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凱如果再統治中國20年,如今對他的歷史評價會不會比較好?

繼上一篇講李鴻章之後,今天又來給大家重評另一個歷史人物了。

可能看完此文後,又有人來跳出來說我「洗白」,拜託不要再出現這麼小學生的辭彙了。我「洗白」袁世凱誰有人給我付錢還是咋地?寫文的目的,只是希望大家多從全方位的視角去看歷史人物,別中學教科書說什麼,你們就信什麼。

--------------------

袁世凱這個人物,無論從教科書的印象,還是民間的觀感,我估計應該是一九開,甚至更低吧?不甚了解的人,第一觀感會覺得這個人物一無是處,對他的標籤就僅局限於「竊國大盜,妄圖稱帝,袁大頭」等等。

雖然我承認從正常人的美感出發,一枚錢幣印成這樣確實有點丑。。。不過以貌取人來取笑一個歷史人物,這也是很幼稚的行為。我們就來還原一下當年袁世凱的形象吧。

(一)背叛維新黨

袁世凱早年一大罪狀,就是把維新黨賣了,向慈禧告密,最後導致光緒政變失敗。

因為大家覺得光緒被軟禁了一輩子很可憐,康有為政變失敗很可憐,所以同情他倆,自然袁世凱的形象就好不了。但假如我們站在袁的角度,會做出怎樣的選擇呢?

首先,光緒和康有為太愣頭青,做事太激進

光緒想要變法,想救中國,這個想法是好的。但不能光因為他想法好,就無視掉他手段太平庸,有勇無謀這一點。他完全有很多方法來實現救國。

方法1.隱忍,等慈禧死了再施展抱負。

光緒幾歲,慈禧幾歲?再等上三五年,老佛爺就歸天了,那時再改革不行嗎?歷史上這麼多卧薪嘗膽,隱忍不發的典故,光緒怎麼完全沒學到一點?

他採用的方法,是想政變搞掉慈禧。再怎麼說,她也是跟你有血緣關係的長輩,你政變搞掉一個撫養你長大的人,從慈禧的角度,得多傷心?慈禧識破後也沒殺他,只是軟禁,已經是很仁慈了。

方法2,變法慢一點,別一下子惹毛一大群人。

歷來變法都是失敗多成功少,所以更要步步為營。但光緒和康有為明顯又是不懂從歷史中吸取教訓。百日維新,光緒100天就公布240多條新制度,康有為寫的奏摺堆起來有一個人這麼高,但是有用嗎?

第一,你一下子變這麼多法,下面的各級官員消化得了嗎?有人幫你執行嗎?沒有,那就全都是空話,只是讀死書的愣頭青想抒發自己的才華而已。

第二,變法得罪很多人。維新黨打牌不懂得一張張打,你240多條法,一下子全公布出去,敵人全都知道了。滿洲的權貴知道你要搞他們(取消滿人和皇親國戚特權),舊大臣知道你要搞他們(康有為曾說,殺掉一兩個一二品大員,變法就有望了,開地圖炮得罪所有大臣),廢除八股,一下子把讀了十幾年書準備高考的學子得罪光,裁汰冗員(基層官員和士兵,因為覺得他們不幹活/戰鬥力差),一下把基層和部隊得罪光。請問還有哪個領域是他們沒得罪的?我都想不出來了。

但是你維新黨在基層又沒有勢力,現階段只是相當於皇帝身邊的書童,就敢這麼大放厥詞。所以最後百日就失敗了,能怪誰呢。

再說回袁世凱。其實他也沒有主動要「背叛」你維新黨,而是你們主動硬拉他過來當叛黨啊!光緒給袁下旨陞官,你說老袁是接受還是不接受?

不接吧,哪有皇帝給臣子陞官,臣不要的道理?

接吧,那就是承認自己死跟光緒一條道走到黑,把當時社會所有主流力量得罪光,還混不混了?老袁一向是個圓滑的人,這樣做完全與他的做人理念不符。

歷史上,到底是老袁先跑去告密,還是慈禧先決定收拾維新黨,這個先後順序其實是比較模糊的。維新黨早就敗象已露,老袁告不告,其實結果都不會變。

袁世凱做的,只不過是棄掉一艘明知要沉的船,抱緊主流階層的大腿而已。而且他在維新黨失敗前,已經委婉提醒過他們太急,算是仁至義盡了。

但維新黨流亡海外後,把袁說成是維新失敗的關鍵因素,這顯然就有點不符合事實了。這也是造成後世覺得老袁形象不做好的原因之一。

----------------------------------------

二,民國總統時期

接了孫中山的位置就任民國總統,其實並非後世印象的那樣強搶,而是在當時算是眾望所歸。因為找不到比他更適合的人選了。

因為後來是蔣介石上台執政了幾十年,蔣為了鞏固自己「正統革命接班人」的印象,自然要吹捧孫中山,自然就要貶低袁世凱。所以我們要跳過抹黑,直接看當時的社會現狀。

為什麼說沒人比袁世凱更適合?

第一,他是全中國最強的軍隊——北洋軍的領袖。北洋軍很多將領是他早年訓練培養出來的。在當時的亂世,一個懂軍事的領袖上台,更能抵抗外國列強。事實也證明了,老袁一直強烈地抵抗日本人,一心想發展國力,「十年後與日本抬頭相見」。

而孫文呢?軍事上一竅不通,每次一起義失敗就跑到海外躲了,甚至武昌起義這種著名的革命事件都跟他毛關係沒有,是其他革命同仁做的,所以當時社會的輿論其實是挺嘲笑他「遠距離革命」的。

第二,袁世凱反日,孫中山親日。

南京政府剛開張的時候,窮得叮噹響。這很好理解,當時「革命黨」其實就好像黑社會幫派,趁政府(清朝)倒了,自立為王。剛立,什麼稅收權都沒有(關稅,在洋人手裡,向工人農民收稅,誰認你?),自然窮。

當時孫中山和黃興以南京政府的名義,計劃租借滿洲給日本,借款一千萬。雖然這是空手套白狼(南京政府根本就管不了滿洲,相當於抵押個不屬於自己的東西來騙錢),但從意識上來說,這就是想出賣國家主權來圈錢的行為,是很難洗白的事,也是孫的一大污點。

而且從心理上來推測,估計孫當時也覺得這種政府成立起來,沒準過幾天就倒了,能騙到日本人錢就抓緊騙吧。所以與其給一個自己都對自己建立的政府沒信心的人當國家領袖,為什麼不給一個有軍隊,有地盤,有收入的袁世凱來當領袖呢?

第三,北方國力強,南方國力弱,給北方領袖當總統很合理

如上所述,南方當時亂成一片,革命黨自己都割據,武昌起義之後就出了3個政府,武漢廣州南京。孫中山當了總統後,革命黨裡面本身就有很多人不認。

等南北合議的時候,本來孫中山想耍陰招,要袁世凱隻身來南京就職,但是這麼水的鴻門宴全天下都看得出來了,所以連孫中山忠實的追隨者都覺得不厚道,質疑他這麼做是不是想故意破壞和談,想當洪秀全第二,自己在南京關起門來當土皇帝。

明明北方實力較強,你還要人家的領袖聽你的,過來鴻門宴,可能嗎?所以當時大多數革命元老(如黃興),孫的鐵杆(汪精衛),還有更多的不爽孫中山當領袖的其他門派革命黨人,都主張妥協。孫是無法逆轉民意,才不得不"高風亮節」,禪讓了民國總統之位。

所以說袁的上位,是連革命黨內部都認同的。

第四,袁能安撫清朝的舊勢力

因為袁有在清朝當過N年大官的背景,所以清朝的遺老遺少們更相信袁能給他們爭取到一些安置費,最起碼不會趕盡殺絕,革了他們的命。

例如溥儀和隆裕太后,說穿了就是孤兒寡母,挺可憐的。袁答應還照顧他們衣食開銷,還讓他們住在紫禁城。假如歷史的演變是老袁一直執政,那麼把他們像英國皇室那樣供起來,其實也無傷大雅,畢竟他們和平地放棄了皇帝的權力,避免了多少老百姓生靈塗炭,這點是有功的。

而且這麼做能夠建立一種仁厚的形象,讓舊朝的官員和軍隊覺得,老袁連清朝的最高統治者都能優待,那麼他們也不用擔心被秋後算賬。這樣軍隊和官員改一改服飾,就可以直接投入北洋政府這個新公司工作了。

這就好像如今一家公司被收購,裡面的員工人心惶惶擔心裁員。突然新上任CEO老袁說一個都不裁,這樣對於當時整個北方社會的士氣來說是不是更好?

對比一下就可以知道了,後來紅太祖執政,一下子把舊朝的各級社會力量三番五翻折騰個遍,這樣對社會一點好處都沒。

----------------------------

至於老袁最後的瘋狂,穿了皇帝衣服過把癮,83天之後就去世了,這點是事實,也沒什麼好洗的。但其實從人性的角度可以理解。

老袁家的基因不怎樣,他的父輩祖輩全都活不過58歲,他本人也是一樣。人在晚年總是會做一些昏聵的東西,例如太祖,就算是歷史評價基本九一開的李世民,晚年也是煉丹吃藥搞死了自己。老袁瘋狂了83天,其實也不過是穿穿龍袍,社會照常運作,對老百姓來說沒什麼傷害。想想太祖晚年瘋狂了10年,這麼一比,老袁的歷史評價是不是不用貶得太低呢?

83天畢竟只佔他58年生命的很小一部分,我們那這83天來批評他「復辟帝制」,似乎也不需要佔這個人物太大比重,畢竟他前面統治北方的時期,基本上還是可以的。

老袁死後,他的小弟紛紛割據,各省的山大王如閻錫山等也都割據了,後來蔣介石上台了,也是搞了幾十年都搞不定。但是老袁在台上時,底下的小弟基本上他還是壓得住。

所以假如歷史有平行時空,老袁多活個二三十年,由他來領導全國抗日,按他的能力來看,應該至少也不必老蔣差。而且中國各省可能也不需要經歷中原大戰等一系列群雄割據時期,直接大一統的專心發展國力二十年,那麼等到37年盧溝橋事變


推薦閱讀:

日本真心想建立滿洲國嗎?
炎黃子孫,為什麼炎前黃後?
清朝時期為何沒有了「倭寇」?
汨羅淵中波濤動,千本櫻下暗流涌
最近在看《毛澤東傳》,裡面有提到毛澤東曾經的一個理想政府是「孫中山任總統,康有為任總理,梁啟超任外交部長」。這樣的政府最主要的問題是什麼呢?

TAG:历史 | 中国历史 | 近代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