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人|史書上的一盤沙,家書上的一句話

昨日聽百家講壇,趙冬梅女士在講對於司馬光的評論中,提到了文人不得志,編撰史書得以安慰自己。

可能不得志時抒發的感情是最強烈,也最能引起共鳴。因此才會名留青史。

縱觀歷史,含著起承轉合之規矩,也吞併了千千萬萬人民生存的感情色彩。當把歷史改編為電視劇,改編成小說,觀眾會流著眼淚擦著鼻涕,被人之間的情義感動或是來去惋惜。當冷眼旁觀歷史的經歷,卻只能感受到時間的殘酷。

百家爭鳴總要歸於一個統一。統一是一個終極的名詞,倘若看看人類的演變史,就會發現,隨著主觀能動性,不同的東西總會因一種特性而被歸類,動物是動物,草木是草木。這是一種小的統一,再往上繼續統一,就出現了生物。

每片葉子都是葉子,每片葉子又都不同。歷史的存在,大概是對於時間的一種總結。

統一有兩條必經的線:

1.順時宜

戰國時期,唯秦用法家之說,符合時宜,再到漢興,又弘道法。這不是君主的主觀能動,而是國運的主觀能動,秦太累,漢就要休息。休息休息,就需要把鬆散的骨頭拴上一拴,儒學也就由此而起。

因地制宜的法子,後來者認為理所當然,前者卻需要迎頭直面現實的慘淡,群眾不理解的孤獨。

成了是必然,不成,也只是史書上的教訓。

2.融合

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就是從此而來。這裡有個前提,是對於傳承的接收。

放大了說,土地掩埋著千年之前的器物,如今以博物館藏的形式呈現在現代人的面前,是一種傳承的接收。古人留下來的文化習俗,生活竅門,也是一種傳承的接收。

如果封建迷信,就是歷史遺留問題。

往小了講,一個人從出生到脫離父母,需要父母的養育,那麼在脫離之前也是要在原生家庭里融合十幾年。融合父母的血液,性格習慣,待人接物。

當時代改變時,新生一代勢必要從原生的歷史中抽離出來,創造新的軌跡,以順時宜。

人無法擺脫原生家庭的陰影,表面是情感的依賴,最根本在於經濟獨立。舉個例子,初入社會的青年人,回了老家,還像個孩子。再成熟起來,有兒有女,回了老家,就多了一個家庭。

新的家庭帶有原生家庭的負面影子,同樣是歷史遺留問題。

國家在人民的襯托下顯得偉大,人民在國家的覆蓋下又太過渺小。渺小歸渺小,解決一下歷史遺留,還是能光偉正的。

關注公眾號:怪味靈芝說

看更多好文

推薦閱讀:

二戰時,坦克行軍是靠車輛運輸還是自走(如蘇聯和中國這種基礎設施差的國家)?
如何看待明代錦衣衛?
抗日戰爭八路軍和國民黨各犧牲了哪些將領?
這世界上絕大部分國家都只是大國的傀儡嗎?
怎樣評價本傑明·富蘭克林?

TAG:历史 | 时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