姍姍來遲-位至司空
從本章開始,將進入本文的高潮部分。將是我對董卓奪權做史無前例的解讀,這是迄今為止尚未有人闡述過的事。
中平六年(189年)八月二十五日至二十八日,八月政變之時,本篇的主人公董卓在哪呢?我來接著上節說後面的事。
八月二十七日晚,張讓等人跳入滔滔黃河之中。閔貢帶領皇帝劉辨一行人抵達雒舍休息。
次日(28日)清晨,劉辨獨自乘一馬,閔貢和劉協共乘一馬,南返雒陽。公卿大臣則在北芒山(北芒山,又作「北邙山」,位於漢雒陽城北,山北為黃河,有小平津)下迎駕,故太尉崔烈(時任官職不詳)在迎駕隊伍前面帶路引導。
就在這時,董卓帶領他的數千人馬才趕到迎駕隊伍的前面。劉辨見到軍隊,大驚失色,大臣們於是對董卓喊道:「有詔退兵!」,身在隊首的崔烈也發話呵使董卓迴避。——董卓要退早就退了(何進使種劭兩退董卓,董卓均陽奉陰違,抗命不從),現在政變結束,按照政治傳統,勝利者必有封賞,他又如何肯退?!
陳志《董卓傳》裴注引《典略》:群公謂(董)卓曰:「有詔卻兵。」
陳志《董卓傳》裴注引《英雄記》:(崔)烈呵使避。
董卓指著崔烈罵道:「我日夜兼程跑了三百里路(其實是三十里路),你現在說什麼迴避?信不信我砍下你的腦袋?!」接著,董卓又反詰大臣們道:「諸位公卿身為國家大臣,不能匡正王室,致使國家動蕩,天子流落在外,你們哪有讓我退兵的理由!」
陳志《董卓傳》裴注引《英雄記》:(董)卓罵(崔)烈曰:「晝夜三百里來,何雲避,我不能斷卿頭邪?」
陳志《董卓傳》裴注引《典略》:(董)卓曰:「公諸人為國大臣,不能匡正王室,至使國家播盪,何卻兵之有!」
董卓徑直走進迎駕隊伍,參拜劉辨,說道:「陛下您讓宦官們如此禍亂朝廷,才導致今日之禍亂,陛下您為此受累不少啊!」
陳志《董卓傳》裴注引《英雄記》:陛下令常侍小黃門作亂乃爾,以取禍敗,為負不小邪!
董卓又厚著臉皮去閔貢懷裡去抱劉協,劉協不肯,於是董卓和閔貢並馬而行。
看到這裡,我不得不感慨:王粲把董卓為了混入迎駕隊伍之時的兇狠狡詐之態描寫得淋漓盡致。
可以這麼說,整個政變時基本上沒有董卓什麼事,董卓就是在二十八日死皮賴臉的擠入迎駕隊伍,一副插隊蹭經驗的無賴模樣。
那麼,二十五至二十七日,董卓在哪裡?
在前文已經說到,董卓被種劭二次勸退後,率軍駐紮在雒陽城西的夕陽亭。按《獻帝春秋》(陳志《董卓傳》裴注引)載:(董)卓時適至,屯顯陽苑。聞帝當還,率眾迎帝。
《蔡邕集?述行賦》:(159年)起顯陽苑於城西。
陳志《董卓傳》:(董)卓遂將其眾迎帝於北芒,還宮。
也證明了董卓是在北芒山下見到劉辨,也就是二十八日清晨。
范書《董卓傳》則寫的更詳細:(董)卓遠見火起,引兵急進,未明到(雒陽)城西,聞少帝(劉辯)在北芒,因往奉迎。
范曄說董卓是看到雒陽有濃煙升起(火起),就知道發生了政變,於是率軍急進,於二十八日凌晨到雒陽城西,再前往北芒山迎駕。
下為董卓迎駕路線圖。
如圖所示,「幾陽亭」就是「夕陽亭」,距離雒陽城15公里左右,乃董卓迎駕起點。
《太平寰宇記?卷三》:晉賈充出鎮長安,百僚餞送,自旦及暮,故曰「夕陽亭」。——如此,更名當在晉初,姑妄信之。
綜合史料可知:
二十五日晚,袁術火燒宮門,至二十六日整日,董卓卻未得知消息;
大約在二十七日晚,董卓才得知雒陽發生政變,於是急忙進軍;
二十八日清晨,董卓抵達顯陽苑,又得知皇帝在北芒山,而公卿大臣都在山下迎駕,於是董卓又趕往北芒山。
官至司空
皇帝劉辨重返雒陽皇宮後,宣布大赦天下,並改元「昭寧」。接著就是論功行賞,一一封官了。
范書《靈帝紀》:(中平六年八月)辛未(28日),還宮。大赦天下,改「光熹」為「昭寧」。
我們先來回顧一下參與政變的積極分子吧。
司隸校尉袁紹:他是始終走在前台的總指揮,從策划到政變發生,與叔父袁隗合力除掉許相、樊陵,然後指揮士兵成功攻入皇宮屠殺宦官。
虎賁中郎將袁術、羽林中郎將桓典:此二人帶領的禁軍屬於守衛皇宮南軍,袁術部是史書明確記載率先投入到戰鬥中的主力軍。
何進部將吳匡、張璋:發誓為何進復仇的積極分子,與袁術一同率先發動攻打宮門的戰鬥。次日,吳匡與何苗發生內訌,斬殺何苗。
尚書盧植:當時在宮內,挺身而出救下何太后,並於二十七日率先去追趕裹挾皇帝的張讓等人。
河南中部掾閔貢等十餘人:在河南尹王允的指揮下,也參與追趕張讓等人,並順利完成使命。以返程時,閔貢與劉協同乘一馬的情況看,當屬迎駕首功。
就這樣,我們來看這些人在政變結束後三天之內(8月28日至30日)都獲得了什麼封賞。
翻遍史書,只有三人有封賞記載。
閔貢:河南中部掾→郎中,封都亭侯。
桓典:羽林中郎將→未陞官;家族中拜一人為郎官,賞賜二十萬錢。
袁術:虎賁中郎將→後將軍。
袁紹、盧植兩人官職未動;吳匡、張璋也沒有封賞的記載,唯一的結果是與其他軍隊一同歸附董卓。
范書《何進傳》:以(閔)貢為郎中,封都亭侯。
范書《桓典傳》:詔拜家一人為郎,賜錢二十萬。
陳志《董卓傳》:董卓之將廢帝(劉辨),以(袁)術為後將軍。
陳志《董卓傳》:時(何)進弟車騎將軍苗為進眾所殺,進、苗部曲無所屬,皆詣(董)卓。
董卓呢?他官拜司空了!
董卓憑什麼?!他應該和崔烈一樣,只有在二十八日參與迎駕而已嘛!若論事後帶兵進京便可領功,約此時先後領兵入雒陽的王匡、張遼、鮑信又怎麼說?
王匡有參戰記載,殺了皇帝劉辨寵信的中常侍高望;張遼無參戰記載,此時歸董卓;鮑信則與董卓同時進京。陳志《張遼傳》:(張遼)還,(何)進敗,以兵屬董卓。陳志《鮑勛傳》裴注引《魏書》:(鮑)信至京師,董卓亦始到。
陳志《董卓傳》的事件順序是:
董卓進京→吞併二何+呂布殺丁原→取代劉弘任司空→圖謀廢立。
范書《董卓傳》的事件順序也差不多,增加了一條源於《九州春秋》的內容:
(8.28)董卓進京→(約8.28)「瞞天過海」→(約8.28)吞併二何+呂布殺丁原→(約8.29)取代劉弘任司空→(8.30)圖謀廢立。
我們一點一點來分析,先看看董卓的「瞞天過海」之計。
這段故事大致是說董卓進京後,嫌兵力太少(步騎不過三千)難以服眾,於是讓士兵趁夜晚偷偷潛出城,持續四五日,次日再大張旗鼓的進城,於是,雒陽人都以為董卓的涼州兵很多。但是這故事的漏洞太大了!
范書《董卓傳》:初,(董)卓之入也,步騎不過三千,自嫌兵少,恐不為遠近所服,率四五日輒夜潛出軍近營,明旦乃大陳旌鼓而還,以為西兵復至,洛中無知者。
第一,雒陽城有夜禁的規矩。也就是說,到了夜晚,除了負責巡邏的官兵,雒陽城內街道上是不允許其他人行走的。當年曹操擔任雒陽北部尉時,小黃門蹇碩的叔父就是犯了夜禁,被抓到後,曹操使人用亂棒將其打死,可見夜禁之嚴。董卓士兵有三千人,分五天潛伏出去,一個晚上就要有六百人出來。大家腦補一下這個畫面,六百人走在夜晚的雒陽街道上,這樣還算是「潛出」嗎?此時負責雒陽城內安全的執金吾丁原會讓董卓得逞嗎?
第二,離開雒陽城需要走城門。雒陽城有十二個城門,其中平城門由衛尉掌管,其餘十一個城門由城門校尉掌管,每個城門都設有門侯。到了夜晚,城門也要執行夜禁,任何人不能隨意進出城門。
《百官志四》:雒陽城十二門,其正南一門曰「平城門「,北宮門,屬衛尉。
舉個實例:東漢開國伊始,劉秀打獵後趁夜色回城,至上東門外,門侯郅惲拒不開門,劉秀派人好說歹說也沒用,只好從中東門進城。次日,劉秀獎勵郅惲一百匹布,而貶中東門候為參封尉。
范書《郅惲傳》:(郅惲)為上東城門候。帝(劉秀)嘗出獵,車駕夜還,惲拒關不開。帝令從者見面於門間。惲曰:「火明遼遠」,遂不受詔。帝乃回從東中門入。明日,惲上書諫曰:「昔文王不敢盤於游田,以萬人惟憂。而陛下遠獵山林,夜以繼晝,其於社稷宗廟何?暴虎馮河,未至之戒,誠小臣所竊憂也。」書奏,賜布百匹,貶東中門候為參封尉。參封尉:縣尉,參封縣屬於徐州琅邪郡。
由此可見,雒陽城門在夜晚也是嚴格執行夜禁的,碰到郅惲這樣犟脾氣的話,連皇帝都不能過。此時掌管雒陽十二城門的城門校尉朱儁、衛尉楊奇(均以史料推測)會讓董卓得逞嗎?
也許有人會說,他們不走城門,還可以翻城牆啊!是的,建安十九年(214年),劉備率軍包圍成都城,蜀郡太守許靖就想翻城牆投降劉備,結果被抓獲。為什麼許靖翻城牆失敗了?因為城牆上也會有士兵巡邏啊,大家腦補六百人翻城牆的畫面,還天天晚上這麼翻,還不被發現?這根本就不可能嘛!
陳志《法正傳》:(劉)璋蜀郡太守許靖將逾城降,事覺,不果。
第三,我來把董卓奪權事件順序標註上時間。
(8.28)董卓進京→「瞞天過海」→吞併禁軍+呂布殺丁原→取代劉弘任司空→(8.30)圖謀廢立。
大家看到了吧,董卓於二十八日進京,在三十日就提出了廢立,撐死三天時間,《九州春秋》和范書原文中的「率四五日」根本就不成立嘛!
關於這一點,從裴松之到盧弼都沒人能對此做考據;我敢說時至今日,也沒看到有哪位出書的史家發現過,更多的史家都將此事寫入著作之中,信以為真。
最後,上一份重要的史料,《太平御覽·卷196·居處部二十四》引《續漢書·獻帝紀》:昭寧元年,董卓住兵屯陽苑,使者就拜司空。
「陽」字前脫「顯」字,即「顯陽苑」。顯陽苑為桓帝延熹二年(159年)七月始建,位於雒陽城外。
昭寧這個年號是劉辨返回雒陽後改的年號,只使用了三天時間(從八月二十八日至八月三十日);我推董卓為28或29日拜司空,正與此相符。
再有,這條史料告訴我們:董卓雖然參與迎駕,但並未能即刻入城,他是在雒陽城外接受的司空任命。
這任命從何而來?何進已死,此時能掌控朝廷任免大權的只剩一位:太傅袁隗。
司馬彪的《續漢書》迄今已失傳,這段寫在《獻帝紀》中的話,又沒有被范曄採納入《後漢書》,幸好在《太平御覽》中留存下來。這段原文告訴我們董卓上台的第一步是怎麼走出來的,而不是像《三國演義》刻畫的那樣,董卓到京城就進去了,進城後就能「出入宮庭,略無忌憚。」
所以說,陳壽直接寫「董卓進京後,吞併二何軍隊及呂布殺丁原」是對的,董卓可不是憑藉自己的手段取得雒陽的各路軍權。
董卓在雒陽的影響力,除了太傅袁隗,司隸校尉袁紹之外,就是弟弟奉車都尉董旻。這其中,也只有袁隗才有足夠的能力幫到董卓。
所以,我們很容易推出:董卓上台是得益於袁隗的幫助。
這是很少人有注意到的事,很多寫三國史的人不明就裡,只會說董卓有多強勢,再者只會分析涼州兵有多麼可怕,越吹越神。
董卓的涼州兵再強,沒有政治基礎也是枉然。如在本年七月份,在雒陽城外,種劭僅憑一人斥責包圍他的涼州兵,這些兇悍的士兵都被嚇退。這還不是因為「名不正則言不順」的道理嘛!
而且董卓兵的數量也不佔優。董卓就只有三千人;而雒陽城內的虎賁、羽林、北軍五營及其他衛兵約有一萬人,顯然,二何及丁原部曲(呂布、張遼)投奔董卓肯定不是因為董卓兵多兵強嘛!
按袁紀,董卓離開長安時帶兵五千人,此時帶三千人進京,可能在河東郡留下兩千人以為後援。
陳志《王朗傳》裴注引《魏名臣奏》:舊時虎賁羽林五營兵,及衛士併合,雖且萬人。
董卓背後的袁隗才是老虎,狐假虎威才是真相。此時的董卓扮演的是袁隗指定的軍權代理人的角色。
推薦閱讀:
※長安勸和
※董卓能夠抵擋十幾路諸侯,為何死於心腹愛將呂布手中?
※袁隗之死
※董卓是如何攻略了蔡邕的?
※【寒硯三國】雒陽得失與董卓勢力的興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