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請知乎大神們寫一篇《中國公民科學素質基準》?
這次公布的《中國公民科學素質基準》中存在一些不嚴謹,不科學的問題。如果我們不加以改正,將會對我國的科普工作造成嚴重損害。
請大家按照自己的理解寫一篇或者幾條 新的《基準》
個人拙見,肯定有不少錯誤和疏漏,請各位大牛批評。
首先應該將適用階層劃分為三種:Public——九年義務教育結束應該達到的等級,對全社會通用Educated——高中畢業或接受非理工科高等教育應該達到的等級
Intellectual——理工科非專業學科,或更高層次的教育應該達到的等級據此對於不同的知識/能力/精神加以分解。鄙人只對部分條目可以提出三級要求,對於其他的只能泛泛而談,抱歉。1.1.Public1.2.修正真菌類——Public; 知道病毒,支原體,衣原體等非細胞物質——Educated1.3.Public; 知道環境對物種進化的影響——Educated1.4.Public1.5.順序調整為染色體,DNA,基因——Public;
知道RNA,DNA-RNA-pro三角關係,顯性與隱性,性染色體,遺傳疾病——Educated; 基因在不同階段的表達,DNA甲基化與去甲基化...——Intellectual1.6.Public; 定性了解食物鏈斷裂對於生態系統造成的影響——Educated1.7.Public; 了解生物多樣性與基因多樣性的聯繫與區別——Educated2.1.加入開方,計算器的使用——Public; 對數,指數,三角函數及其應用——Educated; 矩陣與行列式,極限,微分,積分,級數(冪級數和傅里葉級數)——Intellectual2.2.Public;
標量和矢量——Educated2.3.限定為古典概率——Public; 排列組合,幾何概率,對於常見概率的正確理解(包括顯著性檢驗)——Educated; 概率在量子力學中的意義的一般性認識——Intellectual2.4.比較,比例等簡單分析——Public; 相關性與相關係數——Educated; 簡單的回歸分析,相關性與因果聯繫——Intellectual2.5應該專門提出來,邏輯屬於能力的一種而不應該限定為知識。2.6合併進概率中。追加:
2.7.幾何學:了解常見的幾何圖形(平面和立體),角度及簡單測量,旋轉、反映、反演等變換——Public;凸多邊形和凹多邊形,內角和,矢量與坐標系——Educated內積和外積,線性相關與無關,希爾伯特空間,維度,二次曲線與二次曲面——Intellectual3.1.刪除「所有物質都是由原子組成一句」,在最後一句追加離子——Public; 物質由基本粒子組成——Educated; 粒子物理模型的一般性認識——Intellectual3.2.拆分為兩條。 前半條追加導熱和磁性——Public溫度對於物理性質的影響,導電性的來源——Educated
磁性的來源,導電性和導熱性的關係——Intellectual 後半條細化為:熔化、沸騰、升華及逆過程——Public 過熱和過冷及在生活中的正確應對——Educated 等離子態,超導態,超流態及超臨界現象——Intellectual3.3.拆分為兩條。 前半條不變——Public 力與勢能的關係,保守力與非保守力,摩擦力與能量散失——Educated 四種基本相互作用——Intellectual 後半條細化為力與壓強的關係,海拔對大氣壓的影響,大氣壓在生活中的應用——Public了解氣壓與沸點的關係,在生活中運用壓強知識——Educated
3.4.改為「改變」運動的原因——Public 萬有引力定律,牛頓第二定律,重量和質量的區別——Educated 狹義相對論初步——Intellectual3.5要大改。 知道燈光和太陽光的區別,分解太陽光「可以」看作七色光,彩虹的來源,色彩三原色和光學三原色,太陽光對於地球生命的重要意義,電磁波的分類,光度的概念及保護視力的應用——Public 光譜的概念,不同頻率電磁波的大致範圍,太陽光與化石能源的關係——Educated3.6.Public 色散的概念及生活應用,雙折射現象——Educated3.7.細化:直流電壓、電流、電阻,功率,電路基本組成和連接方法。生活中交流電壓,電流,頻率,功率。安全電壓——Public
了解電感、電容對於交流電的影響,二極體——Educated3.8.能量守恆定律——Public 質能守恆定律,熱力學0-3定律,認識到生命過程遠離熱力學平衡——Educated追加:3.9.波動 了解波的存在及生活中的應用,聲音的傳播,回聲,共振——Public 波的行進方向,干涉,衍射,相位,頻率,波數等概念——Educated 波粒二象性的一般了解——Intellectual化學槽點太多,可能需要完全重寫,等想好再說吧。
=========================分割線===============================
數學部分根據張良肇的意見加入以下內容:2.8.等於,小於,大於,不大於,不小於,不等於的概念,傳遞性,反身性等性質的應用(不對形式作高要求)——Public集合的概念,單射,滿射,雙射,函數的概念,充分、必要和充要條件(關於邏輯見以後更新的邏輯部分)——Educated群、環和域的概念,實數分割,子空間,切空間——Intellectual物理部分追加場的一般認知:3.10.知道場也是一種物質,電磁場有遠距離作用,知道保持距離防止事故發生——Public保守力、勢能和對應場的關係,波可以在場中傳播,靜電屏蔽——Educated梯度,散度,旋度,經典物理中場的數學表述——Intellectual化學整體推倒重來更方便。
4.1.知道常見物質中包含的化學元素——Public
會查化學元素周期表,知道常見元素的分類和周期律性質——Educated知道電子結構是影響元素性質的關鍵——Intellectual4.2化學變化的概念,知道化學變化中質量守恆,許多化學變化有確定的比例——Public知道化學反應式的存在及應用——Educated知道完全反應與不完全反應,定量反應,副產物,化學計量比——Intellectual4.3.識別金屬和非金屬,知道常見金屬的用途,知道金屬腐蝕的一般條件及防護方法知道氫氣、氧氣和氮氣的主要化學性質並能列舉用途——Public知道常見金屬與非金屬的主要化學性質,知道單質和化合物的區別——Educated4.4知道常見化合物如水,糖,二氧化碳,並能舉例說明以上化合物在生命中的作用——Public會寫常見化合物的化學式,知道如何查找常見化合物的主要化學性質——Educated知道結構式,並知道結構對於化合物的重要性——Intellectual4.5知道常見混合物如空氣,水泥,石油;知道天然氣、汽油和柴油——Public知道混合物的簡單分離方法,知道化合物和混合物的區別——Educated知道雜質,純度的概念,知道食品級、工業級、試劑級的區別——Intellectual4.6知道常見的酸鹼鹽,強弱的區別,知道其用途——Public酸鹼概念的來源,指示劑,水解,沉澱,中和反應——EducatedpH值的來源與定性測定,酸式鹽,鹼式鹽,復鹽,強弱電解質,電解,電化學反應——Intellectual4.7.知道生命是有機物組成的,知道有機物包含的元素——Public知道常見的官能團,知道有機化學反應和無機化學反應的區別——Educated暫時擱筆。謝邀。
要寫的話細節太多了,大致可以參考初中高中數理化生的教學綱要。不過我覺得現在科普教育比較缺失的是科學哲學、科學史和科學精神。很多人學了很多年理科,對「科學」到底是個什麼東西都不是很理解。有人迷信科學萬能,覺得科學是終極真理,科學能解決一切或者至少是大部分問題,這都是對科學比較片面的看法,只看到「科學能做很多事情」,卻沒有看到「科學做不到(或者至少是現階段做不到)很多事情」。比如普通大眾看到科學這個詞,一般不會想到「可重複性」、「可證偽性」這樣的特徵,然而這些恰恰是科學思想的內核。我們真要學習科學,就不應該僅僅滿足於學習他的「技」,也要學習他的「藝」、他的「道」。其實這並不是一個好乾的活,因為真正的科學並不是像你想像的那樣,真正了解科學的人會清楚科學的長處和短處,科學的反直覺處,科學精神的本質等等。如果要寫得全面,那麼在當今無神論唯物論當道的社會上,大部分人是無法接受其中關於科學的短處以及一些反直覺的東西的。隨便舉個例子,比如
1、「世界是客觀唯物的」這個東西就是無法定義的,因為雖然直覺上世界是唯物的,但是邏輯如果嚴密的話,會發現並沒有任何證據能夠導出「世界是唯物的」這個概念。科學現階段(其實一直處於這個階段)的做法是「假設世界是客觀唯物的」,擱置爭議,先假設前提條件正確,如果不正確,等出了問題再說。其實現在已經有點接觸到這個界限了,比如電子雙縫實驗。
2、「一個理論並不是只有被證明了才可以被使用,而是只要未曾被證偽就可以被使用,而具體使用與否,取決於是否存在更有效的理論來替代它。」這也是反直覺的例子,在我們的概念里,尤其是從九年制義務教育一路讀書上來的人的概念里,證明了一個東西是正確的才能用它才是常識,但事實上並不是,因為通過科學手段其實很難證明什麼是正確的,科學只是從現象界提取數據加以分析總結歸納,這個過程和算命沒有本質區別。但是科學在一定程度上更講邏輯,只要順著邏輯,所有人都可以得到同樣的結果,所以更讓人信服。
如此看來,關於科學素養的文章,不可寫得太深,否則大眾無法理解,也不必指望他們能接受。
也不能寫的太淺,否則通篇廢話,沒啥鳥用。
其中的度如何把握?我覺得首先得揣摩食肉者的意圖,他們為什麼要弄這個東西?為了維穩,和諧,促發展。當今能有什麼是違反這三者的呢?
1、謠言
2、詐騙
3、傳銷
所以,針對以上三點寫,就可以過關了。
謝邀。先說結論:理論上,通過義務教育的公民應該符合科學素質基準(畢竟之後沒有再進一步被教育的義務了),所以,改編一下中招考試的大綱可能是一個好主意(然而這個結論在寫作過程中被推翻了,發現從wiki入手更容易)。相應的,科學素質基準也應該是受到教育之後產生的結果,如果題主想要的是一個可以拿去死記硬背,背完了就有了科學素養的東西,你聽過《太平清領書》嗎?
然而作為一個非教育學專業的Ph.D,我不認為自己有可能寫完這個東西,甚至局限在數理化生的內容中都很難,自己很難區分哪些知識或科學素養是在義務教育階段必須具備的。忽然感覺知乎應該開發一個共同答題模式,類似wiki,很適合這個問題。我只能細碎的寫一些,希望能有所幫助。首先在於《基準》的用詞本身。如果試圖描述的目標有比較明確的理論,請直接引用該理論,不要亂下結論。就拿這個問題(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3717135)中被吐槽的最狠的兩點來舉例:
(48)知道力是自然界萬物運動的原因;能描述牛頓力學定律,能用它解釋生活中常見的運動現象。請改為了解牛頓三定律(或者刨去牛二)。不要亂下結論。(49)知道太陽光由七種不同的單色光組成,(後略)請改為了解光沿直線傳播,光的折射與反射定律。據此理解三稜鏡分自然光的原理,彩虹成因。同樣的,不要亂下結論。第二點,《基準》的結構。我是相對認同wiki上對於科學的類型分類的,所以下圖也脫胎於此,稍微修改了一下以符合「基準」的定義。(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A7%91%E5%AD%A6)有了這樣一個分類模式之後,再進一步細分即可。以物理為例。我覺得,科學素養和科學知識,完全是兩碼事。一個人掌握再多的科學知識,也不見得就有科學素養。不過我同意掌握的知識越多,就越容易培養出科學素養。
我對於科學素養這個定義的理解,是很簡單的,就是能夠用科學的方法分析問題,得出結論。科學的方法,核心內容就是兩點:
一、證據。一切分析建立在可靠的證據之上二、邏輯(或者叫理論)。邏輯和理論必須正確自洽。其他的一些描述,比如「可重複性」、「可證偽」、「非凡的結論需要非凡的證據」,都是圍繞著證據和邏輯展開的。
然而我們普通人,並沒有能力去搜集證據,深入學習理論,我們只能通過其他途徑了解科學知識和各類前沿熱點。比如說,究竟轉基因食品能不能吃。那麼,又得提另外一個東西,叫作「科學共同體」,了解這個概念,也是科學素養很重要的一項內容,簡單來說,它就是各領域科學研究者和研究機構的統稱,他們通過一種叫作「論文」的形式發表研究報告,並互相監督和評價(也叫作「同行評議」)。所以你看會有「民間科學家」這種稱謂,因為民間科學家是另外一個平行世界的研究者,他們幾乎不寫論文就宣告自己掌握真理,就算寫出東西來了,也無法過關。另外,我也同意本科生不要寫什麼論文,毫無價值,既不是科學共同體里的人,也不產出新知識,完全是在侮辱「論文」這個詞。說迴轉基因,普通民眾應該信崔永元嗎?不應該!他既不是這個領域的研究者,俗稱外行人,也沒有閱讀和評議論文的能力,不管他在轉基因方面任何言論說的是對是錯,都應該自動忽略。我們應該信任「科學共同體」之內權威機構發布的內容,轉基因方面的權威,就是世界衛生組織,世界糧農組織,美國食品藥品監察局(FDA),如果我們看誰的文章里,引用了這些部門的報告,或者給出鏈接,那麼基本上都是可信的。
最後總結一下科學素養三個方面:
一、重證據;二、講邏輯;三、了解「科學共同體」及它的運作方式。附錄:(純屬自問自答)
一、科學共同體會出錯嗎?會,但這種可能性是相當相當低的。它的運作方式決定了,它是全世界最值得信賴的「人」。在科學共同體內,你如果論文造假,那麼這輩子的職業生涯基本上就結束了,有的甚至慚愧的自殺了(日本的一個例子)。二、國內有哪些機構可以認為是科學共同體里的?
難以回答,至少我覺得科技部不是。另外,中科院物理所不錯。國內的科研機構很少做科普,和民眾距離很遠,這也是很大的一個問題(看看NASA的科普,做的就好多了)。三、國內有什麼好的了解科學知識的途徑?
國內一些民間的商業機構做的科普比較受人關注,權威機構幾乎不做科普,不過情況有好轉。民間機構比如果殼網,丁香醫生,還有知乎,都在做科普,知乎稍微特殊一點。民間機構做科普,都是二道販子,可靠性和權威性略遜一籌。其他媒體和什麼來路不明的微信公眾號,簡直是一塌糊塗,藏污納垢。目前最值得信賴的,就是知乎了,因為它有類似於「同行評議」的功能,不可靠的東西會被噴被踩。手機打字,辛苦自己了,歡迎大家評議《中國公民科學素質基準》裡面一些方法論的方面寫的還是不錯的,很值得推廣並加以闡述。
比如
知道技術產生的影響具有兩面性,而且常常超過了設計的初衷,既能造福人類,也可能產生負面作用。知道技術的價值對於不同的人群或者在不同的時間,都可能是不同的。對於與科學技術相關的決策能進行客觀公正地分析,並理性表達意見。知道信息可能受發布者的背景和意圖影響,具有初步辨識信息真偽的能力,不輕信未經核實的信息。知道原始信息與二手信息的區別,知道通過調查、訪談和查閱原始文獻等方式可以獲取原始信息。呃……中考指導書要不?
正經的,必須加上這兩條:1、認識到輻射是無處不在的。2、認識不同種類的輻射,了解其產生原因及對人體的影響。這不是高考乾的事情嗎?
其實只要一條就夠了:有關科學的事情,聽科學家的。————————4.26有小夥伴說科學也得姓黨,其實很簡單啊:只要所有公民都以公民自律,自覺履行本基準,科學自然姓黨。
http://m.guancha.cn/lonkeduo/2016_04_27_358324科學知識沒有科學素養的支撐,也只會是一條一條需要死記硬背的文字而已。只會背一個基準,無法理解到底是什麼意思,有什麼用呢。這一點,燈塔國比中國做的好的太多。
樓上有說科學的事情聽科學家的。我覺得是錯的。
科學也得姓黨。前面也有人說了,受過基本教育的應該也就有基本素養了,但為什麼不是這樣?因為人的認知學習有其規律和差異。規律是我們可以用同樣的教材和老師在一間教室里上課,差異是考試成績0~100分。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才能更深刻理解世界的絕對不確定性,也可以說一定程度的確定性吧,所以知識都是有局限的,而缺乏教育的人,一開始和他說是這麼個東西,可能又不是這個東西或者限定條件範圍內是這樣的,超出就不是了,而很多超出範圍的條件生活中很少遇到,沒有相關經驗,無法直接建立相關概念,會形成認知障礙,所以學習認知都有個過程。我覺得現在的教育缺乏對學生的評估定位以及相應的針對教育,這就是個教育資源的問題了,而在互聯網時代信息成本低,但人對人的教育效果最好,如果人工智慧發展足夠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了。感覺這個科學素養準則不能解決問題。可能有點意義吧。當然我不是做教育的,也不知道我這樣說準確不準確,大概就這麼個意思。
推薦閱讀:
※4億光年外也有愛,萌版企鵝守護蛋寶寶
※霍金的平行宇宙,未來可能穿越嗎?
※為什麼現在的家用水龍頭放出的水都是帶有大量氣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