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扭曲的「孝」,剿殺了中國文化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闇然日章(anrrzh)
by(北川)「 提起孝,很人認為就是對父母好一點。而千百年來,所謂「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的說法禁錮了很多人。很少有人知道,儒家「子孝」的前提是「父慈」,「臣忠」的前提是「君仁」。這種被曲解的「孝」正在剿殺著中國文化。」
孝,最熟悉的陌生人
被扭曲的孝與被誤解的儒家
孝,可能是中國人最為熟知的一個概念,甚至可以算是中國文化的一個重要標杆。但是,孝,可能也是當代中國人最為陌生的概念之一。
孝,就像最熟悉的陌生人,我們真的了解他么?
曲 解 1
孝就是對父母好一點
一般來說,提及孝,大家總是認為就是要對父母好一點,比如給他們錢,為他們買保健品,換大房子給他們住,陪他們嘮嗑,帶他們去旅遊,照顧他們上醫院,在父母去世後傷心痛哭,厚葬誠祭,等等。如果一個人能做到上述這些,那麼會被認為是一個孝子。
(對父母好一點,物質上滿足父母的需求,這可能是絕大多數人對」孝「的理解。)當然,一個人如果能發自真心,努力做到這些,我認為他的確是在孝方面做得很不錯了。但是,是否可以算作全面地做到了孝,則不一定。要全面做到孝,首先要明白,到底什麼是孝?孝的本質,究竟是什麼?
— 孝的含義 —
夫孝,始於事親,
中於事君,終於立身。
——《孝經 · 開宗明義章》
可見,在外在的表現形式上,孝至少有三個遞進的階段。少年及青年時代,在家好好地承事父母,盡量讓父母得到物質和精神上的愉悅,這就是事親;再大一些,走上工作崗位,好好地為國家、為社會、為所在的工作單位服務,這就是事君;在晚年時,無愧於一生所做,對家庭和社會都盡到了自己的責任,履行了自己的義務,這就是立身。如果一個人比較完整地經歷了這三個階段,並且都做得還不錯,那基本可以算是在表面上,在外在形式上,做到了孝。
(有句話叫」忠孝不能兩全「,其實從孝的廣義含義來講,這句話是一種「誤解」,一個人如果能夠在人生事業上有所成就,讓父母感到榮耀,反而是一種更大的孝。而且,現代科技發達,交通和通訊較之古人都大為便捷了,在做事業的同時照顧好父母也不是不可能的。)而要更深地探討孝的本質,則可以參考《孝經 · 天子章》中所說:
— 孝的本質 —
愛敬盡於事親
——《孝經 · 天子章》
兩個字:愛、敬。這裡的愛不是私心佔有,敬也不是表面的虛偽客套,而是發自內心的真實流露。
真正的愛,就是照顧他人的感受,甚至犧牲自己的利益去滿足和成全他人;真正的敬,則是真正發現他人值得尊敬之處,並以禮相待。所以,事親的表現,可以有千種萬種,事親的內涵,無非就是真正地關愛父母和真正地尊敬父母,這種關愛和尊重,很多時候需要犧牲自己的利益。
所以,孝的內涵其實是真正的關愛和尊重,而所謂「真正」的意思,就是很多時候要為了關愛他人和尊重他人而放棄自己的利益。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孝的本質,其實是對自我的約束,對私心的削弱。一個人只有真正開始對自我進行約束,願意來對自己的私心進行削弱,才算是從本質上開始「行孝」了。
(中國文化認為一個「私心」比較淡泊的人,反而往往能夠得到周圍人的認可和愛戴,同時也是比較容易獲得「辛福感」的。所以中國文化里儒釋道三家,本質上都是在描述對人心之「私」的一種調整,而」行孝「是儒家的一種調整方式。一個人從小在家照顧父母的感受,長大後到了社會上就比較能夠了解他人,體會他人。按照現代的說法,這樣的品質就是一種「領導力」。)由於中國文化的衰弱,傳承命懸一線,所以導致當代大部分國人都不能全面深入地去理解孝。大家所理解的「孝」,僅僅是孝的表面形式中的第一階段,即對父母好一點。連第二階段的事君和第三階段立身,大家都沒有概念,更遑論「孝」的內涵和本質了。所以我說對當代中國人來說,孝,是最熟悉的陌生人。
曲 解 2
孝是子女單方面的責任
既然孝的本質是私心的削弱,那麼關於孝的另一個常見誤會,就比較容易解釋了。
依然是拜中國文化衰弱所賜,現今的國人對於孝有一個很深的誤區,就是認為,那僅僅是孩子對父母的事情。孩子對父母需要孝,而父母本身,只要接受孩子的孝就好了,不需要對孩子做什麼。殊不知,這是一個嚴重錯誤的觀念。由這種錯誤觀念導致的,其他一些人際關係,比如上下級、夫妻、師生,也產生了類似的錯誤觀念,即,只是一方有責任和義務做什麼,而另一方面似乎不用做什麼,只要接受就好了。可是,我要說,這絕非中國文化的內涵,絕非古人的本意。
中國文化對於人際關係是非常重視,認為在各類人際關係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義務和責任,換言之,是對雙方都有要求,而絕非僅僅對單方面有要求。就拿孝來說,一般人只知道孩子要孝順父母,即「子孝」,可是,在子孝的前面,還有「父慈」二字,就很少有人提及了。對於父母和子女的關係,完整的表述應該是「父慈子孝」(《禮記 · 禮運》),即父母慈愛孩子在先,孩子孝順父母在後。這是對父母和孩子雙方都有要求的,而絕非單方面對孩子有要求,而且對父母的要求更是在先。更進一步來說,如果父母不慈在先,那孩子不孝,也不應該被指責。也許你會說,哪有對孩子不慈愛的父母?這裡所說的慈愛,是個很大的範圍,不僅僅是物質生活的照顧,還有精神的尊重、心靈的交流與溝通,等等。很多父母在物質上對孩子的照顧固然不錯,但是在尊重孩子、對孩子的心靈的交流方面,則做得非常糟糕,還往往喜歡把自己的喜好和價值觀強加給孩子,這些在我看來,都是屬於「不慈」的範疇,廣義的範疇。但是,人們往往更多關注「子孝」,而忽略甚至完全不知道還有「父慈」。所以你經常會聽到有人指責身為孩子的人「不孝」,卻幾乎很少聽到有身為父母的在廣義層面,被指責為「不慈」的。
孩子們固然有可能不為父母考慮而只考慮自己,這就是所謂的「不孝」;但身為父母的,有沒有把孩子當做自己的私產,僅僅以自己的意願來要求甚至安排孩子,而不考慮孩子的感受呢?我相信這樣的「不慈」有很多。如果說孝的本質是私心的削弱,那麼慈的本質其實也是一樣。所謂的父慈子孝,就是要求父母和孩子都要去克制自己的私慾,去削弱自己的私心,更多地站在對方來角度來考慮問題,這才是父母和子女能夠和諧相處的終極秘籍,推廣來說,也是一切人際關係能夠和諧的終極秘籍。每個人都能剋制自己的私慾,而去照顧他人,還會有什麼矛盾是不可調和的呢?
(中國文化里強調整體觀及個體間的平衡,儒家的「五倫」關係,皆是對雙方都有要求的。其本質是無論父子、君臣、夫婦、長幼、朋友,雙方都要訓練並限制自己的「私心」以達到和諧的狀態。從來沒有所謂單方面道德義務的說法。)
但千百年來,大家過於要求子孝,而忽略了父慈,從本質上來說,這相當於在人際關係中,強迫一方必須克制私慾,卻允許另一方借著對方的剋制,而膨脹自己的私慾。由這種錯誤的觀念,後世甚至出現了「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這樣的言論,試問,有天理么?這種言論當然不見於正式的經典,但民間能夠流傳這種俗語,可見對於「孝道」的理解有多麽的不全面,誤會有多麼深。父子、君臣、夫婦、師生等重要的人際關係,就在這種誤會中被扭曲了,成了一方可以膨脹私慾地對待另一方,而另一方卻必須克制私慾地去承受。這種錯誤和扭曲的人際相處方式,甚至被當做某些準則而流傳了下來,造成了無數的悲劇。
只要是頭腦正常的人都會明白,不管是誰,只要他是處於上述的人際關係中被強迫要求克制私慾的一方,必定會有反抗的需求,哪怕是僅僅在內心。很不幸,這種強迫,以「孝道」作為一個標杆,已經影響了無數代的國人。到了今天這個崇尚自由與個性的年代,這種強迫遭致了有史以來最嚴厲的抵制、嘲諷、批判,本已奄奄一息的中國文化,在這種批判的浪潮中,前景實在令人堪憂。
(近現代以來中國文化的衰弱,可以說和世人對文化的曲解甚至「利用」有著很大的關係。長此以往,前途堪憂。)而這一切,就是基於中國文化的衰弱,傳承的幾乎斷絕,使得當今的人們不知道什麼是中國文化真正的精髓和內涵,才會產生如此之多的偏見與誤會,進而有批判,甚至剿殺中國文化的意願。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闇然日章(anrrzh)
推薦閱讀:
※科學貓科普:打小孩子屁股能導致其成人時期心理疾病
※現在復讀還來得及嗎?
※國內財商教育發展現狀(薦讀)
※對衡中分校引進浙江的個人看法
※10.26北京創客教育主題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