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勒延遲選擇實驗是否說明因果律可以倒置?


作者:飛天大祭司

鏈接:關於惠勒延遲實驗? - 飛天大祭司的回答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

此問題涉及到物理哲學領域的核心問題,量子測量問題,時間箭頭問題,等等,科學界目前為止只有猜測,沒有結論。

先上圖,惠勒延遲實驗簡易版

以下是我的個人觀點,歡迎批評指正:

1. 延遲悖論的原理 -- 量子坍縮

量子坍縮理論認為,僅當光子的最終信息被測量時,光子的路徑表達才被唯一確定;

在此之前,光子的路徑處於疊加態,包括路徑1態,路徑2態,「同時通過並干涉」態,還有其餘各種微量可忽略的態;

而添加半透鏡與否,僅僅是對這些疊加態的權重進行了一次重新分配

在數學上,當光子的最終信息被測量時,光子路徑的密度矩陣多個本徵態中進行了一次選擇操作,這一次選擇操作被稱為量子坍縮」,起因至今不明,很多人認為是人的主觀意識作用,稱為「觀察者效應」

而人類在觀察到這一次選擇操作的結果後(探測器圖像),由此推斷出過去某時的光子路徑。

然而實際情況是,光子路徑從未被測量過,僅僅存在於推斷中。

(這裡涉及哲學非常複雜,很難表述準確,因為探測器圖像其實也未被測量過,追根究底,這一測量過程大概是發生在人腦視覺神經內部吧)

2. 宇宙級別的 量子坍縮

首先拋出一個駭人聽聞的觀點:當 「量子坍縮」 發生時,這一測量行為,不僅僅決定了過去某一刻的歷史(如光子路徑),在某種程度上甚至決定了整個宇宙的演化歷史,包括所有的過去與未來。

因為,光子路徑這一動力學方程,嚴格的來說,是不可避免的與整個宇宙動力學體系糾纏在一起的;因此可自然推論,對光子密度矩陣進行選擇操作的同時,也就對整個宇宙的密度矩陣進行了選擇操作,因此,在這一刻,宇宙的全部歷史與未來,都從一個疊加態瞬間塌縮到了一個本徵態。

然而實際情況是,如上所述的宇宙的歷史與未來從未被實際測量過,依然僅僅存在於推斷中。

3. 假如宇宙的歷史被實際測量過呢?

那麼,毫無疑問,在被測量的那一個過去時間點t0,宇宙瞬時間不是疊加態了,而是一個本徵態。

而 t0 之後的疊加態,均由這一本徵態演化而來,我們在 t1 時間對宇宙進行測量,又得到另外一個本徵態,由此本徵態向前逆推,必然不會與 t0 時的本徵態產生矛盾(暫無證明)。

由此得出結論,若歷史被實際測量過,有一確定的本徵態,則無法被現在的測量行為所改變。

答案:如果我們僅僅定義宇宙歷史為被實際測量過的歷史,那麼光子路徑從未被測量,所以「延遲悖論」不存在。

PROBLEM SOLVED.

4. 其他討論

如果不存在量子坍縮,將導致兩個結果:1)描述宇宙的整體動力學方程是沒有時間方向的,時間箭頭指向前與後沒有本質區別,這與熵增定律矛盾; 2)描述宇宙的整體動力學方程是決定論的,沒有自由意志存在的空間。

由此可大膽猜測,1)自由意志是量子坍縮的起因,即觀察者效應,2)熵增律起源於觀察者效應,或者說,熵或者負熵是某種 「意識」 的體現

5. 那宇宙的歷史究竟是如何決定的呢,什麼是因果律?

由於只有被實際測量的歷史才是真正的歷史,而測量的主體是「意識」,那麼可以推論:宇宙的歷史僅僅儲存在 「意識」 之中,在意識範圍之外只有一片混沌的疊加態。

由於意識的測量行為不是連續發生的,那麼我們能夠認知的宇宙歷史必然也只是一系列離散 「事件」 的集合;

(當人不看月亮時,月亮不存在)

在這一集合中,先進入集合的事件可以決定後進入集合的事件可選擇範圍/值域/樣本空間,而後入事件對先入事件不構成影響;這就是因果定律。

這與人類的日常經驗完全符合,即:一個原因可能導致多種結果,而結果已經發生時,導致其產生的原因是唯一確定的


推薦閱讀:

TAG:量子物理 | 高等量子力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