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禪定最捷徑:安那般那(入出息念)--數息觀
大師又云:「三世諸佛入道之初,先以六妙門為本。如釋迦初詣道樹,即內思安般,一數二隨三止四觀五還六凈,游止三四、出生十二。因此,證一切法門,降魔成道。當知菩薩,善入六妙門,即能具一切佛法,故六妙門即是菩薩摩訶衍。」
提婆菩薩說:「佛說甘露門,名阿那波那。於諸法門中,第一安隱道。」--摘自《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前言原置頂貼是本人主要參考現代某些南傳禪法,結合實踐經驗而匯總出來的。但是,由於種種原因,採用此法練習者不太多①。所以,本人又主要參考了《佛說大安般守意經》、《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坐禪三昧經》與其他大德有關論述,結合現代社會眾生根機重新撰文,以使此法門能夠廣泛流布,利益同道。在智者大師所著的大、小止觀及《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中,大師把安那般那融入「六妙門」中。在信息爆炸、知識傳播方便而廣泛的現代社會,對於末法時代定根普遍陋劣而慧根較多的眾生,六妙門確是再適合不過了② 。在六妙門的六個步驟中,數息、隨息與止息是前三個,屬於「入定方便」,即入定所需要的三個方法或步驟;而後三個如觀息、還息與凈息,則屬於「慧方便」③,即開悟所需的三個方法或步驟。 鑒於末法時代禪定難得的現狀,故本貼只詳述前三個步驟,即數息、隨息與止息,完成這三個步驟即可入定---欲界定或初禪未到地定(近分定)。這三個步驟,相當於四念處中的「身念處」。什麼時候能到「受念處」呢?進入止息,達到初禪未到地定後,或經數日或一年半載,有禪觸發生(初禪八觸),有了喜樂感,才算到了「受念處」。安那般那法門詳述
數息,指數什麼?
根據以上有關經論,數息觀中的「息」並非指呼吸本身,而是指「綿綿不絕、若存若亡」的初步「止息」之相,即息相。不過,如果結合實踐而言的話,真到了息相,也就用不著數息了,因為這已經到了第三步即「止息」。那麼在實踐中,【第一步的數息,是指數什麼呢】?這就有必要懂一些關於呼吸的基本常識。在有關經論中,呼吸之相分為風相、喘相、氣相、息相,其實就是呼吸由粗變細過程中的四個階段。1、風相:剛開始的時候,呼吸的感覺最粗重明顯,你能明顯聽到呼吸的聲音。這就是呼吸的風相,就像颳風一樣,能聽見聲音;2、喘相:呼吸變細,呼吸沒聲音,風相消失了。但你感覺體內的(呼吸)氣息不通暢,不是暢通無阻。總是某個地方的氣息有點堵,氣息不能很順利的通過去。這就是呼吸的喘相--喘氣之相,就像你呼吸時,一口氣還沒吸完,就呼出去了。故《佛說大安般守意經》中說:「氣出入不盡為喘」,即是此意。3、氣相:呼吸變的更細,喘相也消失了,體內的氣息運行通暢,沒一個地方堵著的。但還是有「氣相(呼吸之相)」,就是說,雖然呼吸沒聲音,也暢通無阻了,但「呼吸的感覺」還是很明顯。你很清楚自己在呼吸!【此時的氣息叫「長息」】。4、息相:呼吸變的微細,連呼吸的感覺也不明顯了,那種感覺隱隱約約,似有似無,【此時的氣息叫「微息」】。特別注意了,還能感覺到呼吸,只是呼吸很微細(不明顯),但並不是沒有。但如果不特別注意,又好像感覺不到呼吸。這就是呼吸的息相:綿綿不絕、若存若亡。實際上是有呼吸,不過很微細而已。達到了息相,即到了六妙門的第三步--止息。按照《瑜伽師地論》,這只是初步的止息,到了止觀的「止」,此時才算有了最初步的定力,即初證奢摩他。慧根很好的,就可以在此定中,開始「(慧)觀」了。為什麼說這只是初步的止息呢?因為此時剛剛到「微息」,只是粗重明顯的呼吸「止」住了,但還有微息。連微息也真正停止,是在第四禪,所謂舍念清凈地,沒有念頭了所以也就沒有任何呼吸了。故此,《佛說大安般守意經》說:「得四禪,微息止也。」介紹這麼多常識,意在說明在實踐中,在數息階段,最好是先放鬆身心繼而調整好呼吸,【最起碼使呼吸達到「氣相」時,再開始數息】。如果純粹按照經論要求,非要在呼吸達到「息相」時再數息,那恐怕也就沒有必要了,所以我們把理論與實踐折中一下④。
其實,有人看到這段內容後,就大致明白了,無需再看以下內容了。就是說,無論你用什麼方法,只要使你的呼吸經過了「風相、喘相、氣相、息相」這四個階段,就完成了本文所說的任務:即達到了第三步---止息。具體步驟
第一步:數息---覺知入出息先放鬆身心繼而調整好呼吸,在氣息沒有聲音、通暢無阻後,開始數息。至於用什麼方法調整呼吸,就要根據自己喜好了。或經行拜佛、讀誦經典,或念佛持咒、觀像觀想,抑或什麼都不想,只是保持覺知。總之,制心一處、守一不移即可。當然,如果你嫌調息麻煩,想直接開始數息也可以。本來就是要在意念躁亂時數息的,故《佛說大安般守意經》說:「意亂當數息,意定當相隨(隨息),意斷當行止(止息)。」另外,如果你覺得很難調整好呼吸,就乾脆不調整,只要放鬆身心,自然呼吸即可。在這種自然呼吸狀態下,開始數息,比如南傳的內觀禪就是如此。最後,還有人覺得數息很難受,不適合自己,那就乾脆不數,以覺知氣息出入(即覺知出入息)來代替數息。在「十六特勝」法門中,這其實就是以「隨息(覺知出入息)」代替數息⑤,在經論中也有說明,以下我會專門提到。(1)息者「止」也,一呼一吸之間,有個極為短暫的剎那,這個剎那間的停頓,是不呼不吸的,就是「息」。數息,就是要數這個「息」--中間剎那停頓的次數。息者,不呼不吸,充滿,寧靜,這叫真息,佛家天台宗把道家說的真氣叫做真息。《瑜伽師地論》中說,數息指的是數一呼一吸之間的那個停頓,因此南懷瑾在相關的講法中,均用此義。(2)怎麼數呢?這個呼吸的剎那停頓分兩種,一種是入息即吸入一口氣到盡頭後,有個剎那的停頓;另一種是出息即呼出一口氣到盡頭後,有個剎那的停頓。
《佛說大安般守意經》中說,應該在入息的剎那停頓時數息⑥。但你最好不要在吸入一口氣到盡頭後,【刻意地停頓一下】,然後用心數息,數個「1」,而最好在自然呼吸狀態下數息。如果你非要這樣,也不妨如此,因為這說明你心思燥亂,必須得用比較猛烈刻意的方法去對治。但過了散亂後,就不須如此了。但《達摩多羅禪經》中說,「或從入息數,或從出息數」,在入息或出息的剎那停頓時數息,都可以。《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中也有與《達摩多羅禪經》一樣的說法,智者大師說,兩種情況下的數息,各有各的好處,要因人而異了⑦。綜合來說,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適合怎樣就怎樣。而根據我的實踐經驗,是在入息的剎那停頓時數息的。因為呼出一口氣到盡頭後,就是「強弩之末」了,氣已經不夠用了,此時如果再去捕捉那個停頓的剎那而數息,就來不及而且更難受了。南懷瑾大德說,凡是營養過剩、血壓高睡不著覺或雜念多、慾念旺的人,要計出息;身體衰弱、血壓太低、腦神經衰弱的人,要計入息。夜裡失眠的時候,注意數出氣!大家根據自己情況選擇吧。有沒有在兩個停頓剎那都數息的說法呢?即在入息的剎那停頓時數「1」,在出息的剎那停頓時數「2」。也有此說法。《坐禪三昧經》就說:「入息至竟數一,出息至竟數二。」但在《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中,卻不允許這樣數息,智者大師說:因為這樣會有息障,喉嚨會生病,就像草葉卡在喉嚨中,吐不出也咽不下⑧。在南傳禪法中,也不支持這樣的數法,因為這樣的話,心就太忙碌了,反而會導致緊張感。(3)這樣開始數息,要求從一數到十,再循環開始數。以上經論中都說,從一到十是最佳的數字階段。否則數字太少的話,心未免因空間狹窄而容易煩躁、散亂;數字太多的話,心又會因空間過大、時間太長而容易懈怠、昏沉。如果沒數到十,就忘記數到幾了,就說明你的心開始散亂了,那麼就必須重新數;如果數的超過十了還在數,就說明你的心開始昏沉了,那麼也必須重新數!
這樣的目的,是要你養成既不散亂也不昏沉的好習慣,因為散亂與昏沉是靜坐修定的兩個大敵。另外,這樣也是培養你把心念住於當下的心力、定力。因為人之所以有無盡的煩惱與痛苦,最大的原因就是不能讓心活在當下,而是過度追憶過去或者期盼未來。(4)需要特別重視的是,初修者往往會因為急於求成的心態,一開始很精進,上來就要靜坐幾十分鐘,結果卻令自己失望。有很多人就是這樣放棄數息法門的,認為這樣的方法未免單調乏味,花樣不多,有的可能會換其他方法。但是你要明白一點,簡單的你都玩不了,那複雜的你更不行。
所以對於初修者,每次數息的質量比數量、時間更重要。哪怕你每次只限定一分鐘時間,只要你能在這一分鐘內數好息,就能給你帶來信心,然後慢慢延長時間。信心是一步步加強的,不可以一蹴而就!這是一個馬拉松比賽,而不是百米衝刺。初學的人可能會頭痛、頭暈、呼吸困難。那是因為頭腦緊張、求好心切,所以氣上頭部,無法自然地呼吸了。以上就是第一個數息階段。在此階段,因為你的心剛剛從散亂中收回來,心還不夠細。所以,你只要以數字為工具,把意念集中在氣息一進一出(那個剎那停頓)上,把這個息數好就算不錯了。此時不必注意呼吸的其他特徵,比如呼吸的聲音是大還是小,有多大或有多小;呼吸是長還是短,有多長或多短;呼吸是熱還是冷,有多熱或多冷?因為在此階段,你的心念還太粗,沒能力去關注更微細的東西。簡單說,你只要注意【呼吸本身】就行,而不要注意【呼吸的諸多特徵】。(5)數息時的變化:如果你在數息時覺得頭部漲痛,你可以採用另一個辦法,就是注意腹部的起落,一呼一吸,肚子就一起一落。所以,一呼一吸就是肚子的一起一落。肚子膨脹起來就是入息,肚子降落就是出息。所以,肚子落的時候就數一,再落的時候就數二,再落的時候數三,四五六七八九十,與前面一樣。雖然如此,但也不宜一直採用此法,你要懂得,採用此法只是權宜之計。因為你開始時不習慣數息,或因數息而頭疼,才這樣的。但是,一旦呼吸恢復平靜後,就可放棄此法,依舊使用數息隨息等法。(6)最後,我重點談談上文說的【「覺知出入息」】。這是針對有的人不習慣數息,而以「隨息」來替代數息。
《佛說大安般守意經》中說,「知氣發自何處,滅於何處」。意思是說,要覺知到氣息從哪兒吸入,一口氣吸入體內後,到哪兒才算盡頭;還要覺知到氣息從哪兒呼出,一口氣呼出體內後,到哪兒才算盡頭。《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與《坐禪三昧經》也都是這樣說的⑨,就不再贅述了。
就是說:吸氣時,氣息是只到喉嚨呢,還是到胸腔,或者抵達臍下丹田?呼氣時,是只到胸腔呢,還是到喉嚨,或者抵達鼻孔外?
這是【覺知入出息】的第一個階段,下來是覺知入出息的第二個階段。
第二個階段就比第一個階段更細緻了,因為經過第一個階段後,你的心更細了,不但能覺知到「氣發自何處,滅於何處」,而且也有能力覺知到【呼吸的諸多特徵】了。
在《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中,呼吸的特徵有以下幾種:
粗細:呼吸的風相(有聲)、喘相(不通暢)、氣相都是粗,只有息相是細;
入息時粗,因為氣息吸入體內時順利而急切,不易被覺察到;出息時細,因為氣息呼出時阻塞延緩,容易被覺察到。
輕重:入息時輕,因為氣息吸入體內時,能使身體感覺變輕;出息時重,因為氣息呼出時,身體沒有了風氣,就會覺得體重。
澀滑:入息時滑,因為氣息吸入體內時,風氣很滑利;出息時澀,因為氣息呼出時,身內的渣滓污垢塞住毛孔,所以覺得澀。
冷暖:入息時冷,因為外面的冷氣進入身體,所以覺得冷;出息時暖,因為氣息呼出時,攜帶著體內的熱氣,所以覺得熱。
久近:入息時近,因為氣息入時順利,所以很快進入身體;出息時久,因為氣息呼出時,會受到阻滯,較難出盡,所以覺得較慢。
在此階段,要覺知到呼吸的以上諸多特徵,這樣,意念就越來越集中在呼吸上,心就會越來越細。
第二步:隨息---覺知長短息
經過第一個階段的數息,氣息變得比較細了,沒有了聲音(沒有風相)、也很通暢(沒有喘相)。此時,你的意念初步集中在了呼吸上。然後,隨著呼吸變的更細,你會偶爾覺得鼻孔好像不再呼吸了。逐漸,你會常常有此感覺,這說明你連呼吸的「氣相」也逐漸沒有了。此時,你就不必數息,因為你的心更細了,如果數息的話,反而會變得心煩意亂。另外,如果你可以成功地數完一個單元——從一數到十——在數完之後再重新開始第二個單元、第三個單元…。能夠用這樣的方法持續地專註呼吸大概十五分鐘、二十分鐘,乃至半個小時,如果心平靜了,妄想也減少了,就可以不用再數息。為什麼呢?因為數息只是針對初修者而言的,因為剛開始改變心的攀援習慣時,會很不適應,妄想雜念層出不窮,所以才要以數息對治。到這時,你會逐漸,鼻孔的呼吸似乎越來越少,你越來越難以感覺到鼻孔在呼吸。此時,就要放棄數息,進入第二個階段--隨息了。其實,並非鼻孔的呼吸似乎越來越少,而是呼吸變得更細了,而你的覺知力卻沒能跟上。所以,在這個階段,你就需要清楚地覺知到每一次呼吸。哪怕鼻孔的呼吸很細,你也要盡量覺知到。在此階段,呼吸會越來越長,因為你的意念越來越集中,心越來越細了。故此,我們把這個階段稱為【「覺知長短息」階段】,以區別於第一個「覺知入出息」階段。長息,意思就是一呼一吸的整個過程所需的時間更長了。到這個階段,心念已經很專註了,如果再繼續數息反而會破壞這個境界,所以你就「隨息」好了。結合某些南傳禪法與自己的實踐經驗,我把隨息分為兩種情況。(1)先說簡單的。筆者自己是按照某些南傳禪法的要求,從數息到隨息,都是只在鼻孔「人中」一帶的狹小區域覺知呼吸的,並沒有把注意力隨著呼吸,引進體內。當然,北傳禪法中也有類似的情況⑩。這樣有什麼好處呢?一是因為意念習慣於舊的地方,也因為此處易於識別,所以專註於鼻頭。反之,如果你要想準確判斷出其他地方的氣息,就不容易了。而且,如果你的意念越是集中在下面而不改變的話,就越容易昏沉。反之,意念集中在鼻頭,覺知力就更容易保持清醒。
還有一個好處就更值得一提了:佛法把意念集中的對象叫「所緣境」。對於初修者而言,所緣境面積越大,意念反而更不容易集中;反之,所緣境面積越小,意念反而更容易集中。而修定的目的,就是要使意念集中於某處的,所謂「制心一處」。正因為鼻孔「人中」一帶的區域很狹小,所以意念才更容易集中。筆者之所以只修了半個多月,而且每天最多靜坐一個小時(中間還有間斷),就得到「欲界定」,乃至在得到欲界定的次日即(以最快的速度)又得到「初禪未到地定」,就是因為一直把意念集中在鼻孔「人中」一帶。另外,採用這種方法,只需要注意【呼吸本身】即可,不必注意呼吸的諸多特徵。就是說,你只要能清醒地覺知到鼻孔人中一帶的呼吸即可,至於呼吸是長是短,是冷或熱,是澀是滑等等,都不必去管。因為「人中」一帶的區域本來就很狹小,能一直覺知到這裡的呼吸已屬不易,如果再注意呼吸的諸多特徵,就不但會更難,而且反而還會使人變得心煩意亂。對此,如果你想了解更詳細的情況,就請參考(a)。當然,如果你採用其他方法,在達到氣相或息相後,也可不妨試試這種簡單的方法。(2)再說複雜的。數息後,身心越來越安定,氣息也越來越長。這時你會覺得入息長,出息短。這是因為,既然住心於內,氣息隨著心念而入,所以,氣息入時就會知道氣息長。既然心不攀援外境,所以,氣息出時就會知道氣息短。這是剛進入「覺知長短息」階段的體會,但當你在「覺知長短息」階段,隨息練習的時間越久,就會有另一種相反的體會。這時,身心越安定,反而會覺得(出入的)氣息越短,而非像開始時覺得氣息越長。
為什麼呢?智者大師在《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卷七中解釋說:因為心念已經平靜,所以,出息時,從肚臍到胸部就盡了。入息時,從鼻端到咽喉就盡了。在此階段,【要覺知到氣息的長短,與一呼一吸用時的多少】。另外,根據前文,如果心夠細,還可覺知【氣息的輕重、澀滑與冷暖】等諸多特徵。如此,再迴光返照,就會體會到:對於氣息的一切無常,原來都是由於心念生滅變化的緣故,就會體悟到無常之理。第三步:止息
這個階段分為兩步。1、覺知「全息」經過數息、隨息階段後,意念更加集中,氣息也更細。這時會常常覺得鼻孔似乎不再呼吸了,就是說,鼻孔呼吸的感覺不明顯了。如果你有意地去感覺,就會覺得呼吸是隱隱約約,若有若無。而體內的氣息則越來越暢通無阻,越來越細,細到什麼程度呢?比如你會覺得身體某些部位好像不存在、感覺不到了,一般是先會感到上半身好像不存在了,然後是下半身。當然,這只是某些部位,而非整個身體。到此時,一般都會感覺整個身體就像一個皮囊,隨著氣息的出入,而收縮鼓脹,所以此時的氣息被稱為「全息」,意思是氣息遍布全身。然後,你會感覺整個身體輕飄飄的,「如雲如影」。怎麼判斷呢?如果你坐在一個比較高的檯子上,風一刮過來,你就會覺得身體好像在隨風飄蕩,因而會害怕掉下去!除此之外,有的人會覺得身體某些部位有「流動感」,其實是感覺到氣血在通過那個部位。比如有的人會覺得頭部繼而膨脹,繼而收縮,有人會覺得動脈在跳動,有人會聽到心臟跳動的聲音。而這一切,是平時感覺不到的。如果你感覺是這樣,就說明你已經達到了「欲界定」。此時,則有「持身法」生起,就是說,你的身體會自然挺直。因為氣息在體內暢通無阻地運行,身體自然會對此作出反應,否則就有阻滯了。而且,你的雜念也越來越少,有的人會覺得幾乎沒有什麼念頭了。其實,只是幾乎沒有粗重的念頭。到了「欲界定」,定心明凈,就可以達到初步的「制心一處」,即便有外緣干擾,你也會把意念集中在氣息上了。所以,高僧大德(比如妙境長老、凈界法師與黃念祖大德等)說,念佛念到一心不亂,就相當於欲界定了。吳立民大德《佛法禪定論》中說:在這種狀態(欲界定)下,人身的各種內分泌、激素等等的就會自然調整平衡,道家所謂還精補腦,就是在這種狀態進行的。2、覺知「微息」
上面說在欲界定中,鼻孔的氣息是隱隱約約、若有若無。覺知全息久了,氣息就會變得更加微細,這時的身心反應都比欲界定加深了。身體方面,你會覺得身體似乎都不存在了,而非只是局部沒感覺。意念方面,會覺得心無雜念,到什麼程度呢?比如有人會更加明顯地聽到心跳聲。為什麼說是「更明顯」呢?因為在以上的欲界定中,雖然也能聽到心跳聲,但也能明顯聽到外界的聲音,只不過你已經能夠把意念初步集中在氣息上,而不受外界聲音的干擾了。但這時「更明顯地聽到心跳聲」的意思是說:你的意念會更加集中在氣息上,更明顯地聽到心跳聲,【以致於連外界的聲音都比以前弱了】。就是說,這時你再聽到外界的聲音,就不像以前那麼明顯了。甚至外界的某些本就比較弱的聲音,此時你都聽不到了。這個時候的氣息,就叫「微息」。此時,你應該把意念集中在這微息上,從而進入第三步--「止息」。《佛說大安般守意經》說:「息細微為道,長為生死,短息動為生死。」---息出入微細(微息)是道;息長則是生死,息短躁動也是生死。所以到了微息,就接近道了。《佛說大安般守意經》又說:「數息氣微,不復覺出入,如是當守一念,止也。」---數息至於氣細微,不再感覺氣息出入;如此,應當守護一念,這就是「止」。因為此時的氣息太微細了,一般都會幾乎感覺不到氣息了,除非你有意地去感覺,才會感覺到。至於氣息的那些特徵(冷熱澀滑等),就更難感覺到了。怎麼修止息呢?正因為此時的氣息太微細,很難感覺到,所以不應該再關注全息(全身的氣息),而應該把意念只集中在某個地方的氣息上,這樣才可以保證你能清醒地覺知到那兒的氣息。那麼,應該關注哪些地方的氣息呢?根據智者大師的《童蒙止觀》、《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等論著,修止息所應關注的地方有:頭頂、頭髮、鼻子、肚臍與腳底(比如腳心的湧泉穴)。對於腳底,《俱舍論》說也可以注意腳趾頭。大師在《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中說:因為在修禪定時容易昏沉,所以把意念集中在頭頂。但不可長久如此,因為那會使人覺得好像風飄一樣,好像有了神通。發部是修白骨觀的觀想之處,此處黑髮白肉,把意念集中在頭髮,或許能發起白骨觀,但不可長久如此,否則會使眼睛習慣性地向上看,或出現顏色幻覺,容易使人顛倒。鼻孔是氣息的出入之處,把意念集中在鼻孔,會使人明顯感覺到氣息的出入,此起彼伏無有停住,容易使人覺悟到無常之理,有助於修安般法門,容易發起禪定。肚臍是氣息之源,把意念集中在肚臍,能消除各種疾病,或許還能看到體內的三十六種物,發起十六特勝等禪。把意念集中在腳底,氣息就會隨著意念往下流,會使身體調和,修不凈觀的還容易發起不凈觀(b)。根據大師的解釋,我們可以根據具體情況,來變化使用以上修止的方法。比如昏沉時可以關註上面部位,散亂時可以關注下面部位,體弱多病者可多關注肚臍,修白骨觀者可多關注頭髮,修不凈觀的可多關註腳底。另外,智者大師說的修止方法中,除了以上所說的「系緣止」外,還有「制心止與體真止」兩種。但是,因為本文主要介紹安般出入息法門,就不再另外談別的了,有興趣的可以參考大師《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卷三中有關修止的內容。第四:初禪未到地定(近分定)
本文最後簡單談談初禪未到地定。達到第三步的「止息」後,經過一段時間的精進修行,時間或長或短,你就會證入初禪未到地定。上面詳細介紹了欲界定,在此定中,雖然感覺身體輕飄飄的,「如雲如影」。你會幾乎感覺不到身體的存在了,但還有會感覺到,只不過因人而異,每個人感覺到「身體不存在」的部位多少不同而已。筆者因為是經常在公園的長木凳上靜坐,加上沒有襯墊物,所以臀部部位感覺比較明顯,其他部位就是「好像不存在了」。隨著精進修行安般法門,你會不知不覺地在證入初禪未到地定。入此定後,連那個「如雲如影」的感覺也沒有了,身體的感覺消失殆盡。心無雜念,唯留一明明白白、清明覺知的覺性。此時,第六意識的粗重分別念頭不再生起。此時,修行人不知不覺中就放棄了「修止」,而進入一個奇妙的定境。呼吸、身體、雜念等等,什麼都好像沒有了,只有一覺性存在:對周圍的一切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但卻沒有任何粗重的分別念頭。為什麼說是「不知不覺地」證入此定呢?因為此時你的覺知力還不夠,還不足以清醒地覺知到自己身心的變化。因為這些身心變化,是在你出了此定以後,才知道的!而欲界定中的身心感覺,則是在定中,就能覺知到的。什麼叫「唯留一覺性存在」呢?就是說,你對周圍的一切清清楚楚,能明顯地聽到自己的心跳聲,也能聽到周圍其他聲音、動靜。但只是能聽到而已,除此以外,再無其他念頭。比如,你是坐在哪兒?身處何方?坐的什麼東西?這一切念頭都沒有了。你不會起個念頭去想:我是在哪兒呢?坐的什麼東西呢?就這樣,修行人到了初禪未到地定,嘗到了初步相似解脫的滋味。(筆者當年就是一連好幾天,忍不住咧嘴歡笑)。學人然後精進修行,或數日或經年,又在不知不覺中恢復了身體的感覺。你會重新感覺到身體的存在,也知道自己在哪兒靜坐了。到此時,一般就會發起禪觸,即所謂初禪八觸或者十六觸---這是進入初禪的徵兆。
在發起禪觸以前,一般都會逐漸感覺到一股氣息或從頭部發起,往下蔓延,或從下面發起,往上蔓延。這氣息是清新潔爽而明麗細膩,緩緩地滲入體內每個地方,如水入沙。為什麼說是「逐漸感覺到一股氣息」呢?可用一句古詩「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來比喻。此氣息發起之初,一般是感覺不到的。但沒多久,當那種清新舒適的感覺比較明顯,令你覺知到的時候,你才明白過來。如果此氣息是從頭部發起,你就會突然感覺到意念清醒無比,而且還萬分舒適!這是一種你從未有過的體會。不過,經論上說,如果從頭部發起,則行者定力容易退失;如果從下面發起(比如腳底),定力則不易退失。筆者當年首次體會到的,是從頭部發起的。因為我是一直把意念集中在鼻孔人中一帶的呼吸上的,所以容易從頭部發起。後來發現有關論著中,對此「容不容易退失」只有論斷,沒有解釋。我想,可能是因為:如果是從頭部發起,就說明你經常把意念集中於頭部或鼻孔呼吸,這樣雖然容易入定,但由於所緣境區域過於狹小,有覺無觀,定境較淺,故容易退失;反之,如果意念經常集中於下面部位,有覺有觀,則定境較深,故不易退失。像我在第一步數息階段最後(6)中談到的「以隨息來替代數息」,就是這個意思,智者大師在《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卷七中就解釋說,隨息中有覺有觀,而數息中有覺無觀⑤。最後補充一點:安般法門數息、隨息、止息三步,並非是涇渭分明。學人可根據自己具體情況,於三者交替使用。比如心散亂時可數息,半清醒半昏沉時可隨息,昏沉時可以觀息(c),心定時可以止息。推薦閱讀:
※阿姜念問答錄
※現代佛教徒應如何理解看待《佛說長阿含經》中的如下經文?
※無我,五蘊,煩死了?
※專註於六根功能能滅苦嗎?
※相應部22相應47經/認為經里的「五根的下生「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