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劉盛毅:我十九年的原創設計
這是我與劉盛毅的第二次對話,他對「唯有」這兩個字的偏愛和堅持,以及他的設計風格和設計理念,都給我留下深刻印象。他說:「中國完全做軟包的品牌唯有哇吲,中國堅持創新包袋結構的設計師,唯有劉盛毅」。
習慣了儒家的「中庸之道」,乍一聽劉盛毅的話,難免會覺得有些大膽,乃至狂妄。但是他對自己在當今市場上的獨特地位非常自信,自信到不怕得罪業內同行。
「到我這個年紀,當你認可自己的觀點和屬性並決定這麼做的那一刻,很自然地會在短時間內表達你的觀點。很多跟你沒關係的怎麼辦?我沒那個時間再去想那麼多,太累。」
「唯有」這兩個字是什麼?是「稀有」,是「獨特」,是一種對自我身份的確認,是一種可以名揚天下的獨特的技術或品質。劉盛毅創立的手袋品牌哇吲,有哪些特質可以算得上「唯有」?他本人又擁有哪些獨特的設計理念呢?在長達兩個小時的採訪中,劉盛毅說出了自己的觀點。
以結構形成的原創設計
1999年,劉盛毅在廈門思明南路這個老街區上開出了第一家「哇吲」專賣店,設計了第一款以柔軟、輕盈為特性,強調肩背舒適性和內部結構實用性的背包, 哇吲品牌就此誕生。
他利用對空間和物體解構的天賦,從日常需求出發,以精妙的半刀剪裁、繁複的摺疊和委婉飽滿的打角為標誌,採用考究細緻的做工,運用對工匠熟練度要求極高的幅度裁切直埋彎圍工藝,創造出哇吲結構美學與實用美學完美統一的獨到型格。
我第一次近距離了解劉盛毅的包袋是在2018S/S中國國際時裝周DHUB靜態展現場,在讓人眼花繚亂的各種設計作品中,他的包袋看上去似乎並不出眾,包袋顏色以黑色為主,款式簡潔,由各種各樣的功能性面料組成,沒有皮製品散發出的那些奪目的光澤。如果止步於門口,無論是熱衷於潮流時尚的人群,還是追求腔調的文青,都很容易與之擦肩而過。
但是如果你肯走進去,認真去選擇某個包袋觀察下,會發現每一個包的結構都非常立體,並且這種立體絕不同於歐版包的立體。那些呈現在人眼前的長方形的、半圓形的幾何結構,不知道是以何種魔力可以用如此輕便柔軟的布摺疊縫製出來。
普通消費者可能只覺得這包「普通之中有些特別」,內行人往往更能識別出它的設計價值。購買過劉盛毅包包的顧客,往往在了解其獨特的設計理念後形成消費粘性。因為他們像行走在宇宙中的兩個能發出相似頻率信號的宇宙飛船,可以彼此識別。相反,如果頻率相差太遠,發生交集的可能性很小。
如果說劉盛毅的包包有什麼「唯有」的特點,毫無疑問,那一定是以結構形成的原創設計。專註軟包設計的十九年來,劉盛毅設計了1000多個作品,其中有800多個外觀結構專利,而1000多個作品裡借鑒其它商品的不足7%。
劉盛毅說:「我認為結構是設計中最基礎的東西。一個包包除了收納之外,最基本的是產生結構。沒有結構的設計不叫設計。品牌跟設計師品牌有很大區別,品牌就是8000塊可以去買的一個包包,因為這個品牌已經上百年,品牌賣的是材質和Logo,設計師品牌賣的是結構和他對世界的理解。」
他承認視覺上的圖案是更容易讓消費者讀懂的一種表達手法,但認為如果結構和版型不做好,圖案再好,也不會有很大成就。所以他自己很少運用圖案,也不屑於那些抄襲歐版包的結構僅在圖案上做文章的箱包設計。
結構形成的原創設計是劉盛毅的核心理念。如何成就這種結構?劉盛毅選擇了中國最高的一種設計理念——「天衣無縫」。「在目前設備智能化情況下,包袋要做到『天衣無縫』很難,但是我儘可能把它做到更少分片,這就是我的設計屬性。」
無論是幾何體的構型,還是「天衣無縫」的設計理念,他在結構上確實下了很多功夫。但是色彩不靚麗,材質不顯眼,構型極簡,這種不能很快被人識別的設計屬性註定會走得很艱辛,但是劉盛毅堅持下來了。
他說:「在十幾年前,國內也曾發展了一批箱包設計師,但是後來漸漸消失。因為包包想形成品牌太難,需要長時間積澱。我們那批人中,有人成 『炮灰』,有人在仿大牌,劉盛毅很少有。」
設計靈感來源於對日常生活習慣的觀察
以及獨特的設計語言來自對生活閱歷的優化
不斷獲得新的設計靈感對設計師來講至關重要。有的設計師在思路枯竭時喜歡去博物館探尋古老文化,有的喜歡週遊世界進而發現新的創意,而劉盛毅也有一套屬於自己的尋找設計靈感的方式。他喜歡遠遠地看著建築沉思,或者到咖啡館的角落裡獃獃地看著人與物之間的關係。在創作中,他在基於對現代中國人生活習慣了解的基礎上而使用結構設計。」
「我會觀察人們在掏包時的動作,或者在背包時侯肩膀往下塌的動作,我從這些生活中發現人們對包包需要。我不追逐流行趨勢,也不會專註於研究大家喜歡什麼樣的包包。我喜歡簡潔、環保、對地球壓力更小的材料,包包越輕越好。同時我看重材料的壽命,包包是收納的承載體,一定要耐用。」
從生活中找到片段的設計靈感並不算難,難的是如何形成自己獨特的設計語言。你來自哪裡?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生活習慣和語言,有各自不同的氣候和祖先留下的獨特的生活文化氣息,你要先了解它,再投身設計。劉盛毅說:「你要從生活入手,找到設計的點,再慢慢優化。」比如你是一個廈門人,來到了大城市上海,你有廈門的慢生活基礎,又經歷上海的快節奏生活場景,這樣碰撞出來的設計作品是不一樣的。
掌握作品生產的流程是保持設計屬性的關鍵
對設計師來講,如何在設計中持續的保持自己對專業的熱情是一個重要問題。劉盛毅認為首先我們要區分的是:你創立的是獨立設計師品牌還是設計師品牌?他認為當你創立的是設計師品牌,只是按照科班的教科書去畫圖、找版師、找工廠加工,當這一切流程不是設計師自己能掌控的時候,設計師很容易進入瓶頸。因為,很多師傅會告訴設計師很多「不行」。他們可能用一個很傳統的方式,把設計師的設計感覺和設計作品的廓型改變。最後設計師心中的那個作品被改得面目全非,設計師的靈感自然會遭到扼殺。
「所以在市場上,我們會看到一些設計師做了兩三年就消失了。當你將設計、版式、打樣、生產一體化,當你看到自己想要的那種商品真的做出來,而且成為商品,產生銷售,你就充滿了幸福感,找到了自己的屬性。你有多大責任,你的寬度和高度就有多大。」
作為專註軟包設計19年的包袋獨立設計師,多年前劉盛毅還在為市場局面尚未打開而發愁,他曾嘗試向工廠下單,但他做的小眾風格手袋,一直下單數量不多,且他又對製作工藝相當挑剔,遭遇種種困難。最終哇吲品牌選擇將設計、生產、市場一手包辦,花費數年,將各個部門逐一建立,才得以將自己以結構為基礎的原創設計理念原原本本的保留下來。而現在,在國內時裝周上有越來越多的買手慕名而來,哇吲品牌以其「平實、貼心、不落俗」的品質也越來越被大家喜愛。劉盛毅始終認為:「一個獨立設計師品牌要想堅持自己,絕不能放棄自己對生產流程的把控。」
做設計要有破釜沉舟的決心
2018S/S中國國際時裝周的舞台上,劉盛毅以 「型?包容天下」為主題,延伸了去年「型?物盡其用」。發布會作品以時間為主軸,思考從樹木到紙張的轉變過程,這是經過時間沉澱的生態規律,也是本次設計的主要靈感來源,強調以包容天下的心態去看待萬物的生長。在秀場的尾聲,由兩位模特共同「拎著」一個巨型包出場謝幕。當觀眾在好奇巨型包的用途時,設計師劉盛毅突然從中驚喜現身。
毫無疑問,這樣獨特的表達形式確實足夠吸引眼球、製造話題。但是劉盛毅說:「我不是在開演唱會,我只是在現場把我對設計的理解一一表達清楚。我文化程度不高,但是每次我站在舞台挑戰自己,沒有對手,只有自己。當你結賬的時候,要抬棺而去,有決鬥的心。每一次秀,每一年的設計,我都會把它當作最後一次設計,最後一場秀。」
在這種破釜沉舟、不留退路、非打勝仗不可的態度之後, 我相信每場發布會都傾注著設計師的所有心血。這樣的設計師,他可能並不害怕失敗,也不害怕自己不被認可,他怕的是因為自己沒有做到位而給設計留下遺憾。
採訪最後,他認為相比剛剛談到的很多關於設計理念的概念化的表達,他在2018S/S中國國際時裝周上發布的單肩包系列最能直觀的表達自己的設計理念。創新性的用單條帶來形成單肩背包、大身袋獨特的進口設計等獨特創意淋漓盡致的表達了劉盛毅以結構為基礎形成的原創設計理念。
「我自己設計的東西沒要求每一個人喜歡。但是我想說,你可以體驗一下我的包包,你背歐版包,你認為是流行、是趨勢,你理解的美是那樣的。但是也許哪天你嘗試背到我的包包,進行體驗,你就會懂我。」
最後,他說曾聽一位老師說過「從40歲到60歲是設計師設計靈感的鼎盛時期」,他非常認可。他認為很多設計師可以抱著更謙卑的心態往前走 ,因為可以學到更多。
推薦閱讀:
※健身為什麼都帶圓筒包
※如何根據自己的體型選擇合適的包? | 女神進化論
※想要買一個拉杆箱,商場里的牌子太多了,不知道選哪個…本人學生黨,希望買到性價比高的,求推薦?
※人生在世總少不了身外物,以及一隻用以收納的箱子 | Globe Trotter旅行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