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購物廣場一樓都是賣珠寶或者化妝品?

為什麼大部分購物廣場一樓是賣珠寶或者化妝品的,除了這些就是賣鞋子的,而衣服都是在二樓以上,吃的都是在負一樓或者最上層,這是什麼原因呢?如果不這樣布置會怎樣?

相關問題:為什麼一般商場的一樓都是賣化妝品的?對顧客的心理是什麼作用? - 大眾心理


佔個坑,洗完澡回來答,我會給你一個滿意的答案的。

——————————————————————————————————————————

於在下看來,商場通常樓層布局:

  • 負一樓一般是超市;一樓主營珠寶首飾、精品皮具和化妝品;二樓為女裝;三樓為男裝;四樓為家居用品和文體用品;五樓為影院、遊戲廳或餐廳。

有以下三個原因

  1. 商品布局與租金有關。一樓人氣最旺,因而租金最高,為了能盈利,租用一樓的商家必須經營單位面積盈利水平(商品盈利是指商品進價與賣價之間的毛利)最高的商品,如珠寶首飾、化妝品等。相應的,樓層越高,人氣越低,租金越便宜,因此四樓商場經營文具、小家電等單位盈利水平較低的商品。
  2. 需求彈性。人對於不同商品不同的需求彈性是商場布局的核心思維。需求彈性與該商品是生活必需品還是奢侈品、替代品的多少、商品用途的廣泛性、商品消費支出在消費者預算支出中所佔的比重,以及消費者調整需求量的時間等有關。商場一樓的珠寶首飾、化妝品、精品百貨這一類商品不僅利潤率大,而且需求彈性大,幾乎絕大多數人都抱著隨便看看的心態在一樓瞎逛。很少有人是打定心思專門要來買這個東西的,並且由於此類商品利潤率大,討價還價的餘地也大,所以會大幅降低這類商品的交易效率,我可以今天買,也可以明天買,甚至我根本完全不需要這類東西。除了出現黃金暴跌這樣的稀有行情外,商場一樓的東西被搶購的情況輕易看不見。也許你也能注意到,一般一樓的層高比其他樓層都要高,裝潢也要比其他樓層好很多,這對於一樓這類交易效率底下的商品來說可以產生最大限度的影響。我們繼續往上看。二層一般是女裝,三層一般是男裝,這個就不用多說了吧,女裝的交易效率要比男裝的交易效率低很多,女性買一件衣服根本不止貨比三家,簡直就是TM貨比一層啊(╯‵□′)╯︵┴─┴)咳咳,太激動了。而男性(比如我),基本上就去自己常去的那幾家看看,哪件適合自己,缺什麼補什麼,買完就走,需求彈性很小。繼續上樓,電器童裝母嬰文具等等,一般來說來到這層的需求彈性基本都是比較固定的,你不可能說一看冰箱打折買三台冰箱回家吧,你要是真缺一台電視這裡有中意的話肯定直接就買買買買買了。最後五層一般都是電影院餐廳之類的,這類需求基本是固定下來的,尤其是現在發達的餐飲業電影業的預約制度,團購也好,網上訂票也好,都都是把你的需求固定了下來,也許你來這個商場就是為了看這個電影,吃這家新開的飯館,不會隨意更改。所以由此由上至下的商場布局就這樣出現了,當然也有考慮到餐飲業需要頂層排煙的問題。實際上這類布局思維在生活中很常見,比如超市中大米永遠是放在最深的位置,而口香糖避孕套卻擺在收銀台旁邊,除了你急著要見女朋友,否則很少會有人專門進來買一條口香糖或者避孕套,那樣人家一看就知道你要幹什麼去了多不好意思,反之,你家斷糧了,這袋大米不買你明天就餓死了,你會介意它在超市的最深處嗎?至於超市為什麼在負一層,超市這個東西人們對他的需求彈性變動不大、差別極大,而利潤率又不高所以就放在最下面一層了。
  3. 需求的外部效應,也叫花灑效應。這個也是源於需求彈性理論的改進。指共享客流帶來的店鋪間的不約定補償的良性互動。這時候又要祭齣電影院這個商場神器了,假如電影院設置在五樓,在電影放映前後,很多人都會在商場的各個樓層和專櫃閑逛,成為各個專櫃的共享客流。不止電影院,商場同樣也能通過各種營銷手段聚集人氣和引導客流,形成共享客流,盡量讓消費者多在商場停留和行走,製造更多的與不同商品接觸的機會,增加顧客購買的幾率,以使整體效益最大化。

以上


推薦閱讀:

TAG:商場 | 商場規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