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親歷手足口病重症

這周路易因手足口病住院了,去年得過一次是輕症(入園記錄系列(遭遇手足口病) - 路易寶寶的成長觀察 - 知乎專欄),這次是可怕的重症。

周日中午開始發病,癥狀是高燒不退、嗜睡

怎麼個嗜睡法呢,從中午一點睡到晚上九點,起來吃了點東西又接著睡,睡到早上七點起來,吃了點東西又接著睡,到十點起來吃東西稍微活動了一下,下午兩點又接著睡。基本上24小時都在睡覺,而平時他在家是不睡午覺的。

周日高燒39度多,退燒藥效果很有限,溫水浴物理降溫能管用一小會。凌晨不知道幾點鐘,突然被路易的動靜吵醒,發現他有肢體抖動,心跳特別快,哪都能摸到很明顯的脈搏。 當時睡得迷迷糊糊的,覺得是燒太高導致,給他吃了點退燒藥又繼續睡了。

第二天早上體溫只有38度多,我們一看有好轉就去上班了。下午病情又有惡化,一是溫度又升高到39度多,二是路易吃東西說嘴巴痛,我們這才往皰疹性咽峽炎和手足口方面想,這才去的醫院。

先去了附近一家三甲醫院,醫生一看嘴裡都是皰疹,手、足、肛門還沒有疹子,說是皰疹性咽峽炎。驗了個血,白細胞14點多,c反應蛋白66,高出正常值很多。醫生說最近皰疹性咽峽炎經常合併細菌感染,開了點頭孢就把我們打發走了,無視我說的嗜睡癥狀。

回家路上我開始查資料,先看了丁香醫生整理的手足口病信息,看到重症的癥狀,開始覺得不對勁。

重症癥狀第一條,持續高熱,體溫大於39度,且常規退熱效果不佳。路易這次確實幾乎都在39度多,而上次手足口病時,只有晚上才高燒一會。

重症癥狀第二條,一堆精神系統表現的癥狀,路易有的包括精神差、嗜睡、肢體抖動、無力。

當時手腳疹子還未出,我判斷應該是手足口,可能有重症風險,於是又轉回去找醫生。聽說還有過一次肢體抖動(我看了重症癥狀才想起來說),醫生才重視起來,讓我們去兒童醫院做腰椎穿刺。我們跑到兒童醫院才知道,重症只能去地壇醫院(專業的傳染病醫院),兒童醫院只能處理輕症。晚上10點,我們才輾轉來到地壇醫院。

住院,做腰穿檢查是否合併腦炎,結果是臨界值10,還不是腦炎,繼續觀察病情進展。重症發病很急的,我們發病一天半才來有點晚了,還好不算太晚。如果我們聽醫生的回去吃頭孢,再過一夜可能就是另一個結果了,很後怕。

當晚就給路易用上了丙種球蛋白,病情穩定,嗜睡情況越來越好,經過五天的觀察已經進入恢復期,沒有進一步惡化。第六天提前出院了,回家繼續吃藥隔離。

手足口病持續高燒已經有重症風險,更別說嗜睡,醫生只看過輕症根本沒經驗,只知道肢體抖動是重症癥狀,連重症得去地壇醫院都不知道。哪怕是兒童醫院和兒研所的醫生,照樣可能誤診。我們隔壁病床就是被兒研所耽誤的,無視嗜睡癥狀,看腦CT有異常才重視起來,第六天才來地壇醫院,已經發展成腦炎,幸虧不是危重型。

手足口病怎麼會這麼嚴重?

同一類腸道病毒,有的是皰疹性咽峽炎,有的是手足口病,手足口病又分為輕型、重型(神經系統受累)和危重型(心肺衰竭)。絕大多數人得的是皰疹性咽峽炎和手足口輕症,確實不嚴重。我也是經歷了才知道重症有多危險,隨時可能進一步發展,一旦發展成危重型,致死率就相當高了,目前還屬於疑難雜症。

有人問為什麼同一類病毒癥狀有輕有重,能區分么?這個問題很好,是同一類病毒,有很多種(這也是為什麼得過還會得),每種病毒還有很多變異,每個個體的癥狀和病情發展都不太一樣,很難提前判斷是輕是重目前只能根據已經表現出來的癥狀和某些已經異常的實驗室指標,來判斷當前病情進展到什麼程度,對症處理,很被動。這個病還屬於疑難雜症,這也是為什麼一旦有疑似癥狀醫生會那麼緊張,甚至過度治療。手足口病疫苗的病毒EV71是導致絕大多數重症的病毒,但重症也可能是別的病毒導致,絕大部分EV71也是輕症,還有人感染多種病毒,總之很難簡單區分。

這個病發展有多快?危重型平均發病到確診3天,確診到死亡10小時。一般前五天內,重型也隨時可能突然向危重型發展,醫生說有的五分鐘前還吃著餅乾,突然就病情危急了。有的危重型發病一天就死了,即使第一時間就醫,即使去對了醫院,即使碰上有經驗的醫生,也未必救得過來,還有死在轉院路上的,更別說那些沒處理過重型、危重型病例的醫院和醫生了。還有的病例特徵很不明顯,連疹子都沒有,很容易誤診給耽誤。碰上危重型又發展特別快的,孩子倒霉,醫生也倒霉,也難怪現在很多過度治療的。(經判斷,地壇醫院對路易的治療沒有過度。)

手足口病目前主要在東亞流行。2016年1到7月,大陸確診手足口病例162萬,死亡151例。隨著大家對手足口病的重視,死亡率已經降到萬分之一了,前幾年還有萬分之二、三,在傳染病中算比較低的。病毒剛被發現的早期,死亡率是很高的,七十年代保加利亞手足口病疫情致死率近6%,九十年代馬來西亞手足口病疫情致死率超過1%。當然,這些統計是針對所有病例,如果是重症,死亡率就遠不止這些了。

從地壇醫院醫生的反應里,也感覺到這個病的危險,尤其是肢體抖動的危險性。聽說有一次疑似肢體抖動,醫生很誇張地責罵我們:「你們都覺得孩子肢體抖動了還不來醫院,你們真是太心大了!」 醫生罵我的時候我還不以為然,誰知道肢體抖動這麼嚴重呢,現在明白醫生為啥罵我了,確實該罵。慶幸路易不是危重型,病情發展也不算快,否則我們第二天才去醫院就耽誤了,大周末的燒那麼高嗜睡精神差也不去醫院,真是不應該。

如果懷疑神經系統受累,必須做腰穿確診腦炎,醫生才能對症處理。腰穿非常痛苦,我一開始也猶豫,問醫生都說必須做,感覺不做很危險就做了。這個病還是疑難雜症,如果不做腰穿,醫生所掌握的信息就太有限,拿捏不好怎麼處理。路易這麼多重症癥狀,確實得做腰穿。

我們大人難過得抱頭痛哭,不只為孩子受的罪,還有對可能進一步發展的恐懼。之前懷孕生產都很順利,路易身體好也沒得過啥病,這是我們第一次面臨可能失去孩子的風險。

PS:我畢竟不是專業醫生,只能從患者家屬的角度說說自己對這個疑難雜症的有限理解,僅供參考。

家長們能做什麼?

如果是輕症,家長連醫院都可以不去,當然還是要隔離兩周。

如果是非常急的危重型,家長再有智慧可能也沒用。

如果家長能識別早期的重型和危重型癥狀,及時送到專治重症的醫院(北京是地壇醫院),對防止進一步惡化、提高生存率還是很關鍵的。

記住重型和危重型的癥狀,孩子生病的時候多這麼一根筋,可能能救孩子一命。

丁香醫生的手足口病重症癥狀:其中3、4是危重型癥狀。

台灣的重症癥狀:

話說路易去年得過一次手足口病輕症,我當時也查過沒有重症癥狀。可重症癥狀是什麼,我根本沒記住呀。以為重症離自己很遠,沒想到這麼近。

希望大家吸取我的教訓。

為什麼要記住重症癥狀?因為識別重症不容易,很容易混淆。

手足口病也會有咳嗽,流鼻涕等類似感冒的癥狀,且口腔皰疹、手足肛周疹子等提示手足口病的癥狀得過段時間才會出現,有的人都不長疹子,很容易誤以為是感冒,很容易誤診延誤病情。

路易這次就是這樣。當他高燒並伴有類似感冒癥狀,也沒有疹子,我完全沒往手足口方面想,也沒去查資料。

其實第一天娃爸有看到口腔里最初的三個小紅點,還沒看到皰疹,當時娃爸有一瞬間覺得可疑,當時忙著炒菜沒去查,後來也沒再較真。第二天上班,娃爸花了一分鐘查到類似圖片是皰疹性咽峽炎,再加上阿婆反應路易說嘴巴痛(已經長滿皰疹),這才去的醫院。

如果我記得「嗜睡」、「肢體抖動」是手足口病重症信號,第一天就肯定去醫院了。

我們家多年來什麼大病小病都自己查資料,小病防過度治療,大病防耽誤,去醫院主要是獲取化驗、檢查、醫生問診等信息,至於怎麼治療怎麼用藥我們都會查清楚,才能和醫生對上話,識別不合理的地方。

我們還發現手足口病用藥方面的問題。治療口腔皰疹,醫院開的是中藥,我們不想用,看隔壁床另一個小孩用的利巴韋林,是自己買的,我們一看是西藥還想去買,結果一查竟然副作用這麼大,致貧血致畸致癌。一了解確實很多人在用,尤其手足口病,醫生很喜歡開。利巴韋林千萬別再用了。(PS:利巴韋林的問題請看丁香園的文章請對「抗病毒神葯」利巴韋林說不!)

很多人問我這病怎麼得的,傳染病肯定是被傳染的,且很可能是幼兒園。潛伏期2-7天,上周天天上幼兒園,周末都沒出門,去承德是10天以前了。幼兒園總經理和園長來醫院探望過,說小班有幾個皰疹性咽峽炎,他們幼兒園公關做得好,總經理負責安撫家長,園長負責安撫孩子,做得很到位。只要不是園方人為造成的疫情傳播,我不會怪幼兒園,幼兒園能做的預防工作很有限入園記錄系列(遭遇手足口病) - 路易寶寶的成長觀察 - 知乎專欄)有詳細講過。

如果家長們提高對手足口病的基本認識,知道其可能致命的嚴重性,平時多注意預防,確診通知園方,嚴格遵守隔離時間(隔離至所有癥狀消失後一周),病毒傳播可能少很多。了解到嚴重性難免會焦慮,可以化焦慮為學習動力,無知只是掩耳盜鈴。

經歷了這次,路易有很大的成長。

開學季,老師發了好多孩子們吃飯、睡覺、活動的照片和視頻,班裡多了幾個新面孔。路易看了說「沒有我」、「想上幼兒園」、「想回家」,說著傷心了一小會,有點委屈得想哭,但沒有發作。

第一天來經歷了抽血、打吊針、做皮試和腰椎穿刺,路易好傷心說「我要回家」,這之後就沒再說過,他明白自己生病了需要治療。做腰穿的時候,醫生說「你可以哭但不能動」,路易竟然能聽明白配合,這次成長了很多。之前真的很擔心,抽血的時候我們四個人都沒按住,路易把針給碰掉了,做腰穿家屬不能在場,只有兩個護士按著。第二天來了另一個小朋友,也經歷了一樣的流程,路易看到還說:「這些我都經歷過。」

這些天在醫院,路易最喜歡看繪本《血液兄弟好樣的》,最喜歡白細胞把細菌吃掉的場景,他很自信地扮演白細胞說:「小細菌,你們就等著被我吃掉吧,哈哈哈!」 這給了路易力量感。無聊的時候,路易就看看牆上的鐘錶,大大個子(秒針)跑得很快,每次量體溫路易都數著圈數。偶爾我需要離開一小會(比如去接熱水),路易不讓我走,我就讓他當裁判,我和大大個子比賽,看我先回來還是大大個子先轉一圈。

我四歲時也住過一次院,我還有記憶。那時候得的是肺炎,半夜去醫院,聽到醫生說要住院,我很害怕。我為什麼這麼害怕呢?我那時候對「住院」這件事唯一的概念,是有一次聽媽媽無意說起,有個阿姨開刀了在住院,也是那次,我知道開刀意味著要切開身體的某個部位再縫合。經驗有限的我就以為,住院和開刀是劃等號的。

我還記得當時自己的感受,我很害怕,以為自己要開刀,嚇得撒腿就跑。跑著跑著,我心裡明白病了不治會死的,還是得治,可我已經跑了怎麼辦呢?我心裡暗暗想,我跑慢一點,這樣爸爸媽媽就能追上我了。果然,還沒跑到門口,我就被追上了,我還以為是自己得逞了。

不知道若干年後,路易會不會記得並說起這次住院的經歷,好奇他會說些什麼?

PS:分享一個醫生記錄的手足口病重症搶救經歷,一開始沒有重症癥狀以為是輕症,第三、四天病情突然急轉直下,從精神不好到死亡只有幾小時,輕症也要觀察精神變化、有無重症癥狀。親歷一例手足口病的搶救 丁香園 相望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知乎用戶孫召忠認為同性戀是病的觀點?
四個醫生給了我三種診斷結果,我該怎麼辦。。。。。。?
什麼病沒有高致命性,但也讓人痛苦不堪?
植物可以通過轉基因的方式獲得抗蟲害的能力,那人類是否可以通過相同的方式獲得對抗疾病的能力?

TAG: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