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王陽明心學中的知行合一。如果有惡念,行惡事,是否也是知行合一?

王陽明說最重要的是不自欺。如果一個人做了壞事而不自責,他的善惡觀和其他人不一樣。他是否滿足知行合一。比如食人族吃自己的祖先。

個人價值觀和社會價值觀不同,怎麼辦?王陽明會怎麼辦?是離開這個環境還是去一個更加能容納多元的國家?


致良知為真知。沒有達到這個狀態的都是「不知」,或者模稜兩可。

我們多數人,所謂的善人,就是模稜兩可的狀態,所以有時候會好心做壞事,也會盲目跟從,以為是在行善,殊不知是在作惡。所以你想像中的好人,有善念,卻行惡事,其實也處於未知的狀態。

有惡念,行惡事,更不用說,也是處於「未知」的狀態。

那什麼是「致良知」?誰達到了這個狀態?

孔子說自己「七十從心所欲,而不逾矩」,從心所欲大家都會,但是不逾矩,我相信現在沒有一個人可以做得到。

孔子之所以能夠從心所欲,是因為他在70歲達到了「致良知」的狀態,所有內在念頭皆為善念,故「所發無不善」,所以根本不需要束縛自己的念頭,更不用管理自己的惡念,因為沒有惡念了。

所以我給樓主的答案是:好人尚且處於「不知」的狀態,更何況壞人。


至於樓主的第二個問題。「個人價值觀和社會價值觀不同,怎麼辦?王陽明會怎麼辦?是離開這個環境還是去一個更加能容納多元的國家?」

我個人的意見是,每個人的價值觀都不同,一個人不同年齡的價值觀也不同,都會變的。而且你根本找不到一個地方,完全跟你的價值觀契合。

我的建議是:外在「和光同塵」,內里「自明於心」,所謂和而不同,不需要刻意改變自己的價值觀,也不要奢望改變外境。心安處處皆是佛土。


謝邀!

最近在看《維京傳奇》,講的北歐海盜的故事。他們整個民族都不重視生產,除了打漁,主要靠到處掠奪他人財物為生,手段之殘酷令人髮指。裡面充斥著大量血腥、暴力、色情。。。當然也有親情、友誼、信仰、勇氣等。。奇怪的從小接受社會主義道德價值觀的我看這片子雖然剛開始會有疑惑,到後來居然看的還挺爽的!

他們燒殺掠奪,在我們今天看來或許是罪大惡極,但是對他們來說,可能是天經地義。而且他們覺得戰鬥是非常光榮的事情,戰死的人靈魂會進去天國的神殿。因此絕大多數人在戰鬥中變現的悍不畏死,異常狂熱。

如果從王陽明"知行合一"的角度講,這群維京海盜知道戰鬥光榮,相信戰死靈魂進神殿,(發自內心,並非自欺)在行動上全身心的專註於戰鬥(誠意正心),因此爆發出極強的戰鬥力。

這確實是知行合一的表現!

相反的,如果當他們知道打仗好而不儘力,或者知道不該打仗而做了,就不是知行合一,戰鬥力就會大大削弱。

你的困惑我覺得不涉及"知行合一",而在善惡觀。

時代不同、立場不同,人的認知觀念(包括善惡觀)是不同的。

比如下圖,到底誰看到的是對的呢?

對於最後的問題,價值觀不同怎麼辦?

一個牛逼的人不斷完善自我,從而影響別人,從順應到改造環境。(如:格致誠正修齊治平)

不牛逼的人,如果意志不夠堅定,到哪裡都被別人影響,被環境影響。

看你是選擇做哪種人吧。

如果對看官有哪怕一點點啟發,能否給個贊呢? o(* ̄︶ ̄*)o


所有說行惡也是知行合一的,不是蠢就是壞。

陽明心學是一個體系,出發點是「心即理」,方法論是「知行合一」,核心是「致良知」,這三者緊密聯繫,不可分割。

有了「心即理」,才會向自己的內心尋找答案,不為外物所役;有了「知行合一」,才會注重實踐,不流於空談;有了「致良知」,才會發揚善念,濟世化民,不墮入邪道。凡是離開這個體系,單獨拿出其中一句來歪曲陽明心學的,要不就是沒有學懂,要不就是別有用心。

陽明心學是上接孔孟,下承朱陸的聖人之學,蘊含的是中華儒家的積極入世思想,不能簡單地用心學理論來解釋其他國家其他民族的所做所為,否則必然會理解錯誤。

關於題主所問價值觀的問題,王陽明所處的時代是程朱理學占統治地位的時代,一開始大家都不認同心學,可以說價值觀根本不同了。但他硬是憑藉自己的努力讓心學成為了主流。這或許可以解答題主的疑問。


這個話題 您這樣問 就大了……

凡事要講清楚一個問題,首先得清其脈絡,否則每個人東講一點西講一點,若盲人摸象一般,永不得其全貌……

下面,就這個問題,我個人談談所見,若有不妥或未盡之處,還請各位看官幫忙斧正吧,感恩。

第一,知行合一,這個詞,首先我們得吃透,否則就會出現題主所言的疑惑,惡念依其行是否為知行合一這樣的疑問。凡大思想家,立宗立派之先聖,講話立說,怎麼可能有如此大的漏洞讓你鑽?如果真是這樣,那從因果角度講,豈不是種了大罪之業? 我們很多學習的時候,總喜歡犯點「小聰明」,沒有吃透一樣東西,就妄加評論,就像我們人與人之間一樣,沒有耐性傾聽對方,每個人都急於想著表達自己,輕易的給對方畫個標籤,這樣人與人之間就滿滿的誤會……傾聽與表達是溝通的左右手,一個健全的人,一定是雙手皆在的。

好了,言歸正傳,首先我們把知行合一這四個字分開來看,知,是什麼意思?它的意思有哪些?

知識、知道、覺知、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及知也……那什麼是知?

為什麼這個知放在行前面?有什麼意義?為什麼說知行合一,不說行知合一?知是動詞還是代詞亦或名詞?知行合一,知在這裡是個什麼詞?

我認為,它是個代詞,而行是個動詞!

那麼,知在這裡它代表了什麼?

回答里我看到一位同仁說到「致良知」,Yes!在心學裡,這個知就指代了「致良知」這件事,何為致良知呢?我的認識是,是一種正知正見,一種本來就具有的正知見,也是一種人們通過思考、領悟、觀察、體驗對於人生與世界的一種根本的見地……它是實實在在的存在的……就像道家悟道,佛家開悟一樣,都是指代了人通過「修行」(這裡修行也是代詞,指代剛才說的思考、領悟、觀察、體驗等)而進入的一種新的人生境界或狀態……

言至此,我就不繼續延升的說了,免得離題太遠,所以我們要明白,知的含義是什麼……

具體化一點就是,當人真正擁有了知時,或覺悟了知時,自然明白了看見了世間的種種道理,根本道理,大道之貌,就比如「因果」,世間變化著的一切皆有其變化規律,就像it世界裡的一切形態,皆由01演變而來一樣,而其演變皆有其理,而「因果」就是規律或理之一。

當你能理解到這裡時,後面就好理解了。

第二、行,何為「行」?行即是行動,在這裡它的作用是動詞,也可以是代詞,它代表了,你一切的行動,包括念頭方向的變化 ,認知方向的變化 ,但我個人更願意把它當動詞看,這樣簡單一點,即當我們覺知,知道時,依知道的覺知的而行動,時時刻刻所行與所知相符相合,即是「合一」的狀態。

那有的人可能會想,這個很難嗎?當然很難,凡能知行合一者非仙即聖,豈是我等凡夫能夠比擬的?

現在我們很多人,無所謂年齡長幼,都是隨著性子為所欲為,覺得想幹什麼就幹什麼,這叫知行合一嗎?這叫欲行合一,根本沒有知什麼關係。

知,簡單的說,就是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有所為什麼無所為……該做的是利己利人之事,不該做的是損己損人之事……

很簡單吧?但先別說利人或損人了,大多數情況下,我們對自己這關都過不去,怎麼說呢?舉個例子,我們都知道熬夜對身體不好,但是我們依然抗不住各種信息的誘惑,沒日沒夜的捕風捉影……透支身體……我們都知道多吃素食健康飲食,規律的安排生活時間好,而我們大多時間裡卻是反著來的……

這就是知與行無法合一的典型表現。

然後很多時候我們為了讓自己心裡舒服一點,還會找各種理由去支持自己為什麼要這樣做,不承認自己的「分裂」即知與行嚴重分裂……對自己沒有自製性……這其是就是「自欺」的一種表現,自欺這個因一當種下,一定會越演越烈……所以一個人首先要對自己誠實,在這個基礎上,才有可能回到健康的人格與身體的狀態里去……

所以惡念,依惡念而行,是不是知行合一,這裡我慈悲的理解您確實能生得起惡念,而不是慾念,惡念是什麼,真正的惡念是你明知道這樣可以傷害對方也可以傷害自己,慾念不是,慾念是你不知道的情況下,困了想睡,餓了想吃,撐了想拉,飽了想淫這是欲,動物都有,還達是到惡的級別……惡與善只是一念之隔,如果你能所知其為惡,而行之,這也算知行合一,如果你所知其為善,而行之,這也算知行合一。但這不容易的 不信你明知道用刀劃自己會出血會疼,你劃個試試?(注意前提:你要明知道,這個前提要具備啊,而不是你是神經質或神經病的狀態下。)你明知道出去搶錢比辛苦工作掙錢來得容易,你搶個試試?你明知道多關心下父母比整天胡思亂想要好,你關心個試試?你明道用心的和父母說聲我愛你們,您們辛苦了,父母會很開心,您說個試試?然後把這些試試,時時刻刻月月年年生生世世的實踐試試?

說到這裡,可能你還不明白,為什麼呢,因為大多數人還是沒搞清楚欲和知的區別,覺得隨欲而行多簡單,所以我再三強調,欲與知是兩回事……

真正能做到知行合一,內外一致,言行一致的人,是非常少的,也是非常難得的,他們都是有非常強大的毅力與定力的! 大多數人連慾望這關都沒通過過,是不可能體驗到什麼是知行合一的,至於能不能理解,我在這裡逼逼一通,你能理解一二,是您的個人造化,您依然不能理解,也很正常,我亦是凡夫一枚還沒那麼大的功德和能力去感化世人,先從自己做起吧。感恩。


是的,行惡也是知行合一。致良知的良知也只是說是天道。天道就是自然規律自然法則。誰能爭取到大多數人(大多數是有數量和質量兩個衡量標準的大多數)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多助即得道 寡助則失道。當你預算錯了力量強弱,成王敗寇的檢驗標準就會有一個階段性的定論。


你說的問題還真有,別以為心學是引人向善的哲學。二戰前心學在日本特別盛行,你可以看到日本人是怎麼一步步陷入瘋狂的,這不能說跟心學沒有一點兒關係。

人都有善念、惡念,人們也都在做著好事、壞事,難得的是做了壞事還真心不以為惡的,這種純粹的壞人你見過?

普通人做了壞事內心會愧疚、會不安,這水平還說什麼知行合一。


知是良知,知行合一是說行動應該和自己的良知保持一致


看到這個題目不請自來。

題主說的很有意思,有惡念行惡事在某種意義上來說倒確可說是知行合一呢!但是陽明先生說的知行合一是在致良知的前提下,此「知」即「良知」。如果一個人做了壞事而不自責,那只是他的良知被私慾所蒙蔽,不是說他的良知和別人的不同。比如,一個小偷,他肯定知道偷東西是不對的,但是偷的時間長了,不勞而獲的思想逐漸佔據了他的良知。可如果別人罵他是小偷,他心裡肯定感到不舒服(雖然會繼續去偷)。這就是說良知在每個人身上都是一樣的。所以,一個人有惡念行惡事,肯定不是知行合一。食人族不可考,如真有,那連人都算不上,不能以人之天理度之。

第二個問題,或許可以用孟子的「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來回答。雖說孔子說過「危邦不居,亂邦不入」,並不是說君子只能居住在有道之國,而對無道之國只能消極逃亡。孔子同樣說過,君子之德如風,小人之德如草,整個社會的價值觀應當由君子們像風吹草地一樣去教化去改變,而絕非逃避。當然,在實現這種理想的過程中,個人價值觀難免和社會價值觀起衝突,甚至可能會受到生命的威脅。這時君子所取的態度應當是孟子說的捨生取義。王陽明作為孔孟之後儒家的集大成者,當然是堅持自己的理想,而非逃避。


方法上是「知行合一」,但不合「天理」這個前提。

1、確認惡念並非出於「人慾」。

王陽明對「格物」的概念做了新的解釋,按照心學的理論,「格物」是一種自我反省,人每一個念頭,只要其中含有「人慾」的成分,都應該先糾正過來。簡單來說,不能有「壞念頭」,「慾望」或者說「人慾」就是產生壞念頭的原因。

但問題是說,「他的善惡觀和其他人不一樣」,也就是行惡事並非他的「人慾」,那麼就來看第二點。

2、行惡事不知「惡」不符合「天理」。

我們行善是因為順應宇宙的終極法則,即「五性感動而善惡分」,就是人與外界互動之後,就能分別善惡觀念,有了善惡觀念,就能揚善除惡,順應「天理」或者說「太極」。

陽明的「四句教」就把善惡的問題和方法說了一遍,總的來說,在心學體系里,不存在活在人類世界卻「他的善惡觀和其他人不一樣」的人,因為「良知」是我們與生俱來的,是宇宙給我們的「天理」,我們理應「至善」。

如果做不到,說明這人不是「真知」,需要反省一下……


知行合一,先儒為了使人更好的理解把知行分為兩事,但本質上人的知行是一體的,比喻好好色惡惡臭,遇好色是知,好好色是行,人並不需要在遇好色時先建立一個好色的認知再讓自己去好上一好,人遇好色時心已自好了,這就是知行合一。對於生活中的一切事也與之同理,良知自然能分是非,輕重,善惡等並作出屬於良知的反應,把這種反應直接在你的行為上表現出來便是知行合一。

惡念。惡念是人心不得其正時才產生的行為,與良知無關,良知在面對這些惡念惡行時與面對惡臭一般無二,惡而遏之,這是良知對自身行為的檢測,人人都有,隨時都在,因此任何惡行的背後都有著對良知的違背,所以生惡念行惡事並非是知行合一。

個人價值觀社會價值觀在心學的理念里是屬於先知後行的東西,在心學的理念里,人並不需要對物我產生價值上的認識來左右自己的意識,人的良知自然能成就至善。


來,跟我背:

「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我仍可以在按照自己意願做了錯事後不自責

然後回答說以社會大眾觀念角度說我錯了

一個人多個角度沒毛病,只不過多想點而已

還是就是有側重而已


人的念頭,意識的流動本身就是行,惡念是私慾不算知,知是天理的奇妙表現。惡念正是知行被隔斷,處於一種迷失的狀態。


央掘摩羅殺人如麻為什麼能成佛?

增一阿含:諸惡莫作,諸善奉行,自凈其意,是諸佛教


知而不能行,即非真知,

行而不能知,即非真行,

真知必真行,真行必真知,謂之知行合一.

知是一座大山,行是一座大山,登上這兩座大山,方能知行合一……

善與惡的問題,通常是立場問題,在不同的國家,立場可能就不同;在不同事物內部,立場可能就不同;世界目前看來是分層結構,在不同結構下有不同立場;在立場下看問題即非客觀;在非立場下看問題,方能客觀……

當出離一切立場,站在大宏觀角度看問題,譬如站在神、佛陀、上帝、正等正覺者角度看問題,這時會有一個問題,你希望世界是什麼樣的,是善的還是惡的還是什麼樣的……

由於世界是普遍聯繫的整體,相互聯繫制約,而要達到邏輯群、規律群的完全統一,似乎只有正等正覺、善,才行……或許人類、生物本身的利己行為最終決定了這一點……


知行合一是方法論,立志致良知。惡念是蒙蔽良知的雜質,要克服,要剔除。


自己亂想的回答,致良知,「致」是個過程,「良知」在王陽明思想里是人人都具有的前提,然後,知至真切篤實處便是行,行至精明覺察處便是知,但要達到這個境界是很難的,王陽明認為「致良知」即使行也是知,二者沒有誰指導誰,或者誰是誰的手段之類的,知和行是一樣的。


謝邀,知行合一前提是-——致良知


陽明先生說: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從這個角度來談,心有惡念,不行惡事,即為不惡,用法制的角度來說,這也是法不誅心,是不是現代的社會主義法制和陽明先生又一次握手了呢?


"知行合一"是一種方法論, 跟主席的&<實踐論&>的核心思想差不多 都是理論與實踐的動態結合, 配合上辯證唯物主義的本體論即"世界是普遍聯繫和永恆發展的" 最終就是 理論與實踐處於一種永恆變動中相輔相成的狀態. 我們在這個過程中才能獲得真正的知識(體悟).

"不自欺"這段沒有了解, 但是結合上下文應該指的是不能眼高手低, 犯主觀主義錯誤.

所有這些都與善惡無關, 無關並不是善惡不關緊要, 而是這些都並不涉及善惡與道德方面.

&> 個人價值觀和社會價值觀不同,怎麼辦?

至於這個, 信息太模糊, 沒法回答你. 就好像你在問"我要怎麼去征服世界?".

你得說清楚你具體指的是什麼. 個人價值觀是什麼, 你理解的社會價值觀又是什麼. 不同在哪.


知行合一不是這個意思,知是知識,行是實踐,更類似「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它所解決的是學習和實踐哪個在前的問題,反對的是知先行後和知後行先,意指學習和實踐要相結合。

至於善惡,你應該去看一下王陽明關於「致良知」的觀點。


推薦閱讀:

TAG:王陽明王守仁 | 知行合一 | 王陽明心學全書書籍 | 知行合一王陽明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