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職業搏擊落後的根本—思想觀念和軟環境的缺乏
02-10
中國職業搏擊(職業拳擊、職業踢拳、職業MMA)如火如荼的開展幾年來,職業選手新秀雨後春筍一般湧現,但目前能夠在世界範圍內拿得出手的選手卻始終寥寥無幾,在與世界高水平選手碰撞中,我們也明顯感受到我們在細節上的差距,是我們中國選手天生體質不行?還是我們的訓練水平不行?從鋼盔到「拳擊頭盔」中國軍隊在80年代以前是沒有配發鋼盔的,原因也很多,早在八路軍時期,因為武器彈藥缺乏,跟本沒條件佩戴鋼盔。即便個別有,也只是搶日本兵的鋼盔。因此中國軍隊早期一直宣傳使用防護器材就是貪生怕死的表現只有刺刀見紅才是勇敢,這種思想對軍隊的影響一直延伸到79年的自衛反擊戰,79年第一次自衛反擊戰時候,中國軍隊還沒有鋼盔,在實際作戰中,被流彈、破片擊中頭頸部造成傷亡的士兵非常多。這時候軍委才開始重視單兵防護裝備,鋼盔這種一戰時期就是步兵基本裝備的防護器材也直到80年代才進入中國的標準單兵裝備,中國軍隊直到80年代的兩山輪戰一線參戰部隊才開始真正普遍裝備80式鋼盔。
很多在國外職業俱樂部訓練過朋友都很感慨,最難忘的就是那裡的訓練氣氛,隊員之間訓練非常友好,沒有人會爭強鬥狠。例如日本的踢拳館,日常很少打全開放的實戰,但是每天都要打車輪戰的」反應訓練「,反應訓練跟實戰差異在哪呢?反應訓練就是不追擊,偶爾打一拳或者一腿的重擊,或者不打重擊,只要速度,不發力,以練習反應和技術為主。 反觀中國的專業隊和職業俱樂部,很多隊員最喜歡爭強鬥狠,好好的反應訓練,兩個人打起來誰也收不住手,一頓狂拍,不但不能把技術磨細緻,兩個人很可能都受了傷。受傷就需要養傷,就不能再進行對抗,於是,我們的技術總是練得不精。沒有陪練的尷尬職業的運動員,要想取得好的成績,不但要有高水平的教練團隊,也要有高水平的陪練團隊。在國外的俱樂部,一般都是幾個職業選手互做陪練,或者請其他俱樂部有技戰術特點的職業選手來陪練。這種在國外非常常見,例如霍利菲爾德在跟泰森比賽前,就曾經請過大衛.圖阿來打練習賽模仿泰森的技術,從而適應泰森戰術。而在國內,受保守思想和一些門派觀點限制,在外很難找到合適的陪練,當年熊朝忠備戰WBC金腰帶前,就曾經因為缺乏陪練而改在泰國訓練。國內一位大級別MMA運動員,也長期深受缺乏陪練所困。其實整個職業搏擊就像一個生態圈,大家只有互相服務,才能把職業水平整體提升。促進良性循環,單一一個俱樂部水平再高,沒有互相交流提升的「陪練」。這個俱樂部水平也只能原地踏步。霍利菲爾德跟太賽比賽前,跟圖阿進行練習賽
推薦閱讀:
目前中國很多教練、隊員對防護器材還抱著跟過去軍隊佩戴鋼盔一樣的思想。認為日常訓練佩戴護具,是一種怯懦膽小行為,在專業散打隊里,打實戰不戴頭盔、護脛的比比皆是,甚至有人嘲笑打實戰主動佩戴護具的人。而在一些職業搏擊體系成熟發達的國家,職業選手在訓練時護具的佩戴非常嚴格。非常害怕因為防護不嚴格而受傷
K-1冠軍魔沙斗與隊友訓練前佩戴護具在中國,很多職業俱樂部在打實戰時候根本不在乎對打的拳擊手套盎司數,其實這個也不能怨中國選手不注意,因為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我們國家生產的拳擊手套壓根就沒有標準按照國際上8.10.12.14.16盎司這樣劃分,就連散打規則里,關於手套重量都不是按照國際標準劃分,而是簡單的用65公斤級及以下級別的拳套為230克(8.1盎司)70公斤級及以上級別的拳套為280克(9.8盎司)。在一些武校里,拳擊手套就更離譜,很多武校提供的拳擊手套質量極差,大概只有5盎司,武校的學生就是在這樣缺乏防護的條件下生生「揍出來」的。很多武校連正規場地都沒有,很多武校學生就是在水泥地。土地練出來的
在國外無論業餘還是職業俱樂部,只要實戰,就必須戴14盎司以上的手套。小編曾經在泰國一家著名的拳館購買拳擊手套,工作人員拿來一副16盎司的,小編很不滿意說要10盎司的,但是工作人員搖頭說,你這樣大級別,用10盎司不但會打傷別人,你的手也會受傷。於是在我們感嘆很多洋人40歲也活躍在職業擂台時候,我們的隊員在缺乏防護意識思想下、很多未來的拳王在訓練中受傷,帶著一身傷病早早退役。,明明有些受傷是可以防護,可以避免的,運動員的身體就像一部賽車,需要精心養護,這樣它才可能跑得更久,而中國很多運動員由於防護意識欠缺,沒等練成拳王,先被「打廢」。訓練軟環境的缺乏魔沙斗與博求2007年K-1總決賽前,聘請泰國前職業冠軍打練習賽,模仿對手技術。
本文原載- 國士搏擊健身生活 公眾號 guoshigym推薦閱讀:
※「嘴炮」康納·麥格雷戈明確表示與「漂亮男孩」弗洛伊德·梅威瑟之後會有MMA的較量
※踢鋼管到底能不能鍛煉骨骼硬度?
※學拳的意義和出路在哪裡?
※K1的魔裟斗到底有多厲害?
※假如李小龍參加UFC格鬥能取得好成績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