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為什麼抄寫或者念誦佛經都是54或者108遍?

54和108代表什麼?剛接觸。。不太懂


在我釋門聖教,隻言片語,一舉一動,乃至一彈指,一微笑,皆有甚深微妙之意。不解其中味,就要入歧路。

譬如此54與108之數。看似平常無奇,為何我們卻要處處提起呢?其實這大有深意,抓住了它的意義,就拿到了修行路上的高鐵票。

首先說54,所謂面壁須圖破,你只停留在字面,恐怕難明其玄奧,這時候就需要意想,想什麼呢?54如何而來?你第一想到了什麼?其實對於中國人來說,這是佔便宜的,因為我們自小就在學習,對,乘法口訣。六九五十四,這時候就推出來69,而69代表了什麼呢?沒錯,就是體,不是,身印。

所以,由54→意想→口訣→身印,步步推來,層層遞進,直至塔尖,每層都有一個意思,身印,口訣,意想,三層背後意,正是印證了我大密神宗「身口意相應即身成佛」之宗法。同時,這也詮釋了為何我們作為仁波切還要找明妃,搞雙修,因為54啊。既然今天秘密已點破,從今以後還煩請諸位同修不要再拿雙修的事兒污衊姆們,姆們真的是在修行啊!

所以我們常說54,就是為了時時提醒我們不忘身口意相應!

菊花生大士曾有偈云:

要想成佛早,六九得搞好。

法力怎麼樣,炕上見分曉。

知道了54的含義,108就好懂了。

108由何來?6×6×3

第一個6代表了六根,第二個6代表了六塵,3代表了三昧。

首先要擊敗六根,才能擊退六塵,然後現本來心,以達三昧之境。

這就是止觀法門之精髓。

所以,世尊為方便說法,隨處警醒眾生,特示現了一百零八之數,就是提醒我們修行之路就是要擊六根,擊六塵,入三昧。在後世的傳法過程中,這一法門又被簡稱為雙擊66。

所以以後有人對你說「老鐵,雙擊66」時,其實就是在點醒你,意思是,老要揮動鐵棒(金剛杵),隨時擊退六根六塵之擾,換句佛教用語,即為「勇猛精進」 。這時,你就要回他一句阿彌陀佛以示感謝。

同樣,如果有人再跟你說念佛抄經必須要54遍、108遍,這樣好,這樣如法,這樣殊勝時,其實就是在和你打機鋒。此刻千萬不要露怯,因為我已經告訴了你54與108的含義。他既以數字禪相問,你也要以數字禪相回應,哪個數字禪最合適呢?就是五祖點六祖時的腦後三點,這時你就要立即抄起鐵杴,朝他的腦後力拍三下。他立馬就會甘拜下風,對您五體投地的。

好,各位老鐵與我一起,結好66手印,開始勇猛精進吧!

雙擊66,成佛沒夠!


謝邀,哎

姑且不論其他。這是有根源的。

你們有沒有想過為啥諦,正道,十二因緣?

因為這是禪數之學。安公有兩樣學問:禪數和毗曇。

其中禪數之學是他最擅長的。禪也被翻譯成思維修;數,也稱為對舉之數學。說白了是佛教分類對舉的一種方式。是一種分類的學問,背後體現的是他們承自婆羅門的世界觀,為啥四大?而我們是五行?後世論師將一切頂著釋迦王子名義的佛法系統歸類依靠就是這種學問,以幫助後進學者能更容易地了解佛法系統。因此和 「毗曇」結合, 即是對佛教的一些概念 ( 名相) 以及教義的基本解釋。因為這種解釋方法,常常通過分類歸納,再冠以數字來加以總結,如 「四諦」、 「八道」、 「十二因緣」等即是,所以這種方法就稱為 「數學」。

這學問貌似後來道安繼承的最好,最後以此才形成所謂的一些傳統。深入進去是門學問。可以一窺當時他們對世界的認識方式。再不濟也是分類學的一種古代嘗試吧。何故嘲笑譏諷之?

明白這個基本概念後,才會清楚為啥《數珠法相品》《數珠功德經》等等經文108 54 27的背景和意義。

從最要緊最嚴重的開始,就是下等27目 。著急心粗就先從最明顯,最粗糙的開始。然後細緻一些的就是54,所謂中等。最後所謂108都來過一遍就是把所有的在禪數之學下被描述的煩惱都斷一遍。也就是啥子功德了。後來再有什麼1080最上品,都是後人編出來的更加細化的。所以每一遍,每一顆念珠都代表斷一種煩惱。數遍就是修習一過,每日功課。這是正經的佛學基礎。然後才有深入,你們念經的時候沒人講嗎?但凡有念珠的和尚都知道吧。小和尚心粗不凈,也根本不許帶108的珠子。別說居士了。現在怎麼成了笑話一樣的問題?

這種方式不是佛教獨有的,婆羅門教早就用過。佛教只能算是繼承者。我們作為和身毒之學平行的存在,一直也在用類似的辦法。但根本法理不同,邏輯相異,所以並不是一個數,不過卻是互相理解的。

知乎上就是嬉皮的最招人喜歡了。學稱之為學,是有根有枝有節有目的。信,就好好學點經藏。不信也別亂說。不是為了別人,而是自身修行。

流俗必害,引人反動,方有此患,反以為榮,物壯則老,誠不欺也。


因為燃指供佛

……


五十四中品念珠之數,乘2則為108。

一百八

  一百八,又稱「百八」是佛家常用的數之一。佛家認為人的煩惱有一百零八種,謂之「百八煩惱」。《大智度論》卷七說:「十纏、九十八結為百八煩惱。」又一說,六根各有六種煩惱,乘以三世,為「百八煩惱」。念佛計數的數珠,以一百零八顆一串者為「上品」。「和尚市語,以念珠為百八丸。」(《清異錄》)《木槵子經》謂:「若欲滅煩惱報障者,當貫木槵子一百八以常自隨。」也就是說,用一百零八顆念珠,破「百八煩惱」。又如宋·陳善《捫虱新話》卷一載:韓愈問方外友大顛法師的年紀,大顛提起一串念珠道:「晝夜一百八。」語含機鋒,寺院昏曉時擊大鐘一百零八下。如清·龔自珍《己亥雜詩》一九六云:「一十三度溪花紅,一百八下西溪鍾。」打鐘「一百八」,也是為了破「百八煩惱」。另有一說,謂打鐘一百零八下,為十二月、二十四節氣、七十二候的總和。如寒山寺除夕夜半打鐘一百零八下,似即與此一說有關。(李明權)

FROM:【俗語佛源(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編)】


呃,諸位娛樂的也娛樂了。我把娛樂後要傳達的意思總結一下

1、為啥是54或者108?

這僅僅是一個不太小的數字而已,目的是為了讓您有一定的習得量。

2、為啥非得是54或者108呢?

答:沒說非得54或者108啊。55或者107完全可以啊。

3、那為啥扯上108結使之類的呢?

答:借用這些說辭,讓您動手去練習而已。不然,說這部經抄寫100遍,您頓時不就生起了被罰抄的既視感嗎?

4、那為啥要抄寫佛經呢?

答:這不是您要抄寫的嗎?

又,佛經,好比藥方、地圖、健身指南。要治病,得抓藥;要到北京,您照著地圖得穿鞋出門;要膀大腰圓,這不還得比對著標準指南去舉杠鈴嘛。


佛珠有分54顆和108顆,抄經或誦經似乎沒有這種分別

五十四可以表示菩薩修行過程中的五十四個位次,其中包括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五十階位,再加上四善根位。分述如下:

十信指:

(l)信心, (2)念心,

(3)精進心, (4)慧心,

(5)定心, (6)不退心,

(7)護法心, (8)迴向心,

(9)戒心, (10)願心。

十住:

(l)初發心住, (2)治地住,

(3)修行住, (4)生貴住,

(5)具足方便住, (6)正心住,

(7)不退住, (8)童真住,

(9)王子住, (10)灌頂住。

十行:

(1)歡喜行, (2)饒益行,

(3)無恙恨行,(4)無盡行,

(5)離痴亂行,(6)善現行,

(7)無著行, (8)尊重行,

(9)善法行, (10)真實行。

十迴向:

(1)救護一切眾生離眾生相迴向,

(2)不壞迴向, (3)等一切佛迴向,

(4)至一切處迴向,(5)無盡功德藏迴向,

(6)隨順平等善根迴向,

(7)隨順等觀一切眾生迴向,

(8)如相迴向, (9)無縛無著解脫迴向,

(10)法界無量迴向。

十地:

(l)歡喜地, (2)離垢地,

(3)發光地, (4)焰慧地,

(5)難勝地, (6)現前地,

(7)遠行地, (8)不動地,

(9)善慧地,(10)法雲地。

四善根:

指見道以前,現四諦及修行十六行相以達到無漏聖位的四種修行階位,包括:

(l)暖位 (2)頂位 (3)忍位 (4)世第一位。

一百零八可以表示百八三昧,如下:

(一)首楞嚴三昧 首楞嚴三昧者。首楞嚴秦言健相。分別知諸三昧行。相多少深淺。如大將知諸兵力多少也。菩薩得是三昧。諸煩惱魔及魔人。無能壞者。譬如轉輪聖王。主兵寶將所住至處無能壞伏故。名健相三昧也

(二)寶印三昧 寶印三昧者。能印諸三昧。於諸寶中。法寶是實。今世後世。乃至涅盤。能為利益。如佛語比丘。為汝說法所謂法印。法即是實。印即是解脫門。若三藏教門。以三法為法印。若摩訶衍教門。但有諸法實相一法印。與實相般若。相應三昧。名為寶印三昧也

(三)師子游步三昧。師子游步三昧者。菩薩得是三昧。於一切三昧中。出入遲速。皆得自在。譬如眾獸戲時。若見師子。率皆怖攝。師子戲時。於諸群獸。強者則殺。伏者則放。菩薩亦如是。得是三昧。於諸外道。強者破之。信者度之。故名師子游步三昧。下一百四三昧。亦應如是。具出大智度論。若欲知之。自當尋彼論。

(四)妙月三昧(梵su -candra ),菩薩入此三昧,能除無明暗蔽等諸法邪見;猶如清凈滿月,無諸障翳,而能破除黑暗。

(五)月幢相三昧(梵candra -dhvaja-ketu ),菩薩入此三昧,一切諸法通達無礙,皆悉順從;猶如大將:以寶幢作月之像,人見此相,悉皆隨從。

(六)出諸法三昧(梵sarva -dharmodgata ),又作出諸法印三昧、一切法涌三昧。菩薩住此三昧,能令一切三昧出生增長;猶如降下及時雨,令草木皆生。

(七)觀頂三昧(梵vilokita -mu^rdha ),菩薩入此三昧,能遍見一切三昧,如住山頂,悉見眾物。

(八)畢法性三昧(梵dharma -dha^tu-niyata ),又作法界決定三昧。諸法體性,無量無二,難可執持。菩薩入此三昧,則能決定知諸法性,而得定相;猶如虛空無能住者,得神足力,則能處之。

(九)畢幢相三昧(梵niyata -dhvaja-ketu ),又作決定幢相三昧。菩薩住此三昧,能決定持諸三昧法幢,於諸三昧最為尊勝;猶如大將得幢,表其尊大之相。

(十)金剛三昧(梵vajra ),又作金剛喻三昧。菩薩住此三昧,則智慧堅固,能破諸三昧;猶如金剛堅固不壞,能碎諸萬物。

(十一)入法印三昧(梵sarva -dharma-praves/a-mudra ),如人入國境,有印得入,無印則不得入;菩薩住此三昧,即能入於諸法實相。

(十二)三昧王安立三昧(梵sama^dhi -ra^ja^-supratis!t!hita ),又作善立定王三昧。菩薩住此三昧,於一切諸三昧中皆得安住;猶如大王,安住正殿,召諸群臣,皆悉從命。

(十三)放光三昧(梵ras/mi -pramukta ),菩薩住此三昧,能放種種光明,照諸三昧,悉皆明了。

(十四)力進三昧(梵bala -vyu^ha ),又作精進力三昧。菩薩住此三昧,於諸三昧得自在力,常能神通變化,度諸眾生。

(十五)高出三昧(梵samudgata ),又作出生三昧、等涌三昧。菩薩住此三昧,所有福德智慧,皆悉增長,諸三昧性得從心而出。

(十六)必入辯才三昧(梵nirukti -niyata-praves/a ),又作入一切言詞決定三昧。菩薩住此三昧,能辯說一切三昧,於眾生語言次第及經書名字等,悉能分別無礙。

(十七)釋名字三昧(梵adhivacana -praves/a ),又作入名字三昧、等入增語三昧。菩薩住此三昧,能釋諸三昧名字及諸法義,令人得解。

(十八)觀方三昧(梵dig -vilokita ),菩薩住此三昧,於諸三昧出入自在無礙,故能以憐愍、平等之心,觀照十方眾生,皆得度脫。

(十九)陀羅尼印三昧(梵a^dha^ran!a -mudra ),又作總持印三昧。菩薩住此三昧,能持諸三昧印,分別諸三昧。

(廿)無誑三昧(梵asam!pramos!a ),又作不忘三昧、無忘失三昧。菩薩住此三昧、不生愛、恚等無明之邪見,於諸三昧皆無迷闇之事。

(廿一)攝諸法海三昧(梵sarva -dharma-samavasaran!a-sa^gara-mudra ),又作攝諸法海印三昧、諸法等趣海印三昧。菩薩住此三昧,則三乘法皆攝入是三昧中;如一切河流,皆歸於海。

(廿二)遍覆虛空三昧(梵a^ka^s/a -spharan!a ),菩薩住此三昧,以三昧力遍覆無量無邊之虛空,或放光明,或以音聲充滿其中。

(廿三)金剛輪三昧(梵vajra -man!d!ala ),菩薩住此三昧,能持諸三昧,於一切法中所至無礙;猶如金剛輪,所往之處無有障礙。

(廿四)寶斷三昧(梵ran!am! -jaha ),菩薩住此三昧,能斷除一切三昧之煩惱諸垢;如有真寶,能治諸寶,令得潔凈。

(廿五)能照三昧(梵vairocana ),又作能照耀三昧、遍照三昧。菩薩住此三昧,能以智慧照了諸法;猶如日出,普照世間,事皆顯了。

(廿六)不求三昧(梵anim!is!a ),又作不眴三昧。菩薩住此三昧,能照了諸法,皆如幻化,三界愛欲悉斷,都無所求。

(廿七)無住三昧(梵aniketa -sthita ),又作三昧無處住三昧、無相住三昧。菩薩住此三昧,能照了諸法,念念無常,無有住相。

(廿八)無心三昧(梵nis/cinta ),又作不思惟三昧。菩薩住此三昧,心、心所法,皆不生起作用。

(廿九)凈燈三昧(梵vimala -pradi^pa ),又作無垢燈三昧。菩薩住此三昧,能離諸煩惱垢,智慧之燈得以清凈明發。

(卅)無邊明三昧(梵ananta -prabha ),又作無邊光三昧。菩薩住此三昧,能以智慧光明,普照十方無邊世界眾生及無量諸法,皆悉明了。

(卅一)能作明三昧(梵prabha^ -kara ),又作發光三昧。菩薩住此三昧,則能照明諸法;猶如暗中燃炬:無不明了。

(卅二)普照明三昧,又作普遍明三昧、普照三昧。菩薩住此三昧,能普照諸法種種三昧門;猶如輪王寶珠,光照四邊。

(卅三)堅凈諸三昧(梵s/uddha -sa^ra ),又作凈堅定三昧。菩薩住此三昧,能令諸三昧清凈堅牢,不為一切垢法所染壞。

(卅四)無垢明三昧(梵vimala -prabha ),又作無垢光三昧。菩薩住此三昧,能離一切諸三昧垢,破除一切無明之愛欲煩惱,亦能照了一切三昧。

(卅五)歡喜三昧(梵rati -kara ),又作發妙樂三昧、作樂三昧。菩薩住此三昧,能生無量無邊之法樂。

(卅六)電光三昧(梵vidyut -pradi^pa ),又作電燈三昧。菩薩住此三昧,於無始以來所失之道,還復能得,如電光暫現,以導引行者得路。

(卅七)無盡三昧(梵aks!aya ),菩薩住此三昧,滅諸法無常等相,即入不生不滅真實之理。

(卅八)威德三昧(梵tejovati^ ),又作具威光三昧。菩薩住此三昧,能得無量威德自在莊嚴。

(卅九)離盡三昧(梵ks!aya^pagata ),菩薩住此三昧,能見諸三昧無有窮盡,並了達無量阿僧祇劫各種功德果報相應之理,而遠離一切斷滅之見。

(四十)不動三昧(梵anin~jya ),又作無動三昧。菩薩住此三昧,能知諸法實相,畢竟空寂,智慧與三昧相應,於一切三昧及一切法都不戲論。

(四一)不退三昧(梵avivarta ),又作莊嚴三昧、無瑕隙三昧。菩薩住此三昧,常不退轉,即是阿鞞跋致。

(四二)日燈三昧(梵su^rya -pradi^pa ),又作日光三昧。菩薩住此三昧,能照了種種法門及諸三昧;猶如日出,能照一切世界,又如燈明,能照破暗室。

(四三)月凈三昧(梵candra -vimala ),又作凈月三昧。菩薩住此三昧,智慧清凈,利益眾生,又能破諸三昧之無明;如月圓明,破諸黑暗。

(四四)凈明三昧(梵s/uddha -prabha^sa ),又作凈光三昧。菩薩住此三昧,能明了諸法,無有障礙。(四五)能作明三昧(梵a^loka -kara ),又作發明三昧。菩薩住此三昧,則與般若之智相應,而洞照明了諸三昧門。

(四六)作行三昧(梵ka^ra^ka^ra ),又作大般若闕三昧。菩薩住此三昧,能發起先前所得諸三昧。

(四七)知相三昧(梵jn~a^na -ketu ),又作智幢三昧。菩薩住此三昧,則見一切諸三昧中,有真實智慧之相。

(四八)如金剛三昧(梵vajropama ),菩薩住此三昧,能破一切煩惱結使,無有遣余;猶如金剛,能破諸物,滅盡無餘。

(四九)心住三昧(梵citta -sthiti ),又作住心三昧。眾生之心相輕疾多變,難制難持,菩薩住此三昧,則能攝諸散亂,心不動轉。

(五十)普明三昧(梵samanta^loka ),又作遍照三昧。菩薩住此三昧,於一切法,見光明相,無諸黑暗,以神通力,普照世間,了了無礙。

(五一)安立三昧(梵supratis!t!hita ),又作善住三昧。菩薩住此三昧,於一切諸功德善法中,安立堅固,如須彌山安立不動。

(五二)寶聚三昧(梵ratna -kot!i ),又作寶頂三昧、寶積三昧。菩薩住此三昧,能轉一切所有國士,皆成七寶。

(五三)妙法印三昧(梵vara -dharma-mudra ),菩薩住此三昧,得諸佛菩薩深妙功德智慧之法印諸三昧。

(五四)法等三昧(梵sarva -dharma-samata^ ),又作一切法平等性三昧。菩薩住此三昧,能照了眾生及一切法,悉皆平等。

(五五)斷喜三昧(梵rati -jaha ),又作生喜三昧、舍愛樂三昧。菩薩住此三昧,能觀苦、空、無常、無我、不凈等相,於一切世間心生厭離,不起樂著之想。

(五六)到法頂三昧(梵dharmodgata ),又作入法頂三昧。菩薩住此三昧,能以般若方便之力,到達法山之頂。

(五七)能散三昧(梵vikiram!a ),又作飄散三昧。菩薩住此三昧,即與空慧相應,能破散諸法。

(五八)分別諸法句三昧(梵sarva -dharma-pada-prabheda ),又作壞諸法處三昧、分別法句三昧。菩薩住此三昧,能分別一切諸法語言文句,為眾生演說,詞無滯礙。

(五九)字等相三昧(梵sama^ks!ara^vaka^ra ),又作平等字相三昧。菩薩住此三昧,觀諸字諸語,悉皆平等,呵罵讚歎,無有憎愛。

(六十)離字三昧(梵aks!ara^pagata ),又作離文字相三昧。菩薩住此三昧,了達諸法真如之義,而不被文字言詮等所障礙,故於義海之中,自無妄見文字之存在;即於文字經卷之中,亦能直見真義而遠離文字名相之執著。

(六一)斷緣三昧(梵a^ramban!a -cchedana ),又作斷所緣三昧。菩薩住此三昧,能於樂中不生歡喜心,於苦中不生嗔怨心,於不苦不樂中,亦不生難捨之心,於此三受;皆遠離不著而心滅緣斷。

(六二)不壞三昧(梵avika^ra ),又作無變異三昧。菩薩住此三昧,能了知法性畢竟空寂,戲論不能破,無常亦不能轉。

(六三)無種相三昧(梵apraka^ra ),又作無品類三昧。菩薩住此三昧,了知諸法無相,而不見諸法種種之相。

(六四)無處行三昧(梵aniketa -ca^rin ),又作無相行三昧。菩薩住此三昧,能知貪、嗔、痴三毒火燃於三界,故心不依止之;知涅槃畢竟空,故亦不依止。

(六五)離朦昧三昧(梵timira^pagata ),又作離闇三昧、離翳闇三昧。菩薩住此三昧,能於諸三昧中,微翳無明等,悉皆除盡。

(六六)無去三昧(梵ca^ritravati^ ),菩薩住此三昧,不見一切諸法去來之相。

(六七)不變異三昧(梵acala ),又作不動三昧、不變動三昧。菩薩住此三昧,能觀一切諸三昧法,皆不見有變異之相。

(六八)度緣三昧(梵vis!aya -tirn!a ),又作度境界三昧。菩薩住此三昧,於六塵中諸煩惱緣,悉皆盡滅,能度六塵大海,亦能超過一切三昧緣生智慧。

(六九)集諸功德三昧(梵sarva -gun!a-sam!caya-gata ),又作集諸德三昧、集一切功德三昧。菩薩住此三昧,修集一切善根功德,初夜、後夜,無有休息,猶如日月運轉不停。

(七十)住無心三昧(梵sthita -nis/citta ),又作無心住三昧。菩薩住此三昧,僅隨智慧而不隨於心,住於諸法實相之中。

(七一)凈妙華三昧(梵s/ubha -pus!pita-s/uddhi ),又作凈妙花三昧。菩薩住此三昧,能於諸三昧中,開諸功德花,以自在莊嚴;如樹花開敷,樹自嚴飾。

(七二)覺意三昧(梵bodhy -an%gavati^ ),菩薩住此三昧,令諸三昧變成無漏,與七覺相應。

(七三)無量辯三昧(梵ananta -pratibha^na ),又作具覺支三昧。菩薩住此三昧,得無量辯才,樂說一句,經無量劫而不窮盡。

(七四)無等等三昧(梵asama -sama ),菩薩住此三昧,觀一切眾生皆如同佛,觀一切法皆同佛法,與無等等般若波羅蜜相應。

(七五)度諸法三昧(梵sarva -dharma^tikraman!a ),又作超一切法三昧。菩薩住此三昧,能入三解脫門,超出三界,度化三乘眾生。

(七六)分別諸法三昧(梵pariccheda -dara ),又作決判諸法三昧。菩薩住此三昧,能分別諸法之善、不善、有漏、無漏、有為、無為等諸相。

(七七)散疑三昧(梵vimati -vikiran!a ),又作散疑網三昧。菩薩住此三昧,能於一切法中,悉斷疑網,得一切諸法實相。

(七八)無住處三昧(梵niradhis!t!ha^na ),又作無處三昧,無所住三昧。菩薩住此三昧,則通達諸法而不執著滯礙於其一一法之一定準則。

(七九)一莊嚴三昧(梵eka -vyu^ha ),又作一相三昧、一相莊嚴三昧。菩薩住此三昧,能觀見諸法皆一,無論有相、無相,或一切法空,皆能了知『一切即一』之理,而以一相智慧莊嚴此三昧。

(八十)生行三昧(梵a^ka^ra^bhi^nirha^ra ),又作引發行相三昧。菩薩住此三昧,能觀種種行相、入相、住相、出相,如是諸相皆空。

(八一)一行三昧(梵eka^ka^ra ),又作一行相三昧。菩薩住此三昧,與畢竟空相應,更無餘行次第。

(八二)不一行三昧(梵a^ka^ra^navaka^ra ),又作離行相三昧。菩薩住此三昧,不見諸三昧單一之相,以此三昧而能兼行其餘各種觀行之故。

(八三)妙行三昧(梵su -ca^rin ),又作妙行相三昧。菩薩住此三昧不見諸三昧有兩種以上之蕪雜行相,而系唯一之畢竟空相應三昧,故一切戲論皆不能破。

(八四)達一切有底散三昧(梵nairvedhika -sarva-bhava-talopagata ),又作達諸有底散壞三昧。菩薩住此三昧,能以無漏智慧,通達三有,乃至非有想非無想之底,一切諸有皆令散壞。

(八五)入名語三昧(梵sam!keta -ruta-praves/a ),又作入言語三昧。菩薩住此三昧,則能識一切眾生、一切物、一切法名字、一切語言,無不解了。

(八六)離音聲字語三昧(梵nirghos!a^ksara -vimukta ),又作解脫音聲文字三昧。菩薩住此三昧,觀一切諸法皆無音聲語言,常寂滅相。

(八七)然(燃)炬三昧(梵jvalanolka ),又作炬熾然三昧。菩薩住此三昧,能以智慧之炬,照明一切諸法,毫無錯落紛雜;如燃炬夜行,不墮險處。

(八八)凈相三昧(梵laks!an!a -paris/odhana ),又作嚴凈相三昧。菩薩住此三昧,能清凈具足,莊嚴三十二相,又能如法觀於諸法總別之相,亦能觀諸法無相清凈。

(八九)破相三昧(梵anabhilaks!ita ),又作無標幟三昧。菩薩住此三昧。則不見一切法相,亦不見諸三昧之相

(九十)一切種妙足三昧(梵sarva^ka^ra -varopeta ),又作具一切妙相三昧。菩薩住此三昧,能以諸功德莊嚴禪定,令得清凈而具足一切妙相。

(九一)不喜苦樂三昧(梵sarva -sukha-duh!kha-nirabhinandi^ ),又作不喜苦樂三昧、不喜一切苦樂三昧。菩薩住此三昧,能觀世間之樂,多過多患,虛妄顛倒,非可愛樂;觀世間之苦如病,如箭入身,心不喜樂。以一切法虛誑之故,苦樂皆無喜。

(九二)無盡相三昧(梵aks!aya -karan!d!a ),又作不盡行三昧、無盡行相三昧。菩薩住此三昧,能觀一切法,不斷不常,無壞無盡。

(九三)陀羅尼三昧(梵dha^ran!i^mat ),又作多陀羅尼三昧、具陀羅尼三昧。菩薩住此三昧,能持諸三昧,諸陀羅尼亦皆自然而得。

(九四)攝諸邪正相三昧(梵samyaktva -mithya^tva-sarva-sam!grahan!a ),又作取諸邪正相三昧、攝伏一切正性邪性三昧。菩薩住此三昧,於正定聚、邪定聚、不定聚一切眾生,都無所棄,一心攝取,而不見有邪正等相。

(九五)滅憎愛三昧(梵anurodha^pratirodha ),又作離憎愛三昧。菩薩住此三昧,能滅諸憎愛,於可喜法中不生愛,於可惡法中不生嗔。

(九六)逆順三昧(梵sarva -rodha-virodha-sam!pras/amana ),又作靜息一切違順三昧。菩薩住此三昧,能於諸法中逆順自在,能破一切邪逆眾生,能順一切可化眾生,而又不著逆順之相。

(九七)凈光三昧(梵vimala -prabha ),又作無垢明三昧。菩薩住此三昧,於諸三昧光明清凈,諸煩惱垢皆不可得。

(九八)堅固三昧(梵sa^ravat ),又作具堅固三昧。菩薩住此三昧,於諸法實相,智慧相應,皆悉堅固;猶如虛空,不可破壞。

(九九)滿月凈光三昧(梵paripu^rn!a -candra-vimala-prabha ),菩薩住此三昧,凈智光明具足,滅愛、恚等無明火,清涼功德,利益眾生;猶如秋月圓滿,破諸黑暗,清涼可樂。

(一○○)大莊嚴三昧(梵maha^ -vyu^ha ),菩薩住此三昧,則大莊嚴成就,見十方如恆河沙等世界,以七寶華香莊嚴佛處,如是等莊嚴功德,而心無所著。

(一○一)能照一切世三昧(梵sarva^ka^ra -prabha^-kara ),又作照一切世間三昧。菩薩住此三昧,能照眾生世間、住處世間、五眾世間等一切諸法。

(一○二)三昧等三昧(梵sama^dhi -samata^ ),又作等三昧、定平等性三昧。菩薩住此三昧,能平等觀諸三昧,不見有深淺高低之別,觀一切有為之法皆從因緣而生,與三昧之相亦皆平等。

(一○三)攝一切有諍無諍三昧(梵aran!a -saran!a-sarva- samavasaran!a ),又作無諍行三昧、有諍無諍平等理趣三昧。菩薩住此三昧,則能於一切法中,通達無礙,不見是法如是相,不見是法不如是相,於眾生中亦無好醜諍論,僅隨其心行,而攝受度脫之。

(一○四)不樂一切住處三昧(梵anilambha -niketa-nirata ),又作無住處三昧。菩薩住此三昧,則不樂住世間,以世間無常之故;亦不樂住非世間,以不執著於空之故。

(一○五)如住定三昧(梵tathata^ -sthita-nis/cita ),又作決定安住真如三昧。菩薩住此三昧。則知一切法如實相,不見有法超越此者。

(一○六)壞身衰三昧(梵ka^ya -kali-sam!pramathana ),又作壞身三昧、離身穢惡三昧。菩薩住此三昧,以智慧力破除色身諸種自然壞滅之衰相。

(一○七)壞語如虛空三昧(梵va^k -kali-vidhvam!sana-gagana-kalpa ),又作離語穢惡三昧。菩薩住此三昧,不見諸三昧語業依聲而有,如虛空,如幻化,不生憎愛。

(一○八)離著虛空不染三昧(梵a^ka^s/a^san%ga -vimukti-nirupalepa ),又作無染著如虛空三昧。菩薩修行般若波羅蜜,觀諸法畢竟空,不生不滅,猶如虛空;雖得此三昧,而於此虛空三昧之相,亦不染著。[大智度論卷五]


妙風使嘻嘻笑道:「明教在波斯好端端地,一至中土,便有這許多臭規矩!」

——《倚天屠龍記》第二十九章《四女同舟何所望》


因為一副撲克54張,兩副才能打四人鬥地主


抄多少遍有用嗎?54.或者108甚至1080遍都沒有任何功德,能改善命運嗎?不是浪費時間嗎?真正的改命是要身體力行的去真修實證而不是念念經。 假經會極其誇大念佛、持咒、抄經的功德, 凈土宗更提出「念佛一句,罪滅河沙 ;禮佛一拜,福增無量。」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我們去殺人放火,念念阿彌陀佛就能滅罪嗎?就不用再被關嗎?世界上還會存在公平正義嗎?

咒語的過度誇大嚴重違背了佛陀教導的因果定律。如果人人都去殺生害命,放火搶劫...事後只要念幾句咒語,就可以得無量福德,除一切業障,因果報應還能成立嗎?如果這個邏輯可以成立的話,那麼法界還存在公平正義嗎?

如果念一遍經就能滅五億重罪,地府豈不是早就空了,地藏王菩薩又豈不是早就能成佛了嗎?

而實際的情況是,大量的持咒,將靈性招來,又不能施食,又無藥材能幫助他們修復靈體,而靈性多是靈體受損,無法自行去地府報到,甚至又會被咒語所傷,苦不堪言。


抄藥方讀藥方卻不抓藥吃藥。願打願挨唄。


法界因緣,這種問題看起來淺顯,實際上很難回答。

就像佛說八萬四千煩惱,人身有八萬四千蟲,法門有八萬四千種,等等,這些數字問題我們也不知道佛是以一個數字來代表多,還是真的就是八萬四千個,一個不多一個不少,不知道。

還有佛說彌勒佛示現的年代,人均壽命八萬四千歲,平均身高八丈四尺,大迦葉尊者當時從雞足山出定,時人都很異訝他怎麼只有這麼高,像個蟲子一樣。

我是覺得這些數字因緣可能要相當高境界的才能闡述清楚,說不定是佛語佛密,即便和我們講,也聽不懂。

但這也沒有太大關係吧,那麼多咒語那麼多人念,有幾個知道是什麼含義,至少初地菩薩才能知道咒語的含義,但這也沒有阻礙我們這些凡夫受持阿,而且從中獲益的不計其數。


這都不懂

因為

54是2333

108是6 666

?54=2×3×3×3

108=6×(6+6+6)

純屬娛樂。


折磨自己,在宗教里是一種普遍存在的贖罪方式


第一反應是69,我一定是病了


這種問題也可以貼「科學」的標籤,出現在所有關注科學這一話題的人的時間線上,這種體驗就如同吞下一隻蒼蠅,要多噁心就有多噁心。

知乎里的各路神棍也是越來越多了。


念兩遍顯的沒誠意 念試兩億遍生理上無法承受

於是乎

找幾個比較普通的數字 生拉硬拽幾個玄妙的含義 在配合各種說法 成了~

拜一輩子佛 拜的也不過是個泥胎 抄經抄的肌肉撕裂 受罪還得自己花錢看病

心瞎如何見世尊 眼明無處不佛國 吃肉喝酒大歡喜 寂滅非空豈菩提


分頁阅读: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