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選股
其實聊選股是一件非常吃力不討好的事情。如何選股其實是一個非常寬泛的話題,聊的角度太大了,每個人都有每個人選股的方法和邏輯,萬一我說了什麼不中聽的刺激了一些選股方法,肯定會被罵得很慘。但既然寫了聊聊炒股票,還是得繼續聊下去,分享還是件挺好的事情,對不對就自在人心了。關於選股的事情,我只能談談我自己的一些理解了。
選股的角度和方法有太多太多,其中還分有邏輯的和沒邏輯的,但在我看來,只要能讓自己持續地賺錢的,都是能成為選股方法的。我見過最奇葩的選股方法,是一次碰到朋友的朋友,夜觀星象選出6位數字(晚上能見度那麼低不知道怎麼看到星星的),居然過去5年每年都有20%以上的回報...... 對於這種選股模式,我只能說我欣賞但不理解...... 一般來說,對於眾多的選股角度,我希望聽到的是有邏輯的思考在裡面,如果沒有邏輯卻又能賺錢的,我只能表示很欣賞但我無法認同,只要你賺錢了我還是為你感到高興。
回到話題,聊到如何選股,我在之前聊聊炒股票裡面有提到過大致的思路和邏輯,大概就是分為技術面和基本面,技術面里類別繁多,而在基本面里基本分為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
從自上而下的邏輯來看,基本兩個角度:一個是宏觀和政策角度,另一個是行業發展角度。基本上的鏈條,是先看大格局,到大環境,到行業,再細分產業鏈,挖掘利潤彈性最大,具有業績拐點的標的。
比如,宏觀角度,一般選股的範圍在與商品期貨有關的有色板塊、貴金屬板塊以及與宏觀經濟高度相關聯的周期性板塊,比如房地產板塊。
舉個例子,比如上半年從宏觀經濟角度配置黃金。去年第四季度黃金跌很慘,不知道你們還記不記得,去年四季度,大部分人是認為今年一季度是要加息的。結果日本歐洲來了個負利率,去年8月人民幣大貶值幫美聯儲變相加了一次,一季度就業數據並不好,結果美聯儲一季度不加息了直接延遲,延長寬鬆預期一出來,黃金今年1月份就起來了。就一季度這種全球滯漲的環境下,最利好的就是黃金,加上一季度央媽開始放水,人民幣開始貶值,人民幣計價黃金上漲是無疑的。
好了,衍生到板塊。挖黃金的成本在短期基本是不變的,而價格的上漲會增厚黃金股的eps,一季度的價格上漲就會反映到黃金股二季度的業績預期上。
再到個股,黃金股里,山東黃金是最純的,還有就是湖南黃金。你可以去看一下3月開始這兩隻股票漲幅,並且看一下半年報是不是業績兌現。
基本上就是這麼個鏈條,如果要從宏觀上來找個股,但對於散戶不適用。
從政策上的角度就比較好理解,其實就是判斷政策傾向再去配置板塊。比如國企混改,特別是今年第三季度的上海本地國改股。比如地產股,這個和寶能之爭有點關係,太複雜不想說了。還比如PPP,比如上個月的環保以及園林板塊。一般來說,大資金覺得板塊會起來,就把個票都看一遍,位置低,估值沒過分,沒啥陷阱的都留下,全部配置一邊,比如第三季度初的葉展豪賭國企混改。還比如上個禮拜的債轉股。在這個方面,散戶是很難做的,因為你不知道時間周期,不知道該去賭哪只股票,因為你不可能都買一遍,每個買一萬,沒啥效果。在這方面,散戶選股在信息上是劣勢的,我能想到的可能就是去選擇小市值但沒太大問題的相關個股了。
在行業自身角度里的自上而下,不但要求對行業發展有個清晰的人士,還要對行業中的產業鏈邏輯分的很清楚。說白了,就是你看到一個好行業,去細分產業鏈,找到最有爆發力的環節,在利潤上短期內最有彈性,從而形成戴維斯雙擊。
說個自己做過的票,比如去年到今年上半年的新能源汽車,其實這個當你看到路上有越來越多的電動汽車的時候你應該就要去找數據去思考了。14年增量10萬,15年上半年增量就接近20萬,你要去想想為什麼會這樣。因為國家補貼?為什麼國家要補貼?因為16年開始第四階段燃油消耗限值標準要開始了,到2020年,所有車企生產的乘用車平均油耗要從2015年百公里6.9L降到百公里5.0L。你可去查查日本和美國現在的數據,你就知道這有多誇張了。
然後就細分產業鏈了。車廠標的少而且市值大沒什麼彈性,充電站沒標的而且不掙錢,充電樁市場太分散而且當時國內標準充電插頭有四個標準,bms還沒到時候,正極和負極還沒到拐點。在這個產業鏈里,最先賺錢的,將是最上游,鋰礦。
開始尋找標的,鋰礦里,哪個最具有議價能力?這個一查就有了,天齊鋰業,亞洲第一大鋰礦,收購擁有全球最大鋰礦公司51%股權,市場佔有率高,議價能力強,彈性是最大的。你去驗證下,看去年第三季度到今年一季度的股價,再去看它一季度業績,是不是兌現了。
從行業發展來看,基本上就是這個套路。其實這個是散戶可以學習的,而且特別是在相關產業里的人,這錢賺的比工資快。而且,這麼看行業,還特別長知識。
一次陪朋友修手機屏幕,修手機師傅說現在手機屏幕越來越高級,越來越難裝了,關於手機屏幕面板結構知道的一清二楚。我和朋友回去的時候就開玩笑,真是可惜了,從去年下半年開始OLED雨後春筍,像他那麼了解的稍微做一下研究,一輩子都不用修手機了。
透露點我最關注的幾個行業板塊,新能源汽車,OLED,半導體,物聯網。其中短期內其實我是相當喜歡OLED和半導體的。重大利益相關,我不說為什麼看好了,只能分享這些。
講講自下而上。自下而上基本就是從公司的角度去出發,基本上就這麼幾個角度,1借殼,2併購重組,3發定增。邏輯上,基本兩個,1外衍併購增厚利潤,2業務轉型,老產業換新產業,或者就是推倒重來,賣掉殼。
你會說,這我怎麼會知道,知道了我早就做了,而且這算內幕交易吧。
我一直非常喜歡billions里Axe說的一句話,媒體總是把消息當成貶義詞,然而消息並不代表什麼,關鍵在於你如何得到消息。
就問這麼一個問題,多少散戶會去每天看公告的?會把交易預案200多頁別說看一遍了就掃一遍?誰會去關注大宗交易?公告裡面含著太多的公開信息了,如果你每天都去看公告,並結合k線圖的漲跌去思考,畫出一條時間線,公司在這條時間線的每一個階段做什麼事情,股價如何表現,是能得到一個故事的。
你說怎麼選股,笨辦法,找個方向一個一個看,別無他法。給兩個方向,一個是發了定增的,一個是次新股,自己去研究。
關於基本面說完了,極其簡單聊聊技術面。
通過基本面選股,是很累很傷神的,大部分散戶其實都是在看圖,然而可以說90%的散戶是不會看圖的,或者是亂看的。
基本上,技術面看圖,就是笨辦法,2900隻股票一隻一隻看。聰明點的,先看強勢股,或是滯漲股。
我相信大部分看圖的人,無非是看那麼這些,裸k,均線,成交量,換手率,單子組成,各項指標,再畫上各種超級股複雜的線。理論上基本用的就是艾略特波浪、道氏、江恩,然後日本蠟燭圖看法,還有均線理論。但這幾年,其實失效的也挺頻繁的,因為太多人學了這些,造成了如今假突破假摔特別多的局面。但是學了總比不學好,這些書看看是非常有益的。
做技術面,是要每天盯盤的,交易員和市場是可以產生出一種聯繫的,也就是盤感。盯盤可以培養自己的盤感。做技術面,盤感還是相當重要的。盤感這個東西,有時候是天生的,當出色的盤感能加上優秀的基本面判斷,簡直就無敵了。
基本上很多散戶並不是全職做股票的,基本沒什麼時間盯盤,這樣基本別想做短線了。
其實如果很想鑽研技術面,纏論可以看一看,我自認為是很有用的,其實也不是什麼玄學,還是非常實用的,李彪是可惜了點,天妒英才。
關於纏論到底有沒有用,我是見過一個學纏論成功的,兩年鑽研,上萬張不同周期的k線圖,之後三年時間,50萬做到十幾億,的確是相當了不起,但當你看到他因為長時間看k線圖而目光獃滯沒有眼神的眼睛時,你會覺得其實普普通通做中產挺開心的。
推薦閱讀:
※應屆生應該怎樣在 VC 行業發展?
※股市動蕩,在投資方面,什麼樣的投資準則是合適的?著名的價值投資者有哪些,他們各自的風格是什麼樣的?
※5000億大放血人人有份,留給你的時間不多了
※歷史上有哪些投資回報較高的案例?
※奧運概念又來了!但只有這類房子值得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