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世人已不知道德是啥,看《尚書》、《大學》咋說的

很多人哀嘆,現代的中國經濟水平是提高了,但是道德水平卻滑坡了。事實上,當下最嚴重的問題不是道德水平的滑坡,而是道德本義的丟失,我們現在連道德究竟是什麼都不知道了。要想重振道德,首要的是恢復道德的真實含義、本來含義。

從文獻上看,「德」字最早出現在《尚書·堯典》中。《尚書》的開篇是《堯典》,而《堯典》的開篇就是說堯德:

曰若稽古帝堯,曰放勛,欽、明、文、思,安安,允恭克讓,光被四表,格於上下。克明俊德,以親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協和萬邦。黎民於變時雍。

非常難懂是吧。實際上,不僅現代人覺得難懂,古代人也是一樣的難懂。對《五經》元典為何會如此難懂,現代一般會歸因於時間久遠,時間因素讓我們無法理解古人能夠理解的東西。這是錯誤的,因為這種說法沒有真正理解中國文字的屬性。

現代一般會認為,文言文和現代白話文字的區別,只是詳略程度的不同,前者簡略,後者詳細。事實上,這只是表面的區別。其實質區別在於,文言文本質上來說不是描述性的,而是助記性的、提示性的,而現代白話文則是描述性的。以現代文字為標準,文言文並不是完整的文字、真正的文字,而更是一種助記符號、提示符號,起到一個幫助記憶,和提醒回憶的作用。

也就是說,文言文,尤其是先秦古文,本來就沒打算詳細完整地描述事物,為事物提供完備的描述信息,而只是抓取關鍵性的信息,為完整的信息提供線索、提示和助記。那麼剩下的信息就留在了文字之外,靠的是口耳相傳。所以,完整的《五經》包括兩個部分:《經》和《傳》。《傳》就是經文之外的口耳相傳的部分。所以,《傳》絕非是僅僅是對經的詮釋和解讀,而是經的重要組成部分,甚至比經自身還要重要,因為沒有《傳》,《經》就是一堆亂碼。

所以,漢代時學習《五經》都是有「家法」的。「家法」指的就是口耳相傳的部分,就是《傳》。漢朝人最大貢獻是,把「家法」的東西,把《傳》的部分系統整理了,並形成了文字。這樣就把「口耳」相傳的部分文字化了,同時也改變了中國文字的屬性,從助記符號,從不完整的文字,向完整的文字轉變,但這個轉變並不徹底。

回頭來看《堯典》的第一段。

這段話的總體意思是,堯很有德,也正因為堯很有德,所以九族和睦,萬邦和諧,全天下的人民都變的一團和氣。

分開來看,這段話,又包括兩層意思。第一層意思是說堯德,第二層意思是說堯德的作用。第一句話是表達第一層意思,剩下四句表達第二層意思。

第一句,也是第一層意思,「曰若稽古帝堯,曰放勛,欽、明、文、思、安安,允恭克讓,光被四表,格於上下。」具體描述和形容堯德。可以這麼翻譯:考察歷史,堯的名字叫放勛,他嚴敬專心、有感召力、做事得體、睿智、安詳,他誠信恭謹,光照四方,人神稱讚。

餘下四句,也是第二層意思,「克明俊德,以親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協和萬邦。黎民於變時雍。」說明堯德的效果。可以這麼翻譯:堯能夠自明其大德,這使得九族親睦。九族親睦了,百官以禮相待。百官明理了,以禮相待了,萬邦之間就會和平有序。這樣天下的人民就改變,變的有德,從而很和睦。

之所以花功夫詳解《堯典》第一段,因為這段文字太重要了。毫不誇張地說,這幾句話,不僅是整部《尚書》的核心,也是整個中國文明文化的核心,也是整個中國傳統的核心。

從文獻上來說,中國傳統的核心是《五經》。但是《四書》又是對《五經》的提煉和總結。所以,也可說中國傳統的核心在《四書》。而《大學》又位居《四書》之首,所以,也可說中國傳統的核心在《大學》。《大學》之要,在「三綱領八條目」,即「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之三綱領,「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所以,中國傳統的核心就在「三綱領八條目」。「三綱領八條目」的基石是「明明德」,所以中國傳統的核心就在「明明德」。而「明明德」,其實就是《堯典》第一段中的「克明俊德」。

「明明德」、「克明俊德」就是明德,明德就是後來的修心養性。「格物、致知、誠意、正心」,或者簡稱「格致誠正」,就是具體的修心養性之法,或者明德之法。

《堯典》中的「克明俊德,以親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協和萬邦。黎民於變時雍。」其實就是《大學》八條目的後半段「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都是在講社會秩序的基礎是「德」。換句話說,中國的傳統認為,社會秩序只是一個效果,一個虛體,而非實體,是領導人有「德」的效果,只要領導人有「德」了,天下自然會和平有序,實現王道。

為什麼領導人有德了,國家、天下就是自然和平有序,是德賦予了領導人超強的「統治力」,並且老百姓都屈從於領導人的淫威嗎?非也,天子之「德」於天下有序之間的機制關聯在於,天子之德感化天下人,讓天下人也變的有德,天下人都有德了,天下也自然和平有序了。所以,天下有序的關鍵其實並不在於領導人有德,而在於天下人有德。領導人有德的作用並不能直接為天下提供和平的秩序,而只是能幫助天下人都實現有德。

任何人要「明德」,要實現有德,完全是自己的事,要唯有靠自己才能夠做到。這就是《大學》中強調的,「明德」之明是「自明」。這實際上也是在認為,德的根基乃人心所本有,只是自己知道不知道而已,自覺不自覺而已。所以,明德並非把外在之德、外在之標準注入進、灌輸進人心,而只是實現對自己內心的本有之德實現自我意識、自我知覺。

既然,天下人的明德是天下秩序的基礎,那麼何以明德,明德的方法就成為問題的關鍵。德是人心的一種狀態,心性的一種狀態,所以,德屬於心性的範疇。「明德」也就是後來所說的心性修鍊、修心養性。

《大學》之所以能夠在重要性位列《四書五經》之首,其關鍵還倒不在它提出了「明明德」,而在於提出明德之方法,即心性修鍊之方法,就是「八條目」的前四條:「格物、致知、誠意、正心」。 「格物、致知、誠意、正心」的關鍵則在「格物」上,「致知」是「格物」的效果,「誠意」是對所「致」之「知」的貫徹和堅守,「誠意」的結果是「正心」,意誠心自然正。

在上文,經過一些列推導,可以得出中國傳統的核心在「明明德」的結論。現在這個結論則可再前進一步,中國傳統的核心在「格物」二字。

「格物」並非研究外物,「致知」也不是得到客觀規律。「格」的意思是「正」,「格物」的意思是「正物」。之所以要「正物」就是因為「物不正」存在。

何謂「物不正」?人餓要吃飯,冷了要穿衣,這是自然之理,這時對「吃飯」、「穿衣」這些「物」來說,就是正的。但是,一個人如果老想著吃大餐,穿名牌,這時對「吃大餐」、「穿名牌」來說「物不正」。

物正與不正,並不在物上,而在人心,是心正與不正。物的正與不正,並非指物的自身正與不正,而是人對物的處理正與不正,決定者是人而不是物。而左右人如何去面對和處理物的,則是人自身的主宰,這個主宰就是心。所以,物正與否最終決定著是人心。

格物實際就是檢討和審視自己面對和處理物的方式,這種自我檢討和自我審視,能夠發現自己的不當之處,發現合理的處理方式是什麼。合理的對物的對物的處理方式,就是「知」,「致知」就是發現這些知。這些「知」是存在於人心之內,通過自我檢討和審視,即通過自省、慎獨,可以發現,這就是「致知」。「致知」並非發現外界的知識,而是發現自己內心的知識。這就是王陽明所說的「致良知」。「良知」就是人心所本有的知識。

所以,「格物」就是明德,就是提升道德修養。同時,人人都能自覺地「格物致知」,自覺地明德,那麼全球就會自然出現良好的秩序。

通過「格物」實現「明德」,實現心性修鍊,不僅可以自動為全球提供良好惡秩序,而且這個過程,對個人而言,絕非是利他的,自我犧牲的,痛苦的,而是相反,是利己的,自我滿足的,快樂的。這就是《論語》所說的「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孟子所說的「義理之悅我心,尤芻豢之悅我口」。

現代對道德的最大誤解是,它是遵守一個外部的道德規定,而道德對個人而言,是利他的,自我犧牲的,也是痛苦的。在這種道德觀之下,也會認為全球秩序的實現,一定是政府「統治」和「管理」的結果,是由政府來提供的。

而實際是,道德是人心所本有,也是人心的內在需求,執行道德不是服從外在的條文,而是滿足自己的內在需求,所以,不是痛苦的,而是快樂的。

全球秩序並不來自政府,也不來自任何的管理機構和組織,而是來自全球人們的內心。秩序的提供者不是政府,而是人的心性。所以,全球的治理最終唯有靠全球人們的「格物」、「明德」來實現。(微信公共號:新心性學派)


推薦閱讀:

吾道非邪?吾何為於此?—— 孔子三問三答中的哲學意義
道根深淺、道行高低,先看有沒有門戶之見
儒家為何會成為中國社會的主流思想或者說是統治思想?
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請問道與人是怎樣的關係?

TAG:儒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