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er 為什麼特別重視中國出行市場,融資 35 億美元號稱大部分將投入中國市場競爭?

新聞:優步柳甄:35億美元新融資將主要用於中國市場

中新網6月4日電昨天,中國優步高級副總裁柳甄在出席由華爾街日報舉辦的Converge 科技大會上作了演講分享,她表示,希望公司於明年超越對手,成為中國出行市場的領頭羊。

  而就在前一日,Uber公司確認獲得了來自沙特公共投資基金(Public Investment Fund of Saudi Arabia)總價35億美元的最新投資,當被問到這筆創下史上最高單筆融資記錄的投資對Uber的意義時,柳甄表示:「Uber的新一輪融資非常順利,充分體現了全球投資者對Uber的信心及和認可,目前本輪已吸引資金遠遠超過50億美金,並還繼續在增加。同樣的,融資對於中國優步也意義非凡,資金的大部分將被用於支持中國業務增長。此外,利用全球資源和技術,中國優步講繼續專註於產品創新,用戶體驗和運營效率的提高。

如何分析中國出行市場的重要性呢?


瀉藥。

蘋果投資滴滴後,Uber與滴滴誰最後會勝出? - 張亮-Leo♂的回答

這個問題下,我已經列舉了數據。

當然咯,Uber已經宣布在美國和加拿大實現盈利,每單利潤0.19美元。Uber自己說,今年3月美國的訂單量為5000萬,在全球範圍內為1.69億。

我們可以算筆賬:5000*0.19=?萬 16900*0.19=?萬

然後,不要忘記Uber在2015年前三個季度在全球就虧掉了17億美金。

而滴滴呢?反正它自己也說,今年3月日訂單就突破了1000萬張,2015年全年訂單總量達到14.3億……嗯,全美計程車一年的訂單量估計8億?

另外,去年的各種報道指出,Uber在國內的日訂單在100萬張規模。

so,你感受一下就知道為什麼Uber必須加大在國內的投入了,只是,35億美金就算全砸在中國,又能如何,真不好說。

我們可以算筆帳。

35億美金≈2300000萬人民幣,假設Uber依然玩補貼……日訂單100萬,月訂單3000萬,年訂單36000萬,每筆訂單補貼63元是極限。

那麼,訂單量放大10倍,每筆訂單也就補貼6.3元

要擴大訂單,幾種做法:

1、增加城市

2、增加司機端供應

別問我為什麼不考慮增加需求,我覺得這點補貼其實補哪端都不大夠。

這些錢能不能cover掉成本,不知道。

更有趣的是,咱們在這裡討論中國市場,卻不知道滴滴也已經和Lyft、Ola、Grabtaxi開展合作,把觸角伸到了海外市場。


因為uber在中國市場還處於弱勢地位,名氣是uber響,但是份額佔比低,這樣就存在更大的增長預期。有預期才好繼續講故事,否則就要真刀真槍給大家看這個業務的盈利能力了,基本就呵呵了


蟹妖。。。

其實俺也不是個專業班子,讀書時學的那些什麼金融財務投資類的知識也算連本帶利的還給老師了。只能隨便說說吧。

首先,談一個市場的重要性不得不談市場的容量,或者說需求量

中國出行市場,這個範圍其實挺大的,哪怕粗淺的細分下來,也有租車市場和打車市場。優步的主要業務目前算起來還是在打車這一塊。不過不管是租車也好,打車也罷,這個市場其實都挺大的。至少佔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基數擺在那裡,加上我國一直在推行的城市化進程,城市的發展、城鎮人口的增多,以及互聯網+的愈發普及。作為人人必須的衣食住行領域,中國網路約車市場的龐大毋庸置疑。這一點來看,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其次,某個市場對於一家公司的重要性,除了需求量,還要看這個市場的發展潛力

網路約車市場應該算是2014年開始火起來的。短短2年多時間,覆蓋的人群越來越多。政府的態度也從開始的靜觀其變到後來的逐步介入,明確法律法規。從一個側面也反映了這個市場是被人認可的。

艾瑞《2016年中國移動端出行服務市場研究報告》

此外,雖然,滴滴和優步的競爭一直在持續,但這並不妨礙優步在中國的進一步發展。一個國際化的企業,不可能因為競爭的激烈而放棄大好的市場。

其實優步這次的融資,個人認為未嘗不是對於前段時間蘋果投資滴滴10億美金的一個回應。優步不會輕易放過這樣一個龐大的市場。雖然很多東西在天朝是不可能讓「外人」把持的,不過市場也不可能處於壟斷狀態。那樣一方面不僅吃相太難看,不利於咱們對外樹立市場經濟的形象;另一方面也會造成「店大欺客」,很大程度上弱化客戶的消費體驗,不利於這個行業的發展。所以,政府也不可能過多的干預或是偏袒某個企業,最好的局面就是形成良性競爭。

因此,對於優步,中國市場偌大的蛋糕擺在這裡,哪怕只是分上一片,也值得去爭取了。


居然有人邀請我回答這個問題。

本人不專業,淺談一下和日本對比的感受,不喜勿噴。

1.消費者本身就有出行打車習慣:

要知道,不是任何一個國家的消費者都是動不動就會打車的。

在日本,上車就是將近50塊錢RMB,稍微遠一些超過500塊錢RMB也不是夢想。

這樣的環境+本身電車系統的發達,

日本人民出行打車的幾率真的是太少太少了。

更別提滴滴快滴的紅包大戰還培養出了中國消費者的移動出行的習慣,

Uber再進來連前期培養消費者習慣的投入都省去了

不爭中國市場更待何時?

2.中國移動支付的發達和對個人信息保護意識的薄弱:

講真的,這點大家不喜勿噴。

中國最開始就有支付寶這麼一個神器,後來騰訊為了推微信支付投資滴滴什麼的我就不說了。

所以大家對於移動支付什麼的,到了16年6月這個階段,

我感覺即使去內地城市,連許多小超市,小餐館都能接受移動支付的環境下,

用戶使用Uber的難度真的是太小了。

什麼意思?

對比日本你就知道了。

日本有個叫做LINE的東西,說白了就是微信的弱逼版本。

我之前申請了LINE支付,樂呵呵地去便利店支付,

想著我能像在我大天朝一樣,手機一掃就完成支付。

結果店員讓我掏出LINE給我寄的銀行卡出來,像普通的銀行卡一樣刷卡消費...

留下了一個一臉懵逼的我在風中凌亂...

所以,在許多國家還不知道移動支付為何物的年代,

大天朝的大家對於移動出行移動支付的接受度真的真的太高了!

更別提在日本這樣的國家裡面大家對於個人信息保護的重視程度。

我們在別的案件裡面,被中國client說,

你看我們,在網站上放個二維碼,大家就瘋狂加我們微信,

在網上設置填電話填姓名,大家就各種無抵抗填寫,

然後日本的agency就瘋了,說這在日本是絕對不可能的事情。

讓日本人交出個人情報?????

Too young too naive。

PS噴一下Uber,最近支付的安全漏洞和取消還扣費什麼的,我感覺我已經由粉轉路人了。

3.最後再說一點吧,中國消費市場的繁榮和巨大

那些說什麼中國消費增加放緩什麼的,

真的是沒來過小的國家和地區。

去去日本和台灣你們就發現了,

這邊的人現在各種消費意願之低,而且人口減少對社會造成影響之大,

遠遠不是我們在國內能夠想像到的情景。

在一個願意消費,有很多很多人消費的地方,

Uber不爭中國,要爭哪裡?


只因為Uber佔領了滴滴出行所無法進入的藍海中國市場,是誰都會心動的!


因為美國市場牌子做塌掉了


中國市場造就了阿里,騰訊,百度等等……擱誰誰都想來


推薦閱讀:

TAG:優步Uber | 滴滴出行 | 出行O2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