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成就的四種境界:蠻力、巧力、內力和心力

宇宙無邊,人生有盡。

如果去除一生當中稚嫩、無知、虛妄和壞空的部分,人可以用來做事的時間可謂少之又少。

因此,無論是事業經營,還是人生修行,一外一內,都是殊途同歸,真正做成一樣就已經很了不起了。

按照老方的意見,做事的用力用功處,可以分為「蠻力、巧力、內力和心力」四種層次。

.

首先是蠻力。

一開始,誰不是憑著一股血勇跳入事業大潮的呢?

沒有多少智慧,沒有多少經驗,也沒有多少物質依賴,但年輕就是資本,一腔熱血沸騰起來,幹什麼都是不管不顧的。

這個階段,雖求小智,但主要還是靠蠻力開拓。如公司初創,雛鷹試啼,雖是笨拙摸索,但仍有旭日東升之氣。

當然,也免不了四處碰壁的打擊,有人因此開創出一番天地,也有人為之消磨,淪為平庸。

.

其次是巧力。

被打擊的多了,就增長了經驗;遇到的困難多了,也就多了些能力。

人的分野主要從這個階段開始。

社會會教你怎麼做人,環境會讓你知道什麼是現實 。對此,既然打不過有人就開始徹底投降,去投機取巧利用規則獲利,成為世俗的一部分;而有人卻不甘平庸,反而生起了改造世俗之意,雖也有妥協,但目的還是為了成長前進。

前者成為世界前進的阻礙,後者成為與時俱進的力量。而隨著勢能一點一滴的增加,人和人的差距出現天壤之別,最少的一部分人卻事實上成為推動掌控大多數人命運的力量。

.

然後是內力。

念念不忘,必有迴響。說的就是內部的修行。

還是以公司為例,在經過初創階段和快速增長時期後,創業公司等於實現了從0到1的跨越。這個階段開始面臨一個相對艱難的選擇:是繼續遵循慣性增長?還是犧牲當前的利益,構建公司獨特的行業壁壘?

如華為在業績增長期,突然開始請人大教授進行內部改造,又專門花費大價錢請來IBM的專家嚴格按照國際領先標準梳理公司運營流程。

什麼原因?修鍊內功,只有內功深厚了,才會有強大和持久的戰鬥力。這就像大樹深深紮根於地下,才能枝繁葉茂,茁壯成長。這也是「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之意,所以說深沉厚重是第一等資質。

而一味急功近利,內功跟不上發展速度的公司則是「其興也勃焉 其亡也忽焉」,如流星一閃而過。

.

內力之上,是為最上乘的境界:心力。

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太祖早年嘗言:「心為萬力之本,由內向外則可生善、可生惡、可創造、可破壞。由外向內則可染污、可牽引、可順受、可違逆。修之以正則可造化眾生,修之以邪則能塗炭生靈。心之偉力如斯,國士者不可不察。...大凡英雄豪傑之行其自己也,確立偉志,發其動力,奮發踔歷,摧陷廓清,一往無前。其強大如大風之發於長合,如好色者朱之性慾發動而尋其情人,決無有能阻回之者,亦決不可有阻者。」

.

心之力者,志也,願也,是一種無形有質的精神力場。

所謂「神」,不就是一群人專心致志、眾志成城的願力所聚集而成的嗎?一個卓越的公司必定會有自己獨特的企業文化,是潛移默化、約定俗成的價值觀,是不約而同的精神理念。日本的「經營之神」稻盛和夫在其出任頻臨破產的日航董事長時說,「企業最重要的財產就是員工的心。如果每名員工都能發自內心地盼望重組、發自內心地配合,我堅信這個企業就能持續發展。」  

「愚人只知道 to do(為),智者有願力,把「to do(為)變成 to be(成為)。」華人的財富狀元李嘉誠也說過,「道力之限,要靠願力突破」。

可見心力種子才是一個人、一個企業的根源和本質。

.

事業成就的高低各異,決定了人的命運的不同。

返照自身,看看自己是處在蠻力、巧力、內力和心力的哪個層次,也就大約可以判定自己的修行境界和命運如何了。

人生是一場艱難險阻的長途跋涉,有誘惑,有沉迷,或在妄想之崖,或墜自戀之淵,這都是各自不同選擇的積累,有因有果,是為修行的意義所在。

推薦閱讀:

假設看見大牛的事迹後你有會什麼感想,如果天生智商平等,你覺得自己是為什麼活了20多年後依然不如他?
什麼因素導致鄭和達不到哥倫布的成就?
為什麼長大以後反而不容易快樂?
事業和愛情是衝突的嗎?或者說怎樣才能不衝突?
三十歲,重新思考房子車子和結婚

TAG:事业 | 人生 | 人生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