日、韓、澳、泰等多國和中國台灣地區訂立一系列「軍事同盟」。

美國「在錯誤的時間,錯誤的地點,打了一場錯誤的戰爭」,而蘇聯則是朝鮮戰爭最大的贏家。它在把中國拖下水後,自己卻一直避免直接捲入,躲在幕後坐收漁利。通過朝鮮戰爭,蘇聯一石數鳥:既利用朝鮮打了一場代理人的戰爭,在東方牽制了美國而減輕了蘇聯在歐洲的壓力;同時又阻止了中美之間可能出現的和解,讓雙方在戰場上徹底撕破了臉。而且蘇聯還趁機大發中國的軍火財,把大量二戰時期的剩餘軍火賣給中國,還要加上利息,大大地賺了一筆。

1954年春,周恩來率中國代表團出席日內瓦會議,杜勒斯在日內瓦會議期間明令美國代表團成員不得與中國代表團成員握手,副國務卿史密斯就認為杜勒斯過於僵硬,不大讚成他的作法。史密斯主動找周恩來的翻譯攀談,周恩來聞訊,第二天主動找史密斯,史密斯看見周恩來要向他伸出手時,急忙用右手去端咖啡,這樣就無法握手了。史密斯笑容可掬地向周恩來打招呼:「會議即將結束,能夠在這裡和你認識,我感到非常榮幸和高興。你們在這次會議上發揮了很大作用。我們希望不管朝鮮也好,越南也好,都能恢復和平。」說完,他抓住周恩來的胳膊搖晃了幾下,笑眯眯地走開了。後來尼克松訪華時,以「彌補在日內瓦會議時杜勒斯拒絕同周恩來握手的失禮」為由率先向周恩來伸手。

1954年4月,錫蘭、緬甸、印度、印尼、巴基斯坦五國在錫蘭首都科倫坡召開會議,提議召開更大規模的亞非取得民族獨立之各國的會議,該會議於1955年4月在印尼萬隆召開,是為萬隆會議,會上中國總理周恩來就台海局勢——此前兩個月解放軍以凌厲攻勢拿下了浙江省東部沿海的大陳島和一江山島——而美國作出了調門很高的回應——表示,「中國人民是不願同美國作戰的」——事實上到了1955年下半年中國即推動了中美雙方在日內瓦就台海、朝鮮及印支問題的系列談判。

此間,鐵托——這位此前因改善與蘇聯關係惡化的困難局面而對美國敞開懷抱,並率先實行公私合營的經濟制度的領導人——訪問印度——與尼赫魯首先提出了「不結盟」政策,後來得到埃及的納賽爾、印尼的蘇加諾等多位領導人響應。

彼時希臘、土耳其和西德業已加入北約,1954年10月,英國首相艾登提出,同時接納西德加入北約和布魯塞爾條約,並將布魯塞爾條約組織進一步整合為西歐聯盟,英國和西德多方斡旋,終於使各方——尤其是擔憂德國重新強大起來的法國——在美國壓力和英德利誘下——同意艾登方案。蘇聯針鋒相對,於1955年6月仿效北約成立了華沙條約組織

鋪展:德懷特·艾森豪威爾VS尼基塔·赫魯曉夫(1956-1961)

尼基塔同志一次參觀某集體農莊養豬場,發現一頭病歪歪的小豬。農莊主席解釋說這豬從小營養不良,養僵了。尼基塔同志當即說,把這豬抱到我家,保證兩個月養肥還給你們,回家怎麼擺弄那豬也不長。情急下決定把豬處理掉。他在傍晚時分將豬放入嬰兒車,準備推到莫斯科河邊拋掉。誰知半路上偏偏遇上米高揚同志。「尼基塔同志,散步哪。」「啊……出來走走……」「這是誰啊?」「哦,是我……小外孫。」「我看看。哦,多好的孩子,長得真像他外祖父!」

蘇斯洛夫同志和謝列平同志吵得面紅耳赤,沒有注意尼基塔同志就在旁邊。

蘇斯洛夫同志說:你是個大白痴!

謝列平同志說:我這輩子從沒見過像你這麼蠢的豬!

這時候尼基塔同志插口勸阻:兩位同志請注意。你們忘了我在這裡。

1956年2月,赫魯曉夫首先是出於拿掉斯大林派的莫洛托夫等人的考慮,在蘇共二十大作點名批判斯大林的「秘密報告」《關於個人崇拜及其後果》,舉世震驚。6月,波蘭的波茲南首先爆發了大型反蘇示威,在蘇聯鎮壓後被平定。7月,波蘭召開大會批判波茲南事件,布爾加寧和朱可夫坐鎮華沙,親自控制大會議程。10月,波共八大召開,赫魯曉夫要求出席大會,波蘭以「時機不宜」為由搪塞之。赫魯曉夫不顧波蘭反對,率領米高揚、莫洛托夫、卡岡洛維奇飛到華沙,機場冷冷清清。蘇波雙方激烈爭吵,兩邊軍隊都處於待命狀態。赫魯曉夫權衡再三,且徵求中共意見——而中共也認為赫魯曉夫不應出兵波蘭——之後,掃興而歸,波共改革派領導人哥穆爾卡當選波共中央第一書記。

而匈牙利的情形更加複雜。1956年3月,匈牙利裴多菲俱樂部成立,各種思想通過這一俱樂部得以傳播,10月,匈牙利民眾自發上街悼念冤逝的前領導人拉伊克,要求納吉出來主持工作,進行改革。赫魯曉夫認為可以利用納吉的威望壓住此次事變,要求匈共任命納吉為總理。米高揚和蘇斯洛夫飛抵布達佩斯,建議赫魯曉夫出兵,卡達爾繼任匈共中央第一書記,赫魯曉夫有意撤軍。11月,納吉政府宣布開放黨禁,退出華約,希望西方對匈牙利「實施保護」,赫魯曉夫下定用兵決心,武力逼迫納吉政府下台,卡達爾獨攬大權,開始了緩慢而有限的改革。

1958年,赫魯曉夫擠掉布爾加寧,自己兼任部長會議主席,地位得到鞏固。11月,赫魯曉夫指責西方「在西柏林這一民主德國的土地上謀求建立國中之國,成為滲透和侵略的前哨」,實際上,從1948年到1960年,有250萬人——佔東德總人口1/5——通過柏林遷往西德。彼時蘇聯已經擁有氫彈,並先於美國將人造衛星送上太空,赫魯曉夫自信心膨脹,將德國統一問題再次擺上檯面,這顯然觸痛了西方的神經,德國局勢驟然吃緊。

赫魯曉夫認識到蘇聯國力不如美國,決定以有限的讓步,換取兩國關係的緩和。早在1955年,赫魯曉夫即在奧地利問題上向西方讓步,蘇共二十大後,蘇聯單方面宣布停止核試驗、進行裁軍,呼籲締結北約與華約互不侵犯條約。1959年,美國在莫斯科舉行展覽,赫魯曉夫親自出席,並與來訪的美國副總統尼克松進行了著名的「廚房辯論」。9月,艾森豪威爾在完成對西德和英法的說服工作——「在涉及我們聯盟核心利益的問題上對赫魯曉夫寸步不讓」——後,邀請赫魯曉夫訪美,兩人在戴維營舉行會談。赫魯曉夫在聯大演講,脫下皮鞋敲擊講桌。

1960年前後,非洲多個前殖民地取得了民族獨立,不結盟運動高漲,有30多個國家參加的第一次不結盟國家會議於1961年在南斯拉夫召開。這一年,比艾森豪威爾年輕三十歲的肯尼迪繼任美國總統,在其就職演說中表示:「我們將付出任何代價,忍受任何重負,應付任何艱辛,支持任何朋友,反對任何敵人,以確保自由的存在與實現:對於那些和我們擁有共同文化和精神傳統的盟邦,只要團結,則幾乎沒有什麼是辦不到的;對於那些我們歡迎其參與自由國家行列的新國家,我們絕不讓一種形成的殖民統治消失後,卻代之以另一種遠為殘酷的暴政……自由社會若不能幫助眾多的窮人,也就不能保全少數的富人……我們將與鄰居聯合抵禦對美洲任何地區的侵略,西半球的事西半球自己會管。」

我們不敢以示弱去誘惑他們(蘇聯),因為只有當我們的武力無可置疑地壯大時,我們才能毫無疑問地確信永遠不會使用武力……讓雙方探究能使我們團結在一起的是什麼問題,而不要虛耗心力於使我們分裂的問題。

「我們事業的最後成效,主要不是掌握在我手裡,而是在你們手中……現在那號角又再度召喚我們:不是號召我們肩起武器,雖然武器是我們所需要的;不是號召我們去作戰,雖然我們準備應戰;那是號召我們年復一年肩負起持久和勝敗未分的鬥爭,一場對抗暴政、貧困、疾病以及戰爭本身的鬥爭。在世界的悠久歷史中,只有很少幾個世代的人賦有這種在自由遭遇最大危機時保衛她的任務。我決不在這責任之前退縮;我歡迎它。我不相信我們中間會有人願意跟別人及別的世代交換地位。我們在這場努力中所獻出的精力、信念與虔誠、將照亮我們的國家以及所有為國家服務的人,而從這一火焰會聚出的光輝必能照耀世界。

「所以,同胞們:不要問你們的國家能為你們做些什麼,而要問你們能為國家做些什麼。全世界的公民:不要問美國願為你們做些什麼,而應問我們在一起能為人類的自由做些什麼。

「最後,不管你是美國的公民或世界它國的公民,請將我們所要求於你們的有關力量與犧牲的高標準拿來要求我們。我們唯一可靠的報酬是問心無愧,我們行為的最後裁判者是歷史,讓我們向前,引導我們所摯愛的國土,企求上帝的保佑與扶攜,但我們知道,在這個世界上,上帝的任務肯定就是我們自己所應肩負的任務。」

鋪展:約翰·肯尼迪VS尼基塔·赫魯曉夫(1961-1963)

尼基塔同志和約翰先生交談,約翰先生說:「美國醫學發達,有種藥片死人吃了可以復活。」尼基塔同志說:「蘇聯體育發達,有人十分鐘可以從莫斯科跑到美國。」約翰先生要求兌現,尼基塔同志慌了手腳,有人出了個好計策說:「這很好辦,你先讓約翰先生把藥片拿來,讓約瑟夫同志吃了,那他一定復活,那麼你用不了五分鐘就可以從蘇聯跑到美國。」

赫魯曉夫寄希望於新總統肯尼迪,並同後者於1961年4月在維也納舉行會談,期望藉此緩釋前一年美國的U-2偵察機在蘇聯上空被蘇軍擊落後兩國的緊張局面,然而兩人在柏林問題上毫不搭調。1961年8月,東德一夜間在柏林市中心建立了一堵高達3.6米的水泥牆——柏林牆,成為冷戰的象徵。肯尼迪否決了前方要求派兵阻撓柏林牆施工的提議,因為「這本身就是一種象徵」,副總統約翰遜親自到西柏林發表「捍衛自由社會」的演說,美國宣布重啟核試驗,蘇聯也隨即跟進,兩國關係一時劍拔弩張,直到1961年12月赫魯曉夫看到硬撐下去也無法在德國問題上獲益,方宣布「不再堅持締結對德合約(兩德統一計劃)」,第二次柏林危機宣告結束。

1954年後,赫魯曉夫為了鞏固自己的黨內地位,先是在1955年的台海爭端中力挺中國,支持「中國的統一事業」;繼而在1949年《中蘇友好互助條約》的基礎上,增大了援華力度,進一步加強了對華關係,甚至在1957年同意在核工業方面援華。1956年後,雖然中國反對赫魯曉夫的「秘密報告」,但中蘇關係仍然十分密切。到了1958年6月,蘇聯致函中國,提出在華共同建設一個長波電台,中國則堅持電台主權屬於中國,讓蘇聯碰了軟釘子。7月,赫魯曉夫又提出建立「聯合艦隊」,為此親自訪問北京,毛澤東在游泳池會見赫魯曉夫,嚴正反駁:「你們不要想把俄國的民族主義擴張到中國的海岸!」8至10月間,解放軍炮擊金馬,遏制艾森豪威爾政府對台海局勢的煽動,赫魯曉夫認為中國「不配合改善同美國關係的意圖」,對中國不滿加劇。1959年9月,剛剛「訪美取得豐碩成果」的赫魯曉夫馬不停蹄從美國飛往中國,志得意滿參加新中國建國十周年慶典,與中方會談,要求中國態度軟化,雙方分歧加劇、不歡而散。翌年,赫魯曉夫宣布撤走全部蘇聯專家,撕毀合約,中蘇關係急轉直下。

1961年,蘇聯面對印度對中國領土的無理要求,公開支持印度,甚至煽動在中國新疆的分裂勢力釀成「伊塔事件」,中蘇關係步入寒冬。此後,中蘇兩國在宣傳領域展開論戰,中國方面具有代表性的十篇文章被統稱為「十評」(前九篇首發於《紅旗》雜誌,也稱「九評」,第十篇寫成時赫魯曉夫已經下台,改作彭真的談話發表)。波蘭、東德、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亞迫於蘇聯壓力,與蘇聯保持一致調門,譴責中國,中國斷絕同華約和經互會的往來。而羅馬尼亞的齊奧塞斯庫、阿爾巴尼亞的霍查和南斯拉夫的鐵托,由於與蘇聯本有裂痕,也實行更加靈活的內外政策,與中國依然保持關係。但由於後來《紅旗》發文指責南斯拉夫「並未堅持社會主義道路」,中南關係一度惡化,直到1978年中國派代表團訪問南斯拉夫,認為其體制「仍是社會主義的」,且「中國可以學習南斯拉夫模式」,中南關係逐漸回暖。

冷戰在全球各地鋪展。所謂艾森豪威爾主義在中東的首次落地是1957年對約旦和敘利亞親蘇政府的顛覆,以及對當時親美的黎巴嫩的扶持。在拉美方面,美國先是操縱拉美聯合發表了《加拉加斯合約》,到了1959年,菲德爾·卡斯特羅領導古巴人民推翻了親美的巴蒂斯塔政府,肯尼迪上台後,意圖加強美國在美洲的存在,秘密訓練古巴前政府流亡者,企圖顛覆卡斯特羅政府。赫魯曉夫不甘示弱,於1962年決定在古巴建設導彈基地,由是美國於1962年10月23日動用兩萬名海軍封鎖古巴島,古巴導彈危機這一冷戰期間美蘇雙方最嚴重的衝突開始了。

10月26日,赫魯曉夫致函肯尼迪:「在古巴的導彈不會用來攻擊美國,如果美國不再顛覆古巴,我們可以考慮將導彈撤出,前提是美國將部署在土耳其的導彈一併撤出。」是夜,古巴擊落美國U-2飛機,美國國內要求軍事打擊古巴的聲音抬頭,肯尼迪和赫魯曉夫本著盡量不擴大事態的原則,壓住雙方內部的強硬派聲音,密集進行溝通,力圖避免熱戰甚至核戰的危險,最終達成妥協:肯尼迪答應赫魯曉夫的條件,蘇聯導彈撤出古巴。

1961年,赫魯曉夫在蘇共二十二大上表示:「由於社會主義在蘇聯的勝利,由於蘇維埃社會一致性的加強,工人階級的黨已經變成蘇聯人民的先鋒隊,成了全體人民的黨,代表著全民的利益。」,即所謂「全民黨」。

赫魯曉夫在經濟上也實施改革,然而效果並不理想。1963年,蘇聯生豬頭數降到1957年水平以下,最嚴重的是由於飼料不足宰的不是私人養的豬。而是集體農莊和國營農場養的豬。到1962年底5390萬頭「公養豬」中只剩下2770萬頭。與此相應,1610萬頭私養豬照理經過1962年這一年到第二年也只應剩下一半才對。可是到1963年發現,有1320萬頭私養豬卻熬過了這種糟糕的狀況保存下來。實際上,「集體豬」數額忽多忽少,搖擺幅度很大,而私養豬卻一直穩定。

鋪展:林登·約翰遜VS尼基塔·赫魯曉夫/列昂尼德·勃列日涅夫(1963-1969)

約瑟夫同志逝世後,一直由精通馬列的蘇斯洛夫同志做意識形態的最高權威。列昂尼德同志「接替」尼基塔同志不久,地位還不是很穩固。蘇斯洛夫同志為列昂尼德同志寫好了一片蘇共中央全會的發言稿,其中有幾段引用的馬克思的經典語句,但是列昂尼德同志在會上讀時卻跳過這些段落,讓蘇斯洛夫同志一腦子問號。會後去列昂尼德同志家做客時才有機會問,列昂尼德同志說「你說他們會相信我讀過馬克思的書嗎?如果我能引用出馬克思話,柯西金同志、謝列平同志他們都會笑的。」

某日蘇聯舉行國慶遊行,沿著大街開來了炮兵、機械化步兵、坦克、自行火炮、戰術導彈、戰略核導彈,破壞力一個比一個大;隊列末尾卻是兩個帶公文包的矮子。在看台上勃列日涅夫驚訝地說:「這兩個人破壞力比核導彈還大!他們是什麼人?」克格勃主席安德羅波夫說:「不是我的人。」國防部長格列奇科說:「沒見過他們。」部長會議主席柯西金說:「他們是國家計委的。」

肯尼迪上台後,推行了美國戰後最大規模的擴軍,一方面加強核威懾,一方面重視常規作戰能力的跟進,蘇聯不甘落後,從而開啟了兩國間長期的軍備競賽。1963年11月,肯尼迪遇刺身亡,繼任的約翰遜延續了肯尼迪的軍事政策,並預謀向越南用兵(第一約翰遜主義)。彼時,美國國內爆發了大規模示威,黑人要求享有與白人平等的待遇,示威以1963年8月馬丁·路德·金的演說《我有一個夢想》為高潮:「我的夢想是深植於美國的夢想中的。我夢想有一天,這個國家會站立起來,真正實現其信條的真諦:『我們認為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有了這個信念,我們將能一起工作、一起祈禱、一起鬥爭、一起坐牢:一起維護自由。因為我們知道,終有一天,我們是會自由的」。

約翰遜被認為是美劇《紙牌屋》中弗蘭西斯·安德伍德的最主要原型,他上台後提出「美國不僅要建設一個強大的社會,更要建設一個偉大的社會」,積極回應黑人訴求,並致力於完善美國的福利體系。彼時,西歐聯合進程加速,法德對蘇東態度軟化,法國更退出了北約,約翰遜加強對古巴的敵視,武裝入侵多米尼加(第二約翰遜主義)。到了1964年10月,勃列日涅夫脅迫赫魯曉夫下台,自任蘇共中央第一書記,柯西金出任蘇聯部長會議主席,自斯大林死後逐步掌握了意識形態話語權的蘇斯洛夫躍居第三把交椅,由此形成了直至80年代初期的蘇聯「三駕馬車」體制。

赫魯曉夫的下台使中國看到了中蘇關係也許面臨轉機,11月,中國派出以周恩來為團長的高規格代表團參加十月革命47周年紀念活動,與勃列日涅夫會談,勸勃氏放棄修正主義與中國和好,被拒絕。這一年,中國成功試爆了首顆原子彈,並於三年後成功試爆首顆氫彈,到了1970年,中國首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升空。「兩彈一星」標誌著新中國國防工業、以及以國防工業為代表的重工業在建國前三十年從無到有、從有到強的巨大成就,它是中國在外有國際重壓,國內經濟也並不寬裕的情況下取得的國防建設的偉大勝利,使得中國國際地位大幅提高。此間,毛澤東提出「三個世界」理論,中國在自身依然困難的情況下,加大了對第三世界國家的援助,增強了中國在發展中國家的號召力,中國反對美蘇兩大國為爭奪世界霸權拉幫結派、犧牲小國利益的呼聲得到各國一致贊同。其中最著名的援助項目當數坦(桑尼亞)贊(比亞)鐵路。

1965年開始,至1973年方告結束的越南戰爭,其根源可以追溯到50年代初的印度支那問題。越南民主共和國(北越)建立後,印度支那地區的抗法運動到50年代初業已使法國難以支撐,請求美國援助。美國先是陷於朝鮮戰爭泥潭,朝鮮戰敗後,國會對再次派兵投入外國軍事行動態度消極;到了1954年,北越在奠邊府戰役中大敗法軍,在美、英、法、中、蘇和印支四國(寮國、柬埔寨、北越、南越)斡旋下,法國退出越南。翌年,美國操縱南越「公投」廢黜阮朝末代國王,前首相、親美派代表吳廷琰任總統,美國此後對南越進行了全方位的援助,肯尼迪上台後提出了「特種戰爭」,即「用越南人打越南人」。1965年至1973年,美國在越戰中投入大量兵力,然而沒能挽救頹勢,反而激起國內水漲船高的反戰情緒;1973年,美軍宣布撤離越南,1976年,北越攻克西貢,越南統一。

1968年,杜布切克出任捷共中央第一書記,宣布進行改革,西方將其捧為「布拉格之春」,而蘇聯則十分忌憚,並於1968年8月興兵數十萬,迅速佔領捷克全境,脅迫捷克領導人到克里姆林宮向蘇聯「賠禮道歉」,標誌著所謂「勃列日涅夫主義」,即所謂「大國特殊責任」「有限主權」「利益相關」和「社會主義大家庭」論的出籠,這也是蘇聯由盛轉衰的開端

1968年,勃蘭特成為西德總理,他一方面在前任數位總理的基礎上進一步推動德國戰後的反思、致歉與賠償工作——代表性的舉動是他在華沙的二戰猶太人死難者紀念碑前下跪和在以色列的誠懇致歉——並因此獲得諾貝爾和平獎,一方面謀求緩和對蘇聯關係。1970年,東西德領導人在戰後首次舉行會晤,而美、蘇、英、法也達成了《四國柏林協定》。

蘇聯的配給制度在維持賬面上的收入平衡時,通過暗中交易中飽私囊,抑制社會生產率和分工:擇業不自由使管理者限制本部門就業人數,使得本部門收入不合理上升(社會分工不合理);價格體制不健全(政府壟斷過多),供求失衡;如果既想控制價格,又想控制各個部門的人數(統購統銷),那麼以上兩種局面就會同時出現。人總是自利的,他們選擇使得價格體制穩定的方案,卻又限制該部門人數,使得產品供不應求,然後利用物物交換,間接抬高商品價格。

均勢:理查德·尼克松VS列昂尼德·勃列日涅夫(1969-1972)

美國人登月成功後,列昂尼德同志當天就打電話給蘇聯宇航員:「鑒於美國人已經在月球上登陸,現在我們決定,馬上派你們去太陽登陸」。宇航員大驚,哽咽道: 「您不知道嗎,列昂尼德同志,我們會被燒死的」 「你以為我們沒有考慮過嗎?我們已經決定,派你們在晚上在太陽登陸!」

美國宇航員和蘇聯宇航員同時登上了月球。蘇聯宇航員把整個月球漆成紅色然後揚長而去。這時,美國人得到了來自休斯敦的指令:在上面寫上白色的COCA COLA。

「為什麼蘇聯不急著登月?」「如果宇航員拒絕回來怎麼辦?」

莫斯科某人遺失會說話的鸚鵡一隻,登報啟事:「本人近日遺失會說話的鸚鵡一隻,另外,本人不同意它的政治觀點。」

1969年1月,尼克松當選美國總統,他提出「創建一代人的和平」這一外交理念(尼克松主義),在進行適當戰略收縮的同時,謀求改善同中國的關係。在經貿上,尼克松於1971年宣布由35美元兌換1盎司黃金改為38美元兌換1盎司黃金,美元貶值對美國的國際地位也產生衝擊。在盟國方面,尼克松於1972年將沖繩歸還日本,宣布1973年為「歐洲年」以加強美歐關係,此外,美國還力圖從越戰中抽身。

3月,蘇聯侵入黑龍江省珍寶島,開槍打死打傷中國邊防士兵多名,勃列日涅夫在隨後發動的外交攻勢中,嚴厲抨擊中國,鼓吹建立旨在針對中國的「亞洲集體安全體系」,甚至意圖幫蔣介石「反攻大陸」,以蘇聯防長格列奇科為頭子的強硬派甚至主張動用部署在遠東的中程彈道導彈,攜帶當量幾百萬噸級的核彈頭。中蘇邊境的緊張局勢不斷升級,蘇聯在中蘇邊境陳兵百萬,武裝衝突從烏蘇里江擴大到黑龍江,從水界擴大到陸地,從東段擴大到西段,直至八月間在新疆自治區的鐵列克提又一次爆發嚴重衝突。

9月,蘇聯決定利用胡志明葬禮的機會同中國方面舉行首腦會談,緩和一下同中國的緊張關係——如同1967年柯西金訪問聯大時「順道」訪美同約翰遜會談一樣,但周恩來提前赴河內弔唁胡志明,當天就趕了回來。柯西金在河內撲了空之後,仍然堅持要在回國途中經停北京機場,同周恩來舉行會談。周恩來與柯西金在北京機場的會談完全出乎美國的意料之外,令尼克松十分著急,接連採取行動向中國示好。

中美雙方先是通過第三國(巴基斯坦和羅馬尼亞)渠道開始接觸,繼而開啟直接接觸之門,包括外交官間的接觸和埃德加·斯諾等「中國人民的老朋友」的訪華。經過一年多的外交接觸,1971年4月,中國通過「乒乓外交」正式向世界揭開了中美友好的序幕。1971年7月,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基辛格訪問巴基斯坦,此前為了對美國國務院保密,美國駐巴基斯坦大使被召回述職,基辛格訪問巴基斯坦的同時還有意在南亞數國逡巡數日,而後經巴基斯坦秘密訪華。事後,雙方向世界公布了這一令人驚喜的消息,並宣布美國總統尼克松將應邀訪華。

航天領域的競爭也是美蘇爭霸的重要內容。1961年,蘇聯率先將人類送上太空,加加林成為人類歷史上第一位航天員,美國不甘示弱,也不斷推進其航天計劃。1969年7月,美國航天員阿姆斯特朗等三人登月成功,留下名言:「這是我自己的一小步,卻是人類的一大步。」

1970年8月,美國U-2偵察機在古巴西恩福格斯港偵察到新工事的建設,並獲知一支蘇聯艦隊正駛向古巴,進一步的偵查表明,蘇聯或有意在西恩福格斯興建甚至可供核潛艇停泊的基地,基辛格在新聞發布會上敲打蘇聯,藉以試探蘇聯反應,蘇聯旋即表示無意在古巴建立潛艇基地。由於蘇聯艦隊不久又離開了古巴,此事不了了之。

1970年,柬埔寨發生政變,國王西哈努克滯留北京,親美的朗諾上台,在國內煽動反華浪潮美國先是支持朗諾政權,其後又出兵柬埔寨,進攻北越軍隊在那裡的庇護所。而蘇聯將西哈努克推給中國後,轉而同美國站在一起支持朗諾政權。中國表面上對美國大張撻伐,實際上卻把批判的重心放在揭露、孤立蘇聯上。西哈努克抵達北京後,周恩來親自前往機場迎接,仍待之以國家元首的禮遇,但對西哈努克轉告蘇聯方面提出的中蘇應採取聯合行動共同幫他的建議,明確拒絕;而後中國說服了朝鮮在柬埔寨問題上同中國採取同一立場,從而在朝鮮同蘇聯的關係之間打進了楔子。在周恩來提議下,在廣州召開了印支四方最高會議。然而美國出兵柬埔寨後,剛剛敲定下來的中美會談一度陷入僵局。但中美雙方雖然在柬埔寨事件中都升高了抨擊對方的調門,卻適可而止,避免把門關死,以便在適當時機重新恢復對話的勢頭。

印巴問題由來已久,印巴各自獨立以後,於1949年和1965年因克什米爾問題爆發過兩次戰爭,而第三次戰爭則是因東巴基斯坦問題引發的。1971年,東巴基斯坦地方選舉中,主張從巴基斯坦獨立的政黨上台,印度藉機利用。4月,孟加拉流亡政府在印度的加爾各答成立,11月,印度進軍東巴基斯坦,12月,印度對巴基斯坦宣戰。美國認為蘇聯向來力挺印度,印度做大對美不利,巴基斯坦又與美國有同盟關係,於是要求印度停火。印度在蘇聯庇護下,要求美國停止對巴基斯坦的援助,企圖肢解巴基斯坦。尼克松致函勃列日涅夫:「蘇聯同印度有條約關係,我們同巴基斯坦有條約關係;不要讓兩個小朋友主導我們兩個核大國間的爭端。」彼時巴基斯坦節節敗退,尼克松派「企業」號航母巡曳孟加拉灣,蘇聯對美國含糊其辭,實際是為印度爭取時間。美國一時沒有辦法,中國在當時對巴基斯坦的支持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儘管最終東巴基斯坦獨立為孟加拉國,但(西)巴基斯坦與印度的邊界並未移動,中國幫助巴基斯坦度過了其建國以來遭遇的最大危機,此後中巴兩國建立了「全天候的戰略夥伴關係」。而印度又挾印巴戰爭之威,在1972年侵吞了錫金。

轉機:理查德·尼克松/傑拉爾德·福特VS列昂尼德·勃列日涅夫(1972-1977)

列昂尼德同志即將訪問波蘭,波蘭當局命令一位著名畫家創作一幅名為《列昂尼德同志在波蘭》的大型油畫作為獻禮。畫完成後,波蘭一高官前來驗收,結果讓他大吃一驚:畫面上是一男一女,窗外的風景是克里姆林宮。「這是什麼?這女的是誰?」高官憤怒的問。「列昂尼德同志的夫人。」畫家答道。「男的呢?」「列昂尼德同志的秘書。」「可列昂尼德同志在哪裡?」「在波蘭。」畫家答道。

列昂尼德同志興緻勃勃地說:「同志們都說我那三本自傳寫得好,哪天給我弄一套,我也讀一讀。」

有人送給列昂尼德同志一個足球,他說:「謝謝您的勳章。但它看起來很像赫魯曉夫。」

一老者人行道閑溜,不慎落入道旁河中。隨即高呼救命,兩警察聞之,視若不見,仍邊走邊談笑如舊。老者情急生智,高呼「打倒勃列日涅夫」,兩警察聞之大驚,急速跳入河中,將老者拖上岸來銬之。

勃列日涅夫在70年代初提出了「緩和外交」的思路,尼克松積極配合,並於1972年5月訪蘇——這是美國總統首次正式應邀訪蘇,1973年,勃列日涅夫訪美。1974年,勃列日涅夫訪問古巴,再次引起美國警惕,尼克松在因水門事件下台前夕再次訪蘇,意圖以此爭取兩院議員的回心轉意,然而兩院最終仍通過了對尼克松的彈劾案,副總統福特繼任總統,宣布特赦尼克松。當年11月,福特訪問蘇聯。美蘇就中歐裁軍問題開啟了長達15年的馬拉松談判——雖然最終並未取得實質進展。

實際上,所謂「緩和」只是蘇聯由於各方面建設表面上呈現出歌舞昇平的局面而產生的認為自己同美國勢均力敵的誤判,加之美國陷于越戰泥潭,國內反戰呼聲高漲,布雷頓森林體系受到挑戰而採取「戰略收縮」,使得表面上呈現出一種美蘇「均勢」的局面。其實,此時蘇聯內部的改革(柯西金改革)漸漸陷入停滯,體制日益僵化,埋下了日後解體的伏筆。事實上,蘇聯企圖利用計劃經濟建造起一個分工水平相當高的投入產出網路,網路越發達,協調失靈的風險越大,直至將蘇聯經濟拖垮。

1972年2月,尼克松訪華,雙方發表《上海聯合公報》:「美國認為,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並確認從台灣撤出全部美國軍事力量和武器設施的最終目標」。此間,中華人民共和國恢復了在聯合國的常任理事國席位(1971年10月),並與日本、英國、西德等主要西方國家先後建交(中法於1962年率先建交,中美於1979年建交),迎來了第三波建交潮(第一波是50年代初期與社會主義國家和周邊的第三世界國家建交潮,第二波是60年代與獲得民族獨立的大批第三世界國家建交潮,第三波是70年代初期與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建交潮)。1974年4月,鄧小平在聯大發言,這是中國高層首次訪美,也是中國領導人首次在聯合國這一大舞台上闡述自己的外交理念。

由珍寶島事件這一危機為契機,到1972年尼克松訪華為高潮,中國外交戰略的重心發生了重大變化,儘管對外宣傳的基調依然沿用以往的提法,但實際上已經開始從六十年代中期對美蘇並重的戰略不動聲色地過渡到聯美製蘇的格局:長期怒目而視的中國和美國卻在努力捐棄前嫌,開始互相接近。中、美、蘇之間新的三角關係的確立,動搖了原有兩極冷戰格局賴以存在的基石,引發了世界格局的深刻變化,揭開了結束冷戰時代的帷幕。

早在1956年,埃及的納賽爾在阿斯旺水壩籌款問題和蘇伊士運河國有化問題上幾乎同美英撕破了臉,此後又面臨西方和以色列(於1956年發動了對埃及的進攻,即第一次中東戰爭)的施壓——然而美英法以面臨更為巨大的國際壓力;1957年,埃及將蘇伊士運河國有化,納賽爾在阿拉伯世界威信陡升。十年後的1967年6月,以色列向埃及發動進攻,第二次中東戰爭爆發,以色列重創埃及軍隊,佔領西奈半島,「中東雄獅」納賽爾此戰之後一病不起,1970年,第三次中東戰爭爆發,纏綿病榻的納賽爾向蘇聯求援,在蘇聯施壓下,以色列被迫撤兵,但此戰鞏固了以色列在上一次戰爭中的戰果,10月,安瓦爾·薩達特接任埃及總統。

1973年10月6日,薩達特和敘利亞總統阿薩德以及由阿拉法特領導的巴勒斯坦游擊隊聯合發動第四次中東戰爭,埃及軍隊在穆巴拉克指揮下佔領西奈半島,美國要求停火,各方返回此戰之前的邊界,蘇聯則「聲援阿拉伯人民收復失地的戰爭」;10日以後,美國開始大舉援助以色列,蘇聯雖然也展開了對埃及和敘利亞的援助,但蘇聯援助的武器落後、效率較低。19日,尼克松再次要求國會增加援以規模,阿拉伯國家群起反對,歐佩克宣布減少石油產量,一些國家甚至宣布對美實施全面石油禁運,造成油價陡升的石油危機。21日,各方達成立即停火協議,但以色列在協議生效後隨即突襲埃及軍隊,蘇聯跳得老高,指「不惜出兵中東,以維護該地區和平與穩定」。25日,尼克松和勃列日涅夫重申要求中東問題有關各方切實執行安理會決議,分別解除美蘇軍隊的戒備狀態;27日,埃以先後發布聲明,同意談判,第四次中東戰爭結束。

基辛格在1974年上半年對以色列和阿拉伯各國進行了「穿梭外交」,不斷往返各國,來回斡旋,終使埃敘與以色列簽訂和平協議。第四次中東戰爭之後,歐佩克宣布石油定價自決,大幅抬高油價,按照對阿拉伯國家的態度決定石油出口量。在各阿拉伯國家的努力下,1974年,聯合國接納由阿拉法特領導的巴勒斯坦法塔赫(巴解組織)為觀察員。繼伊拉克率先宣布石油國有化後,沙特、科威特也開始同西方石油公司談判,意圖逐步把採油業收歸國有。

在解決60年代後期起的經濟困境直至70年代的石油危機的過程中,歐洲走向一體化的進程加速。1973年,英國加入歐共體,與法德一起成為歐洲的「三駕馬車」,1975年8月,經過近三年的談判,33個歐洲國家(阿爾巴尼亞不參與)與美、加在芬蘭首都赫爾辛基簽署《赫爾辛基最後文件》,保障了歐洲的相對安全與和平,促進了歐洲經濟文化的交流;在解決石油危機的過程中形成了七國集團機制(美、英、法、西德、意、加、日)。

暗涌:吉米·卡特/羅納德·里根VS列昂尼德·勃列日涅夫(1977-1982)

列昂尼德同志拿起通往埃及的安瓦爾先生的電話:「我是列昂尼德,我要和安瓦爾先生的遺孀講話!」「遺孀?安瓦爾可一直都活著呀?」電話另一端傳來驚訝的聲音。列昂尼德同志放下電話,沖身旁的尤里同志大喊:「為什麼把原訂的行動時間推遲了?」

「列昂尼德同志又住院了。」「作什麼手術?」「擴胸。」「為什麼?」「勳章沒地方掛了。」

某人一天罵列昂尼德同志傻,結果被判若干年,他不服,問法官,法官說,判你泄露國家機密。

列昂尼德同志在奧運會上致辭:「O-O-O-O-O!」秘書提醒:「那是奧運五環標誌。」

列昂尼德同志發表演說,群眾聽見「……列昂尼德同志的逝世令我們非常難過……」,一片嘩然。列昂尼德同志把手伸進口袋摸了一下。「同志們,對不起,離開政治局的時候,我穿了尤里同志的西裝。」

1977年,卡特擊敗福特,當選美國總統,調整對蘇政策由「緩和」向「遏制」回歸,指出「對蘇聯最好的方式是顯示我們軍事上、經濟上和政治上的強大」,不久即在白宮接見了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索爾仁尼琴。卡特上台後,美蘇隨即在安哥拉、索馬利亞、衣索比亞和中東展開較量,其中以中東地區的博弈最為關鍵。

1977年7月,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布熱津斯基訪問中東,提出「考慮建立巴勒斯坦人自決的非軍事的巴勒斯坦實體」,以色列十分不快,阿拉伯國家也不買賬。布熱津斯基轉而做薩達特的工作,而薩達特也有意改善與美以關係。11月,薩達特訪以,表示「希望推倒阿拉伯人和猶太人間的藩籬」。1978年,卡特撮合薩達特與以色列總理貝京在美國的戴維營談判,三方簽署《戴維營協議》:宣布由埃及、以色列、約旦及「其他地方當局」協商約旦河西岸及加沙地帶之自治,以色列撤出上述兩地,但可以保留部分據點;以色列在三年內撤出西奈半島。

1976年後,周恩來和毛澤東先後去世,中國又走到了歷史的轉折點。1978年,鄧小平開啟了中國的改革開放進程,中國經濟由此開始騰飛。1978年12月,中美發表《建交聯合公報》:「美利堅合眾國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中國之唯一合法政府。」1979年1月,中美正式建交不久,鄧小平訪問美國。2月,中國在對越自衛反擊戰中勝利。3月,美國國會和政府又暗動手腳,通過了《與台灣關係法》。4月,中蘇雙方宣布終止《中蘇友好互助條約》。5月,卡特與勃列日涅夫在維也納會面,為持續十年的限制進攻性戰略武器談判畫上句號——雙方簽署了但不久後即爆發了新古巴危機:美國指稱蘇聯在古巴有一支三千人的部隊,蘇聯承認自1962年後在古巴設有「培訓中心」,但沒有戰鬥部隊,雙方「最終達成諒解」,美國藉機建立「加勒比聯合特種部隊」。伊朗革命後,埃及成為美國在阿拉伯世界最重要的盟友。1981年,薩達特遇刺身亡,穆巴拉克繼任總統,繼續薩達特的親美路線。

伊朗危機使得蘇聯侵佔伊朗石油資源的圖謀遇挫,到了1951年,伊朗新首相摩薩台將原本由英國人控股的石油公司收歸國有,美英擔心摩薩台倒向蘇聯,意圖廢黜摩薩台,但伊朗國王禮薩·巴列維考慮到摩薩台的高支持率卻猶豫不決。美國於1953年8月煽動伊朗軍官扎布迪發動政變,政變迅速被摩薩台撲滅,摩薩台得手之後,宣布解散議會,美國趁機煽動示威,終使摩薩台下台。1979年伊朗發生革命,巴列維國王流亡美國,伊朗建立了以霍梅尼為領導的新政府。

1979年3月,阿富汗爆發政變,親蘇政府下台,新政府奉行親美反蘇路線,12月,蘇軍入侵阿富汗,(第一次)阿富汗戰爭爆發,標誌著表面的「緩和」徹底破產。美國加強了對巴基斯坦的援助,各國紛紛譴責蘇聯的霸權行徑,包括中國在內的多國因此拒絕出席1980年的莫斯科奧運會——新中國體育健兒於1984年在大洋彼岸的美國洛杉磯開始了首次奧運征途。

而蘇聯罔顧國際社會訴求,宣布留15萬軍隊常駐阿富汗,美國宣布全面制裁蘇聯,包括對蘇聯實施糧食禁運,冷戰重新升級,卡特主義出籠。卡特表示,美國要將西歐、中東、遠東這三個最重要的戰略結點聯繫起來,增強了美國的軍備。彼時勃列日涅夫已重病在床,部長會議主席柯西金、「灰衣主教」蘇斯洛夫、外長葛羅米柯和防長烏斯季諾夫等人都已是老態龍鍾,蘇聯在決策上更為保守。

實際上,說蘇聯是「老人治國」並不準確,因為勃列日涅夫(1906年生)只比里根(1911年生)大了五歲,安德羅波夫(1915年生)和契爾年科(1914年生)比里根還要年輕一些,更為準確一些的說法是「病夫治國」——或許與其不良的生活習慣和長期頂著沉重的工作壓力有關,上述三位蘇聯領導人在晚年都百病纏身。但是「病夫治國」這個說法也有失偏頗,因為當時相當一部分蘇聯領導人並非像勃氏、安氏和契氏這樣久病而終,而是並沒有太嚴重的慢性疾病,由於突發心梗或腦溢血這樣的情形離世,其健康狀況並沒有很妨礙其工作。蘇聯高層面臨的大問題不是他們的健康,而是整個行政體制如同一潭死水,日益僵化。

1973年石油危機以後,美國等西方國家經濟形勢日益嚴峻,通貨膨脹嚴重、失業率高企,連續兩任總統福特和卡特都未能連任。1981年1月,里根當選美國總統,其基本信條是小政府、低稅收、削減福利、壓縮預算、增強國防,從1982年起,里根政府推出高赤字、高利率、高美元匯率的「三高」金融政策,刺激美國經濟發展,其擴張性財政政策推動了「以實力求和平」的努力。

1980年起,波蘭各地接連爆發示威,1981年,里根發表講話:「人類最基本和無法取代的願望之一——通往自由,正在鐵幕上打開第一個缺口。」12月,華約宣布軍管波蘭,里根政府宣布制裁波蘭,成為里根主義的濫觴。

再起:羅納德·里根VS尤里·安德羅波夫/康斯坦丁·契爾年科(1982-1985)

「為什麼尤里同志前面總有兩個麥克風呢?」「一個是講話用的,而另一個是給他輸送氧氣的。」

「為什麼康斯坦丁同志前面總有四個麥克風呢?」「一個是講話用的,一個是給他輸送氧氣的,一個是助聽器,還有一個是拐杖。」

秘書對康斯坦丁同志說:「您的皮鞋一隻是棕色的,一隻是紅色的。」「這有什麼奇怪,我家裡還有一雙也是這樣的。」

1980年12月和1982年1月,柯西金和蘇斯洛夫先後去世,1982年11月,勃列日涅夫去世。對蘇共領導人這一位置垂涎多年卻已經重病的克格勃負責人安德羅波夫擠掉勃列日涅夫親信契爾年科,坐上了一把手的交椅。

需要指出,蘇斯洛夫的死標誌著蘇聯意識形態領域管理者的空缺。列寧-斯大林-蘇斯洛夫,這是一條清晰的意識形態傳承的脈絡,而蘇斯洛夫死後沒有給自己留下接班人,或者說,當時蘇聯高層——一個經過「逆淘汰」產生的領導層——也找不到像蘇斯洛夫這樣兼具卓越文才和強硬手腕的人了。從某種程度上,蘇斯洛夫的死比柯西金甚至勃列日涅夫的死對蘇聯打擊更大,這一缺位將導致在蘇聯的最後九個年頭內意識形態日趨混亂的局面。更嚴重的是,由於蘇聯各加盟共和國間並不是靠嚴格的法律約束的,而是靠意識形態約束的,當意識形態的混亂與各加盟共和國內部分離主義思潮合流,就會導致這些加盟共和國紛紛退出聯盟。

安德羅波夫在其執政的短短十五個月內,先是拋棄了勃列日涅夫在赫魯曉夫與蘇斯洛夫所謂「全民黨」的基礎上提出的所謂「發達社會主義」的誤判,提出改革經濟政治體制,增強經濟自主性,力懲貪腐。然而,改革尚未全面展開,安德羅波夫即撒手人寰,契爾年科一屁股坐上了蘇共一把手的位置,其時是1984年2月。蘇聯高層苦心營造出契爾年科身體硬朗的假象,但是,到了當年12月,契爾年科即已神志不清。

在80年代初沉悶的蘇聯政壇上,1931年出生的戈爾巴喬夫漸漸成為一顆耀眼的新星,在那些病弱的領導人無法履職時,戈爾巴喬夫加速了他攫取權力的步伐,到契爾年科不省人事時,戈爾巴喬夫已成為蘇共黨內的第二把手,並在1985年3月繼任為蘇共中央第一書記。

1982年後,在法德推動下,歐洲一體化步伐加速,長期的經濟陰雲也因這一進程而消散許多,1985年12月,《歐洲統一文件》在盧森堡簽署,西歐在經濟、防務、內政、教育等方面逐步走向一體。西歐的聯合標誌著歐洲話語權的增強,它們在保持與美國盟友關係的同時,也與蘇東國家保持友好,使得自身利益最大化。

發展中國家發聲日益響亮,1981年,在墨西哥和奧地利的提議下,22國(8個發達國家:美國、奧地利、加拿大、法國、日本、西德、英國、瑞典;14個發展中國家:中國、墨西哥、孟加拉國、阿爾及利亞、巴西、印度、蓋亞那、象牙海岸、菲律賓、坦尚尼亞、沙烏地阿拉伯、委內瑞拉、南斯拉夫、奈及利亞)齊聚墨西哥坎昆,提出致力於發展經濟,推動和平的目標;1982年,鄧小平提出「和平與發展是當今世界的兩大主題。1982年8月,中美發表聯合公報,美國「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中國唯一的合法政府,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美國)無意侵犯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無意干涉中國內政」,這一公報與《上海公報》《建交公報》並稱為中美三個聯合公報

1982年,以色列攻打黎巴嫩境內的法塔赫組織(第五次中東戰爭),阿拉伯國家在摩洛哥的菲斯開會,提出了「菲斯和平方案」,安德羅波夫宣布蘇聯支持「菲斯方案」,譴責以色列,蘇聯又一次擠進了中東問題的解決進程中。1983年8月,蘇聯擊落闖入蘇聯領空的韓國民航客機,機上269人無一生還,美國國會兩院均以全票贊同通過了對蘇聯的進一步制裁案,美蘇關係惡化。實際上,1981年后里根在恢復對蘇部分糧食貿易的基礎上推出了對蘇天然氣禁運,

1982年,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挾在馬島戰爭中獲勝之威訪華,與中國磋商香港問題,鄧小平嚴正回應:「如果中國在1997年,也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48年後還不把香港收回,任何一個中國領導人和政府都不能向中國人民交代,甚至也不能向世界人民交代。」英方態度軟化,雙方敲定香港回歸中國時間表;撒切爾夫人前往北京的菜市場用人民幣買水果,表達對中國改革開放的歡迎。1984年,撒切爾夫人再次訪華,中英就香港歸還中國事宜簽署協議,鄧小平提出解決港澳台問題的「一國兩制」方案;同年,鄧小平南巡深圳,中國改革開放加速;不久中國又和葡萄牙協商解決了澳門歸還中國之相關事宜。1997年、1999年,香港、澳門回歸中國。

里根在1984年總統大選中以壓倒性優勢連任總統,並於1985年3月提出了「星球大戰計劃」,雖然這一計劃的提出有冷戰的因素,但「星球大戰計劃」促進了以計算機產業為代表的一系列高新產業的飛速發展,直到今日,美國仍在這一領域擁有十分明顯的優勢。

為了加強與美日的競爭力,1985年,法國總統密特朗提出「尤里卡計劃」(歐洲工藝技術共同體計劃)。1986年3月,中國推出了旨在發展尖端科技的「863計劃」。以「星球大戰計劃」「尤里卡計劃」和「863計劃」為代表的一系列發展高科技的計劃,表現了各國政府對於科技的重視。然而,儘管蘇聯有健全的科學人才培養體系和發達的教育,但蘇聯在自然科學上的發展並沒有轉化為對生產力的拉動。蘇聯失去了利用科技的發展來解決國內日益嚴重的經濟困境和推動經濟改革的契機,其經濟體制的崩潰最終無可挽回。

落幕:羅納德·里根/喬治·布希(老布希)VS米哈伊爾·戈爾巴喬夫(1985-1991)

米哈伊爾同志作報告,他問:「我們這裡有沒有敵人?」一個人回答:「有一個,他坐在第四排第十八號位子上。」「為什麼他是敵人?」回答:「列寧說過敵人是不會打瞌睡的,我發現全場只有他一個人沒有打瞌睡!」

米哈伊爾同志訪美,羅納德先生邀其享用最新科技成果:全自動超舒適馬桶。用畢,米哈伊爾同志從心底讚歎,暗下決心:我國也要研製。 回國後,一個攻關部門成立了,進展順利。可是,羅納德先生突然訪蘇,米哈伊爾同志措手不及,召開緊急會議,要求三天後必須制出。米哈伊爾同志久久不見羅納德先生有便意,左右加巴豆於咖啡給羅納德先生喝下,終於如廁。羅納德先生事畢,感到的確舒適如意,心想,蘇聯的確利害,這麼短時間就研製出這麼舒適的馬桶。我得好好研究。於是,羅納德先生又一次掀開馬桶蓋,扭了一下按鈕,只見,馬桶下伸出一隻手,將他的臉仔仔細細地抹了一遍。

列寧、斯大林、赫魯曉夫、勃列日涅夫和戈爾巴喬夫坐在火車裡,火車開不動,才知道前方的鐵路中斷了。列寧:「應該發動群眾再進行一次星期六義務勞動」;斯大林一氣之下下令「槍斃他們」,但是火車還是動不了。赫魯曉夫又決定「給他們平反」,無濟於事。勃列日涅夫:「我們搖晃自己的身體,就當作火車能前進了」。戈爾巴喬夫說:「我們下車吧。」

一個美國代表團要訪問一個蘇聯的工廠,當局就預先教工人要怎樣回答代表團的提問。代表團來後問一個老工人你每月的工資是多少,老工人回答有3000盧布;代表團又問他有多少存款,他回答有10萬盧布;代表團問:你存了這麼多錢準備幹什麼呢?老工人回答說:「我準備買一雙靴子。」

蘇聯的軍費開支至今仍是一個謎,因為蘇聯官方公布的軍費數據和維持一支世界上最龐大的武裝力量是不相稱的,西方估計蘇聯軍費開支可能佔總預算的1/3。軍備競賽消耗了蘇聯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財力,造成蘇聯生產結構的畸形,民用部門資金和技術不足,農業生產率低下,經濟改革停滯。蘇聯人民的物質文化需求無法滿足。當美國執行戰略收縮時,蘇聯不是借冷戰緩和的良機厲行改革,反而加大了在軍工方面的投入,體制越來越不協調的同時也越來越脆弱;這樣,當美國積蓄實力重新投入冷戰之後,蘇聯經濟終於不堪重負。

1986年,戈爾巴喬夫提出「新思維」概念,即「現實主義地估計形勢,全面冷靜地估計業已形成的局勢及其變化,尤其是避免核戰爭」「全人類的生存、全人類的價值高於一切」「各國和平共處,無權干涉他國對發展道路的選擇」「安全的基礎是承認各國人民和各個國家的利益,承認各國在國際交往中平等;安全只能是平等的、相互的和全面的國際安全」「不把對抗而把對話視為目標」。這一年也被聯合國定為「世界和平年」。

戈爾巴喬夫還提出了「歐洲同屋」,調整對東歐各國的關係,並拉攏西歐各國;戈爾巴喬夫也注意改善同廣大發展中國家的關係,自1986年到1988年逐步從阿富汗撤軍。蘇聯駐美大使多波雷寧指「阿富汗戰爭在我國人民心中造成了深深的創傷,動搖了蘇聯的基礎」。從1985年11月至1988年12月,戈爾巴喬夫和里根先後五次會晤,並實現互訪,在裁減導彈和核裁軍上達成一致。戈爾巴喬夫還謀求改善對華關係,在80年代末實現了中蘇關係正常化。

內政方面,戈爾巴喬夫從經濟改革入手,然而蘇聯經濟已經積重難返。到了1987年,戈爾巴喬夫又轉而謀求政治體制改革。戈氏從徹底反思大清洗的過錯入手,推動政治體制的轉軌。然而,政治改革的操之過急加劇了意識形態領域的混亂,俄羅斯民族固有的彌賽亞救世主義情結使蘇共向心力大大降低——僅1990年7月到1991年7月一年間,22%的黨員退黨。1990年3月,戈氏當選為蘇聯第一任也是唯一一任總統。

憑藉里根的高人氣,其副手老布希在1988年成功當選美國總統。布希上台後提出了「超越遏制戰略」,稱賞戈爾巴喬夫改革,要「推動建設一個開放、統一和自由的歐洲」,繼續「以實力換和平」。到蘇聯解體時,布希和戈爾巴喬夫共進行五次會晤。1990年,蘇聯的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兩個加盟共和國爆發武裝衝突,蘇聯內部謠傳戈爾巴喬夫辭職。8月,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美國對伊拉克企圖打破中東戰略平衡心懷不滿,採取經濟制裁、外交孤立和軍事壓力並舉的措施,蘇聯則放棄了在海灣危機中扮演主角的努力。

1989年,瓦文薩率領波蘭團結工會在選舉中獲勝,共產黨在波蘭被架空,團結工會主導修憲,確立多黨制,東歐劇變拉開序幕:

匈牙利:1989年2月舉行的中央全會對納吉進行了重新評價;6月,卡達爾辭職,匈共宣布實行自由選舉,自願放棄政權。

捷克斯洛伐克:1989年12月,捷共面對布拉格等地的示威,宣布停止活動,總統胡薩克辭職,反對派領導人哈維爾當選總統,「布拉格之春」主導者杜布切克當選議長,確立了多黨制體制;1993年,經全民公決,捷克斯洛伐克分為捷克和斯洛伐克兩個國家。

保加利亞:1991年,保加利亞進行自由選舉,反對黨獲得多數,確立資本主義國家體制。

羅馬尼亞:面對周邊國家的劇變,齊奧塞斯庫加強了對輿論的控制。1989年12月16日,羅馬尼亞的迪米什瓦拉發生示威,齊奧塞斯庫未加重視,21日,示威擴大到全國,齊氏宣布實施緊急狀態,在首都布加勒斯特舉行集會譴責示威,示威進行的一半,人群中忽然有人高喊「打倒齊奧塞斯庫」,一呼百應,集會人群一齊高喊「打倒齊奧塞斯庫」。齊氏驚慌失措,下令防長鎮壓,防長拒絕執行命令,自殺身亡,這一事件使得軍隊也倒向了人民一邊,齊氏倉皇出逃,於12月25日被捕並槍決,軍方成立救國委員會接管政權,宣布放棄一黨制。

阿爾巴尼亞:原領導人霍查於1985年去世,阿利雅繼任,在1991年的自由選舉中,勞動黨保住政權,阿利雅當選總統,勞動黨宣布「向社會民主體制轉變」,翌年舉行的議會選舉中,反對黨獲勝,組織政府。

南斯拉夫:1990年,斯洛維尼亞宣布退出南斯拉夫,實行資本主義體制,克羅埃西亞、波黑、馬其頓先後效仿,塞爾維亞和黑山在1992年組成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南聯盟)。1999年,南聯盟分裂,塞爾維亞和黑山成為兩個國家。

東德:1989年10月,東德爆發大規模示威,領導人昂納克宣布辭職,埃貢-科倫茨接任,柏林牆被拆除,西德總理科爾也正式提出統一路線圖。英法為了維持其在歐洲的優勢,不願德國過早統一,撒切爾夫人和密特朗強調「不要忘記兩次世界大戰的歷史」,蘇聯也藉機表示「應當維持戰後的邊界」;美國則不明確表態,表示「尊重德國人民的選擇」。到了1990年,東德舉行自由選舉,反對黨上台,兩德統一進程加速。科爾向戈爾巴喬夫表示德國統一後將向蘇聯提供高額援助,戈爾巴喬夫表示「同意兩德統一」,美國向英法施壓,加之英法也看到兩德統一不可阻擋,轉而表示支持統一。1990年10月,民主德國(東德)宣布加入聯邦德國(西德),兩德統一,美、英、法、蘇宣布停止對德國的「戰後管制」。

1990年3月,立陶宛首先宣布從蘇聯獨立,翌年1月,蘇軍坦克開進立陶宛,美國向蘇聯施壓,蘇聯無奈之下眼睜睜看著波羅的海三國獨立。東歐各國劇變之後,新領導人紛紛向西歐靠攏,提出「建立一個統一的歐洲」,華約和經互會名存實亡,1991年,華約和經互會宣布解散。8月19日,蘇聯副總統亞納耶夫趁戈氏不在莫斯科時發動政變,宣布戈氏「無法履職」,自己「代行總統職權」,此前就一直在各加盟共和國間積極活動的俄羅斯總統葉利欽——儘管其住宅被亞納耶夫派人包圍,其與外界通信卻並未被切斷——發動人民上街示威,軍隊表示「絕不把槍口對準人民」,在烏克蘭的戈爾巴喬夫也發表聲明譴責政變。面對國內外一片反對浪潮,亞納耶夫被迫將政權交還戈爾巴喬夫。

此後,布希繼續支持戈爾巴喬夫的政策,蘇聯經濟瀕臨崩潰,戈爾巴喬夫請求西方援助,布希則提出蘇聯應該制定「新聯盟條約」。基辛格指「美國應該促進蘇聯的解體,戈爾巴喬夫毀掉了曾經鐵板一塊的黨,這就必然導致統一的、中央集權的蘇聯的解體」;布熱津斯基則認為「八月的事件標誌著蘇聯的奄奄一息,美國應把重點置於各加盟共和國上」,葉利欽應邀訪美,彼時蘇聯境內的分離主義思潮已經十分高漲,繼波羅的海三國後,烏克蘭、白俄羅斯、摩爾多瓦、亞塞拜然、吉爾吉斯、烏茲別克、塔吉克、土庫曼、哈薩克先後宣布獨立。

1991年12月8日,俄羅斯的葉利欽、烏克蘭的克拉夫丘克、白俄羅斯的舒什科維奇簽署獨立國家聯合體協議(《別洛韋日協定》),這一協定擴大為12月21日由俄羅斯主導的更大規模的《阿拉木圖協定》,宣布成立獨聯體,而上述兩個協定都是在拋開戈爾巴喬夫的情形下締結的。12月25日,戈爾巴喬夫發表講話,宣布辭去蘇聯總統職務,同時「蘇聯作為一個政治實體,從即日起停止存在。」當晚,蘇聯國旗從克里姆林宮降落,代之以俄羅斯的白藍紅三色旗,蘇聯解體,冷戰結束。


推薦閱讀:

美軍對外軍提供軍事訓練的現狀分析:安全援助動態儀(Security Assistance Monitor)的分析
齋月有利於養成堅定、剛強和廉潔的美德嗎?
知乎上的人應該怎樣探討外交藝術問題?
如果苏格兰独立的话,将会对英国和欧洲产生什么影响?
難民流入對國家有什麼影響?

TAG:历史 | 国际关系 | 政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