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每天都在「投資」

一、引子

李笑來老師對「資本」概念的解讀,令我深受啟發。

他說,錢不一定就是「資本」,它很有可能僅僅只是一筆「資金」而已。

金錢要成為「資本」,需要滿足三個條件:1.金額足夠大;2.使用時限足夠長;3.足夠的使用資金的智慧。(註:非原話)

為了解釋,李笑來老師進行了一個類比:

房子確實是主要由磚頭建造的,但,僅僅一堆磚頭擺在那裡肯定算不上房子……

同理:資本確實主要由錢構成,但,僅僅一堆錢放在那裡肯定算不上是資本。

李笑來老師的觀點引發了我對「資本」的思考:「資本」是什麼?說白了,就是你所擁有的,投出去就可以產生價值回報的東西。

順著笑來老師的例子,假如我擁有一堆「磚頭」,要使它產生價值回報,就要將它砌成房子(否則僅僅用來墊屁股是談不上「價值回報」的),這就需要砌房子的「技術」來實現。

也就是一堆磚頭要成為「資本」,需要滿足三個條件:1.夠用;2.能用(要有決定權);3.會用(技術)。

任何具有潛在價值的東西,要真正具有價值回報,就要滿足這三個條件。

二、我們每天都在投資

普通意義上的「投資」,指的都是「錢」,而且特指用數額較大的錢,去買股票、基金等以「期望」在一定期限內獲得收益。這種投資,大家都很在意。

但是,還有另一種投資,我們每一個人的每一天,都在進行!如果不在意,甚至都沒有意識到,那我們就虧大了!

這就是每天所付出的錢、時間和注意力

我們每天都在「花錢」、「花時間」和「花注意力」,是為了換回所需要的東西,但是否換到了「價值更高」的東西呢?這筆交易是「虧」還是「賺」了呢?

我們都「知道」水滴石穿的道理,也都「聽說過」日積月累的效應,但卻只有極少的人才真正「明白」每天都在進行的這三種「投資」的意義所在。

挺不好意思地說,我只比姚明小1歲。姚明年收入過億,而且已經是公認的中國籃球第一人,入選NBA名人堂,但我卻10萬一大關,不但在行業內無名氣,即使在本企業也無甚成就。

同樣活了30多年,怎麼差別如此之大?!

假如用「放大鏡」來觀察比較姚明和我這兩個「樣本」的成長曆程,也就是這30多年來的每一天,就會發現,其實在每一天里,姚明和我所擁有的主要資源都只有三種:錢、時間和注意力。我們兩個每天都在用這三種資源進行投資,都有虧有賺,但我們每一天的「盈虧」都有差異,這種差異一天一天累積下來,由量變到質變,就形成了今天這種局面。(假如還不明白,藉助「炒股10人8虧1賺1平」這句話可以幫助理解。)

反觀我自己,這麼多年裡,其實壓根就沒有意識到自己每天都在「投資」,更沒有認真計算過每一筆的「盈虧」,真可以稱得上是「渾渾噩噩」,這種投資方式算得上「聽天由命」,大概跟買彩票差不多,投資回報率可想而知,因此今天這種局面也並不奇怪。

如果認真對待每一天的「投資」,將每一筆錢、時間和注意力,都使之「夠用」、「能用」和「會用」,成為真正的「資本」後再「投」出去,長期堅持下來,有個10年左右,趕不上姚明,至少也比現在的自己要強幾個數量級。

三、如何「投資」

1.錢

我們每天都在「花錢」,但我們是否思考過,我們換回了什麼?盈虧如何?

日常花費主要有三塊:生活必需、提高生活品質和充電。

這三項花費,只要注意不要浪費,是沒有什麼好說的,但有一點很多人都沒有留意,那就是很多時候,我們「花錢」時,不但花了「錢」,還花了「時間」和「精力」,因此在計算這筆投資的盈虧時,就要將這部分的時間和精力都計算在內。

例如,為了買便宜一點的活動菜,每天多花1h去遠一點的菜市場或超市,省下的不過是幾塊錢,或者總體算下來,壓根就不一定省錢(目前很多商家的策略是將個別菜降價吸引人流,但其它的菜卻往往並不比別家便宜);僅僅為了買一個保溫杯,在網上足足瀏覽2h,最後發現聚划算上有,還要記著日子,在某日的某時,進行搶購,最後終於成功省下了10元錢,卻付出了3h時間,精力若干;當因某種原因而特別想看某本書,但亞馬遜電子書需要2元,為了省錢,就在網上搜索免費的電子版,結果發現很多網站的下載鏈接都是假的,好不容易下載到一個,卻對製作質量非常不滿意,不得不繼續搜索,最後,花了2h,終於省了2元錢;還有很多時候,為了買一件衣服,在商場或網店裡逛了整整半天,也許壓根就不是為了買這件衣服,或許只是無聊或好玩(原來女士居多,但現在越來越多的男士也加入這個群體里了)。

李笑來認為,按價值大小,錢<時間<注意力。對這個觀點,我非常認同。每天多花幾塊錢就可以為買菜省下1h時間和精力,多花10元錢就可以節省3h尋找杯子的時間和精力,花2元錢就可以省下2h下載電子書的時間和精力,那是相當划算的。

如果並不是特別想買衣服,只是消遣,我建議那就可以帶上朋友或家人,到某一個物品豐富的商場里逛上1~2h,衣服呢,遇到喜歡的就買,沒有也無所謂,不要又花錢又花時間精力,卻一無所獲。

2.時間

時間對於我們所有人而言都是公平的,每個人的一天都是24h,每個人的一年都是365天。但為什麼有人的年收入過「億」,而有人的卻連「萬」都過不了?

我們用同樣多的時間,卻過出了千差萬別的生活,這是為什麼?

我們在抱怨老天不公的同時,卻忽略最重要的一點:我們的時間都花在哪了?

無論怎麼管理,每天的時間都是24h,不會多一分,不會少一秒,但我們卻可以決定將時間「花在哪」。

我們要想成為某一個領域「一流」的專家,就只能在這上面長期持續地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即使是天才,也無法越過這個階段。有一個理論叫做「一萬小時定律」,就是這個道理。

所有不成功的人,都是因為「通過」這個階段。

有的人是人生沒有追求,時間都用在了其它讓自己感官愉悅的事情上;而更多的人,則是目標一直在變,這段時間想做技術,又過了段時間覺得銷售來錢,再過了段時間又想做管理,很多年過去了,任何一個目標都沒有投入足夠的時間和精力,自然無法取得成就。

應該絕大多數人都這樣的經歷吧,就是曾經有過許多種愛好,卻沒有一種愛好能堅持一個較長的時間,長到足以將愛好培養成一個「特長」,因此最終幾乎沒有什麼特長,白白浪費了許多時間和精力。

從現在開始,我們每天都要安排一定的時間給目標,並時時檢視自己正在幹什麼,這段時間過得是否有價值,是否有更好的選擇。

3.注意力

其實我們的所有成敗都可以歸結到「注意力」上,因為它決定了你是否「專註」。

事情做不好,是「注意力」沒放到這上面;效率太低,是「注意力」不夠集中。

人的思緒是最飄忽不定,不可捉摸的。不信你試下冥想,你會發現簡直不可能控制自己的注意力,更別提集中起來了。

但是,注意力是我們的「火力點」,決定著我們的時間和精力花在哪。如果這一刻的注意力是渙散的,也就是「發獃」,則這一刻的時間和精力也隨之飄散,沒有做什麼;如果下一刻的注意力是集中到炒一道菜上,則時間和精力也隨之放到了炒菜上,但如果雖然正在炒菜,注意力卻集中不起來,總是會飄到其它事情上,則放到炒菜上的時間和精力也隨之被分出一部分,也就是炒菜不再「用心」了。

如果我們意識到注意力的重要性,則可以「安排」將注意力集中到哪幾件事情上,並有意識地不停地將注意力拉回來。

四、總結

我們每天都要「花錢」、「花時間」和「花注意力」,這就是「投資」!是用錢、時間和注意力進行的投資,每天也就存在無數次的交易,每次交易都有盈虧,每天結束時,都有一個結果。

你的一生,決定於每一天的累積;而你的一天,決定於每一次的「投資」累積 。
推薦閱讀:

建築師怎樣提升自己的逼格?
你有沒有真正認真地想過,排除隨波逐流的因素,你為什麼要比別人付出更多的努力、遠離親友到美國留學?
你的下一個十年會怎樣過?
我們都想著自己為什麼要有目標?反過來想想,如果自己身邊的人和事都沒有了目標,會是一種什麼狀態?
我是一個廣東的學生,想考華南理工大學的建築系,與建築學入門有關的問題。 ?

TAG:管理 | 投资 | 人生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