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農夜話(二)怎樣優雅、安全、愉快、舒適的鋤大地
鋤大地這個活兒,一直以來都是個苦、臟、累還有點危險的事情,這幾乎已經成了農民的固有形象。
我7歲下地種小麥,15歲已經是農活兒的一把好手。當然後來上了大學當了軍官,可是鋤大地的本事一直都沒忘了。實際上農業技能讓我在軍旅生涯里獲益不少。
但還是覺得農活苦、臟、累還有點危險。
所以你完全可以理解,我第一次見到真正的現代農業示範基地的時候,那種從童年陰影里冒出來的震驚!這是我第一次看到人民群眾優雅、安全、愉快、舒服的鋤大地。
首先我來講講傳統的農業勞作是什麼樣的。
我們以丘陵地區、梯田地形的水稻種植作為例子。我小時候就這一套農活兒拿得起來,做得最好。
第一個階段是育苗播種及前期管理階段
水稻是需要催芽、育苗的。傳統的育苗方法是燙種後,拌上草木灰和適量化肥,灑在事先打好的苗床上,再蓋上塑料膜。倒春寒剛剛過去就要開始育苗,這之前需要整田。耕田是個很苦很累的活,要全家老小齊動員:壯勞力負責使喚牛耕田,婦女負責割牛要吃的草,小孩老人負責做飯餵豬等等家務活。我記得很清楚,那時候經常需要給別人家借耕牛,趕著時間耕完田。我每天做飯餵豬完畢後,會再熬一鍋稀飯,放在水缸里涼到冰冰的,提去山上的田裡給熬夜加班的父親喝。
這時候的田裡,水實際上還很冰,父親卻往往滿頭大汗。同樣滿身大汗的還有那頭耕牛。父親會讓我準備個瓦罐子,自己喝一小半稀飯,剩下的都給耕牛喝。我媽打著火把在田埂邊給父親照明,一邊數落我要好好讀書,不然當農民好苦好苦的。
秧苗長到20-30厘米高的時候,就可以定植了。
四川有一種農具叫「秧船」,是個木頭做的50厘米見方的小船。從苗床里拔出秧苗,沖洗掉秧苗根部的泥土,紮成小捆,就放在秧船里推著走。到事先準備好的秧田裡,需要手工一棵一棵的栽下去。
秧苗栽得直,對於後期管理非常的重要,所以評價一個人農活幹得好不好,會不會插秧是很重要的一條。農村裡嘲笑一個人農活不在行,就說他「兩棵秧苗都栽不直」,實際上,兩棵秧苗怎麼都是直的……
這個農活男人、婦女、小孩都是可以乾的,不需要特彆強的體力,就是彎一天腰,回家睡覺翻身都困難。
如果第二天田裡秧苗沒有浮起來,沒有蔫掉,就算插秧成功了。
第二個階段是田間管理階段
水稻種下去,活下來,就算進入了田間管理階段了。水、肥、雜草、蟲害都是需要控制的因素。
在秧苗早期,要注意控制氮肥的使用。過多氮肥容易引起徒長,缺乏氮肥又會導致秧苗細弱。一旦這個時期長不好,徒長了,這一季水稻就算白費了。
還得控制農家肥的使用,過多農家肥容易引起燒苗——大量細菌發酵會引起土壤高溫,秧苗很快就死掉了。
中期,要注意多種肥料的配合使用。氮磷鉀要均衡,水要跟得上,雜草要及時除掉,注意防控土壤蟲害和蝗蟲。這一時期的管理,直接決定了產量的多少,決定了水稻的抗性,不然結了一穗的好稻穀,倒到田裡泡爛了才是叫人心疼。
這個活兒的技術含量就高了,有知識的農民在這個時期將取得決定性的勝利。水稻是單子葉植物,可以用特定的除草劑打掉大部分雙子葉植物雜草;農藥要合理使用,用最少的劑量達到最好的效果;化肥要酌量使用,不要用偏了。好多人以為農民就喜歡無節制的使用化肥農藥,其實這是不可能的:你以為化肥農藥不要錢白給啊?
還有人認為,現在好多農產品裡面含有「激素」。這個就比較滑稽了,很多這麼說的人,其實自己就是沒有知識的農民。你知道除草劑其實就是植物激素嗎?
中期管理事情比較少,除了鋤稗子比較辛苦。我放學後會去鋤稗子,也不算累,就是胳膊總是被水稻葉子割得到處是小血口子。
第三個階段是揚花、結子和收穫階段。
這個階段有很多的運氣成分,聽天由命比較多。比如說揚花的時候給你來一場暴雨,收割的時候連續陰雨,都會導致歉收。
水肥上主要是保證不幹旱,及時追肥,並沒有太多需要做的事情。控制雜草、病蟲害都是經常性工作,也沒什麼好說的。
最艱苦的是收穫。
一年農事裡面,最辛苦的就是這個了,效果可比健身什麼的厲害到哪裡去了。我這一膀子肌肉就是那時候練出來的,到了軍校就能力壓群雄。
到時候整個村子到處都是農忙景象,一個村民小組會互相幫助搶收。今天你家的稻子成熟了,全小組都去你家收割,明天那家稻子黃了,全小組又一窩蜂去幫那家搶收。
婦女和兒童主要是負責用鐮刀割倒水稻,整齊的碼放好,並且處理已經脫粒的穀草。
男人負責脫粒。
脫粒是個重體力活。以前是用一個木製的方形大桶,長兩米、寬一米五左右,抓住稻草的根部,把有稻穀的那一頭用力往桶里甩。稻穀摔在桶內壁上,乖乖的從稻草上滾下來。
我15歲下田裡開始干這個重活,第一年的時候只能甩一上午,下午乖乖去跟女孩子們一起割稻子。第二年勉強能撐一天,不過第二天就軟弱無力多了。第三年的時候,乒乒乓乓給稻子砸下來,還能挑一擔子濕淋淋的穀子,在丘陵里上上下下好幾里路,把稻子挑到曬場去曬。
老人們在曬場負責翻曬穀子。剛打下來的穀子含水量很高,還有很多稻草在裡面,需要細心的翻曬,除去水分和雜草。我那時候飯量簡直驚人,一頓飯三大碗白米飯,一碗肥膩膩的回鍋肉,吃完又是一身的勁兒,還能跑去把我外公裝好的一擔擔穀子挑回家。那時候已經是晚上十點過了。
這就是水稻種植的全過程。
怎麼樣,無論如何也算不上優雅、安全、愉快、舒適吧?
我親眼見過有人在水田裡扯電線,把自己電了個七分熟。我有個女同學,在田裡割水稻,一刀下去發現水稻在往外滴血。她還以為給自己手割破了,撒手一看——一條竹葉青蛇在水稻里,已經不幸被我威武霸氣的女同學一刀割成了兩截,魂飛魄散、香消玉殞、一命嗚呼、撒手人寰……
唯一的好處就是身材好,男性荷爾蒙旺盛。那時候我一身勻稱的疙瘩肉,皮膚黑得發光,走哪兒都不愛穿上衣,總是能引來村裡小姑娘怪異的眼神。可惜那時候傻,也沒拖幾個姑娘去草叢和小樹林里。
那麼,如何優雅、安全、愉快、舒適的鋤大地呢?
首先是化肥和農藥的合理使用。
以前我們是需要將農家肥挑到田裡去撒的,說白了就是糞坑裡的黃白之物。這玩意不但味道並不美妙,而且特別沉,沉到一旦到了你的肩膀上挑著,嗅覺就會完全失效。我跟你說,一旦把這些東西潑進了田裡,味道立刻就能芬芳起來!
但是肥效其實非常的抱歉,並不能完全對得起你流下的汗水。肥效中等的發酵好的農家肥,要讓一畝地達到良好的肥力,你得弄下去多少?
3000斤。
同樣的,化肥需要多少?不超過100斤。
在除草、控制病蟲害這件事情上,你千萬別跟我提中藥的效果,我會抽你。我不知道人怎麼樣,我只知道蟲子和細菌、病毒只對西藥敏感,完全不鳥中藥湯子的「療效」。
中華大地隨處可見的城隍廟,證明了當年蝗蟲對人類的壓倒性優勢。一旦爆發蝗災,千里赤野、萬里餓殍。後來我們有了農藥,就再沒有因為這個小蟲子鬧出過餓死人的事情。現在我們已經取得了更進一步的進展:我們已經開始使用生物技術防治病蟲害,使用轉基因技術對付頑固雜草。
其次是農業新技術的應用。
我家那個地方是個典型的卡斯特地貌地區,號稱「綠油油的乾旱地區」。土壤保水能力很弱,農業生產用水顯得非常的珍貴。十年九旱是常態,經常出現乾旱季節搶水打架的事情,平時和睦親切的鄉親,在水渠邊上紅了眼。
後來突然就有了滴灌技術。
後來就沒人因為搶水打架了,可惜了我一身疙瘩肉,沒跟鄉親們打過……
剛才說了,插秧是個辛苦活,耕田更是。我想起耕田,現在都是一身的雞皮疙瘩。
後來突然有了微耕機,再不用人半鍋稀飯、牛大半鍋稀飯了,耕牛突然就成了寵物一樣的存在,沒事幹就反芻一下,整天趴在院子外面跟狗大眼瞪小眼。
突然有了育苗盤技術和拋秧技術,從苗床上扯下秧苗,到田裡往天上一丟,秧苗自己散落掉下來,完事兒。
再次是良種的使用。
秈優63這個品種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個品種抗性優良,產量適中,口感差強人意,完美的解決了中國人的吃飯問題。
直到又一次回到農田,才知道現在有產量不輸於秈優63、口感還非常好的大米品種了。
有能夠精確調整口感和耐運輸能力的番茄,有產量大抗性強的茄子,有個頭大植株矮的辣椒,有口味香甜用途多樣的玉米。
最近我國貌似放開了轉基因種子的使用,那麼以後,我們有耐廣譜除草劑的作物品種,有耐常見致病菌的品種,有蟲子不喜歡吃的品種。
開個腦洞,也許有一天,我們能在田裡種汽油,能在地里種發電樹,能在植物體內合成我們需要的大部分化合物……
最後是農業機械的廣泛使用。
剛才提了提微耕機。沒有用牛耕過田的朋友,很難體會一個農民對微耕機的發明者那種感激之情——牛這玩意是有感情的,可沒有柴油機聽話,它有時候會貪嘴吃田邊的莊稼,然後你不讓它吃,它會突然發脾氣,玩命一樣在水田裡開跑,拽你一個狗啃食。你會氣得暴跳,又捨不得打它。
另外更重要的一點:牛隻有最多兩個馬力的輸出功率,小型柴油機動不動就是十來個千瓦。
2008年的時候我第一次看到了玉米脫粒機。大學專業是控制自動化的我,怎麼也想不通,怎麼可以不使用任何邏輯電路,就能讓玉米粒從玉米棒子上乖乖的脫下來。
各種各樣五花八門的農業機械,已經極大的減輕了農民的勞動強度,吹著空調種地不是什麼稀罕事情。我有個夥計,活生生把割草機開到水溝里去了——這王八蛋開割草機的時候在微信搖妹子!
如今的農業,已經不是我光著膀子亮疙瘩肉的那個光景了。以上這些,輔以農業保險、農業補貼、技術支撐,早已能夠讓有知識、有文化、有頭腦的農民,真正的做到:
優雅、安全、愉快、舒適的鋤大地!
推薦閱讀:
※CNC(數控)菜園小能手
※雜交水稻為什麼不能留種?
※父母親包了70畝地種桃子,已連續兩年巨額虧損,怎麼規劃經營才能扭虧為盈呢?
※騎三輪車賣咖啡,兩年賣到65個國家,構建咖啡移動社群,她要叫板星巴克!
※農創清單|一顆山西「同川酥梨」的11個營銷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