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消滅慢性病(疼痛)--焦慮、失眠、鼻炎、前列腺炎等

PS:知友們的熱情出乎我意料,尤其感謝童鞋們的反饋和肯定,再也不是玩單機版知乎了,不枉我為這篇文章熬了一個多月,修改了N++次,點贊、關注是我最大的動力,也希望文章對你有用!(透露下,將會發四個單章詳解焦慮、失眠、鼻炎、前列腺炎,鼻炎已經有一個高贊回答,有鼻炎童鞋可直接前往: 鼻炎能根治嗎? - 高太爺的回答)。

慢性疼痛是一個寬泛的概念,不僅指鼻炎、咽炎、慢性前列腺炎、慢性腰痛等生理疾病,還包括抑鬱、失眠、焦慮等長期的心理疾病。

25歲前生活主旋律是編程,25歲後一頭扎進心理學。之所以從前九所工科碩士轉戰心理學,起初完全是強烈的需要,尤其是生理層面慢性疾病的困擾,本篇主要結合自己的經歷,講述心理學是如何給我的生活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

如何消除焦慮?如何消除失眠?如何消除鼻炎?如何消除前列腺炎(雖尷尬,這卻是我接觸心理學的根本動力,也讓我真正領會到心理學的神奇魅力)?通過對這幾個問題的實踐解決經驗,結合神經科學、心理學、注意力、認知療法、自我暗示等理論,提煉慢性疼痛的生理、心理根源,並給出根本性的破解方法,輕鬆將慢性疼痛掃進垃圾堆,只要我們願意,每個人都有享受幸福生活的能力。

**************************************************************************************************************

科學家和醫生一度認為,疼痛只來自肉體受到的傷害,然而過去幾十年里,神經科學、心理學和醫學界對疼痛的研究大有進展,其中三個觀點更是顛覆了傳統對疼痛的理解:

首先,疼痛是一個身心聯接的過程,疼痛不僅受生理影響,還受想法、情緒、壓力等情緒影響;其次,當疼痛逐漸變成慢性疼痛時,患者的反應不再是健康時的正常反應;最後,呼吸、放鬆、冥想和自我暗示確實能夠緩解乃至消除疼痛

一、理解疼痛:疼痛是一種健康的自我保護反應

儘管疼痛聽起來像貶義詞,但沒有疼痛的世界是極為危險的,因為疼痛會促使我們進行自我保護,避開可能傷害到自己的東西。疼痛是如何做到這些事的呢?它協調我們的身心反應,把注意力(被動)引向當前威脅。

完整的「疼痛反應過程」如下:受傷或生病作為誘因、刺激——>威脅信號傳遞到大腦——>疼痛反應(感覺、想法、情緒、壓力和應對疼痛)——>汲取經驗。

過程1、大腦把威脅轉換成痛覺

在中樞神經系統中,疼痛擁有自己的通路(下圖),疼痛信號沿著脊髓(Spine)通過軸突向上傳遞,經過控制疼痛相關行為的延髓(Medulla)和腦橋(Pons)到達腦幹,接著被分配到丘腦(Thalamus)的不同部位直至大腦皮質(Sensory Cortex),扣帶回皮質(Cingulate Cortex)能影響我們所承受疼痛的閾值(這是破除慢性疼痛的生理基礎和關鍵,可以通過提高闕值屏蔽掉疼痛或無關的刺激,重要事情說三遍)

簡言之,真實的(客觀的)疼痛+疼痛引發的情緒反應,綜合形成了我們對「疼痛」的(主觀)感知,所以要真正理解我們主觀感受到的痛覺,必須區分「疼痛」(Pain)與「痛苦」(Suffering)。「疼痛」指的是身體或情緒上的真實傷痛,「痛苦」指的是我們面對疼痛的反應,痛苦屬於「二級反應」或「附加傷害」,痛苦(Suffering)會加劇「疼痛」(Pain),所以我們感知到的「痛」會高於真實水平的「疼」。

過程2、疼痛觸發應激反應以為治癒做準備

疼痛會觸發應激反應。自主神經系統(ANS)通過讓交感神經興奮起來,促進腎上腺(Adrenal Gland)分泌激素,令心跳加速、血壓升高、感官變敏銳、肌肉變緊張,讓能量以糖和脂肪的形式通過血液傳送到全身。大腦到內分泌系統有一個反應通路,該通路將下丘腦(Hypothalamus)、垂體(Pituitary Gland)、腎上腺(Adrenal Gland)連接起來,成為下丘腦-垂體-腎上腺通路(PHA,見下圖),下丘腦接受來自ANS的興奮和抑制輸入,以及來自感覺的輸入,它們分別與身體內部經驗和外部環境的經驗相關(關鍵,心理可調節生理激素的釋放),然後下丘腦釋放激素,它們迅速進入循環系統並迅速做出反應。與此同時,免疫系統(Immune System)做好了治癒病痛的準備(安慰劑效應,就是通過心理刺激下丘腦激活免疫反應,這也是心理暗示的基礎之一!!),它激活免疫細胞,準備打敗所有的病毒或其他入侵者,阻止身體感染炎症。

過程3、從疼痛中汲取經驗

外界威脅消除後,疼痛反應並沒有結束,進化機制希望保護我們將來免受同樣的威脅,因此事後大腦會不由自主地「場景重現」,告訴我們痛苦到底是什麼樣子,分析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思考可以做些什麼來避免類似的痛苦,一般而言,越是嚴重的創傷,我們越會情不自禁地回想。

進化機制是利用神經系統的「可塑性」汲取經驗的。神經系統會在無意識的情況下從疼痛中汲取經驗,並利用這些經驗預測未來,疼痛系統的每個組成部分,從神經末梢探測器到大腦的神經元,都會通過某種方式去適應周圍的情況,以便將來能更快地檢測出類似的威脅,更快做出自保的反應。

二、客觀評價疼痛反應

進化機制的「平均效應」。我們現在擁有的生理、心理機制之所以能夠進化並保存下來,並非因為這些機制是完美的、在所有情況下都能發揮作用,而是因為它們在遠古環境中給我們祖先所帶來的「平均收益」超過「平均代價」,自然選擇是根據「平均效應」決定去留,所以每一種正常運行的機制都有可能產生某些「錯誤」。

從威脅到疼痛,再到應激反應、學習過程,這就是全套的自我保護反應,這套反應導致了每個人不同的疼痛體驗,疼痛不僅包括身體的真實感覺,還包括由疼痛引起的想法、感覺和行為。要評價疼痛反應,就必須權衡其「平均收益」和「平均代價」,這就需要進一步區分疼痛:急性疼痛和慢性疼痛。

1、急性疼痛是「平均收益」

急性疼痛是對某種傷害或疾病做出的瞬間反應,它來自身體受到的真實威脅,急性疼痛是判斷身體是否受到真實威脅的可靠指標,疼痛的強度和受威脅的嚴重程度成正比。在處理急性疼痛時,疼痛的自我保護反應是一套很有用的系統,但不幸的是,這套系統會加劇慢性疼痛。

2、慢性疼痛是「平均代價」

現代醫學已經證實慢性疼痛和急性疼痛有三個重要區別:首先,慢性疼痛會讓身體對威脅變得非常敏感,即使威脅非常小,甚至威脅根本不存在,身體也會向大腦發送受到威脅的信號;其次,大腦會更容易把周圍的關聯、相似情況解釋為「受到威脅」,或者把某種感覺混淆為威脅,大腦經常做出錯誤的疼痛反應;最後,大腦混淆「痛覺」和「壓力」(負面情緒)之間的界限,即便一個小的負面情緒都可能引發全套的自我保護反應,比如憤怒、焦慮會引發慢性腰痛、頭痛等。

這三個區別意味著:慢性疼痛不是判斷身體是否受到威脅的可靠指標,我們感覺到的疼痛可能是真實的,但絕大多數時候,我們的身體根本沒有受到威脅或威脅微乎其微。

慢性疼痛反映是一種過度的自我保護反應,如果我們反覆受到慢性疼痛的折磨,我們的身心漸漸學會檢測非常輕微的威脅,進而引發一系列的自我保護疼痛反應,用疼痛來引起我們的注意。

三、認識慢性疼痛:慢性疼痛是一種過度的自我保護反應

慢性疼痛是一種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學到的身心反應,研究人員傾向於把慢性疼痛定義為「被誤導的學習過程」(misguided learning,進化機制試圖保護自己免遭未來的威脅,讓身心學會適應疼痛,在這個過程中,兩種學習發揮著關鍵作用:第一種是學習對疼痛的敏感;第二種是學習把相似的威脅(包括與身體無關的威脅)都解釋成身體疼痛。

很多有慢性疼痛的人都會發現,我們對疼痛越來越敏感,這是因為神經學習及神經可塑性一直在強化神經對某個疼痛的迴路:神經末梢會變得過度敏感,只要感覺到壓力、緊張、炎症的蛛絲馬跡,就會發出威脅信號;大腦隨時待命準備接受威脅信號,神經系統優先處理這種信號,並通過「綠色通道」快速傳向大腦。隨著威脅信號在身體和大腦之間不斷傳輸,神經系統會越來越擅長應付這種疼痛,對於有些慢性疼痛患者來說,即使是無害的、甚至是有利的外部變化(比如溫暖的春風),也會被神經系統解釋成「出現威脅」,進而產生劇烈的應激反應(鼻炎反應)。

慢性疼痛是對威脅的誇張反應,原本是起到自我保護作用的疼痛反應,現在已經過度自我保護了,慢性疼痛出現的頻率、持續時間和強度,可能已經遠遠超過了身體受到的威脅程度,但我們自然而然地認為或誤解:出現疼痛意味著身體確實出現了問題,我們確實遭到了真實的外部威脅。

四、慢性疼痛的生理及心理根源

(一)生理根源:神經可塑性

「神經可塑性」(neuroplasticity)讓我們能從過去的事情里汲取經驗,它對學習新技巧是非常有幫助的,同樣道理,反覆的疼痛不但會讓大腦里的「威脅探測器」對痛覺變得敏感,也會讓它們對各種各樣的內心衝突、外界威脅變得敏感,這意味著我們對疼痛越來越敏感、感覺到越來越多的疼痛。

每次出現「疼痛反應」時,大腦就會把疼痛和一些感受、想法、情緒、環境因素聯繫起來(歸因錯誤),隨著這種聯繫變得越來越強大,所有與疼痛有關的東西,比如壓力、憤怒、睡眠不足、痛苦的回憶、對未來的擔憂、都會引起自我保護的疼痛反應,讓我們變得既敏感又痛苦,比如工作壓力引起慢性頭痛,更令人驚訝的是,心理上受到的威脅,也可能誘發身體上的疼痛,研究發現,壓力會引起慢性腰痛、失眠。

現代科學最重要的一個研究成果是:和典型的疼痛反應不同,慢性疼痛通常是源於(主觀)大腦的,然後才影響到身體的其他部位。

神經可塑性,上文已經較為詳細論述,這裡不再展開。

(二)心理根源:注意力

注意力是指人的心理活動指向和集中於某種事物的能力,注意力分為自上而下的內源性注意(top-down/endogenousattention; 也就是俗話說的集中注意力)和自下而上的外源性注意(bottom-up/stimulus-drivenattention;俗稱注意被吸引),內源性注意是指個體根據自己的目標或意圖來分配注意,是主動注意;外源性注意是指由個體外部信息引起的個體注意,是被動注意。

以處理情緒反應為例,通過杏仁核(Amygdala)處理情緒反應有兩個路徑:「短路徑」和「長路徑」(見下圖)。通常情緒體驗開始於身體的自動系統,發起於由大腦邊緣系統處理的感官體驗。「短路徑」速度快,信號繞過感覺皮質(Sensory Cortex)直接從感官傳遞到丘腦(Sensory Thalamus)和杏仁核(Amygdala),短路徑解釋了許多情緒反應的自動的、潛意識的特性,很明顯,注意力(意識)並沒有介入情緒過程,只是起到被動的感知過程,「短路徑」是「被動注意」過程。

相反,如果我們有意識觀察並介入情緒體驗,情緒刺激通過感覺皮質經過海馬體(Hippocampus)處理,最後再交由杏仁核,長路徑就被激活了,很明顯這是「主動注意」過程。

舉個栗子:漆黑的深夜,聽到一個奇怪的哭聲,立馬感覺到恐懼、心跳加速,這表明短路徑被激活,如果推測可能是貓叫,我們就慢慢鎮靜下來,這表明長路徑被激活了,情緒刺激被重新解讀了,這也是認知療法的精髓。

大腦中負責有意識處理(conscious processing)的資源是有限的,這就意味著注意力就像一扇閘門一樣,把無關的信息過濾掉(filtering)並增強有用的信息(attentional gain)。如何高效的利用有限的注意力?進化機制給出了解決方案:一是注意力選擇關注重要事情而過濾掉無關事情二是將經常重複的或日常的行為內化到無意識,僅僅需要最少量的注意力即可。

1、注意力有限性決定其選擇性(或屏蔽性

注意力是有限制的,這是生理性的限制,要獲得對事物的清晰、深刻和完整的反映,就得篩選過濾,把注意力集中在需要關注、處理的重要事情上,屏蔽掉不相關的事情,總的來說,大腦會集中資源干最有興趣、最需要的事情。

既然注意力是有限的,如果我們將注意力投注到疼痛以外的事情會怎麼樣呢???這是在刨滅慢性疼痛的根基,如何應用,後面有介紹。

2、自動化思維是少意識或潛意識過程

自動化思維(automatic thoughts)是認知心理學家貝克提出的,是指無意識的、不帶意圖目的的、自然而然的且不需要努力的思維。自動化思維受既往經驗的影響,越是記憶深刻,越是經常發生的事情,越容易被提取(回想)出來,進入自動化思維。自動化思維幫助我們毫不費力地快速處理信息,做出判斷,採取行動,自動化思維是進化機制的選擇。

自動化思維為可分為正性和負性思維。正性自動思維是我們致力於養成的,比如積極的看待失敗和挫折,有助於個人成長、堅持,並最終取得成功,而負性自動思維(Negative automaticthoughts,NATs)是我們不幸的源泉,甚至會導致心理疾病,生活中大部分思維是自動化思維,尤其緊急情況下多以負面為主。

負性自動化思維過程是一個觀念(誘因)自動引發另一些觀念(雪崩),當我們的思維向消極方向下滑的時候,它會給我們帶來災難。讓我們觀察下,驚恐是如何誘發心臟病的:

外界某個刺激促使心跳加快——>驚恐發作的人會焦慮心臟是否會出或出了問題——>然後他開始關注自己的心跳——>焦慮情緒,甚至是聚焦行為本身會加劇心率變化——>認為自己心臟有問題à更加焦慮,心率進一步加快——>把心跳加快看作是心臟病發作的先兆。

這種思維進程如此之快,以至於我們幾乎無法意識到,但當我們陷入消極思維模式時,常會出現上述快速的思維過程,一旦啟動了這些想法,我們的心情會迅速變得糟糕,我們更多只是意識到最終的情緒反應,一旦我們陷入這種惡性循環,除非採取措施,否則難以擺脫,這種思維可以被稱為「情緒放大器」。

消極的思維情緒是災難的,如果通過「主動注意過程」,代之以積極思維方式呢?又在刨慢性疼痛的牆角!

(三)曙光:為什麼說你應該充滿希望?

現在問題簡單了,要破解慢性疼痛的根源,僅需要回答兩個問題:第一個,如何破解錯誤的生理根源,即如何科學利用「神經可塑性」塑造健康的學習過程?第二個,如何破解錯誤的心裡根源,即如何破解被動注意力激發積極健康的心理過程?

這兩個問題其實都指向一個答案:如何管理注意力。簡而言之,第一步,在疼痛時轉移注意力,將注意力轉移到積極、正面的思維過程上來第二步,利用神經可塑性,培養形成正確的學習模式;在開始介紹具體的方法之前,這裡有必要再次強調現代醫學、神經學的研究成果,讓我們對破解慢性疼痛充滿信心:

第一個事實:學習是一個終生的過程,我們學到的反應是可以改變的,「神經可塑性」可形成對疼痛、壓力的敏感,也可以破除之,關鍵是如何找到新的、健康的學習方法。

第二個事實:人生來就有抑制疼痛、消除疼痛的「癒合反應」,它與疼痛反應、應激反應一樣屬於本能反應,但面對慢性疼痛時,這種調節能力無法有效激活運作,壓力、抑鬱和焦慮都會干擾這套調節系統,因此只要我們學會激活癒合反應,就能對抗疼痛和壓力的影響,幫助身體走出傷痛和疾病的陰影。

第三個事實:神經科學和現代心理學已經證明,自我暗示、瑜伽冥想能夠不僅能破除慢性疼痛,還有效整合身心資源,提升個人能力和潛能。

五、實踐:管理注意力和想像力

(一)轉移注意力

日本研究人員做過一個特殊的實驗,他們對瑜伽大師進行測試,在大師冥想前和冥想過程中,研究人員分別用激光來引起他的疼痛反應,大腦成像顯示,大師在冥想前的疼痛反應和常人一樣,但在冥想過程中,他大腦中和疼痛有關的區域,包括產生疼痛的感覺、想法、情緒、反應的區域和活動都顯著減少,這項研究表明,藉助冥想轉移注意力,確實能夠影響人們的疼痛感。

焦點效應:做一個實驗,聚焦任何一個正常的身體部位(如右手中指),本來身體部位一切正常,但聚焦一段時間後,明顯能感受到脈動、發熱、觸電般抖動等存在或不存在(想像的?)一系列身體反應,這些身體內部反應本來是完全感受不到的,因這些刺激過於微弱而被注意力自動屏蔽,但當投注注意力時,不僅感覺神經變得極其敏感,大腦也開放「綠色通道」傳遞哪怕微弱的信號。

當我們面對真實或虛假的慢性疼痛誘因,負面自動性思維自然而然啟動,身體隨即開啟一系列的應激反應,「被動注意力」被聚焦到疼痛反應過程,基於焦點效應可知,我們不僅對疼痛更加敏感,更會放大疼痛。

但當身心被恐懼、憤怒、悲傷、疾病、疼痛等籠罩時,我們很難管理注意力、調整情緒,比如越是擺脫緊張情緒越是聚焦緊張,通常我們並不善於管理注意力,對於初學者而言,管理注意力是一個漸進的過程,第一步是能夠轉移注意力,切斷注意力的被動投注,屏蔽不相關的、微弱的威脅信號,提高個人的耐受度,神經學家證實下面兩種方法簡單有效:

1、有氧運動療法

有氧運動屬於核心習慣。能夠以點帶面,帶動整體行為和習慣的變化,鍛煉不僅能夠轉移注意力,提高意志力做事情更自控,鍛煉讓身體更健康美觀,提高自信,鍛煉讓人更加開朗積極主動,鍛煉會改變其他惡習

科學家證實,5分鐘的「綠色鍛煉」就能緩解壓力、改善心情、提高注意力、增強自控力,「綠色鍛煉」指的是任何形式的有氧運動,並不一定要太高的強度,到處走走。

2、感知呼吸冥想

斯坦福大學有兩項研究。一項研究是觀察人們在喜悅、憤怒、悲傷、恐懼狀態下呼吸的變化,結果發現,每一種情緒都會使呼吸出現特定的變化,例如,喜悅會使呼吸變得平穩、緩慢、深沉、輕鬆,悲傷則會使呼吸變得溫暖、輕淺、緊張、時斷時續;還有一項研究,觀察人們特定呼吸方式可能引發的情緒的變化,研究發現,在沒有其他情緒觸發因素的情況下,特定的呼吸會引發相關的情緒。這兩個研究表明,呼吸是一種強大的工具,能打破疼痛的惡性循環,緩解慢性疼痛和壓力,只要你學會了舒適、安全、喜悅相關的呼吸方式,你就能逐漸擺脫痛苦。

要阻止疼痛信號在神經元之間傳輸,或要求腎上腺停滯釋放應激激素,確實不容易做到,但呼吸是疼痛反應的有機組成部分,只要我們有意識地去改變呼吸,就能輕易干涉、改變疼痛反應。研究表明:只要把注意力集中到呼吸上,就能有效緩解壓力,讓你感覺良好。

住自己的呼吸是每個人都能輕鬆做到的事情,這使得呼吸成了消除慢性疼痛的完美出發點。

也可以從注意力角度進行解釋,當我們忍受病痛折磨時,我們的大腦會本能地被痛覺吸引過去,通過感知呼吸,讓注意力集中到呼吸上,因為注意力是有限的,當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必然會屏蔽、忽視相關的疼痛敏感性。

具體而言,就是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呼吸上,關注每一次吸氣和呼氣,也可以在心裡默念「呼」、「吸」,每當心神開始游移時,把注意力重新引到呼吸上,可以只練習一分鐘,也可以一直練下去,感覺舒服就好,經常練習,不僅可以提高注意力,而且能夠清空心靈的負擔,提高心靈的質量。見下圖,個人實際經驗。

(二)自我暗示療法這裡簡述,將寫專題系列文章專門介紹

現代神經科學利用腦成像等手段證明,心理與大腦是相互影響的,自我暗示本質就是通過心理刺激、改變大腦(神經可塑性),讓身體做出真實的調整和反應。安慰劑效應、想像力、預期力量是自我暗示理論的基礎和證據,已經受現代科學檢驗。

1、安慰劑效應。安慰劑效應指在病人不知情的情況下,服用沒有藥效的假藥(病人對藥效有信心),但病人卻得到了和真葯一樣甚至更好的效果,這證明了心理暗示(潛意識)對疾病的真實治療作用。安慰劑效應已經被充分接受,甚至成為現代醫學對臨床檢驗新葯不可缺少的對照組。安慰劑效應告訴我們兩點:第一,心理、大腦和身體之間存在著密切的相互作用;第二,積極地預期可稱為促進健康的有效力量。

2想像力。在心理學家Kosslyn 的研究中,當被試者想像一個動作,大腦的特定區域和特定的神經中樞被激活了,這些區域和他們真正做這個動作時的激活反應完全一樣,就連肌肉也會根據需要或緊繃,或放鬆,大腦會以看到、聽到或感覺到相同方式隊暗示做出反應,就好像刺激真的存在一樣(Kosslyn et al,2000年)。如果我們總是想像、擔憂最壞的結果,我們就會激活大腦中與感覺、痛苦、壓力有關的區域,就像我們真實體驗一樣,從而導致「自我實現的預言」,但也有很多著名運動員利用這一點,通過腦海中冥想競技動作提升技能水平。

3、預期的力量。充滿希望的感覺和對將來積極的預期能夠對心理和大腦產生重要的影響,並賦予個人強大的力量解決身心問題,這已經是普遍的共識,這裡僅列舉一個例子。心理學家沃爾特.坎農記載了一個真實的事例,在海地、牙買加和巴哈馬等巫術盛行的地方,通過巫師治病確實能夠產生普遍的效果,這是因為當地人都懂得巫術的作用,強烈的心理預期導致積極的生理改善。

具體做法:

通過幾次感知呼吸練習保持專註後,在心中默念某些有意義的句子或短語,可以只練習一分鐘,也可以一直練下去,感覺舒服就好。心理暗示大師埃米爾.庫埃認為,重複是最好的修辭,不斷重複某個短語,能在心中留下持久的影響,每重複一次,就提醒了自己一個關於康復的基本事實,隨著不斷重複,你會加深對某個事實的認知,並從中汲取你需要的養分(即使是謊話,重複一千遍也成為真理,自己會信以為真)。

很多人在剛開始練習時,都覺得這種做法不自然,如果你覺得自己在假裝某種情緒,也不用擔心,只要堅持就會有成效,自我暗示就像種花,第一次嘗試暗示,你就種下了積極情緒的種子,今後的每次暗示,就像在為種子澆水,為種子成長營造良好的環境,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持續的精心照料,種子會發芽、生長、壯大。

(三)認知療法+自我暗示療法

一項近期的研究顯示,在89位經歷過焦慮症的患者中發現,認知療法結合自我暗示療法,比單純的想像暴露療法更有效(Bryan,Moulds,Guthrie &Nixon,2005年)。

認知療法認為,人們目前所想的內容(認知內容)和他們如何去想(認知過程)是造成異常的行為模式和情緒困擾的原因,認知療法將重點放在改變認知的過程上,試圖重新構建健康的、科學的認知。認知療法歸根結底是兩個方面:一方面,打破錯誤的思想誤區,建立正確的評價模式;另一方面,對個人現有能力有清醒認識,並相信個人能不斷成長提高,困難就是財富。

認知療法+自我暗示,就是不斷打破負面思維過程,培養積極正面主動思維過程,改變看問題的方式,全面樹立對個人能力、潛力、成長的信心。

六、總結

如果從神經科學、現代醫學甚至心理學上解釋慢性疼痛,這是一個極為龐大、複雜的工程,目前有很多的理論及研究方向,相關的文獻汗牛充棟,也提出了非常多的解決方法,但所有的方法都萬變不離其宗,要麼是藥物性的生理治療,要麼是自我調節的心理治療。

真傳一句話,假傳萬卷書!上面提到的三種心理治療方式,都是經過現代科學的實驗論證,簡單到不可思議,啰里啰嗦的論述不是賣弄,只是希望我們能夠接受這些簡單的方法

此外,更加不可思議的是,2000多年前的瑜伽,就已經提出了這樣的治療理念,並給出了具體的冥想方式,2010年以來,神經科學和心裡學正越來越對傳統的瑜伽、冥想、禪文化感興趣,並通過腦成像等手段對其展開研究。正如斯坦福大學著名心理學家Goldin表示:

10 or 15 years ago,no respectable neuroscientist woud talk about the self and meditation,now these are all the rage.

翻譯就是:10-15年前,神經科學家不可能接觸自我和冥想這樣的精神問題,但現在風靡全球!

現代科學對瑜伽的研究就不做深入講解,有興趣可以關注我,過段時間會做一個「瑜伽與神經科學」的專題。

PS:點贊、關注盡情滴砸過來吧,O(∩_∩)O哈哈~


推薦閱讀:

感冒是鼻炎的一種嗎?
鼻炎的主要癥狀包括哪些?
透明色,黃色,乳白色!不同顏色的鼻涕說明了什麼健康問題?!
過敏性鼻炎引起鼻塞,用什麼葯好?
鼻炎手術的感覺如何,手術前和手術後你有哪些想分享的?

TAG:前列腺炎 | 鼻炎 | 失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