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以為是多動症,感統失調是個什麼鬼?

我的朋友卡拉,有一天突然在微信上推給我一個鏈接,熱切的邀請我支持她的新媒體文章,說是可以中大獎。

我素來對這個抽獎之類的東西沒有什麼興趣,出於穿開襠褲的情誼,我在朋友圈轉了,結果,我就真的中了獎。

價值888元的感統測試及體驗課。對於這個大獎,我一直沒有放在心上。

直到那天我跟Tony大幹一架,想起來曾經模糊的聽說孩子脾氣大不聽管教跟這個什麼「感統失調」有點毛線關係,

於是決定死馬當活馬醫,去測一測看。

去之前tony是抗拒的,他一再強調,我又不是弱智,為什麼要去測智商?

他本能的覺得這個測試是跟智商有關。

我對這個什麼感統失調一無所知,胡亂解釋,

就是能找到你情緒的開關,幫助你控制自己的情緒。

這樣我們就能和平共處,每天都相親相愛,其樂融融了。

我想,他最終決定要去,也正說明了當時情緒的失控在某種程度上也對他造成了很大的困擾。

測試的過程很簡單,孩子會有一個簡單的對話交流,一些通過畫畫、聽力、肢體、圖形辨別的測試,還有一個需要在房間里完成的一套筆答題。

1個小時左右。

大概等待半小時後,一個老師來跟我聊了聊孩子的情況,具體細節不說了,結論就是,

聽廣度、聽記憶、超齡,大約相當於8-9歲的水平;

視分辨、視廣度、視記憶,滯後,僅為3歲水平;

前庭感統失調,手眼協調能力,滯後;

觸覺感統失調。

坦白講,我當時有點蒙圈,只是隱約覺得貌似說得很准。

估計很多人也跟我一樣感受,what are you 弄啥捏?

1、感統到底是個什麼鬼?

感統是感覺統合的簡稱,理論上解釋是大腦和身體相互協調的學習能力。

我的理解就是,人通過感官來獲取外界信息,並處理做出積極的反應的一種能力。而感官就包括,聽覺、視覺、觸覺、味覺、嗅覺、前庭覺和本體覺。

這種能力的發育絕大部分是在幼年時期完成的,當然,並不絕對。

如果我這麼說還是不夠通俗的話,那麼我拿tony來拆解一下,可能就比較具體了。

聽覺和視覺感統,其實是相對比較好理解的,就是通過聽和看,來獲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這一點,其實很多人都應該有切身的體會,在我們上學時候背課文,有些人通過不斷的朗讀來記憶,而有些人則是通過在本子上抄一遍;有些人非常受用於老師課堂上講課的過程,而有些人則很習慣看書和資料。

其實這就是聽覺學習者和視覺學習者的在聽覺感統和視覺感統上的優勢體現。

我家這位仁兄聽覺廣度、聽覺記憶都是超齡。

也就是說,他通過耳朵來獲取信息的能力非常強,而相反視覺廣度、視覺分辨、視覺記憶相對滯後。

幼兒園中午他睡不著,躺在床上聽老師們在屋外聊天,誰誰誰漲工資了,誰誰誰要升職當園長了,誰誰誰家的孩子又搗亂了,如數家珍。

平常他一邊在屋裡自己玩積木,但是耳朵卻可以同時捕捉來自客廳的各種對話信息,插入我和阿鐵的對話,發表他的看法。

地鐵上、小區里、超市裡,隨時隨地他能告訴我他聽到的各路八卦,比如哪個小朋友吵鬧他媽媽怎麼教訓他的,比如那個阿姨電話里跟人吵架了……

他非常害怕鞭炮、氣球爆炸、甚至是有東西掉到地上發出的動靜,他去電影院看電影要坐最後一排並且需要戴耳塞。

但同時,他在家裡對抗我們的方式多為製造大分貝的噪音,比如歇斯底里的叫喊、比如敲東西發出巨大的乒乒乓乓的聲音,對他來說,聲音大即能造成大的影響力。

他永遠分不清左右,b和d,p和q,6和9到現在都要琢磨半天,寫字經常是反的,看書一行一行的漏掉,有時候一個東西放在眼跟前都看不見。

一個電話號碼念一遍就記住了,寫在紙上就立馬不認識了。

嚴重的時候,到了你對著書,一個字一個字的跟他說,他就完全記不住,只有眼睛不看著書的時候才能聽進去你在說什麼。

觸覺感統就是通過接觸的感覺來獲取信息,聽起來很玄妙,其實不然。

所謂順產的好處,產道擠壓對孩子發育的影響,此前我深不以為然,認為為了鼓勵順產,說得有點玄了,而我破腹產的兒子,不是也聰明可愛么?現在想來,應該是跟這個觸覺感統的發育有很大關係的。

還是說tony吧,他從小就不喜歡洗臉,洗澡不用毛巾,不愛洗頭,理髮,任何東西一碰他,不是癢,就是疼。

再大一點,他在跟小朋友接觸的過程中,誰稍微碰他一下,就會引起大怒。所以排隊的時候,他永遠會站在最後一個,很不巧,他又是個小矮個,很多紛爭都發生在排隊等待的過程中。

他從3歲開始就拒絕除媽媽之外的人的擁抱,到現在我要摟他一下,他都需要提前做準備,如果誰在他毫無防備的情況下擁抱他,可能會遭到自衛反擊。

延伸下來,其實這是很影響他的人際交往的,他的無意識的抗拒會讓人很難親近,而對於肢體觸碰過激的反應很容易引起紛爭。

其實我的理解,觸覺感統的失調實際上是身體無法通過觸覺獲得正確的判斷,從而有過激或者遲鈍的反應。

前庭覺和本體覺更專業一點。

簡單來說,前庭覺跟重心和平衡感有關係,而本體覺則更多的體現在手眼協調,精細動作上。

比如,有些人怎麼都不暈車,而有些孩子暈車非常嚴重,這就是與前庭覺發育有關。

而本體覺則與系鞋帶,扣紐扣,用筷子,用剪刀、拍皮球等這些對手眼協調有要求的動作有關係,比如tony同學,到現在都沒法用好筷子,費死牛勁了~

這都是基於我兒子的體現形式,我自己的理解,也許還有更多其他孩子的其它表現形式。

2、感統失調不是病!

回到原題,在測試完成,獲得「tony感統失調」的結論的時候,我非常焦慮。

天知道我認為他是一個多麼健康的孩子,居然有這麼「嚴重」的精神疾病。

真的,在那一瞬間,我認為這是一種精神病。

焦慮到我幾天幾夜都沒睡好覺,

我的搜索引擎的記錄全都是「感統失調」的相關詞條。

所以,今天我的重點是,

感統失調不是病,其實每個人都有。

感統失調不是病,其實每個人都有。

感統失調不是病,其實每個人都有。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說三遍,說三遍。

你回想一下自己小時候,你沒有多動、注意力不集中的時候嗎?

有沒有人到現在還暈車到出門要準備暈車藥?

有沒有人一輩子用筷子都不那麼利索,系鞋帶手跟腳似的?

聽覺學習者和視覺學習者,有誰能說哪一種更具優勢?

你看我家阿鐵,快40歲了,跳個舞跟大猩猩似的,經常同手同腳,也沒耽誤他娶妻生子,上班賺錢,甚至還曾經在公司年會上領銜表演「狐狸叫」的熱舞呢。

所以,有什麼關係呢?

有點失調就有點失調唄。

當你把心態放輕鬆了,反而更能客觀的去判斷在我們孩子身上存在的那一點點感統發育上的不平衡的狀況。

也才能更理性的,甚至是悄無聲息的在生活里就幫助他們調整回來了。

3、堅持做感統訓練

經過我反覆的考慮,最終給tony選了相關機構的感統訓練的課程。

因為在當時,我和他的關係其實處於非常緊張的階段,所以我並不認為在當時我適合在家裡給他做一些感統訓練;而且感統失調很大程度上跟家長與孩子相處的方式方法也有關係,所以我也希望可以通過專業的訓練,讓我自己可以有一些改變。

我很感謝兒子在這件事情上的堅持,

整整十個月,基本上在我所看到的孩子裡面算是訓練強度最大的那一個。最多的時候一周5天的訓練,一次2個小時,風雨無阻。連兒童醫院樓下小賣部的那個售貨員都認識我和閨女了,因為我們倆幾乎天天定點去陪著上課。

現在他已經是個一年級的小盆友,還是有很多問題,而我們的訓練也還在日常生活中,通過各種小遊戲,運動項目等方式在繼續。

值得欣慰的是,他的觸覺感統已經趨於正常,前庭和本體也有很大程度的提高,跳繩、游泳都可以跟上正常孩子的進度。視覺還略落後一點,通過學習中的寫字,畫圖,也會有好的鍛煉。

重要的是,我不再那麼焦慮,可以安靜平和的陪著他一點點的去改善,也不會在給孩子扣上「多動症」這樣的標籤。

限於篇幅,大家請關注我的 微信公眾號 「媽蜜吖」 ,查找「感統失調是個什麼鬼?」這篇文章。文末有給大家推薦在家裡可以自己和孩子做的感統訓練。

這是我跟兒子的訓練老師一起確認過的,通過我跟兒子的實踐比較好操作,也比較有成效的幾種方式。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其實可能媽媽們發現了孩子的一些感統失調的苗頭,完全可以在他不知不覺中通過家庭的一些訓練來調整。越早越好,孩子也比較容易接受,而且年齡小也很好調整,如果暫時沒有這方面問題的孩子,我覺得在家裡做做這方面的練習也可以對孩子的發育有很好的促進作用。

推薦閱讀:

我們是否有責任追求真理?
9歲男孩經常思考沉重哲學問題正常嗎?
人長大後就一定要變得很功利很現實嗎?
「的地得」究竟怎麼用?口訣+公式奉上
徹悟 道德經 第52章 襲常

TAG:教育 | 幼儿教育 | 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