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對比評價成吉思汗、忽必烈的蒙古擴張戰爭與鴉片戰爭、兩次中日戰爭?
原題『為什麼成吉思汗、忽必烈到處征戰擴大領土被後人歌頌,英法聯軍,日軍侵華就變成負面的?』
甲午戰爭,日本稱日清戰爭(日語:日清戦爭/にっしんせんそう),國際通稱第一次中日戰爭(First Sino-Japanese War),是大清帝國和大日本帝國在朝鮮半島、遼東、山東半島及黃海等地進行的一場戰爭。1894年(光緒二十年)按照中國干支紀年,時年為甲午年,故稱甲午戰爭。豐島海戰是戰爭爆發的標誌。最終清朝政府戰敗,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
日清戦爭(にっしんせんそう、中國語:甲午戦爭、第一次中日戦爭、英語:First Sino-Japanese War)は、1894年(明治27年)7月(光緒20年6月)から1895年(明治28年)3月(光緒21年2月)にかけて行われた主に朝鮮半島(李氏朝鮮)をめぐる大日本帝國と大清國の戦爭である。中英第一次鴉片戰爭(英語:First Opium War) 1839年9月4日-1842年8月29日(道光十九年七月二十七日-道光二十二年七月二十四日)),清和英國因港腳商人以飛剪船在廣東沿海武裝公開販運鴉片爆發的戰爭。戰爭的直接導火線是清欽差大臣林則徐奉道光皇帝聖旨於1839年6月3日在廣東虎門銷煙,英國遠征艦隊炮擊廣東九龍。戰爭最後以中國失敗簽訂《南京條約》告終。
The First Opium War (1839–42), also known as the Opium War and as the Anglo-Chinese War, was fought between Great Britain and China over their conflicting viewpoints on diplomatic relations, trade, and the administration of justice for foreign nationals.第二次鴉片戰爭(英語:Second Opium War;法語:Seconde guerre de lopium),又稱英法聯軍之役,是公元1856年至1860年9月22日英國與法國因清咸豐皇帝拒絕續簽《南京條約》,以亞羅號事件及中國廣西西林教案馬神甫事件為導火索,組織英法聯軍進攻中國的戰爭,又被英國人稱為「亞羅號戰爭」(Arrow War)、「英法對華遠征」(Anglo-French expedition to China)或「第二次英中戰爭」(Second Anglo-Chinese War)。The Second Opium War, the Second Anglo-Chinese War, the Second China War, the Arrow War, or the Anglo-French expedition to China,was a war pitting the British Empire and the Second French Empire against the Qing Dynasty of China, lasting from 1856 to 1860. It was fought over similar issues as the First Opium War.
區別在於:鴉片中國人第一次根本性意識到自己不是一個獨一無二的文明。一種長大過程中必須經過的徹底醒悟:我不在是世界中心,有其餘文明更加強大的存在。
本人任何回答沒有任何政治傾向,一切以有證據的數據說話。並且:知呼有很多朋友有一顆溫柔的玻璃心,不願意去承認中國不是世界 第一。 那我建議你做好心裡準備。我們先來說說成吉思汗:
在現代公認的說法有兩種:1.建立中國歷史上最強大的帝國2.是中華古典文明的摧毀者。這兩種說法我個人都不太能夠接受。就像在知乎另外一個回答裡面說的:中國歷史教科書存在什麼問題?這個最大的問題就是極端以自我為中心,同時對於西方的歷史同時期歷史進行了忽略。那麼蒙古帝國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國家呢?準備來說:元朝是中國歷史一部分,但是元朝是蒙古帝國四大汗國最強大的一個。是一個從屬關係。那麼蒙古帝國的確是一個外來人民對於漢族的一種 佔領,這種佔領是一種落後的領土佔領概念。也把中國從戰國以來邊防問題提到一個新的高度,就是北方敵人真正的威脅漢民族存在了。但是當時漢族至少在文化領域是領先這群蠻子的,說白了就是在火器還不發達的古代,蠻力和暴力是可以取得蠻族對於中原的統治。中國漢族是可以對於外來蠻族進行同化的。這時候與外敵相比,漢族有著極強的文化自豪感。至少老子天下第一這一點,的確是這樣的。 鴉片戰爭則是徹底擊垮了中華古典文明的信心。實話實話,清朝如果是一個存在在1400年左右的王朝,他可以說是一個完美的王朝。他把古代中國做不到到事情全部完成了,平定新疆西藏蒙古,征服朝鮮,收復台灣,打垮越南,這樣一個帝國承接了以前漢人王朝的夢想。當乾隆坐下來,看著清朝再也無北方威脅,南方平定,國內安定,海軍世界第一,如果你是他,你難道不會寫寫詩游游江南嗎?
但是當大英帝國拜訪乾隆時候,乾隆似乎忘記了自己的意義。他是時代在我看來是給後來清帝國墮落的開始。他不會居安思危,他不知道通商的意義,他更不知道世界的變化。英國打敗無敵艦隊後,明白世界比自己看到的大得多。那麼,清帝國還是在沉迷自己溫柔鄉裡面。兩次鴉片戰爭帶來的是什麼,我們可以看到英國要的是什麼?英國要的是控制中國,他們和成吉思汗的思路是不一樣的。你漢族人民反抗成吉思汗,滿清提出的口號是什麼:驅除韃擄,復我中華。一種文化自豪感猶然而生。那麼比如白蓮教義和團太平天國這些「反帝國主義」運動口號是什麼?再比如國共內戰:」反抗帝國主義「主旨什麼?你自己理解一下,完全就是一種無厘頭的取鬧,就像小孩要吃糖,媽媽不給,小孩子說:我就要我就要。鴉片戰爭時期,西方國家是沒有一個想要統治中國的,比如美國的庚子賠款獎學金建立清華,英國人鴉片戰爭宣戰理由十分充分:鴉片是毒片,但是你中國沒有法律規定鴉片是毒品。你燒我商品就是侵犯我的權利,違背國際法。(這時候,玻璃心就出來指責我為帝國主義開脫,我就想說請你對比下同時期日本人做法)。中國被蹂躪這樣子,那些大臣還在想用傳統文化教育這些」barbarians".被別人beat shit out of ass還在說別人是野蠻人不可悲嗎?鴉片戰爭讓中國人明白了一種痛苦,這種痛苦文化人明白的更加徹底:fuck the mind. 操了你的思想。我大炮轟垮你,你有思想?我幫你建立現代化鐵路,稅務系統,兵工廠,學校,不好意思,你用可以,但是是我的財產,我要提醒你,你算個球。這種痛苦你要明白,自負了5000年文明突然遭遇這種打擊是接受不了的。你看,現在不也還是很多人接受不了。我要說的是:經歷170年痛苦之後,中國人的確成長很多。但是有個問題我們似乎一直沒有搞清楚:who we are?這個土地上語言是多麼美麗,文化博大精神,我們似乎傳承著這個華夏民族使命。成吉思汗來了,他們被我們同化了,滿族來了,他們成了中心之國一部分,國民黨來了,他們帶來不成熟的民主和共和,但是在globalization背景下,西方文化一次又一次衝擊下我們似乎分成兩撥人:把自己鎖進屋裡,不願意承認自己的差距。另外一撥人,似乎忘記who they are。 只有那麼一些人找到了平衡點,我要說的就是蛤蛤,長者。
日本人比如三島為了找回自己日本靈魂,選擇自殺。成吉思汗的征服被我們消化了,鴉片戰爭的影響就象被敵人劃開的刀疤,就算不疼了,疤痕卻是那麼的明顯。這裡之所以好像出現了一個矛盾現象,其實是由於提問者把不對等的兩件事物放在一起進行了對比而已。
在正式分析之前,先舉個歷史人物和事件會得出不同評價的例子——伊藤博文和甲午戰爭。
對於伊藤博文評價,即使是中國人,也應該是正面評價多。但也正是在他做首相的任內發起了甲午戰爭,也是他和李鴻章簽訂了《馬關條約》。我們評價甲午戰爭,自然是要批評它的侵略性。但做為他的發起人之一,伊藤博文卻是做了他該做的事,你能說他不對嗎?他最為日本首相,為日本謀福利有什麼不對的啊!成吉思汗,英法聯軍是不能對比的,即使是成吉思汗的征伐拿來和英法聯軍尤其是他們的火燒北京之舉,也是不能進行對比。如果要對比,應該是拿秦始皇、成吉思汗和凱撒大帝、拿破崙來對比。評價一個人物和評價一隻軍隊,或者一場戰爭,是怎麼都不能對等起來的。
首先說評價一個人。
一、他們確實有值得批判之處。秦始皇和他的先祖們,為了讓『贏氏一族大出於天下』,不惜四處征戰,征戰中也是大肆殺戮血流成河,單單坑殺趙軍四十萬,就是多麼大一筆血債啊!拿破崙說他一生打了四十多場戰爭,想必每場都會死很多人吧。但是後人在評價秦始皇拿破崙時,往往都是選擇性的忽略了這些,首先提到的還是他統一六國的『豐功偉績』。那是因為還有下面的原因。二、他們確實做出了豐功偉績。評價一個歷史人物,他們發起的戰爭只是其中很小的一個方面。就像評價秦始皇,不能只看他吞滅六國的戰爭,還應該看到他統一文字、貨幣、度量衡,實行君憲制等,即使單論他統一六國,能夠統一,那也是不朽的歷史功績了。同樣,評價拿破崙的時候,也要看到他的《拿破崙法典》等,而且即使是戰爭,他也確實通過戰爭捍衛了法國大革命的果實,傳播了資本主義思想。
三、他們的曠世奇才,給他們加了分。這些歷史人物,毫無疑問都是人中龍鳳,他們的那些傑出的甚至可以說是神一般的才能,像拿破崙的軍事組織能力,都對後世的人有著巨大的吸引力。尤其是對那些對千秋功業充滿了慾望的人,對秦始皇拿破崙這樣的人,都是無限崇拜的。而這些人又都往往對當時的社會有著巨大的影響力,這也就導致,你看到的對秦始皇鐵木真凱撒大帝拿破崙等人的評價,好像全都是正面的。
然後再說對某個事件的評價。
莫說是日軍侵華,就是對秦國滅韓楚,在劉邦項羽那裡,也是奇恥大辱,滅國之恨。如果沒有滅國的仇恨,張良幹嗎跑博浪沙去刺殺秦始皇,為此不惜散盡家資,更冒著滅族的危險。你讓張良去評價秦國滅韓國的戰爭,那就全是侵略和殺戮,何來正義可言啊!不同歷史時期,會影響對歷史事件的評價。比如,在兩千年後的今天,即使你是湖北人,你依然不能站在楚國的立場上評價歷史,即使你是山東人,你也不能站在齊國的立場上,評價春秋戰國的歷史。關於甲午和抗戰,在今天存在中國和日本截然不同的兩種立場,但是兩千年後,對這些事件的評價,卻只能剩下一種的。
你看,提問者之所以看到了矛盾,是因為把不對等的事物拿來比較,同時又沒注意時間和立場的選擇。時代背景不同,評價標準也不一樣。
成吉思汗的時代是叢林法則為主的時代,各國通過戰爭和征伐掠奪土地,獲取資源,雄主通過征戰建立、擴張帝國王朝,是前文明時代的主要活動;工業革命以來,國際法規則逐漸建立起來,相應的戰爭法、人道主義法也獲得各國認可,對是否侵略,戰爭正義與否都有了初步的評判標準。因為評價他們的都是我們中國人啊。
被別國入侵當然是負面的,征服他國當然是豐功偉績,這個問題本身問的都有問題,不過筆者還是想多說幾句——成吉思汗、忽必烈的征伐,在華夏史中是一定要作為正面典型來宣傳的。
首先開疆拓土嘛,雖然不一定有實際好處,但在官方說辭中肯定是可以作為政績來吹噓的。喜好征服,本來也是人性的重要特徵。
其次還有一個重要原因。知道現在外蒙古的歷史教科書中是怎麼表述成吉思汗這段歷史的嗎?人家說的是「XXXX年,南下滅中國」。我們的官方是從來不承認被滅過國的,都說是什麼民族大融合。你蒙古族當家也好、滿族主政也罷,大家都是一家人,誰掌握政權都一樣。
但實際上真的如此嗎?至少筆者不贊同。古代哪有什麼多民族融合的國家,都是互相征伐罷了。古代中國就是漢族中國,北方遊獵民族都有自己的國家,這是國與國之間的關係,哪來的什麼民族大融合和和氣氣一家人??
但是考慮到現在這些民族也確實都是56個民族的組成部分,說別人滅過你確實在政治上也不利於內部團結,所以官方一直強調歷史上那些不愉快都是人民內部矛盾。而成吉思汗對外武力擴張地盤,當然也要作為正面典型來歌頌了。其實這種歌頌真的很沒人性,成吉思汗及後人對外征服殺了幾億人,打到歐洲多瑙河畔,禍害了整個歐亞大陸,那時候歐亞人都稱這是「黃禍」,有興趣的可以搜索一下。此處不贅。等等,這是個偽命題。誰歌頌了?我怎麼只聽到蒙古人歌頌自己的民族英雄,你們告訴哥,今天歌頌大汗了嗎?(流行文學和遊戲不算啊)
前者把我們變成了奴才,後者想把我們變成奴才卻失敗了,所以評價主人時豐功偉績,評價失敗的入侵者時極盡惡言(當然也和某政府的需求有關,什麼多難興邦啦,什麼帝國主義侵略啦,什麼近代的衰落與某物成立後中國的煥然一新啦什麼的……)
既然全世界都知道自己被這個傢伙強姦了,那隻能誇誇他活好了
因為漢民族被徹底蒙古征服了,還因為現在蒙古族是中國的一個少數民族,許多人就意淫將成吉思汗當作中華民族的英雄。
其實所謂的民族融合,沒有一次不以流血為代價,而融合後,又能減少流血。只能說這本身是一種無奈,如果當年……其實這些真的很難說。我們今天的生活,不論幸福與否,都應該珍惜,而歷史,不能扭曲。蒙古確實對我們有滅族之恨,但今天的蒙古族人已經被我們同化,我們之所以有衝突是利益之爭,今天大家在融合的環境下共存,也不失為壞事,但是把元朝作為中華歷史的正統,就說不過去了。
你想想誰在稱頌成吉思汗你就該明白。 明明是自己被亡國滅族,卻去吹噓敵人的戰功,這是多麼分裂的一件事。
這實際上是一個侵略性質和其後的造成的影響問題。蒙元徹底滅亡了南宋,建立第一個少數民族統一政權,(遼金並沒有徹底征服宋朝),雖說不過百年的短命政權,而蒙古也未真心漢化,但是畢竟當時漢人在文化,政治,科技上是代表先進水平的,因而蒙古不得不依漢制治國,以儒家思想為正統。漢人知識分子至少在忽必烈統治初期或多或少有承認蒙元的意思。當然蒙元始終推行民族等級政策,將漢人列為最低等級而失民心也是其壽命不長的一大原因。但總的來說漢人是把它當作一個本土政權來看待。甚至有某種文化上對蒙古同化的優越感。可以說蒙元在身體征服了漢人,而在文化上卻被漢人打敗。
而清末任何一次的西方侵略戰爭本質都是為了實現他們在中國的殖民統治。他們在科技政治軍事上全面領先於中國,這讓漢人更多的感到的是震撼和恐懼。當他們無異於野蠻蒙古在中國燒殺搶掠之後。給中國民族自尊心上的打擊遠大於物質和身體上的打擊。如此愛面子的國人又怎麼可能去給他們歌功頌德。
因為某些人認為成吉思汗和忽必烈是自己的國民。
時移世變
順治時期,清朝的政治文書中已經出現了將整個清朝統治區域稱為中國的「中國」用法。到康熙朝中期以後,這種「中國」用法已隨處可見,並迅速成為其「中國」用法的絕對主流。至此,可以說滿人高層認同「中國」、自稱「中國人」的情形,已成為一種自覺的常態。特別是在與外來西洋人等打交道的過程中,總是「中國」與「西洋」,「中國人」與「西洋人」對稱。皇帝、滿人大臣、漢臣乃至在華西方傳教士,均是如此。此時,表示原明代漢人統治區含義的「中國」一詞雖仍有某種遺留,但其已無法使用在國家身份認同的正式場合。在第一個正式的國際條約中俄《尼布楚條約》中,作為整個大清國國家名稱的「中國」和作為中國人稱呼的「華民」多次使用,其發祥地的東北地區,也被明確稱之為「中國」的組成部分。《清聖祖實錄》對《尼布楚條約》劃定中俄邊界之碑文的記述,能清晰地說明這一點。1711年,康熙為測繪東北地區,特詳諭大學士哪些系「中國地方」,以什麼為界線,在他那裡,東北地區已被非常明確地稱之為中國的「東北一帶」(見《清聖祖聖訓》卷52)。
到乾隆朝之時,此種表明其整個國家認同含義的「中國」概念之使用已然制度化,特別是對外自稱之時。1767年,乾隆本人就明確規定:「夫對遠人頌述朝廷,或稱,或稱中國,乃一定之理。」(《清高宗實錄》卷784)。因為只有在不斷面對外來「他者」時,國人才會有此種表明自我國家身份認同的需要和動機。值得注意的是,乾隆強調對外應稱「中國」時,恰恰針對的是永昌府檄緬甸文中「有數應歸漢一語」,他明諭「歸漢」的說法為「不經」,這很典型地表明了乾隆皇帝對其所認同的「中國」及其範圍之理解。也在同一年,宮廷傳教士蔣友仁奉乾隆帝之命手繪了一幅高水準的《坤輿全圖》進呈並得到認可,其在地圖上就直接將大清國的整個統治地區標名為「中國」。這與乾隆同時強化滿洲的族群認同之間其實並不矛盾,而是兩者並存。
晚清時期,在與歐美等國所簽署的各種中外條約中,作為整個國家名稱的「中國或中華」與「大清國」在相同意義上同時交替使用的情形更是極為普遍,甚且很少例外。如1842年中英第一個不平等條約「江寧(南京)條約」的漢文文本中,就是「中國」和「大清」混用不分的;中法「黃埔條約」亦然。而中美第一個不平等條約「望廈條約」的漢文文本開頭更稱清朝為「中華大清國」,結尾簽字處則註明「大合眾國欽差全權大臣駐中華顧聖」。十餘年後的中美「天津條約」里,也稱清朝為「中華大清國」,稱大清皇帝為「中華大皇帝」。凡此不僅表明了以滿人貴族為核心的清朝統治者對「中國」或「中華」這一國家名稱的自我認同,同時也意味著它實際上已得到了當時國際社會的承認。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當時最主要的西方強國在與中國簽署條約的本國文字條約文本中,有時乾脆就直接將「大清」二字譯成「中國」。如前面提到的中英「南京條約」的英文本里,大清皇帝的對應詞就寫作「EmperorofChina」;大清國也直接寫作「ChineseEmpire」。可見在當時的英國人看來,「大清」和「中國」根本上就是一回事罷了。
粗略統計清朝最重要的政書《大清歷朝實錄》里「中國」一詞的使用情況,其結果是1912年之前共有1680多次的使用,其中那種包括全部清朝所治區域與民族在內含義的「中國」,以及泛指此前古代中國的用法竟佔到了95%以上。而僅指所謂明朝統治區域(即中原)的其他使用極少,乾隆朝以後更少,並且多是在分別滿漢關係的特殊語境下,如雍正與曾靜論辯華夷等場合才出現。清朝皇帝喜歡掛在嘴上的所謂「中外一統、滿漢一家」,其「中外」並非意指現代意義的「中國」和「外國」,而多是泛指中原和中原以外的廣大地區。這也可以說是滿人皇帝所主導的、以整個清朝統治區為範圍的「中國認同」之集中體現。呵呵,諸位現在站著評價都不腰疼,要是可以穿越回去體驗一下在蒙古馬刀下掙扎的感覺,就會覺得這一點都不值得歌頌了,話說別人砍人,你爽個什麼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