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人性》學習筆記(中):分析實踐篇
02-10
文章整理自:如何讀懂人性,有哪些方法和相關書籍? - 高太爺的回答。以下個體心理學創始人阿爾弗雷德·阿德勒的《理解人性》,這本書我從2011年讀到現在仍愛不釋手,甚至忍痛花了好幾十美刀買了Kindle英文原版對照閱讀,期間斷斷續續寫了5篇筆記(下圖),大約有小十萬字。分為五個部分,分別是心靈篇,性格篇,經典情緒篇,經典性格特徵篇,以及性格分析實踐篇。這裡分享分析實踐篇內容,一些案例因涉及隱私略去。
推薦閱讀:
標題:如何分析一個人的性格?
性格是基本行為模式的外在表現。性格是一個社會概念,是個體在適應外部環境過程中表現出來的獨特風格,性格特徵是在行為模式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是行為模式的外在表現形式,所謂行為模式就是個體發展社會感並追求優越感的方式。所以探究一個人的性格,必須從個體的社會感和優越感兩個方面著手。一、真實社會感有幾何?人無法長時間與環境格格不入。人永遠不能也沒辦法脫離社會環境,人必須生活在社會環境中,所以人必然受到社會環境的約束,通常表現是社會規範、習俗、社會價值觀,個體必須想辦法適應所處的社會環境,因為個體沒辦法長時間與環境格格不入。【注釋1:個體生活在特定的社會環境中,而特定的社會環境必然對個體有具體的要求,比如體制內要求保持中庸低調,要以領導馬首是瞻,所以作為大環境下的一個個體,必須發展出相應的適應能力,否則同環境格格不入必然會被大環境及大環境下的其他絕大多數個體排斥,所以前幾年發展出一些共同點性格,比如盲從而很少思考,比如平庸而沒有成長,比如陷入庸俗的人際交往。】
【注釋2:所以,在某一個環境下表現優越的人,並不一定是最優秀的人,可能其自身發展缺陷正好符合某些扭曲環境的特殊要求,比如體制內,具有真正人格的、心理健康的人很難適應,因為環境本身是病態的,這時候個體面臨兩個選擇:要麼逐漸被環境同化,以減少心理上的尖銳對抗;要麼堅持自己的選擇,這需要強大的內心和獨立判斷,但在行為表現上還是符合大環境要求。】【注釋3:因而,不能依據個體在某一個環境下的表現而評價他的價值,而應該根據在各個環境下都通用的標準去評價個體的價值,比如樂觀,自信,勇氣,責任,擔當。如果某個環境要求個體去壓抑這些品質,應該要有自己獨立的判斷,或堅持本性而和光同塵,或遠離這樣的病態環境。】遵守社會道德規範和甘願付出是發展健康社會感的基礎。個體要發展社會感,有兩個基本條件。首先,遵守社會生活規律(待人禮貌,文明舉止,遵守社會道德,總而言之就是某種公認的社會標準),這是個體融入社會的前提。其次,對人際對象負有一定的責任和義務,簡而言之就是付出,只有先付出,才有可能發展並保持人際關係,得到人際關係的認可。無處不在的社會感(甚至內化到潛意識)要求個體行為符合社會規範和預期。對於任何個體而言,社會制約及社會感必然存在,所以我們在從事任何一項活動之前,都想方設法向自己或他人證明這個行動是合情合理的,是符合社會期望的,因此,每個人都想方設法地給自己的行為找到冠冕堂皇的理由,並在生活、思想及行動方面發展出各種各樣的特別手段和技巧,以此來滿足我們的社會感,或者自欺欺人,或者欺騙他人,總而言之,是讓自己看起來很有社會責任。個體往往通過虛假的社會感處理社會關係。如果注意觀察,在大部分人的身上有存在一種貌似社會感的假象,它猶如一層面紗,遮蔽了人的真實傾向和社會感,這種帶有欺騙性的假象增加了評估真實社會感的難度。比如對普通朋友生病的問候,如果只是出於一種禮節,沒有真實的擔憂和關心情緒,這就是一種虛假的社會感,只是讓自己和他人都誤以為自己關愛他人,試圖保持並發展彼此關係,所以真正的關心、真正的朋友反而會忽視對方身上的小病痛,而關心確實會給對方帶來困難、傷害的事情。
比如一位老太太在路邊暈倒,如果個體出於關心的心理將其扶起,這表明對他人有真切的關心,是真實的社會感,但如果拿著相機拍攝,並以道德法官身份對無人扶老人現象進行審判,雖然這種行為看似很有社會責任,但這是虛假的社會感,因為沒有對他人的真實關心和責任。「是否承擔人際關係中必要的責任和義務」是判斷社會感的核心標準。所以,要判斷一個人是否自私,是否真正關心他人,是否具有真實的社會感,真實的社會感是強還是弱,決不能僅僅依據表面的行為判斷,而是仔細觀察,認真分析,依據普遍的原則判斷:是否真正為他人利益著想,是否在關係中承擔必要的責任和義務。通過觀察自然流露的細節判斷真實的社會感。個體的真實社會感可能與某一件事情上的表現截然相反,比如吝嗇的人怕別人指責反而會表現的大方,所以決不能通過某一個表現進行判斷,因為這很可能是虛假的社會感。真實的社會感會在平時的一舉一動或小事中表現出來,尤其是無意識動作中暴露出來的,這些是沒有加以掩飾、扭曲的,通過對其無意識或日常生活中的細節加以評估,大體可以判斷出這個人的真實社會感。如何具體判斷真實的社會感?大概有三個步驟是:1、判斷的標準:是否承擔人際關係中必要的責任和義務,是否真正為他人利害著想。
2、觀察個體無意識的細節:人際交往中,每個人都或多或少戴著一層面具,具體到某個事件中,個體的表現與真實的自我相差極大,要對個體有意識的表現高度警惕不能被迷惑。要通過觀察個體無意識的、不加掩飾的生活細節,這些是反映真實性格、想法的素材。3、積累豐富素材後開始分析:要極為小心謹慎的分析他人性格,在得出結果後要繼續觀察、比對、完善,直到基本確定,根據性格優劣,或施加影響進行正面引導,或保持適當距離避免傷害,或深入發展關係。案例:略。二、如何追求優越感?
自卑感本質是一種「虛弱感」、「無能感」、「無力感」。自卑感與通常意義的不同,是指自身的無力感,是能力方面的欠缺,是無法有效處理環境刺激的虛弱感,有自卑感的人體驗到一種無能感、無力感、弱小感或恐懼感,希望改善或提高自身在環境中所處的位置。自卑感必然使個體尋求補償以緩解心理衝突。自卑感是一種心理上的緊張狀態,個體無法長時間忍受自卑衝突,一定會採取某種行動進行補償,以平息內心衝突。自卑感既能塑造人,也能摧毀人,是每個人在追求價值和完善人生過程中必需的心理反應。每個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它會推動個體去追求補償、適應(支配)環境。缺陷感或無力感越大,自卑越重,尋求補償也就越迫切。根據補償對象可分為直接補償和間接補償。直接的補償就是極大地發揮個體主觀能動性,將以前的缺陷轉變為優勢,即缺什麼補什麼。比如英國國王喬治歷經艱難培養演講能力,以彌補因口吃而產生的自卑感;間接的補償就是承認自己某方面的缺陷,並通過發展其他方面的能力以彌補不足。正面的例子有孫臏、司馬遷,但負面的例子更多,比如生活中避開主要的戰場或競爭領域,而發展各種奇怪的、微不足道的、沒有普遍適用性的能力進行補償,比如學習差的學生刻苦鑽研遊戲技能,成為遊戲中呼風喚雨的王者。根據補償的結果劃分為成功的補償和失敗的補償。成功的補償是指通過腳踏實地的努力,成功發展能力以彌補自卑缺陷,這實際上是一個人完善、提高的過程。就自卑程度而言,越自卑追求補償的動機和強度(深度)越強烈,在成功補償的人身上,不但可以看到一般的、健康的、適當的補償,還能發現「過度補償」現象,這通常在某些天才人物中表現極為明顯,比如司馬遷、霍金。失敗的補償是指個體為補償所做的努力不夠,或努力的方向是無意義的或完全錯誤的。這類補償最初表現是自我陶醉或自欺欺人,幻想不通過艱苦的奮鬥來超越自卑感,即通過虛假的補償取得心理平衡,但個體實際能力沒有得到發展、提高,真正的自卑感仍舊原封不動,這樣的補償不當不能解除自卑感,還會將它推向病態的境地,發展成真正的「自卑情結」。補償成功與否通常與樂觀、悲觀對應。成功補償的個體很好的解決了缺陷、不足與追求優越之間的矛盾,伴隨著矛盾的解決,他們達到了自己的預期目標,保持了心理上的平衡和健康,但若是一直未能達到目標,未能隨著外在環境的變化而做出真正有效的調整,那麼外在環境就會變得具有威脅性,將會給個體帶來巨大的心理壓力,同時這種補償的失敗尤其是不斷的失敗將會對個體造成累積性影響,使個體陷入挫折的狀態,引起個體的嚴重適應不良,即通常意義上的「自卑情結」。【注釋:根據對待困難的態度劃分成樂觀主義者和悲觀主義者。對待困難的態度,本質上是由對自身能力的定位判斷決定的,樂觀主義者對自身能力有準確地認識,能準確定位自身能力區間,即既有自知之明不會狂妄自大,也不妄自菲薄過度貶低自己;悲觀主義者往往貶低自身能力區間,即過分看低能力的上限和下限,導致對自身能力極沒有信心,從而放大了問題的難度,表現就是不自信。樂觀主義者的性格大體是沿著直線發展而來的,能夠勇敢的面對一切困難,對自己有信心,對人生持有樂觀從容的態度;悲觀主義者會形成「自卑情結」,生活在生活的陰暗面,悲觀主義者認為環境和問題是危險的,總是小心翼翼,畏首畏尾,缺乏自信。但是越壓抑越需要補償,悲觀主義者通常無法在現實中實現補償,故一般都通過天馬行空的幻想中取得安慰。】虛假的優越感(心理迂迴)是不良性格之源。自卑感通常是指不安全感、渺小感、無力感、不足感,他指的是個體在環境中感受到的「處於弱勢」之感。優越感指的是個體由於感到自卑而必然產生的一種渴望擺脫不利地位,獲得安全感、完美感、滿足感的動力。自卑感與優越感一體兩面,不管個體採取何種形式來補償自卑感,其目的都是為了獲得或保持優越感,因此優越感也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真實的優越感,它是成功的補償所產生的結果,它不但是切合實際的,而且能夠以積極的、理性的態度看待自己,看待問題;另一種是虛假的優越感,它是失敗的補償導致的結果,優越感不是建立在能力的基礎上,而是一種自欺欺人的空中樓閣。【注釋:環境障礙導致心理迂迴。一個人的主要性格特徵與其兒童時期心靈發展方向一致,這個發展方向可能是一條直線,也可能是迂迴曲折的。最開始兒童是沿著一條直線為自己的目標而奮鬥,在此過程中,他會形成積極進取、敢做敢為的性格,但這種直線很容易發生變化,因為兒童成長過程中註定會出現各種各樣的頑固障礙,而這種障礙可能會阻止兒童以直線追求優越感,而是用上了心眼,耍起了手段,通過百轉千回的心理迂迴實現目標,而這種迂迴的做法對其性格的形成起到了決定性作用。】個體往往對虛假優越感的追求樂此不彼。生活中存在著大量的對自卑感的失敗的補償和對虛假的優越感的盲目追求的現象,尤其是教育上的失誤,不用鼓勵的方法激發兒童克服自卑感,最典型的錯誤表現是:1)對身體有缺陷的兒童缺乏引導,致使他們絕大部分人無法克服強烈的自卑感的侵襲;2)對兒童太過驕縱,使他們從小就失去了努力奮鬥和補償的能力;3)從小對兒童賦予了錯誤的觀念和引導,迫使兒童追求虛假的優越感。如何具體分析優越感?個體如何克服、補償自卑感,會決定不同的追求優越感的方式,這是形成不同性格的根本原因。成功的補償,即健康的、有效的、科學的方式應該是直線或近似直線的方式克服自卑,這是建立在能力培養、個人發展提高的基礎上,而這通常形成健康的、樂觀的、建設性的性格。而失敗的補償,或者是補償不足,或者是方向錯誤,真正的自卑感沒有被解決,個體在自我陶醉或自欺欺人中體驗優越感,即追求虛假的優越感,而這導致了各種各樣的障礙性性格特徵,較為明顯的就是進攻型性格和防禦型性格。案例:略。以上。實踐是術,理論才是根本,如果喜歡請點贊支持下,我會繼續分享人性理論部分~推薦閱讀:
※我們也許正在互相同化
※因善良而陷入困境是種什麼樣的體驗?
※人們通常是怎麼愛上一個人的?又是怎麼短期愛上另一個人?
※為什麼我看到鋸鯨魚會感到悲哀看到切魚卻不會?
※人性越完美,個性越孤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