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演奏家,除了觀賞性之外,是否就沒用了呢?

現在電子音樂,電腦,完全可以模擬所有樂器在特定時間發出特定時長的聲音,有了樂譜,就能通過程序,不差毫釐的演繹曲子,那麼現在的那些演奏家,除了觀賞性之外,有什麼用呢?——如同畫家的意義不在於真是的反應事物的樣貌,演奏家的意義是否是準確表現曲譜呢?


這種事情要說多少遍啊。

演奏家不是因為演奏出錯少才叫演奏家!!!不出錯是基本功好不好!!!

首先,演奏家對作品有自己的演繹,是有創造性的,無法量化。只是這個差別可能一般的聆聽設備上不明顯罷了。

其次,這世界上根本不存在「完美的」的曲子,「不差毫釐」的演奏,因為樂譜本身沒有記錄所有的音樂信息。

何況,你覺得完美別人未必覺得完美,尊重審美的差異性也是必要的藝術修養。

樂譜只能記錄音樂大致的音高和時間信息,更多的信息,細節的觸鍵/揉弦等變化,需要靠演奏家自己來選擇合適的填充,而演奏家的藝術造詣正是由此體現。

如果還有人不信邪,現在採樣技術這麼先進,自己用電腦MIDI做個「完美無缺不差毫釐」的二胡試試?

等藝術的標準真的成了可完全量化的東西了,那這個藝術估計也走到頭了。


演奏家不僅僅是把樂譜上的音符翻譯成聲音而已!樂譜是死的,音樂是活的,不可量化的!巴倫博伊姆在自傳里說,音樂就是當下發生那一刻產生的一種神妙的感覺,這一個音符要持續多久,接下一個音符什麼時候來,怎麼來,要多強,都是根據現場的音響效果反饋給音樂家,音樂家再做出決定的。音樂是不可複製,不可量化的!

不光音符,表情術語,速度記號,強弱記號,都要精準的表現出來,並且還要在自己根據作曲家的指示和時代背景做出正確的音色和斷句。並且各個音符的長短也不是100%和譜子上一樣的,有的是譜子上101%的長度,有的是99%的長度,根據感覺做出十分細小的調整,這樣聽起來音樂才是活的。機器/電腦只能100%按照樂譜上的時值來,製造出機械的聲音。套用一個著名德國鋼琴家(不好意思名字忘了)的話:Alfred Cortot的錯音都比我彈得正確的音符好聽。

拿貝多芬奏鳴曲第31首Op. 110來說,第一行包含的信息多的讓某些所謂的內行人都無法想像!

首先Moderato cantabile molto espressivo這個義大利的表情術語的意思是中板,如歌的,十分有表情的,這是對整個第一樂章表現方法的定義。兩行樂譜中間貝多芬寫了p,代表弱,con amabilita,可以翻譯成和藹的,括弧里又用德語寫了sanft,是溫柔,柔和的意思。

主要說一下Artikulation(連奏斷奏),和Dynamik(音量),這兩個是電腦不可能模擬,並且最容易被聽出來的。第一小節右手前兩個音程是連起來的,代表第二個比第一個輕,而左手沒有寫,代表兩個音程基本一樣的音量。第二小節左右手包括男高聲部都用了連線,在一個長音符以後的短音符永遠是比之前的要弱,並且連線也代表了第二個比第一個弱,與此同時男高音在連線下是四個音符,這代表前三個音符是逐漸漸強,第四個稍弱。接下來第二小節最後兩個和弦貝多芬同時寫了連線和代表跳音的點,在貝多芬時期有兩種意思,一種是Portato(Tragend Ton,被帶起來的音,國內翻譯成斷連奏不是那麼準確),另一種是跳音但是帶踏板。然後第二小節整體貝多芬在左右手分別都寫了漸強,代表整小節都是一種漸強的感覺,雖然音量上由於連線的關係不完全是一個音比一個音強,但是整體是變大的,第一個連線第二個和弦一般來說要弱很多,但是由於漸強可以處理的只比第一個和弦弱一點點,接下來不能拖沓,及時彈第三個和弦並且比第二個強,這樣就有整體漸強的感覺。

只是三個小節,要注意這麼多地方,才是正確的Interpretation(詮釋),電腦怎麼模擬?即便是世界頂尖的MIDI大師,也不可能做的這麼細,電腦做出來的音樂只能當背景音樂,根本無法細聽。


我打個比方你就懂了,話糙理不糙,就好比再精緻的充氣女朋友也肯定比不過一個真人女朋友要來的爽,懂了嗎?!不懂的話再過20年你肯定就懂了=_=


作為midi音樂製作人,我表示看到你的問題後覺得我至少還能混20年。

————————


現在電子音樂,電腦,完全可以模擬所有樂器在特定時間發出特定時長的聲音

這是一個錯誤的假設。

有了樂譜,就能通過程序,完美的,不差毫釐的演繹曲子

樂譜是一種毫不精確的記錄聲音的方法,通過程序也無法變得「完美」、「不差毫釐」。

許多人以為音樂是 "producing sound",這是錯的。Music is about perceiving illusions.

Nuff said.


至少5年以前就有人問過這個問題 量化到每一個比如 32分音符的曲子 反倒沒有加入一點隨機性的曲子好聽


音樂聽的是心。


你說的這個沒有可能性 midi出來的東西沒有動態


看到第三個逗號就不想繼續看了。


攝影技術已經這麼發達了還要畫家幹嘛?

請永遠對你不了解的東西保持敬畏心


音樂表演藝術在「絕對錯誤」這個範疇之外有巨大的空間,無限的可能性。這正是這項藝術的魅力(之一)之所在。若非如此,有那麼多大師演奏過我想演奏的所有曲目,那我還學音樂演奏幹什麼?

包容一點說,即便做出來的電子音樂是藝術(我其實的確認為如此,不過這取決於是什麼人做出來的。如果是大師級人物按照他們理念中的滿意詮釋在電腦上做出而非演奏出一首首曲子,我是願意聽的,很願意。),不過估計題主已經明白了,音樂演奏沒有標答,即便是同一個人也能做出不同的演繹版本,所以說即便是有靠譜的電子音樂也只是一種演繹的可能性罷了。

至於觀賞性,這本就是表演藝術的一大方面啊。你這裡思維明顯沒有理順,和前半部問題沒有直接聯繫。你等於在問聽CD和看現場的區別了。


藝術最重要的是要有受眾群體。沒有人欣賞的藝術只能是自娛自樂。

就如同手工工藝品和機器雕刻的工藝品一樣。雖然從實用角度完全一樣。很少有人能分辨出兩者的差異。但是有的人就是會願意為了手工而多花錢。

這就是喜好問題。有的人就是喜歡手工。藝術。有機食品。傳統醫學。這種人只要存在。傳統藝術就不會消亡。

那麼機器生成的音樂就不是藝術了么。根據上面的定義。其實不是的。有的人就是喜歡機器生成的東西。並且對其有著更多的感情。喜歡虛擬偶像勝過真實的偶像。

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就是 初音未來。她還辦過現場演唱會。人氣非常高。

這是宅男的藝術。這是未來的藝術。

這是新人類的藝術。


我有一個類似的經歷和這個問題有關係,以前我聽京劇是揀標準的,一板一眼的聽,覺得挺好。

後來揀到一個大師錄的珠簾寨,聽了。覺得真的不一樣,可能不是很標準,但是真的有一股氣在裡面。可能標準和好聽真的是不一樣的,所以沒辦法拿一個標準衡量。甚至正是這個誤差才會產生美感。

我大概能明白為什麼以前人那麼喜歡聽戲了。


音樂部分的吐槽已經夠多了。至於「如同畫家的意義不在於真是的反應事物的樣貌」這句,我覺得題主中學美術課肯定沒聽,或者就沒有。題主的審美觀念感覺落後時代幾個世紀了。


midi出來的音樂是死的。

是死的。

是死的。

不經過演奏者的精神的音樂就是死的。


度娘也能清清楚楚的說出來每一個字,所以朗誦家和演講者都可以退休了咯?


除了觀賞,還能成家立業養家糊口傳遞愛


自己去學樂器,演奏下曲子就明白了。

機器只是演奏出了音符。


有了樂譜再加上機器可以通過音調來說話,是不是就不需要歌唱家了呢?

機器確實可以分毫不差的把整個樂譜給讀出來。但是,演奏者目的不是僅僅表現出這個樂譜。更多的是感情。

就像不同人唱歌會有音調、節奏、音量、音色方面的差別,樂器演奏者同樣有這些差別。感情,是比樂譜信息量更大的東西,也是目前的人工智慧模仿不出來的東西。

題主可以去下載一個識譜的軟體放一首曲子,舉例一首名曲:悲愴第三樂章。再去聽聽李雲迪演奏的。自然就會知道到底有什麼區別了。


推薦閱讀:

TAG:音樂 | 電子音樂 | 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