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中國人最大的誤讀——日本

如果將中國人對世界各國的認知做一個簡單評估的話,可以這樣描述:對各國認知基本正確,唯獨日本例外,中國人對其普遍認知是完全錯誤,甚至截然相反的,且絲毫意識不到這一點。

中國人自幼通過各種渠道形成了對日本的下述印象:與中國人同文同種,同屬儒家文化圈,古代即學習引進中國的文化與制度;在近代面對西方列強時,二者分道揚鑣,日本學習西方文化與制度,摒棄舊有的中國制度,從而脫亞入歐,成功崛起。

幾乎不會有人對此產生懷疑,與此同時,個別對日本進行深入了解的人,在學習和了解過程中,會逐漸發覺有點「不對勁兒」:閱讀日本文學作品時,會感覺日本人的心理結構、處事原則、行為方式與中國人差異巨大;語言學家意欲將日語歸入東亞地區的漢藏/阿爾泰語系,卻發現死活都做不到——日語從根本上就與周邊各民族語言不具備同源關係。

如同1900年前後物理學史上著名的「兩朵烏雲」最終摧毀整個物理學大廈一樣,循著這些不和諧的蛛絲馬跡繼續挖掘,會發現越來越多的日本之於東亞大陸的不和諧之處,在經歷了不停打補丁,自我安慰「這不過是少數例外」——正如一個世紀以前物理學家們所做的那樣——的過程之後,猛然警醒:日本根本就不是東亞文化,何來「脫亞入歐」?人家從裡到外、從古至今就是黃皮膚的「歐洲人」,東亞地區人類學的孤島!

看看「觸目驚心」的事實吧:中國兩千多年以來就是中央集權社會,日本則自古封建領主林立、地方高度自治,與歐洲類似;中國皇帝權力巨大,改朝換代頻仍,日本與歐洲君主權力微弱,萬世一系;中國自古以來公有製為主體(公田佔半數以上),日本與歐洲自古實行私有制;中國宮廷實行宦官制度,日本和歐洲則從未有過;中國科舉取士,以賢能而非出身來選任官員,階層流動劇烈,農民起義家常便飯,日本和歐洲貴族世襲,缺乏選官途徑,鮮有農民起義與造反,社會階層幾乎沒有流動性……

論及日本民族性的孤絕東亞,最深刻的例子莫過於科舉制的推廣。中國在隋唐以前,同歐洲日本一樣,階層流動低下,世襲嚴重。隋唐之際開科舉考試選官,破除了世襲制,周邊國家紛紛效仿,並取得成功,比如朝鮮、越南。日本也在唐朝時期加以引進,實行貢舉制度,但由於貴族干政、學官世襲,大學寮基本上為貴族把持,博士推薦學生參加科舉,不是依據才學高下,而是以資歷名望,致使科舉制度日漸流於形式化。 11世紀後,形式上還繼續實行式部省試,但考生皆由權貴推薦,應考者幾乎無條件及第,科舉制至此已完全異化。對比朝鮮與越南的情形,旨在破除貴族世襲制的科舉取士在日本嚴重水土不服,最終還是輸給了貴族世襲這一根深蒂固的日本傳統。

與之形成鮮明對照的是19世紀下半葉,中、日兩國在面對西方侵襲的大背景下,推出的自我維新運動。很多人在總結這兩個同時期同性質的事件時,著眼於具體舉措的得失,而忽略了大環境的結構性影響。可以說,當時的中國和日本,除了生產力水平,就再無相似之處了。日本具備幾乎一切適宜的軟性條件:商品經濟高度繁榮(中國自古「鄙視」商業,打擊商賈,今天依然可覓其跡,比如官比商大),私有制,封建領主體系。而中國的一切都與這套西方體制完全相逆,那麼後來的結果也就可想而知了。同樣的西化改革,在日本順風順水,在中國就如逆水行舟。

每一個中國人耳熟能詳的是:日本古代時起就全方位學習中國,從唐朝引進了制度、建築風格、服飾等等;茶藝、圍棋、書法等中華文化也在日本落地生根……這些固然能說明一些源自中國的影響,但也就觸及了表皮而已。試看今天的中國人穿著西裝,吃著麵包,居住和工作在西式建築中;運動健身時拋棄了太極、武術,選擇了足球、籃球;欣賞源自西方的Pop music,movie/film, 在完全拷貝西方的頒獎禮上,著西式晚禮服的獲獎者在舞台上發表西式感言「感謝**,感謝x x」……這些就能說明中國屬於歐美文化圈嗎?大家一定認同,心理結構、思維方式等內在的東西才更能夠表徵一個民族。而日本與歐洲的關係就是如此——上千年的歷史發展過程與社會結構都極為相似。相形之下,日本與中國就只是表皮相似而已,可謂外表近中,內里近歐。

註:本文所提到的歐洲皆指西歐,蘇俄不能算純粹意義上的歐洲。


推薦閱讀:

日本旅行實用信息,初次赴日本旅遊必看(歡迎補充)
五年,你從豆瓣7.2刷到了8.9,「你的名字」究竟是?
第一次見男友父母就吃了26屜燒麥的吃貨妹子……還能要嗎
東京人和京都人有什麼區別?
警視廳的人比同級縣警地位高嗎?

TAG:日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