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綜藝節目《見字如面》第二季?
《見字如面》是一檔由實力文化聯合黑龍江衛視、環球網以及騰訊視頻共同製作的網路綜藝節目,以明星讀信為主要形式,旨在用書信打開歷史節點,帶領觀眾走進那些依然鮮活的時代場景、人生故事,去觸碰那些依然可感的人物情狀和社會風物,重新領會中國人的精神情懷與生活智慧。
2017年9月12日,《見字如面》第二季在黑龍江衛視和騰訊視頻同步播出。第二季將邀請周迅、姚晨、李立群、歸亞蕾、何冰、趙立新、張豐毅、黃志忠、吳剛、于和偉、徐濤、楊立新、明道、喻恩泰、孫冕、姬他等藝術家參與讀信; 本季解讀嘉賓除了許子東、楊雨教授,更多影響廣泛的青年意見領袖也加入進來,包括作家、評論家梁文道、史航、止庵、蔣方舟等。6位重量級嘉賓和20位「麵粉」一同聊信。
周迅哭了、黃志忠數度哽咽,《見字如面2》字字戳心!
《見字如面》第二季昨晚終於開播了!已經看完第一期的豆子流著眼淚告訴乃們,第二季確實不負期待!
與第一季相比,第二季在一些方面做出了改變,如場地換成了劇院。
豆子覺得,場地的改變反而帶來了一絲疏離,不像第一季那樣圍成一圈能更近更好的感受讀信人的情感變化。
有一個改變非常好,增加了一個講述人的角色,由徐濤擔任,負責在每一封信開啟前交代來龍去脈。
這樣的安排,恰好使得一封信被分為了講述、讀信、解讀三部分,也讓第二季比第一季的總體過程更有邏輯。
-純美依舊,不負相思-
首先是講述。
《見字如面》第二季每一期都有一個固定的主題,有愛恨生死、世相眾生、古韻和先鋒、傳承和生長、忠義和背叛等等。
每封信都是複雜的,很多信件都有一定的指向,將這些擁有同一指向的信件放在同一主題之下,這也是與第一季有區別的地方。
第二季第一期的主題是生死。
信件里有與死神的擦肩而過,有生者的切膚之痛,有向死而生的勇毅,也有面對生死的忠孝難兩全。
同樣的主題卻有不同的內容,通過徐濤在讀信前的講述,很好的將這些信件串聯在了主題上。
再者是讀信。
信件是《見字如面》的支點。
總導演關正文認為優秀信件與一般供大家閱讀的文本不同,因為很多當初寫的時候並不是為了發表的,因此可能儲存著更多真實、微妙的信息。
所以選擇信件時一直都很警惕營養價值有限的雞湯,覺得那樣是低估了受眾的智商。
說的對!為這樣尊重觀眾智商的導演比心!!
第一期五位嘉賓六封信件,全部直指生死。
先上場的是周迅,演繹了太平輪倖存者的家書,周迅對於情感的把控是非常好的,讀出了一個小女孩在一場突如其來的災難面前的無助與茫然。當她讀到主人公經歷了生死之後無法面對死去的表哥的父親時,因為哽咽停頓了好一會。
然而這時觀眾卻開始鼓掌,打斷了整場的情緒。
豆子覺得這是對藝術的不尊重,同時對讀信人也有會一定的影響,能看到周迅在小聲說不要鼓掌。
在她讀完《太平輪家信》後,全場觀眾又起身為她鼓掌。
??????這是聽完一封生死信之後的反應???
誠然,周迅受得起這一陣掌聲,但不覺得觀眾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她的身上而不是信件內容上嗎?
記得豆子前面說過場地的改變帶來了疏離嘛?或許這就是最直觀的感受。
周迅在這一期中一共讀了兩封信,另一封是民國飛行員烈士陳懷民的妹妹陳難在哥哥犧牲後寫給哥哥同歸於盡的敵軍飛行員妻子的信。
在《見字如面》第一季中,就有不少中國古代的文言文信件,都被翻譯成了白話文。這樣的做法,也延續到第二季節目中。
趙立新讀了一封吳三桂寫給父親的信,這是這一期中唯一一封文言文信件。
啊這個咬牙切齒的jpg秒殺一眾面癱流量的gif啊!
來感受一下藝術家是怎麼讀信的,上一秒還在慷慨激昂,下一秒就能一臉無奈落寞。
接下來是李立群老師讀作家黃春明寫給自殺身亡的兒子黃國峻的信。
聽到李老師用蒼老的聲調拉長了聲說「國峻,一年了。」,豆子的眼淚一下子就流了出來!
這才是真正的表演藝術家!這才是真本事!就這簡簡單單的一句話李老師不僅讀出了一個父親所有的思念,還帶動了全場的情緒!
受不了啊!現場觀眾哭的鼻子都紅了!
要說承包了生死篇淚點的,大概就是最後罹患白血病的華南農業大學研究生李真寫給母親的信了。
因為有些話當著媽媽的面說不出口,所以拜託了節目組希望能獲得一個讀信的機會。
這封信由黃志忠來讀,在讀信的過程中他一度泣不成聲。
最打動豆子的一幕是黃志忠滿臉淚水地笑著對李真的媽媽說「媽,我能跟您做一個約定嗎?」
這個時候,豆子真真是領略到了一個演員的功底!黃志忠不僅讀出了信中李真對家人那種情之厚如斯,百世不得還的感激,更讀出了一個重病的兒子對母親的不舍和希冀。
這封信沒有解讀,只有演繹。
《見字如面》讓豆子看到了好的演繹和好的闡釋對讀信的重要性。即使內容再感人,如果沒有好的演繹,那這封信隱藏的東西就無法被表達,也無法帶動觀眾。
最後是解讀。
《見字如面》第一季播出時,就有觀眾要求延長嘉賓解讀時間、強化解讀深度。因此,《見字如面》第二季請了更多的解信嘉賓,整個節目時長也從第一季的60分鐘延長到了90分鐘。
每一封信都是一扇窗,解讀這封信能幫助觀眾打開這扇窗,從信件本身觀察當時的歷史、社會和人性。
所以解信的人至關重要,這一季讓豆子十分高興的是,請來了許子東老師的好基友梁文道老師!
解讀第一封信的時候說到國民黨政府,老許指了一下老梁,老梁說你幹嘛一說起國府就指我!
大概是想引出比較沉痛的話題吧,主持人問兩位老師有沒有認識什麼跟太平輪那場災難有關的人,梁老師說我認識蔡康永啊!蔡康永老爸就是太平輪這家保險公司的老闆啊!
許老師還神補刀:蔡康永的爸爸就是因為這個公司都賠倒閉了!
然後兩個人就開始數誰的爸爸死在了這艘船上。
哈哈哈介兩個人湊在一塊豆子感覺簡直就是在看鏘鏘三人行,討論天才與瘋子的時候,兩個人一唱一和說最好的辦法是連天才也不做,就做庸才,就像我們兩個這樣哈哈哈!
節目過程中許老師的心情也是明顯比上一季好啊,一直笑眯眯的,還會在梁老師講話的時候認真做筆記。
許老師這麼喜歡梁老師是有原因的,梁文道老師可是一個肥腸有趣又淵博的人啊!
在聽完吳三桂寫給父親的信件後,因為很多人可能會不理解歷史上兩次賣國的大奸臣竟然是一個忠孝兩全的人,梁文道老師並沒有從自己的角度去告訴別人吳三桂是一個怎樣的人,而是引導大家去理解每個人身上都有多面性,擺出當時的事實,引導大家站在歷史的角度上去思考。
梁老師的一些解讀別具一格,解讀陳難寫給美惠子的信時,他會試圖去讓你理解為什麼一個遭受侵略的人依舊會去同情侵略者。
他總是通過一些故事去引導大家,逐漸論證,而不是咄咄逼人的給大家灌輸他的想法,梁老師真是做到了給大家機會去討論了解和思考一封信背後涉及的歷史和人文。
這更會使得更多的人願意去主動了解人文歷史,而這種變化是顯而易見的。
比如文言文翻譯成白話文,導演關文正提到第一季做這個工作,只是想讓大家更好的接收,但製作第二季時大家討論更多的是翻譯過來的文本是不是準確和精彩。
就像關文正說的,「給觀眾提供豐富的認知,是《見字如面》的核心價值所在。
既為藝術家們提供了演繹和表達的空間,也為觀眾提供了感知多元世界的機會。它們可以跨越時空作用於當下,在全球多元文化共融的今天,以中國智慧帶來獨特的感受和思考。」
這一切正是《見字如面》這樣的人文節目存在的意義。
還記得兩個月前么?
轟動朋友圈的一件事——
綜藝《見字如面》第二季,僅僅播出一期,就如清流般滲透、瀰漫到我們的視野里。
血癌患者李真,一句「情之厚如斯,白世不足還」,讓多少觀眾淚流滿面。
敏感原因,《見字如面》被停兩個月。
我只是替它叫了句冤,就得到4萬+閱讀。
現在,它復播了。
那麼到底,繞過審查的幽徑之後,它是否還能延續本真,擔當綜藝清流?
我來說一說——
《見字如面》第二季
與首播相比,最近兩期確實略有微改。
先說第二期,原本80分鐘的時長,被縮短到僅40分鐘。
原定的每期一個主題,也在第二期被攪亂。
三封信各有其意,關聯性不大。
但好在,深度依舊。
歸來後的第一封信,是梁啟超向兒女敘述,自己在徐志摩與陸小曼婚禮上所做的一切。
梁啟超,戊戌變法領導者之一,中國近現代史上英雄般的角色。
徐志摩,梁啟超的學生,新月派代表詩人,其作品很可能在教科書永存。
這兩個擁有智慧的大人物,卻在婚戀觀上產生分歧。
對於徐/陸這段婚姻的八卦新聞,其實我早有耳聞。
起初,徐志摩是遵從「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才和張幼儀結婚。1922年,徐志摩學成歸國,便與張幼儀協議離婚。
三年後,因常和好友王庚相聚,徐志摩愛上了王庚的妻子,陸小曼。
民國才女陸小曼
陸小曼和王庚的婚姻,同樣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包辦婚姻,感情淡薄正不正常?
換個角度:就算不是包辦婚姻,請問誰又能保證,只在婚前找到真愛?
離婚,這個在我們今天看來,保障自由人權的正常行為,卻被梁啟超深惡痛絕。
婚禮現場,梁啟超狠批徐陸夫婦——
陸小曼,我希望從今以後
你能恪遵婦道,檢討自己的個性和行為離婚、再婚,都是你們性格的過失所造成的 希望你們不要一錯再錯徐志摩,你性情浮躁,學無所成 做人,更是失敗,發了戀愛狂 這是變態心理式的犯罪,真是可怕
這封信太過顛覆,我以往對梁公的認知。
據我所知,徐陸的愛情,即使算不上佳話,也可堪稱浪漫之至。
陸小曼前夫王庚,也是畢業於西點軍校的英才,為人洒脫、豪放。
徐陸相愛後,徐志摩給王庚寫了封信,直言表達現實發生的一切。
王庚則坦然以對,向徐志摩回信道「我尊重你們的自由選擇」,隨後與陸小曼協議離婚。
王庚還對陸小曼說——
你別哭,我是愛你的
但是我平時對你不夠關心這是我的性格所決定的你和志摩都是藝術型的人物,一定能意氣相投我祝福你和志摩,以後能得到幸福
電視劇《人間四月天》中的徐/陸夫婦,黃磊/伊能靜 飾
在我看來,這才是真·大丈夫。
現代性包容思維與古代騎士精神兼得,說的正是王庚。
與王庚相比,梁啟超某種意義上,是不是有些腐朽陳舊?
對於國家,梁啟超深諳變法,可在處理婚戀這件「小事」上,他卻如我們某些固執的長輩。
動不動就「道德綁架」、「為你好」——
(志摩)實在是不道德之極
此次看著他陷於滅頂還想救他出來我也有一番苦心
當然,兩人結婚後,陸小曼奢侈無度,徐志摩只好拚命賺錢。
也因他各地演講,終致一場墜機意外,僅34歲就英年早逝。
「陷於滅頂」,一語成讖。
但在我看來,徐志摩的一生,比某些長命百歲的人精彩太多。
愛情,豈是用勞苦的算計、時間的長短能衡量?
吳宇森電影《記憶裂痕》有一段對話,男主問女主:不久後我將死亡,你後悔和我在一起嗎?
女主答——
我絕不後悔
生活就是由經歷積累而成有些最快樂的事完全是錯誤的
從《致陸小曼》(徐志摩情書集)這本書來看:同樣的問題,如果去問徐陸夫婦,很可能會得到與電影相似的答案。
很多人說,徐志摩是五四新青年,梁啟超和徐志摩的衝突,歸根結底是東方道德倫理文化與西方現代自由文化的衝突。
我想說,表達自由意志,向來不分東西。
你愛吃香菜,你喜歡同性,你能找到自我,你敢追求自我,你的人格就會有張力,使懂得尊重二字的人肅然起敬。
就像第三期,明代才女徐妙錦,敢於拒絕皇帝求婚,追求青燈古佛的淡泊人生。
人生境遇各不相同 所以,喜歡的東西也各不一樣
臣女就是個喜歡沉溺在寂靜中的人只有待在清幽處,遠離榮華富貴的喧囂才會覺得心情舒暢開朗臣女不願意做的事,陛下不會強迫我吧
值得一提的是,《見字如面》從第三期開始,回歸到原來的80分鐘長度。
主題,也如首播時般,明確且連環相扣。
第三期的主題是:情愛。
而我發現,在情愛之中,它還隱藏著一個層次更深的主題:純粹的愛情。
何意?
不受世俗紛擾,不看門第高低,不被利益牽制,不為瑣事動搖。
正如郁達夫所說——
真正的愛
是不容利害打算的念頭存在於其間的
我愛不愛你,並不在於你是否榮登九五至尊。
我愛不愛你,也不在於我是青蛙,你是公主。
沈從文,一個表面上的屌絲,一個精神上的貴族。
在門第極不般配的情況下,他向「千金小姐」張兆和展開猛烈追求。
由於追張小姐的人實在太多,張小姐還把此些男人編號成「青蛙X號」。
沈從文,是青蛙十三號。
朗讀沈從文寫給張兆和情書的,是明道。
2005年,明道演過一部劇,名字就叫《王子變青蛙》。
節目組的心思,可見一斑。
讀信過程中,明道果不其然,既如青蛙般卑微,又像王子一樣溫文爾雅。
手勢、眼神。
就連嘴角張合的尺寸,都彷彿經過練習和打量,不愧為專註於偶像表演的實力小生。
不得不說,我這個純直男,險些被明道掰彎。
當他讀出那些浪漫至極的情話時,我特別注意到,女觀眾的表情。
那是一種陶醉,一種動容,一種甜蜜。
是對純粹的愛情,一種無上的嚮往。
三三,莫生我的氣
許我在夢裡用嘴,吻你的腳
看個綜藝,結果卻好像……談了場戀愛?
這就是《見字如面》的力量。
它用書信,打開歷史過往,再從歷史過往中,找到人類共有的感情。
第三期最後一封信,是王小波與李銀河的交往情書,由姚晨/喻恩泰朗讀。
一開場,肖邦的《夜曲》緩緩彈奏,立時讓觀眾進入一種幽婉的戀愛情緒。
喻恩泰的戲劇功底,我已不想再提。而正如王小波和沈從文的文風不同,喻恩泰的表演,也與明道迥異。
抑揚頓挫,愉快歡欣,儼然一個活力無限的熱忱少年。
這正是我心中,王小波的模樣。
姚晨這次也比較細膩。
她先進入李銀河,一個女性身處熱戀中的情境。
後又跟隨李銀河,對愛情產生某種質疑,氣氛瞬間由熱情轉入一絲涼意。
有時我心裡很恐怖地想
人在最初的神秘感過去之後會發現一個完全不同的世界你以為神秘感會永遠跟著你嗎?它一旦過去,愛就會終結,是嗎?多可怕
坦白講,姚晨雖屬及格,可離化臻之境,仍有很長一段距離。
真正把信讀到極致,水平堪稱已入化境的,是趙立新。
對於趙立新,我想了很多讚美的詞句,但都覺得太浮華、不夠大氣。
最後,我決定精簡成兩個比較豪放的字來形容他:
牛逼。
四個字:太牛逼了。
讀郁達夫寫給王映霞。
因自己被「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綁住,而追求不得摯愛的女子。
自己甘願為愛投海,對方卻把名譽和登記簿看得更重。
有愛難表現,只能獨自下咽,是種怎樣的感覺?
從慷慨激昂,到跌入谷底。因悲傷至深,導致話噎在嗓子里,卻無論如何也要講出來。
趙立新是如何表現,如何讓人淚流滿面的?
話不多說,上視頻——
見字如面 第2季純享版:趙立新演繹郁達夫情書 狂熱愛情感動全場
從第三期來看,《見字如面》第二季,已經重新回到首播的水準。
而截至目前,還有好幾位重量級演員尚未出現。
其中就包括:張豐毅,楊立新,達康書記……
豆瓣9.5,繼續扛起國綜大旗。
從去年到現在,我已為《見字如面》寫了三篇文章。
三篇文章,我分別從中得到三個不同的主題——
傳播人文精神。
傳承中國文化。
從歷史過往中,尋找到厚重的普世共鳴。
這每一個主題,都是那麼宏大,隨便拎出一個都比某些「娛樂至上」的節目強太多。
當我打開電視,和家人一起看時,常會覺得它起到了「正家風」的效用。
它是真正優質,值得國人去推崇的綜藝。
我希望它再播100年。
微信搜索添加公眾號:
luowj1996
不定期推送有獨立思考的影視文章。
你的點贊與關注就是對我最大的支持。
人肉背景…… 特別尷尬尷尬尷尬尷尬尷尬尷尬尷尬尷尬尷尬尷尬尷尬尷尬尷尬尷尬尷尬尷尬
不喜歡點評室周圍的觀眾,看似輕鬆閑散的圍坐,試圖搞成酒吧和駐場歌手之間的格局,事實上卻是,用力過猛,甚至用偏。滿滿的都是過於設計的尷尬感。酒吧群眾的提問也是提前就設計好的台本,這讓我想到了小學生上公開課,每一個提問都是老師安排班委幹部提前綵排好了。在這個點評空間里,只有點評嘉賓有一絲即興發揮的餘地,其餘人都是牽線木偶,扼殺了火花產生的可能性。望第三季有改進,如何設計好布局,讓一切盡在掌握中又可以同時讓觀眾真切感受到何為思想的火花,這火花不僅來自已經成名的嘉賓還來自廣大的芸芸眾生
2017.9.13第一期
1.周迅:讀太平輪的信。
前面聽起來是一種自己被海水漫灌的壓迫感,但沒有落淚。我邊吃飯邊聽的,她中間停頓下來,我也停了下來,安靜,安靜中已經把情緒拉到了最高點。她突然哭了,讓我驚嘆。我突然想起來自己以前對著手機讀文章,一直平穩的情緒讀到某陡然一轉的劇情處,便震驚落淚啞然,任錄音機錄下了一片空白。我想著肯定是周迅被接下來要讀的文字打動了,可是這時候沉默太久觀眾鼓掌,我以為結束了,只想說這時候結束不好,哭也沒理由,看我白眼~(對周迅喜愛值+1,她謙遜認真,擦淚擺手讓觀眾別鼓掌。)但是,接下來周迅繼續讀,果然下一句一出來,暴擊催淚。「船到碼頭時,看見功哥的父親走來,他要哭了。但我有什麼辦法安慰他呢?我們兩隻船上那麼多人,只有三十八人獲救,四個人被救上來時已經凍死了。」 和多數人一起死不可怕,可怕的是活下來的人生。死神擦肩而過,不選中自己選中親友的負罪感,在餘生都被折磨。(周迅好萌,結束後面對掌聲羞澀地躲了下去。)2.趙立新:吳三桂的信。
看見字如面的預告片,就萬分期待,結果晚上還做夢了,就夢見趙立新老師變成了我家老舅,講見字如面的事情,主要是《羋月傳》的張儀實在太讓人喜歡了。想說見字如面節目組都是慧眼神通,哪裡找的好藝術家,一個個都這麼厲害。趙立新讀信,讀吳三桂寫給父親,「逆賊把您放在油鍋旁,我也不會多看一眼。」聽到了武將的陽剛之氣,臣子報國的忠心。對父親難以守衛京城的痛心,忠孝兩難全時的抉擇,「父既不能為忠臣,兒亦安能為孝子乎?」這封信里表現出來的家國情懷,豐滿了吳三桂的形象。到了嘉賓點評的環節,就能了解到背後更多的故事了。吳到底愛國,還是賣國?李自成攻佔北京,滿人圍堵關外,吳該回老巢撲火還是守國門?此信是拋父還是救父?還有個觀點,歷史上的廢柴男人會把責任推在女人身上,紅顏禍國,清滅明是陳圓圓的錯,唐衰落是楊玉環的錯,等等。3.李立群:黃春明的與兒書。
選人讀信也是講究,李老師就是老父親形象,讀起來更有感情。信太短,這一年的往事回憶和眷戀,沒說完就結束了。(時間:32:33-34:38)真的很簡單,說沒有你的晚飯家人吃不下去。一代文豪,對小文豪,本可以極盡華彩,卻只說:「媽媽知道你不回來吃飯,她就不想燒飯了。她跟電飯鍋都已經忘了,到底多少米要加多少水,我到今天才知道,媽媽生下來就是為你燒飯的。」 用特別家常的話,來說沒有你的晚飯。大繁大簡,情最真。還有一句隱喻,聽時不以為然,看解讀才懂。「你的朋友袁哲生和你一樣也不回家吃晚飯了。」我沒有想太多,以為這位叛逆少年晚飯還不回家。結果老師們解讀的時候,是袁哲生也自盡了。哦,心痛!
題外話:文人黃春明老來喪子,讓我想起另一位文人周大新,那是2013年,語文老師說周大新愛子去世,他回家鄉來做公益。不幸的文人,同樣痛心。文人子女像超級英雄的父母一樣命運多舛嗎?
4.周迅:陳難寄美惠子。
戰爭對雙方國家的平民都是災難。中日戰機相撞,同歸於盡。中英雄陳懷民有妹陳難,日高橋憲一有妻美惠子。都是被留下的傷心人,陳難便給美惠子寫信,控訴戰爭,懷念親人。普通人的共情能力,讓陳難對美惠子也有同情,她說自己「恨不得立即到貴國去親自見到你,和你共度有愛的生活」,家人「都非常深切地關懷你,像關懷他們自己的兒女兄妹一般,不帶一點怨恨。」後面又保留了一份身為中國人的骨氣:「我們每一個中國人,也絕沒有一個人會屈服的。」 不卑不亢,保衛自己的權利,也要呼籲和平。
5.歸亞蕾:讀瓊瑤。
歸亞蕾老師,以她獨有的成熟女性的溫暖細膩的風格,征服聽眾。第一季,如果我能看到我聽到的東西,那麼她讀信,就像一碗紅豆粥。就是那種,軟軟糯糯,內容充實,溫暖人心的粥,紅豆又代表中國獨有的古典情懷。
瓊瑤,沒想到一輩子寫好了男女情愛糾纏的她,也有這樣的豁達和洒脫。她寫等我之將死,讓我從容死。不要用管子插遍我全身,我要有尊嚴的活著,更有尊嚴的離開。人終有一死,生死都是常事,早晚要來的事情,就不必傷情。死時願如雪花,飄然落地。
6.黃志忠:李真。
重頭戲來了。本期主題:生死。其實生死這件事,世界上每天都有,如果不到你身邊眼前,感觸並不會太深。1949的太平輪,明末的吳三桂,台灣多年前的黃春明,和仍健在的瓊瑤,他們的信都是論生死,卻離觀眾還有距離。可這封信,李真就來到了現場,帶著他真正搖搖欲墜的生命,坐在那裡,在母親和姐姐中間,讓黃志忠讀自己「可能是最後一封信」。
他咳嗽著,拿起話筒,觀眾就已經綳不住了。當黃志忠開始讀信,眼淚簌簌而下,直到結束。
他有對家人的愧疚,「不想堅持,只想解脫。」
他有自己的無畏,死神追擊,他選擇正面應戰,「無從放棄自己」。
他也有自己的坦然和洒脫:「關於我,咱們努力就好。我不會遺憾和抱怨。生活各有際遇,命運也自有其軌跡。事不可為,也是自然法則而已。」
他對母親的一句話:情之厚如斯,百世不足還。
節目片尾有捐款的二維碼,已支持,希望看過這期見字如面的大家,能幫幫李真。
我的其它回答:綜藝《心路》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8186653/answer/262180300?utm_source=qqutm_medium=social
在文化匱乏、鮮肉當道的時代,當下以娛樂至上作為流量擔當的綜藝節目幾乎泛濫成災。想看點有內涵的綜藝,真的是難如上青天。然而豆瓣上一檔評分高達8.9分的《見字如面》解救了很多人的綜藝荒。
《見字如面》這檔欄目完全是逆勢而為,沒有花瓶偶像,也不炒熱度製造噱頭,就單純的讀信。把書信里的愛與淚穿過歷史,穿越時光,帶到我們面前,直抵人心,讓我們深刻地感受文字的力量。以最樸素真誠的方式來展現大眾媒介的本職,傳承中國文化。
周國平說過:我們的國民素質,差就差在缺乏人文精神。
許子東談及《見字如面》:「書信這種形式正在消亡,但是書信里承載的文化與文明不應該消亡,應該轉到電子媒體和互聯網,而《見字如面》就是在做這個事情。」
《見字如面》第一季以書信的方式帶領觀眾重溫往昔和記憶。質樸細膩,如清流逆襲,節目播出後好評不斷。第一季結束之後,很多觀眾表達了對信件解讀的更高預期,所以在第二季有了明顯變化,採用主題編排的形式,每一期都有自己的主題,含括生死抉擇、眾生世相、愛恨情仇、忠義背叛和讀書成長。同時,信件的解讀部分也會強化。這一系列的改變看得齣節目對信件有了更高的要求,也讓解讀更加深入、更具個性和啟發。
剛剛開播的《見字如面》第二季首期涉及的就是生死主題。在中國,死亡是大家很忌諱談及的話題,然而生和死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從出生的那一刻便註定會有死亡,這是需要我們去正視的問題。幾封信中,周迅讀的「太平輪事件中倖存者的家信」和節目最後黃志忠讀的一位白血病患者李真寫給媽媽的信讓我幾度落淚。
周迅讀太平輪事件倖存者的家信,前期是一種灰暗壓抑的感覺,到接近尾聲時突然情緒有些失控停下來,沉默了十幾秒鐘,悲傷的氛圍就順勢湧上心頭,她再開口:「船到碼頭時,看見功哥的父親走來,他要哭了。但我有什麼辦法安慰他呢?」瞬間淚奔,看見周公子也哭了,明白了經歷了這樣的災難之後,死亡或許是一種解脫,活下來的人才更痛苦,因為餘生都要受它折磨。
(周迅中間當機的那十幾秒錶現超可愛,羞澀的躲下去還叫大家不要鼓掌,可愛暴擊啊!)
黃志忠讀的白血病患者李真寫給媽媽的信是這一期的重頭戲。白血病患者李真和媽媽的出場,像是把「直面死亡」直接拉到我們身邊,李真信中對母親,對家人 「情之厚如斯,百世不足還」的吶喊,黃志忠情到深處難以自控的哽咽,讓這封家信句句直擊人心!
受病痛折磨三年,沒能成為家裡的頂樑柱,反倒讓家裡傾盡所有。母親和家人一百分的支持,時刻提醒著李真不能放棄生命,陷入這種求生不易,求死不能的絕境,他無法給母親一個明朗的期待。如果真的沒能活下去,最後江小白金句時刻總結的那句「願您能收住淚水,笑看過往」就是李真最大的心愿了。
這一期「生死抉擇」看完,不得不說第二季的改變是有意義的。相比起沒有贊助商的第一季,很明顯第二季大廳的環境和設備更好,體驗感更佳;邀請到了更多實力明星加盟,第一期周迅和黃志忠的表現就令人倍感驚喜;新增的江小白金句時刻也是一個錦上添花的版塊,一句箴言道溫情;最後在信件的挑選上也不再局限於歷史作品了,主題鮮明,深入人心。看得齣節目組很用心,依舊是簡潔明了的風格,但更加走心了,這種高質量的節目才最能留得住觀眾。
看見一個大學,情不自禁來找知乎上的相關問題,誒。看見這個畫面,我跳戲了,梁文道,贊助商……而且還有許子東老師,我咋想到了某個第二季完結的四人談話類節目呢?
我要是贊助商就緊急聯繫撤了廣告,或者要求改換廣告的形式
可能不是每期的主題都像第一期生死這麼沉重,但是這節目最大的價值所在就是讓人動情,做得越好越會讓人動情。一封又一封精心挑選的信,被朗讀者動情演繹完,正是觀眾感情全被調動起來沉浸在回味與思考的時候,吧唧一個字正腔圓全無感情的植入廣告詞強行插進來……這感覺,怎麼說呢,就好比大家參加葬禮,親朋好友一個個動情追思著逝者的音容。這時候跳出來說本葬禮由XX品牌傾情贊助,XX產品,XXXX。你是出了錢不假,這葬禮辦得也是又有排場又有格調,但是這種時候以這種方式來彰顯存在感,名字可能是讓人記住了,但和這名字綁定的是什麼樣的印象呢?
真不知道他們是怎麼想的,還是說我基本不看綜藝受不了這種形式,而大家已經被熏陶得習以為常了……
都在吐槽硬體的布局什麼的,就沒人覺得第二季的信件質量和讀信嘉賓、解讀嘉賓都提升了一個檔次嗎?
不請自來,剛剛看過第二季的第一期,說實話真的給我帶來了很大的驚喜。
見字如面第一季,雖然各位老師讀信讀的非常有感覺,但是作為一個節目來說,給人一種特別趕的感覺,讀信之前對信的背景沒有足夠的的介紹,讀信以後的交流也給人一種急匆匆的感覺,兩個老師說不了幾句話就趕快開始下一封信。而且雖然許老師和楊老師都是大學教授,但是思維完全就是兩種風格,許子東習慣了鏘鏘和圓桌,而楊雨的感覺有點接近百家講壇,加上時間緊張,主持人對場面的控制有點差,所以有時候這個環節會感覺很彆扭。
第二季增加了講述者徐老師,在讀信以前能夠讓觀眾更加充分的了解信的背景,這樣我們聽信的時候也有基本的心理準備。
而讀信之後的交流,我真的沒想到節目組能請到梁文道,梁文道和許子東真的是鏘鏘的既視感,二兩個人的默契真的讓節目增色不少,主持人雖然經驗可能不如竇文濤,但是只要在旁邊默默聆聽就可以了。我個人而言更喜歡這種朋友式的閑聊,雖然也在講一些歷史背景,但是你不會覺得好像是在科普什麼知識,想念停播的鏘鏘。
讀信環節沒什麼好說的,一如既往的優秀,節目的靈魂。
唉,懷念停播的鏘鏘。我去現場看了,趙立新和黃志忠在後面還有精彩的演繹
情之厚如斯 百世不得還
唉
1、一個原本清新自然的節目,由於大演播廳和徐濤的的專業,變成了央視范兒的繁花似錦的節目。
清新自然,多麼難得難得難得的一種品質啊!
2、其實吧我要知道,感動,是現在所有節目的必備武器,眼淚,是最佳獵物。見字如面第一季之所以零差評,就是因為不賣感動不買眼淚不討好心靈雞湯愛好者和星光大道審美,而是立足於知性、理性。現在,經營策略變了,畢竟有贊助就意味著有要求,當然要賣感動買眼淚啊,於是差一個董卿,就可以成為書信版的朗讀者~
3、道長知識太豐富了,不適合這種以讀為主、以評為輔的節目,他鋪墊太多點評太長。
相比而言,許子東的分寸把握得更好,話少而准。
4、至於對談室內的那些背景人,尤其是假惺惺做作的提問者,簡直是對觀眾智商和審美的雙重侮辱。
5、哦對了,「以讀為主、以評為輔」可能不適合第二季了。
現在是「以氛圍營造為材料,以背景介紹為配料,以讀信為感動觀眾的調料」。
~
把主持人換成竇文濤,就可以看鏘鏘了
李真那個,哭死了。。。
從前的書信很慢,如今 書信的蹤跡都難覓。
《見字如面》用一種曾經的表達方式,
訴說著深入人心的故事。
現在的綜藝節目多到目不暇接,
有在戶外跑跑鬧鬧的,
有在室內笑笑跳跳的,
我跟著笑,消遣完時間也就 沒了。
《見字如面》不同之處在於
教會我安靜地聽故事,
引導我冷靜地去思考。
第二季印象最深的故事是,
白血病患者李真寫給母親的一封信。
念信人是老牌演員黃志忠,
或許是他台詞功底好吧,
每一句話都飽含情感,
當他幾度哽咽時,我也完全被帶入。
李真瘦得非常誇張,
一件襯衣空蕩蕩的,
他左手一直放在胸前。
母親在一旁
下榻的眼角沒有停止過流淚。
李真在信里寫到
「您雖然沒有學歷,但活得比誰都有文化」
「情之厚如斯,百世不足還」
我內心是為之震撼的,
平凡的母親用愛支撐著他。
母親淚目看得人心疼,
這是真的感情,也是真的無奈。
信念完後
全場起立鼓掌,經久不息,
母親雙手合十,起身鞠躬。
無奈上天總是不公平,
有些難是要自己去渡。
願集眾人的祝福,
李真和母親健康幸福。
看完第一期 不夠,
就把第一季翻來看。
還是讓人觸動的故事,
但兩季比起來有了不同。
第一:主題性質更強
第一期是生死,
往後每一期也有明確的主題。
於觀眾而言
可以更簡單,更清晰地去體驗。
第二:節目形式
新增「江小白金句時刻」版塊,
江小白本身的文案就挺出名,
《見字如面》也是文字類的節目,
二者的結合很是巧妙,
這一點也值得其他品牌商借鑒。
最後,呼籲一下吧,
希望大家能關注更多這類走心的節目,
幽默搞笑很重要,聆聽思考也很重要!
還是喜歡以前那種小場面,小而溫馨,只有信和點評重要。
現在弄的很大,還尷尬的弄些觀眾坐著提問題,人越多,場面越大過程越繁瑣,就不好看了,搞的好像表演痕迹更重了,一副上去就我要開始裝b了,讓你哭,所以我不看朗讀者。
還有人和我一樣期待了很久的第二季,現在也等著的嗎?官微也沒再更新了,真是十分後悔當初沒下個決心去北京看現場了,真的。
分割-----------------------/原答案/---------
自認為我不是個太矯情的人,在第一期里,觸動了我三次吧。
首先,是周迅在讀太平輪的信時,那句壓了很久的情緒說出來的—但我有什麼辦法安慰他呢。裡面是對自己活下來,面對一位老人時內心的愧疚與無助感。是命運把她從船上扔下,經過冰冷海水的不斷折磨後,又再次感受更為劇烈的心理之痛。(聽到這裡,我是紅了眼眶)
嗯,周公子的聲音很好聽,給人一種舒服的感覺,又帶有一絲特有的磁性。其次,是在李立群老師讀那封黃春明先生寫給次子黃國竣的信時。
說實話,這封信在讀完後我有一種被驚艷到的感覺,不知道其他人聽到是什麼樣子。因為我認為這笨拙的吐字,平實的話語,寥寥幾句,嘮得也不過是吃飯二字,雖感人,但不至於讓我這淚點還算高怎樣。
結果,李立群老師短短的信還未過半,我就已經雙眼淚水通透。我也明白了,正是這封信是這樣樸實的文字,真切的希望,正是這封信是這樣的被看似笨拙地演繹出來,才擊中了要害—短小而直達人心。所以,對我,是種意想不到的聽信體驗,於是稱驚艷。
最後,我認為也不用多說了……
自然是最後一封信。那種面對自己生病的無能為力,面對對自己全情付出的家人無以為報的心情,「情之厚如斯,百世不足還啊」。作為一個未受過高等教育農村婦女,一個母親,她做到了一切她該做又超出她該做和可以承受的了。寫信人他真的活在一個很愛他的家庭里,如果您也碰巧看到,希望您離能遠離於一絲的崩潰與折磨,希望您能堅持於與病魔的抗爭,從您的信里,便可看出你有滿腹的才華,用文字的力量給也許不曾接觸文學的母親吐露一段感情,您做得很好。也希望您或許能用文字來緩解精神之折磨。加油,堅強。您很棒了。生生死死的事,這種哲學問題已不是我這種普通人去考慮得了的了。
對我而言,看的時候,努力去感受就可以了。
——————————————————
以上是我對內容的去看法,新的一季,除了被吐槽的人人貸標誌外,我認為大的廳未必不是一種更好的享受,有時只是對新事物一時的接受罷了。而演播廳里,我總覺得,那幾個坐在別的小桌子旁的聽眾,有几絲的尷尬流過。這樣的設置反而會顯得雜亂,而且聽眾的提問帶來種緊張而又太生硬的台本風。至於女主持人,我覺得看到目前為止,她相比第一季表現得還是聰明一點的,畢竟人家做了一季,有些聲音也還是聽到的。看完久久不能平靜,寫到這裡,也差不多停了吧。這期正好是生死的主題,外公今天早上就要動手術了,再是兩小時,起床出發去醫院,我也希望一切順利。李真寫給媽媽的信我是從頭哭到尾。第二季我最愛的何冰老師還在我很滿足!第一季看了好幾遍,在喜馬拉雅下載了音頻聽了N遍,終於盼來了第二季!
每個演員都讀的很好,尤其喜歡趙立新和黃志忠,《大明王朝1566》的沈老闆跟海瑞,表白他倆。
最短壽命的綜藝節目,一集死。廣電威武!
台灣作家黃春明寫給次子黃國俊的信,李立群老師讀的太到位了,國俊兩個字一出口,就像附體了一般,整封信讀下來雖然不長,內容簡單,但是娓娓道來,好像這個老年喪子的作家就在眼前,陰陽兩隔已有一年,種種不舍不知從何說起,卻又萬般哀思一言難盡,只能在隨筆間將這種中國人特有的父子情說與自己聽,淡然中有一絲凌亂,戳痛人心。
很遺憾第一期被河蟹了 偶然發現黑龍江衛視有上傳到YouTube上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gPBebVsCkk
第二季 徐濤老師加盟 簡述信件的來龍去脈 第一期的主題是生與死
1.周迅:太平輪倖存旅客周侶雲寫給父母的信
承載歷史的太平輪沉沒,不光代表數百社會名流的命運轉折,也包含一個少女劫後餘生的創傷。青梅竹馬殞身大海,再見其父悲慟不已,周迅讀到此處也不禁哽咽落淚。
2.趙立新:吳三桂寫給父親的訣別書 您不忠兒子也做不了孝子
李自成在此信中一改通常認為的大奸臣形象,它就像一個媒介徐徐展開了昔日的歷史畫卷。寫給父親的信看似義正言辭要與父親決裂,但梁文道老師猜想他大概想用激將法保存父親的性命,在父親被殺後吳三桂對李自成展開瘋狂反撲。
而最為觸動的是許子東老師的解讀。「父親你背叛了,我要和你劃清界限「原來這個後來出現過無數次的聲音是從吳三桂這裡開始的。不知道許老師是否是聯想到某個特殊時期,為求自保父子倫常全然不顧的瘋狂年代。
3.李立群:小說大家黃春明寫給輕生兒子的家書
文采斐然的黃老以近乎是小學生般的質樸言語,喃喃訴說著兒子離開的一年。年輕的小說家黃國峻傾盡整個生命的力量投入創作,隨之而來的巨大痛苦讓他深陷焦慮症最終選擇自縊。對於天才的早逝,許老師引用老舍的一句話作結:一個人愛什麼,就死在什麼上。
4.周迅:烈士陳懷民之妹陳難寫給敵人之妻美惠子
這封信中可以看到1938年的先輩們是如此看待戰爭又是如此熱愛和平的。體會到失去哥哥的痛苦後,陳難對戰鬥中身亡的日本軍人高橋的妻子美惠子同情共感,信中滿是對美惠子的擔憂和心疼,對戰爭的痛恨甚至對人類的命運的深思,卻完全沒有提及對日本的仇恨。也許正如她所言,需要仇視的是軍國主義,是戰爭是殺戮,絕不是對全體人民的敵意。這封信在當時廣為流傳,許子東老師講到郁達夫的評價是「心靈之作,不必修改」,可見民國時期的公民的素質和覺悟。
遺憾的是 在日軍嚴峻的消息封鎖下 這封飽含和平願景的信 遲到了半個世紀之久。
5.歸亞蕾:雪花從天空落地是很短暫的,瓊瑤寫給兒子兒媳婦
生者的孝道與將逝者的尊嚴。浪漫如瓊瑤老師,她是不願滿身插滿管子在現代科技下苟延殘喘的。
兩位解讀嘉賓通過這封信討論了尊嚴死,安樂死,醫療系統的改革以及醫患關係之間微妙的平衡甚至獨生子女即將面對的困境。也許目前並沒有一個標準的答案,但是可以看到撥開傳統孝悌思想的束縛,遵從老人的意願是最重要的。
6:黃志忠,李真:白血病人李真寫給母親 對不起,媽媽,我生病了!
徐濤老師眼含淚光,伴隨著略微顫抖的呼吸介紹了到場的身患白血病的研究生李真。這封信徐徐講述了自患病以來全家人竭盡全力的守護與幾近壓垮家庭的不易,但是沒有任何人選擇放棄。同樣是血濃於水的親戚,與小說家黃春明的信相照應,唯一幸運的是,李真現在還陪伴在母親身邊,母親還能淘米煮飯給他,而黃國峻的母親已經永遠失去了燒飯的動力。
信的結尾,願您能收住淚水 笑看過往 而我只是換一種方式陪在您身邊
全場的掌聲中,李真的母親已泣不成聲
死生亦大矣, 這一期從各個層面展開了對生死的思考 人生百態 殊途同歸。
這個節目讓我看到生命的細膩和世界的廣博。
只說體驗,核心的讀信環節還可以,兩點很不喜歡。一是讀信的地方弄那麼多現場觀眾幹嘛,第一季那樣挺好的,觀眾多就算了,本來沉浸在讀信者營造的氛圍里,結果觀眾還大聲叫著"好!好!",很煞風景啊;二是為什麼點評的環節還要弄人提問啊,我也是醉了,提問就算了,還這麼多人在這裡當背景,就只留著主持人和兩個嘉賓多好啊。
梁文道這不是沒事上茅坑么?
節目很對本人胃口。
有老戲骨的演繹,信的背後文化,和專家講解內涵。
三種享受。
《見字如面》第二季第一期
主題:生死
生而為人,人各有命。生或死,是使然,也是必然。
不求轟轟烈烈,但求生之豐盈,死且有力。
本人微博@書讀君,以後每期都會總結精彩語句和重點。
可供大家閑暇時間欣賞觀看,也有利於節省時間回顧其重點和內涵!
李真的信真的是從徐濤老師介紹是就眼圈泛紅,然後李夏讀第一句就不行了,黃志忠老師讀的時候不止他淚水往下流,我也是淚水不止。李夏說「情之厚如斯,百世不足還」每當鏡頭掃過李夏的媽媽,心就像扎過一樣。
另說一句,彈幕的素質真的是不敢恭維,周迅在念太平輪那封信的時候,哽咽,流淚,彈幕里有的人說:看,演員開始表演了……等等,對於這些評論我真的是無語了。目前就這些,會在寫的補充一下想給李真捐款的可以關注一下見字如面的公眾號「在此見字如面」九月十四號的推送就有捐款渠道。李真的簡書和微博是同一個名字看完第一期,感覺與第一季相比,雖然舞台大了,廣告明顯了,人肉背景辣眼睛了,但信件的質量,讀信者的水平更有保證了。
一直期待第二季,剛看完電視台版本,信選的很好,演講人依然很棒,但還是有點失望。
- 第一季的會場雖然小,但讓人覺得放鬆、專註,就像書店裡的分享會,第二季的會場大的像個禮堂,拘謹
- 給觀眾的鏡頭太多,太齣戲
- 演播廳多了些奇奇怪怪的人,而且感覺他們自己也好尷尬。。
- 主持人的串場多餘,拖泥帶水
- 梁老師的點評太多了,多留些讓人回味的的空間,會更好
- 最重要的一點,每封信後一個長廣告,哎。。
總的來說,覺得有點「多」了,節目要盈利,完全可以理解,依然選擇支持,以後只聽電台版了
《見字如面》第2季1期
身處絕境面對死亡的人依然努力堅持活著,想我四肢健全,卻整日頹靡於恍惚之間,浪費生命,這一封封書信背後是寫信人的悲痛和堅韌,生命只有一次,正是因為只有一次,對生命的思考才倍感珍貴,第2季,開了好頭。
道長和子東老師的組合,還能說什麼呢?為你們瘋狂打call
五位明星,六封信,都特別「中國」。
周侶雲的寫給父母的信,打動我的是第一句「此信到時,想你們定已收到電報了,關於我死而復生的消息將怎樣使得你們高興呀!」
周侶雲的父母看到女兒的親筆信恐怕會更高興吧,對父母來說,親耳聽到平安,親眼見到字跡才能完全安心吧。
吳三桂的信說的是中國式的忠孝難兩全。
黃春明的信無一字提及「愛」,但中國人特有的含蓄深刻,盼著子女回家吃飯的團圓心態表露無遺。
陳難的信是家國情仇,她寫到了年邁的老人為陳懷民感到驕傲。
瓊瑤的信說的是如何「盡孝」。
我不關心這檔節目有沒有借鑒別國的形式,但每一封信都能引起我的共鳴。
剛看完,特意搜了來,相較於第一季,除了道長和子東教授點評的時候,人肉背景讓我尷尬之外,其他依舊保留著一季的水準和力量。每一期都有一個鮮明的主題是一個正確的選擇和考量,這樣在圍繞主題選出的信件讀出時,聽者在情緒的連貫和思考的延續上都能保持在適當的氛圍里而有一個遞進的層次,從而逐步挖掘出每一封信背後的千鈞之力,直至得到自身內心的反饋和繞樑餘韻。第一期便選擇了生死這個永恆宏大的話題作為主題,可見第二季節目組的用心和自信。誠如所願,不負所望。能在一片奼紫嫣紅的綜藝節目中保留自身的品格,能想著為人們立心,能讓人們有所感悟,能給人一個安靜的,獨處的,觀照自身的機會,實在是難能可貴。瓊瑤的信,陳難的信,李真的信,從不同角度,不同背景,不同選擇中,告訴我一個同樣的道理,生命並不是從來就毫無意義的,雖然它無常又無奈,且終將逝去,但是也因此而凸顯了它的可貴,那就是在雪花落地的過程里,它充滿了神性的力量。
看完于和偉讀姜文寫給葛優.周潤發的邀約信時,當真覺得見字如面,不外如是。由信件內容可知,這並不是勸人共謀大作之時所寫。而更相當於姜文開啟征程時送給二位將軍的戰衣,所用文字細膩而有力;所述意思恭敬卻清晰。明明因一事而轉呈二人,且所寫之時未曾想過能得以曝光,卻能夠做到句式極其相似,但詞藻各不相同。可見一位優秀的創作者首先因摒棄的是偷懶。另文中謙卑而不失大氣,得意卻未有忘形,足見本人對還未出世的作品擁有非同一般的自信,他們的碰撞也許不由寄出這兩封信開始,可導演與兩位大牌影帝們在戲外的首次交鋒已然不落下風。世上令人側目的才氣都有其存在的原因,有些是為了達成目的,有些是為了炫耀自己,還有一些,僅僅是高壓鍋里不斷湧出的蒸汽,頻頻冒出是因為自己擁有的更多,不然憋得慌。另值得說明的是這個節目不僅是宣揚文字,更體現了不同的藝術家在表達這些文字時能帶給我們直擊內心的情感。本期中於和偉念到"直落得隱身天涯,革面洗腸"時翻得白眼當真恰到好處。我心目中的年度最佳綜藝。
不知最近大家有沒有綜藝荒,在這裡我再給你們推薦一款清流。
這個節目第一季播出的時候,E姐就曾經跟大家安利過……
寫的是顧城和謝燁的故事
如今假期快到了,《見字如面》第二季也即將收官,這個時間點很適合給閑下來的仙女們再次推薦這檔很純粹的文化節目,好安撫大家春節前的浮躁。
特別是安撫你的養蛙焦慮
一言不合就被延期,難道只因為太催淚?
可能很多人在還沒看第二季第一期的時候,就先被「中國第一綜藝被迫下檔」的消息刷過屏。
第一期主題為「生死」的節目播出後,《見字如面》遭到停播。
雖然視頻被下架,但我們仍能從第二集的預告中看到第一集帶來的影響。
下架原因眾說紛壇,好在它沒讓我們等太久。
可等它重裝上線,戳破無數人淚點的第一期卻從節目單里消失了。而第二期「萬象」的時長,也從常規的90分鐘驟減到41分鐘。
這次風波對節目的影響我們都看到了。不過萬幸的是,節目能給我們的觸動和震撼絲毫沒有減少。
在豆瓣還保持著9.4的高口碑
我們再仔細來看看這檔節目。
跟第一季相比,第二季的改變很明顯。比如新增了講述人,多了背景故事的介紹,能讓觀眾快速「入戲」。
主題也更清晰。十二期的內容分成了12個主題,從「生死」、「萬象」、「情愛」、「抉擇」、「熱血」......直至最後不說再見的「先鋒」。
信件的選擇也注意與上一季的承接。兩季都有關注的話,會時不時有種在看連續劇的趕腳。
第一季念過徐志摩和陸小曼的情書,在第二季的書信中我們得知,他們舉行了婚禮
不僅如此,在第二季每個主題的信件內容上,還可以找到一些關聯。
用第三期「情愛」主題來舉栗子。
第一個出場的周迅,讀的是明代徐妙錦寫給朱棣的拒絕信。徐妙錦追求的是淡泊寧靜,所以這是一個拒愛的故事。
接下來還有一封由趙立新朗讀的男版辭婚信,也別有趣味。
第二封信是趙立新朗讀,郁達夫寫給王映霞的放手信。信中郁達夫深愛而不得,但是卻選擇尊重王映霞的意願。
第三封信則由明道朗讀,是沈從文寫給張兆和的一封說服信。熾熱而深情,希望以此情打動張兆和。
接下來就是相戀的故事了。李銀河與王小波的書信往來,體現出一對熱戀男女對彼此的愛意,以及兩性對愛情的討論。
說到這就不得不提一下節目組對念信嘉賓的選擇了。第二季的嘉賓趨於人生閱歷與演技經驗更加深厚豐富的戲骨。
所以這些經過挑選的書信,在讀信嘉賓的演繹下,或是催人淚下,或是深刻厚重。還有的……竟然能很蘇但不失穩重?
自帶偶像劇男主光環的明道,在讀沈從文的書信時意外蘇了一片妹子。
有網友表示,聽了這封信就像談了場戀愛
後來明道還真的化身總裁,讀起馬雲的信。看看這總裁范兒,快把演播廳變成年會現場了。
李澤言我要你有何用
其他嘉賓的演繹也是讓觀眾們讚嘆不已。
比如在《聲臨其境》中大放異彩的趙立新,讀信即是演信。
在讀郁達夫的書信時,無奈又飽含深情的神情生動表現出「愛是想觸碰卻又收回手」。
趙立新老師不再只是各種大劇里的黃金配角,人信合一的演繹方式讓觀眾重新認識了他。
達康書記吳剛在讀革命烈士許曉軒家書時,將他的相思之苦娓娓道來,情緒飽滿有層次感。
而沙瑞金張豐毅的聲音渾厚氣勢,讀出了大國氣派。
周迅朗讀宋慶齡的書信時,我們彷彿看到了那個優雅又和藹的宋慶齡。
第二演播室的嘉賓也盛讚她把信主的氣質表現得很好。
嗯對,第二演播室的變化也是這一季的亮點。
嘉賓換成了梁文道和許子東,兩人對歷史、人物進行深度的解讀,讓原本槽點滿滿的第二演播室變成了加分項。
兩人侃侃而談如同訪談評論會。
演播室的設置也體現出用心,互相討論的氛圍就像一個小型的讀信會。
和第一季一樣的是,節目依舊不草流量,不玩人設,只是靜靜地讀信。並且強調讀信的時候不能用朗誦腔,而是用清澈觸摸歷史。
這也就更讓人好奇,是什麼樣的導演,才能做出人文氣這麼純粹的節目?
如此人文氣的節目,果然要看導演
這檔節目的導演關正文,正是綜藝圈少有的文人。
他1960年出生於一個滿族家庭,童年跟著大人搞運動,談不上學業。
據關正文回憶,他們小學生上的第一課就是《毛主席萬歲》
關導提起那個年代的經歷,既不幸,又給了他特殊的影響。所以他在以後的生涯中對學習才有種「珍惜」的感覺。
1978年恢復高考,關導考入北京師範學院中文系(也就是現在的首都北京師範大學),畢業留校教了幾年書,之後去了出版社。
出版社的經歷對關導在文化節目上的審美有重要影響。
上世紀80年代初,關導親歷了中國當代文學的黃金時代。他接觸到了那個年代最優秀的詩人和作家,感覺到了文學帶來的最大影響力。
那時的他在出版社當編輯,推出了當時一系列「新人」作家(當然現在已經是大家了)。其中包括80年代中期北島、舒婷、顧城、楊煉、江河第一次正式集結出版的《五人詩選》;
這本書里有顧城的那句「黑色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要用它來尋找光明」
和馮小剛合作多次的劉震雲當年的長篇巨制《故鄉面和花朵》。
《一地雞毛》、《手機》、《一九四二》、《我不是潘金蓮》等電影作品都改編自劉震雲小說。
關導接觸著這些當時最優秀的作品,連日常生活都是「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因為我是編輯,老得組稿,老得去跟最優秀的作家們交往,所以差不多當時的好作家——從最活躍的詩人到最活躍的小說家——你隨便數,舒婷、北島、江河、顧城、賈平凹、劉震雲、王朔、畢飛宇……那時大家真的年輕,二十幾歲,住得也都不遠,因為幾百塊錢的稿費就會特別高興。
據關導回憶,那時大家都特別青澀
不僅如此,據著名的當代中國文學評論家、《小說選刊》副編審馮立三當年的回憶,在出版社關正文也是佼佼者。
馮先生的這篇文章里說到,當年關正文的文筆水平不在正紅的評論家之下。
要說關導和中央電視台的淵源在雜誌社就已經開始了。
當年關導還在《小說選刊》,那時候的文學開始藉助媒介宣傳,所以和中央電視的文化欄目開始有合作了。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這個90年代央視最早播文化類成語節目《東方小故事》,每集一個成語小故事
據關導回憶,當時雜誌社和電視台相互協作,你幫我出選題我幫你出主意,長此以往他參與的電視節目越來越多。
到關導真正離開雜誌圈,是因為90年代電視機開始超越文學對社會的影響,就如同新媒體對紙媒的衝擊一樣。
那時候《東方時空》甚至都養成了觀眾早間看電視的習慣。
儘管後來關導投身到電視行業,但他仍舊忘不了那個文學輝煌的年代。
雖說現在的傳播方式有多種,電影、電視、網路,這些依舊是以文學為基礎,好的電影作品是以好的文學作品為基礎。
電影《讓子彈飛》就改編於馬識途的《夜譚十記》中的《盜官記》。在收官的「先鋒」一期中,也念了姜文關於這部電影的信件。
關導接受採訪的時候說到,在認識世界的方法上,我們永遠離不開文學。
說到底,文學和傳播的關係是這樣:在具體形式上我們可能離文學遠了,但在認識世界的方法上,我們永遠離不開它。
包括《見字如面》這個節目的由來,也是因為一本書。
之前關導一直想做個讀書節目,某天他偶然讀到一本英國出版的書籍《見字如晤》,裡面是從歐美各國收集來的私人信件。
關導說「我突然有了靈感,要做一檔讀信節目」。
在同款讀書讀信節目中,關導的《見字如面》更像是一股清流,第一季以豆瓣8.9分的高分落幕。
在選信也下了許多功夫,一封信需要擁有足夠的內在張力,又能同時承載歷史和人性。
第二季最後,很多嘉賓也表達了對這檔節目的情感。
歸亞蕾的朋友們都非常喜歡這個節目,因為每期的內容都言之有物。
趙立新認為這個節目娓娓道來的講述中,能讓浮躁的人們安靜地去回望歷史。
而在聽了《見字如面》第二季中近70封書信之後,E姐印象最為深刻的,是已經消失的「生死」主題,和不知道什麼原因時長縮短了很多的「萬象」。
其中只有四封信的第二期「萬象」中,開場李立群老師讀的《梁啟超寫給孩子們》可以說相當耐人尋味了。
這封信的主要內容是徐志摩和陸小曼的婚禮上樑啟超的「祝詞」。徐志摩愛上了當時的有夫之婦陸小曼,後陸小曼離婚與徐志摩再婚。
徐志摩與陸小曼婚禮照片
證詞的最後一句「我希望這是你們倆,這一輩子最後一次結婚。」甚至被網友們戲稱「史上最毒證婚詞」。
那句「免得把志摩累死」也一語成讖。徐志摩1931年11月19日因飛機失事遇難,也真成了徐志摩的最後一次婚姻。
不過,讓我們飆淚最多、震撼最大的,還得說是已經消失了的第一期,「生死」。
不止「生死」,書信文字里有語言傳遞不了的力量
死亡在我們的觀念,里一直是非常忌諱提到的詞眼。但往往「生死」又是我們不想面對卻不得不接受的。
《見字如面》第二季第一期「生死」主題中的書信中,我們或許可以在他人的書信中學著正視死亡。
周迅讀的太平洋號倖存者的家書里,在生死線上走過一遭的人,活下來後的一絲僥倖和沉重的負罪感;
還有人類在災難面前的渺小與對生存的渴望。
台灣作家黃春明寫給自縊兒子黃國峻的信中,喪子的切膚之痛,變成了平實的家常。
我到今天才知道,媽媽生下來就是為你燒飯的。現在你不回來吃飯,媽媽什麼事都沒了,媽媽什麼事都不想做,連吃飯也不想。
每個字都平實卻極盡悲傷,旁觀者卻能從中更深刻明白子女對於父母的責任。
而關於這一期幾封信件所探討的「生死」選擇,都集合在了最後一封信上。
白血病患者李真寫給母親的信,它把那些聽起來離我們有些遙遠的故事拽回到觀眾身邊。
這是場降臨在一個平凡人身上的災難,逼迫一個普通的家庭去接受隨時可能降臨的離別。
2014年6月,李真如願收到錄取通知書的第三天,被查出患有白血病。
雖然大哥為自己進行了骨髓移植,但沒多久李真便出現了肺部排異。2016年11月到2017年4月,他數次面對死亡,甚至一度想要放棄。
後來一次偶然的機會,才有了黃志忠與李真的合作讀信。
黃志忠念信的過程中,很多鏡頭給到了李真與他的母親。李真聽信時有些發愣,好像再次陷入寫信時愧疚、感恩等等複雜的心緒里。而他的母親卻仰起頭也止不住奪眶而出的淚水。
信中講了李真從患病以來,家人傾盡所有的支持。
「情之厚如斯,百世不足還啊 」
還有生病之後數次與疾病較量的心路歷程。
——這可能也是李真與黃國峻相通的地方。
他們都是嚴重到想要放棄生命的病人
而兩人不同的是,比起死亡,李真更害怕媽媽和姐姐面對自己離開的絕望。
《對不起,媽!我生病了》,把信起這麼個名字,大概已經戳中了很多人的淚點。
——生病不是誰的錯,更不想重病後給家裡造成負擔。可當不幸都切實發生了,又該如何面對?
信的最後,李真設想了最壞的情況,並且希望能跟媽媽約定,「收住淚水,笑看過往」。
面對突如其來的變故,我們只有正視「死亡」,才會更珍惜生活。
結合前面幾封信的內容再看李真寫下的字句,對死亡的恐懼,對家人的感恩,對生活的思考,對生命的尊重……不僅僅是李真的感悟,也是向聆聽者拋出的思考。
這些描述生與死的文字,深淺濃淡間都是道不盡的淚與嘆啊!
如果我們在看日劇的時候稍作留意,會發現每每到了那些感情至深的時候,往往都有書信的助攻。
比如《東京愛情故事》裡面,赤名莉香寫給丸子的告別信。
這個最溫柔的告別,殺傷力真的是一千噸的眼淚。完全不是口語可以達到的意境。
還有E姐個人非常喜歡的《最完美的離婚》。結夏曾給光生寫過很多信件或者明信片。
SP的最後光生寫給結夏的文字里,更有五味雜陳的心情:愛意、謝意、懊悔、痛苦,每一個字都無比戳心。
——這封著名的信件就是出自日本大編劇家坂元裕二之手的,他一直執著於書信的使用。因為他堅信,只有這種形式是最真誠和高貴的自我坦白。
《見字如面》最精彩的地方也是如此。
不是一味地煽情,而是用書信傳達著語言難以闡述的力量。
E姐結語
E姐是文字工作者,對文字自然是心懷敬畏的。
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習慣的替代,讓書信誠與真的意味逐漸淡化。我們也早就不復當年,如黃永玉的諍諫、曹禺的謙卑皆瞭然於信件中,是真正的「見字如面」。
但它早已失落了原本的儀式感和莊重感。
正是《見字如面》這檔節目,讓我們重新感悟文字嬉笑怒背後的情真意切。看到過往的人們,是如何通過揣摩文字,不止於表意,而是真正的致意。
第二季的最後一封信件,讀的是奶茶劉若英44歲寫給自己的。書信里的語言平實,有對自己過去的嘲笑和對未來的憧憬。之所以選擇它作為第二季的封箱信,全因為「這個世界不都是美好,但成長是永恆的主題。」
好的節目不需要費盡心思去討巧,或者用各種姿態教你做人,而是平心靜氣跟觀眾交流,與聆聽者一同成長。
《見字如面》便是這樣。
第一期,沒了,別特么和我談「生死」;
第二期,一半,世間「萬象」,一半就夠你們看了;第三期,「情愛」,你們隨便談;第四期,又是一半,「抉擇」,你們想清楚哦。……!!!趙立新和于和偉不是在讀信,是在做沉浸式的表演。哪能找到無刪減版呢?剛剛看完,淚流滿面。「希望大家健健康康的」李真說。看到他給媽媽寫的信,我想起我媽了。從小不懂事,長不大,我媽的心被我傷的應該很痛.很痛。好好愛自己的家人,好好珍惜
黃志忠老師落下的那行淚真的戳中我了。
讀信的過程中乾瘦如柴的母親一直在落淚,是那麼的柔弱;可是她堅持三年照顧病兒,沒有放棄沒有倒下,又是那麼的堅強。
讓我想到那句「女子本弱,為母則剛」
為《見字如面》瘋狂打call!!!
看了第一期來評論,真的看哭了,我很少被什麼電視類的節目感動,看著看著真的不知道何時眼淚滴滿了桌面,生與死,真的好近,最讓我停不下來的是李真寫給媽媽的信,我就在想這個世界為什麼是這樣子,明明他有很多理想,明明他很努力,上帝你為什麼就看不見,為什麼你不讓努力生活的人看見希望,現在想起來我還在哭,枕頭都濕了,真的對他們太不公平了,對這一家都太不公平了,如果可以我願意將我的生命分一部分給這些認真生活的人,他們對生活的熱情對夢想的堅持真的非常讓我敬佩。這個節目真的讓人靜下來思考很多東西,很多的信很樸實,雖然都是什麼名家寫出來的,但是真的越是樸實越是讓人感動,真的讓我在感動的同時有所深思
場景布置用力過猛,第一季那樣就很好了,些許觀眾,一人一信一個麥克風就好了,少即是多。
沒想到的是把道長請來了,意外之喜我想來談談李真的那封信。這幾天,連著在QQ音樂上聽了好幾遍李真的那封信,我再次深深的感受到了命運的不公。今天,我看了視頻,我印象最深的是,嘉賓在讀完信後,當觀眾在為李真一家而鼓掌時,一直泣不成聲的李真母親,再也忍不住了,不停的在向觀眾鞠躬,淚水似決堤一般湧出來。 她是高興的哭,還是傷心的哭?我想二者都有或者更多吧,這是百感交集的哭,無奈、感動、痛苦、難過……種種情感如絲線般纏在了她的心頭。 我想掌控人命運的應該也是個人吧,他改變不了命運的不公,但他卻在儘力補救每一個受傷的人。
我是見字如面的腦殘粉,每一集都看了兩遍以上,所以特別期待第二季。第二季讓我最驚喜的是看到了梁文道,我覺得主持人換成竇文濤就是鏘鏘三人行了。道長知識很豐富,見解也很獨到精準,配合上嘉賓的朗讀簡直了,期待後續。
李真的信,我從頭哭到尾。為了命運的殘酷和生活的無奈。
黃春明的信,本來只是覺得樸實無華,經過解讀,才發現其中的真摯與苦澀。第二季的贊助商好多節目組是缺錢么……還有以前那個女教授終於走了,看節目至少不會添堵了。
沒有問哪封書信印象最深刻的問題,我來強答,挑出最喜歡的前十封書信並加了評語,只因為這個節目帶給我太多的感動。
沈從文寫給三三:一個女子在詩人的詩中,永遠不會老去,但詩人,他自己卻老去了。」想到這些,我便十分憂鬱了。生命都是太脆薄的一種東西,並不比一株花更經得住年月風雨,反觀人生,使我覺得熱情的珍貴,更加看重人與人湊巧的瓜葛。在同一事情上,第二次的湊巧是不會有的。我生平只看過一回滿月。我也安慰自己過,我行過許多地方的橋,看過許多次數的雲,喝過許多種類的酒,卻只愛過一個正當最好年齡的人。我應當為自己慶幸……
評語:和王小波的書信一樣,信里的愛那麼熱烈,卻那麼卑微。雖然早就對這封書信熟悉,但是當明道讀到那些句子的時候,還是覺得美,覺得感動。一個女子在詩人的詩中永遠不會老去,但詩人他自己卻老去了。沈從文在寫這封信的時候,戀愛中的脆弱敏感顯得那麼動人。 緣分是值得感激的事,人對人的熱情尤為珍貴。回看發現,這依然是我最喜歡的一封信,這一段依然是最動容的話。
2. 李森寫給丈夫沈仲文: 你不嫌棄我臉上的疤說這是光榮的,讓我從內心對你產生了敬意,你那憨厚樸實和親切的面容給了我溫暖,你的真情給了我一個女人的自信,從你身上我感受到了紅軍的品德。 如果有來世,我們永不分開。
評語:特殊年代的愛情,多的是對於陪伴的感激。雖然生命歷經磨難,但文字樸實節制,多的是對歲月的從容和淡然,但聽者哭的天昏地暗。我對這位奶奶心生敬意。
3. 孫冕寫給兒子的信: 愛是一座很高很高的山 如果不是一個人牽著另一個人 手腳和身心並用 甚至遍體鱗傷爬到山頂 談不上懂得愛 你爸爸和媽媽甚至來不及好好地想一想 要不要爬這座山峰 你就哇哇叫著來到了人世間 那天我聽著你媽媽哇哇地叫 爸爸腦子裡一片空白 直到爸爸捧起你的時候 一點點的紅嘟嘟的小人兒 看到護士阿姨給你喂第一口水 聽到你小嘴巴吧吱吧吱地響 才突然醒悟 我們一家三口 已經來到愛的山腳下,將開始美麗而艱辛又充滿想像的旅程
爸爸愛兒子就像一條長長的路,兒子愛父親就像一條短短的扁擔 兒子啊爸爸愛你,一無所求,你愛爸爸像條短短的扁擔也行,要不像筷子一樣短,更短的像跟牙籤都行
評語:這封信讓我印象深刻,不僅僅因為這封信的內容,更是因為這封信是由孫先生自己讀的,連梁文道和許子東老師都說,沒有見過他這個樣子。孫老師讀信充滿雀躍,富有深情,充滿對緣分的感恩,也有老來得子怕不能給予兒子足夠陪伴的擔憂。信中對於兒子小手的描寫那麼小心翼翼,聽者不禁跟著一起心生憐愛。幼小的生命給老年的孫先生帶來了生命新的渴望,感受到他願意傾其所有地為兒子付出我不禁感慨,比起日漸油膩的消磨時間在格子間的男人,孫先生活得真像樣子啊。
4. 姜文寫給葛優和發哥發嫂的信: 人物之妙 驚古鑠金 三江匯處有富域 三雄鼎力看妙篇
中國之西部黑幫電影 詼諧荒誕 凌厲顛盪
評語:這兩封信隨著讓子彈飛的經典化必將成為影界美談。這段朗誦背景音樂配的恰好是讓子彈飛的音樂,節奏輕快的行進聲配以口哨,令人想起讓子彈飛的畫面,反映在信中就是那半文言拽詞兒式的拍馬屁式自嗨,和極其誇張的幽默,信中飛揚著對讓子彈飛劇本的自信,長句式氣吞山河,也是牛的沒誰了。與姜文對電影的定位:詼諧荒誕 凌厲顛盪特點相映成趣。這就是姜文啊,獨一無二的他,不按常理出牌,中國最個性最玩得轉的導演之一。
5. 陳平原寫給網路時代讀者:讀書必須將人生規劃和書本知識相勾連,才能有真正深入的體會
如果過了若干年,你半夜醒來發現你已經很久沒有讀書了,而且你沒有什麼負罪感的話,那就說明你已經墮落了。讀書本身沒有什麼了不起,但讀書這個行為,意味著你沒有完全認同這個世界,你還在追求個人的板塊,你還有不滿足,你還在尋找另外一種可能性,另外一種生活方式,說到底,讀書是一種精神生活。
評語:關於讀書的說法太多了,知乎上大熱的話題讀書有什麼意義也有很多精彩的說法,但是看到陳老師的這封信,作為一個已經快要墮落的人,還是萌發了要葆有讀書熱情的勇氣。
6. 徐妙錦寫給朱棣:
《答永樂帝書》 臣女生長華門,性甘淡泊。不羨禁苑深宮,鐘鳴鼎食,願去荒庵小院,青磬紅魚;不學園裡夭桃,邀人欣賞,願作山中小草,獨自枯榮。聽牆外秋蟲,人嫌凄切;睹窗前冷月,自覺清輝。蓋人生境遇各殊,因之觀賞異趣。矧臣女素耽寂靜,處此幽曠清寂之境,隔絕榮華富貴之場,心胸頗覺朗然。 乃日昨阿兄遣使捧上諭來,臣女跪讀之下,深感陛下哀憐臣女之至意,臣女誠萬死莫贖也。伏思陛下以萬乘之尊,宵旰勤勞,自宜求愉快身心之樂。幸外有台閣諸臣,袍笏躋蹌;內有六宮嬪御,粉黛如雲。而臣女一弱女子耳:才不足以輔佐萬歲,德不足以母儀天下。既得失無裨於陛下,而實違臣女之素志。臣女之所未願者,諒陛下亦未必強願之也。 臣女願為世外閑人,不做繁華之想。前經面奏,陛下猶能憶之也。伏乞陛下俯允所求,並乞從此弗再以臣女為念,則尤為萬幸耳。蓋人善夭桃穠李,我愛翠竹丹楓。從此貝葉蒲團,青燈古佛,長參寂靜,了此餘生。臣女前曾荷沐聖恩,萬千眷注。伏肯再哀而憐之,以全臣女之志願,則不勝銜感待命之至。
評語:拒絕信如此清麗,非常喜歡。結合被拒絕的是皇帝,故事的傳奇性更甚。徐的智慧與才華盡顯,她拒絕富貴權勢,保全自身,成為了朱棣心頭得不到的永遠的白月光。即使徐妙錦這個人物是後人杜撰,或是流傳民間的傳說,但是這封信表志表的清新脫俗,文字澹泊,可謂佳作。
7. 阿難寫給美惠子
評語:這封信寫的充滿人性光芒,瀰漫著人道主義的共情。同時不卑不亢地指陳日本帝國主義對中國發動侵略戰爭的行徑。戰爭是殘酷的,每個個體都是政治的犧牲品,雖然立場不同,但人心一樣。
8. 李真寫給媽媽:情之厚如斯,百世不足還啊。
點評:第一期就來煽情,讀信與李真與媽媽在台下哭的場景配合,淚水就停不住了。這封信真的不忍聽。點開都需要我極大的勇氣。關於生病與死亡,任何的話語都是輕的。人與人親情一場,是這個世界最深的羈絆啊。排在第八,實在是因為太沉重了。
9. 于鳳至寫給趙四小姐:我只陪了漢卿三年,你卻在獄中陪了他二十年。
評語:信中措辭得體,於盡顯大姐范兒,正室范兒,還記得去大帥府趙四小姐的閣樓在帥府外,始終沒能入得帥府內,顛簸半生之後,才得名分,得以白首盟約。女人終歸是可憐的。
10. 秦嘉和徐淑夫婦往來書信
秦嘉給徐淑:
徐淑答秦嘉:
秦嘉給徐淑:
徐淑答秦嘉:
評語:妻子對於丈夫的體恤與理解,女為悅己者容的女兒家心緒,丈夫的深情,文言文的古意傳達的卻是最普遍的美好情感,讀這樣的夫婦書信,身心都是享受。不得不說譯文淺白流暢,姚晨和喻恩泰深情款款,很加分。
其實還有很多書信都給我留下深刻印象,比如賈平凹寫給小妹:在家時逢小妹生日,兄總為你梳那一雙細辮,親手要為你剝娘煮熟的雞蛋
關於少時的貧窮與自卑,對於兄妹相依的深情,言淺卻情深,不知怎麼地,作家憶起舊日來,那一層模稜了的記憶總是格外動人。關於苦難的記憶,後輩人恐怕再也不會有了,不知道是不是也是某種失去。
三毛父親寫給三毛: 你已一步一步走上這條無情之路,而我們沒能與你同行,山到絕頂雪成峰,平兒平兒,你何苦要那白茫茫大地真乾淨
父親對於女兒的挽留止步於對女兒的所有疼愛和懂得:因此,把孤寂也還她,那希望手足們也不必可以聯絡的孤寂。懂得女兒的好與了,是父親最後的溫情。
李叔同寫給日本妻子:我想你的體內住著的不是一個庸俗怯懦的靈魂,願佛力加倍,幫助你度過這段難捱的日子,做這樣的決定,非我薄情寡義,為了那更永遠更艱難的佛道歷程,必須放下一切。我放下了你,也放下了在世間累積的聲名與財富。這些都是過眼雲煙,
大師的背影,想我等凡俗之輩永遠只有仰之嘆之的份兒。
把所有書信重聽一遍,估計就又有新的認知和體會了,這就是書信的力量。待我有時間,慢慢品。
有點遺憾的是評論席里許子東老師曲高和寡。
從第一季,追到第二季的純美綜藝。
與其說她說綜藝節目,倒不如說她是文化科普節目。其實說科普也不一定,嘿嘿我也不是很清楚。但我一直認為她是我的精神食糧。第二季還沒出來的時候,我第一季看了很多遍。是耳朵的享受。第一part——歸亞蕾老師我真的覺得我是一個很有味道的女人。彈幕有的人說她普通話不標準,可是,那個時候的人,普通話也沒有標準到哪去。聲音請大家別吹毛求疵了! 這是她讀第二季第一期的瓊瑤的信。我覺得很有味道。「請你們不要悲傷,為我歡喜吧」那種感覺只可意會不可言傳!還有她讀的蔡琴的信,其中一句「你怎麼就這樣走了呢」讓我每次聽都很難受?看林覺民的《與妻書》真的打動了我。我常常想,我們為什麼要愛國,也許答案就在這裡。現在這個時候,我們每天大多沉迷於手機,太少的時間認真讀一下書了,恰好有這樣一個節目,通過別人的演繹,讓我們靜下心來好好讀一下書,真好。原來閱讀是這樣一件好的事情,這個節目聽好的,比起跑男這些節目,有營養多了。至於說這個節目傳遞的「雞湯」,我覺得這個雞湯是很健康的,是人類很高尚的情感在裡面的,也是我們應該具備的一些修養的。
看梁文道和許子東聊天時,小翟的表情笑死了哈哈哈哈哈。
坦白說,內容非常好,就是廣告太讓人不舒服了。人人貸理財幾個字隨處可見,字正腔圓的徐濤老師講出來我也覺得煩。
事實上對於這種禮堂式讀信節目還不如第一季這樣更加讓人感到親近,有一種距離感,但是可能第二季想給大家一種儀式感,畢竟讀的大部分都是歷史中的人物顯得厚重,但是今年的觀眾確實有些太過於配合了,座位上的掌聲來的總是不是時候。徐濤的引導不是什麼大的問題,總歸是錦上添花的,但是不能作為好的設置,只能說有些平庸。今年唯一的升級讓我感到意外也是驚喜的地方是對於解讀嘉賓的解讀,新穎深入淺出,子東老師和梁文道兩人相互討論的場面還是比較讓人感到這是解讀環節,比第一季的互動感更好,第一季的子東老師和另一位女老師形不成互動。但是成也蕭何敗蕭何,第一期選信沒問題,但是信的解讀讓廣電總局認為尺度太大,或者說是與當今社會教育中的或者說是大家認為的正史出入太大,讓廣電總局認為有礙於主流文化的傳播,所以才停播下架。重新回來的見字如面明顯因為有些信的解讀和選擇不符合廣電總局的胃口刪掉了很多,從原來的九十分鐘直接到了四十分鐘,無奈的製作組和出品方只能咽下苦果,味道肯定是苦不堪言,但是又不能哭,所以只能苦笑罷了
聽趙立新讀吳三桂寫給父親吳襄的信,是一種享受。
趙立新本身就是那種有著魏晉風骨的reader,他演過好多亦正亦邪的人物如沈一石如張儀等等。這些角色也給他沾染了一種玩世不恭的文人氣概,有風骨的部分也有消極投降的部分。
用來讀吳三桂的信是再合適不過了。第一季最大的優點是其簡潔明了的風格,專註於書信本身,讓觀眾不自覺置身其中而渾然不覺。第二季沒看完,但是不得不說改得花里胡哨的讓我屢次齣戲,失去了第一季樸素淡然的質感。廣告不斷植入、十分做作尷尬的人肉背景、兩位主持人,以及大而無當的大禮堂報告廳,真是太浮誇了。什麼都是重點結果只能是沒了重點,書信文化本身的光芒被遮蔽了。當然已經是後話,晚上聽說節目已經停播下架了。即使吐槽,我還想看啊,也只能hehe,不知道哪裡敏感了。
不想說什麼了,念個信也能敏感。我記得9.17我看的時候播放量達到了2.4億。好節目沒得說。
看了第二季第一集,說下自己對於第二季變化的感受:1、每期都有一個主題,我覺得很好,2、每次討論的時候坐在旁邊的妹子問問題顯得有點尬,我覺得第一季的討論形式比較好,還有討論和朗讀之間的銜接不如以前好3、廣告多了很多,這個可以理解,畢竟節目也要生存。就是有一點,我在騰訊視頻看的時候左下角的那個人人貸小廣告經常動,有點扎眼4、舞台變大了,感覺很高大上,但我個人認為第一季那種大家圍坐著聽更有氛圍5、多了很多讀信明星,看起來挺不錯的樣子,有點可惜的是第一季有幾個喜歡沒來全6、第一季節目開始之前有個嘉賓的集錦,我覺得特別好,
在失戀的第一個夜晚打開了這個節目,其實我已經默默地流了一天的眼淚了。
看到生死兩個字的時候,我決定點開這一期節目看一看。沒有太多的淚目,但當讀到黃春明寫給次子黃國峻的信時,我卻想起了我的母親,我有那麼一刻,想給我媽媽打一個電話,告訴她:我好想她,我失戀了,我感覺天塌下來了,請抱一抱我吧。生生死死,在生命面前我這點小悲小痛算什麼。
成了一小段療傷,我看開了眼前的悲傷。突然很想寫信,突然也很想閱讀。
這是文字的力量,也是感情的力量。
感謝《見字如面》。瓊瑤的事情當時沒有太關注
只覺得這是她自己的決定 很好到兩天前 看這期節目的時候 嘉賓點評說到「尊嚴死」和「安樂死」真的不敢再聽下去 朋友叫我別看了跳過吧這樣的節目 大概是希望大家都能有同理心 能感同身受 能回歸到那時那地 ………………想把這個故事留在這裡去年十二月 媽媽打電話說等我回家就告訴我一件事 我沒多問 聖誕前夕 跟家裡視頻 外公也在 但他沒有講話也沒太多表情 我也沒在意一月份回到家裡發現外公需要拄著拐杖需要人扶著走路我沒問出口 飯桌上 舅媽跟妹妹講 多拍幾張照片 多和他拍幾張合照我沒問出口我只是觀察 只是從他們的聊天中拼湊信息偶然的一次跌落池塘 被發現胃癌 轉移 癱瘓 我們都還是很積極的去面對了有太陽的時候推他出去 認識的人會來打招呼但他只能看著人家 偶爾點點頭 也不怎麼說話之後有次出事 送到醫院 去看他的時候他還能認出我還知道我叫什麼名字 我拍了唯一一張照片 只是側面 我不敢 不敢拿起手機正對著再之後 連出門都不可以 只能躺著 那天 我有點發燒 沒去守著 晚上媽媽也沒回來說是要晚上留在那邊照顧 十二點我正睡得迷糊 聽見爸爸接完電話 他走了之後我繼續睡 凌晨兩點 舅媽打電話來說外公走了 去到那邊 按照風俗喪葬 守夜 一項項地來我沒哭 很平靜平靜 那天下午在睡覺的時候我夢見他了 在這之後我時常會夢見我不知道該不該自責那天我沒去守著我也不知道我該不該在見遺容的時候哭我只是被燒起來的火烤的很熱只是要繼續走下去我沒有和他有過一張合照………………寫到後面也不知道如何繼續了外公在那段時間裡受了許多苦頭痛的時候也很少叫 只是抬起手按在頭上等我們發現他沒有在醫院離開但媽媽看到了走前的一幕她說他應該是很痛很痛 最後叫了一聲就走了………………至此我才了解所謂「尊嚴死」我才開始羨慕那些安詳離去的人如果我有那麼一天我也會選擇這條路非常感謝!能打動我的眼淚
紅黑襪子cp
這是唯一一檔我看了哭了無數次的綜藝。
整體開講還算延續了上一季的風格,但是聞風而至的冠名商帶來了金錢的味道……
只看過第一期,所以只就第一期說說想法,主要是缺點,這個節目的核心優點讀信和選信還是繼承了下來的。
1.很多小細節都給我以做作的感覺,比如嘉賓席提問和現場起立鼓掌,下一季是不是就有人在下面喊吁了(霧)?
2.廣告太多看得難受,雖然有廣告贊助是好事,但是處處廣告就顯得銅臭味濃得過分,跟這節目的定位明顯有衝突,連LOGO都帶廣告看著真的特別不舒服;
3.很不喜歡最後選的這一封信,讀信節目幾乎搞成了感動中國春晚;
4.選信質量不錯,兩個嘉賓配合很好,不過主持還是有點hold不住場面,繼續加油;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