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頓要吃100道菜的吃貨慈禧,西逃路上都吃了些啥?

1900年8月14日,八國聯軍旅行團來到北京,打算和慈禧聊聊人生。遺憾的是,慈禧早就做好了旅行的準備,於是閉門謝客,一夜無話。

第二天,烏漆嘛黑的也不知道幾點,慈禧剛從滿漢全席的夢中醒來,就聽鎮國公載瀾彙報工作:鬼子正在打東華門!

慈禧一聽閃了腰,傷心得梨花帶雨:還指著義和團趕走這群洋鬼子呢,萬萬沒想到……說著扭頭作勢跳井自殺。

▲ 1900年,在慈禧太后的授意下,義和團進駐北京,口號從反清復明改為扶清滅洋,先後燒毀西方教堂、進攻天津租界,引發八國聯軍攻打北京,清軍潰不成軍,慈禧太后因此決定逃往西安。

這還得了,鎮國公載瀾當即一把扯住慈禧的衣角,一臉浩然正氣:別介啊,我覺得咱大清還可以搶救一下,惹不起還躲不起嗎?以後有的是時間報仇,撐死十年。

李蓮英在一旁急得直跺腳:老佛爺!走吧走吧,一路向西,都是好吃的。

應了御前女官裕德齡的話:皇太后的一生,可說是為吃而生存的。

▲ 慈禧好吃,而且胃口極好,每頓正餐有100多道菜,需要三張桌子來擺放。以上是日常食譜。

慈禧麻利兒地換上漢人的衣服,領著光緒、皇后、親王、大臣等一千多人,出神武門後一路小跑,從此過上了一年零四個月的逛吃生活。這一年,慈禧65歲。

當天還下著雨,晚上在昌平附近的清真寺落腳。瞅著太后這群人一副落湯雞的模樣,旅行全靠兩條腿,李家鏢局於心不忍,隨手獻出了四頂馱轎。

慈禧理了理髮髻,氣喘吁吁地嘀咕:這叫哪門子旅行,比起二十年前去奉天祭祖差遠了。當年可是坐火車去的,屁股都不用挪就到了。車裡有50個煤球爐子,150個廚子,每頓100個菜,100種點心,還有蒸鴨子、燉鴨舌、炸豬皮、櫻桃肉、雞肉香腸……想停就停,想吃就吃。咦,今晚吃什麼?

▲ 1881年,慈禧去奉天祭祖時所乘坐的新式火車。

說著掌教蔡萬春端來了食物:煮熟的鮮玉米棒子、熱騰騰的紅豆沙餡兒窩頭。

沒功夫叫太監用銀針來試毒,也壓根兒顧不得吃相了,慈禧捧在手心裡啃個不停,吃完才想起問這是什麼東西。掌教答道:棒子。

一聽這話,慈禧連連皺眉:棒子?太難聽了,跟義和團的狼牙棒似的。不如哀家來起名,就叫「御米」吧,以後就是有皇家身份的美食了。嗯,就這麼愉快地決定了。

▲ 棒子改名御米後,經過民間的演繹和傳播,最終定名為玉米。

光緒心裡攢了一萬句不當講的話:叫你搞事情!這都二十世紀了好伐?熱兵器懂不懂?那些個成天就知道遛鳥抽大煙的八旗大爺就不指望了,義和團又能怎樣?一群耍把式賣藝的莽夫,能幹得過洋槍洋炮嗎?

雖然勉強填飽了肚子,慈禧還是感到陣陣空虛:小英子,好想念北京的西膳房啊。渤海的對蝦、黃河的鯉魚、陽澄湖的大閘蟹、南海的魚翅、海南的燕窩、山東的鮑魚,還有東北老家的熊掌……又是各地進貢,又是內務府採購,要啥沒有?

▲ 慈禧太后的「西膳房」比光緒皇帝的「御膳房」更大,能製作4000多種菜肴,400多種點心。

李蓮英無話可說,只連連點頭。

美美地睡了一覺後,慈禧推了推李蓮英:小英子,猜猜我昨晚夢到了什麼好吃的?

▲ 肉末燒餅是清宮的主打下午茶,講究外脆內酥。肉末三分肥七分瘦,用特製醬汁煸出香氣,和開口的燒餅搭配,滿口咸香。

相依為命這麼多年,李蓮英想都沒想就脫口而出:肉末燒餅啊,您以前就夢到過,可巧,您當時前腳醒來,後腳廚子就做了這個來……噢乖,前面興許有臭豆腐呢。

於是繼續趕路,一路住破店,連一碗粗米飯、一杯綠豆湯都吃不到,慈禧的情緒開始有些不穩定了。終於,到了榆林堡,懷來縣縣委書記吳永來接駕了。

▲ 慈禧在旅途中的行宮,不是這樣的。

謝天謝地還有人惦記著,慈禧又是一陣大哭:這兩天哀家跑了幾百里,連個人影都沒瞧見,還是你忠心……路上連口水都喝不上,好不容易找到一口井,裡面還漂著一個人頭,馬都不敢喝……好餓啊,兩天沒進食了,你這裡有啥好吃的?

聽到忠心倆字,吳永就有些羞愧:有,小米綠豆粥……一鍋。本來煮了三鍋,但百姓說鬼子要追過來,就被搶走了兩鍋……不過也沒什麼,我讓廚子殺了三頭豬,一會兒還有肉。

其實呢,按照上級的指示,吳永是要準備一桌滿漢全席的,但懷來這地方窮得鈴兒響叮噹,連小米和綠豆還是臨時東拼西湊得來的。

▲ 滿漢全席是清宮中規格最高的宴席,兼有滿族與漢族、宮廷與民間、南方與北方的飲食特色,取材廣泛,做法多樣,一般至少有108道菜(南菜、北菜各54道),分為蒙古親藩宴、廷臣宴、萬壽宴、九白宴、節令宴等六宴,堪稱中國古代宴席之最。

可能是餓昏頭了,慈禧好像忘了自己的身份,忘了自己吃過的山珍海味:這小米好吃,跟北京玉泉山的稻米一樣一樣的。你接駕有功,等我回了北京,你也少奮鬥十年吧。

李蓮英心領神會,挽著吳永的胳膊走出行宮:你這個人不錯,老佛爺很喜歡,你要是用心伺候呢,少不了你的好處,趕明兒讓你去江南賣鹽也說不定……老佛爺想吃滿漢全席,不對,想吃雞蛋,能不能趕緊端一窩過來?

於是,吳永就在兵荒馬亂中找了起來,翻遍整個榆林堡,終於在一家沒人的餐館找到五個。然後生火燒水,煮熟了。接著又是翻箱倒櫃,找到一個粗碗、一撮食鹽。彷彿貓看到魚乾,沒吃飽的光緒伸手便取。

▲ 煮雞蛋。

慈禧輕咳了兩聲,滿臉的恨鐵不成鋼:瞧你那出息樣兒。咱祖上那句話怎麼說來著,啊對,想要小兒安,三分飢和寒。你看看你,轉臉就三十歲的人了,還跟個餓死鬼投胎似的。罷了罷了,這些也不要說了,等著,待會兒分你倆。

光緒誠惶誠恐:世上只有媽媽好。

慈禧轉頭看著吳永,滿臉的欣賞:吳書記,你家那個叫周福的廚子手藝很不錯啊,剛才做的扯麵條、炒肉絲超好吃,哀家想連你和他一起打包帶走,不知道你願不願意啊?

▲ 扯麵是山西和陝西的傳統麵食,至今有3000年的歷史,以寶雞最為正宗,主要原料有白麵粉、雞蛋、菠菜、紅蘿蔔等。製作前,用鹽水和面;煮熟出鍋後,用燒熱的油潑在上面。

真是祖墳冒青煙了,吳永連連叩頭:只要您一路吃得順心,把我扔鍋里燉了也沒問題。

幾天後,旅行團終於走出河北,到了山西天鎮縣。縣委書記鄂騰早早接到了通知,也早早備好了食物,可惜造化弄人。大熱天兒的,冰塊準備得太少,旅行團又在宣化縣磨嘰了三天,等到慈禧駕幸,食物已經全部壞掉了。

臨時再準備,那自然是來不及了。於是乎,探路的甘肅布政使岑春煊找到鄂騰,把他罵了個狗血淋頭。鄂騰心想攤上大事兒了,為了不連累家人,就服用敵敵畏自殺了。

縣委書記都掛了,別的官就更甭指望了,窩著一肚子火,岑春煊領著慈禧和大伙兒,來到了又一座寺廟——慈雲寺。

慈雲寺有田有地,日子本來還挺滋潤,可天天月月地打仗,光景也是一年不比一年。在主持的耐心開導下,有的和尚還俗了,還有的結伴出去化緣了,廟裡很是冷清。

聽說慈禧要來,主持又喜又怕,折騰好半天,也只湊出一盆玉米糊糊。慈禧直勾勾地瞪著這盆黃橙橙的東西,一時忘了吩咐李蓮英,自己下手盛了滿滿一大碗,連連豎大拇哥:好香,讓哀家想起了法海寺方丈送的圓餅,吃一塊,心就不痛了。

▲ 玉米糊糊,也叫玉米粥,由細末狀的玉米面熬煮而成。味道清香,口感細滑,富含大量不飽和脂肪酸,有降低膽固醇的功效,也可作寶寶的輔食。

剛吃完,慈禧又陷入了空虛:我那個短命的丈夫啊,身子骨本來就虛,還天天抽大煙、喝鹿血、吃涼粉,學前朝那個嘉靖磕丹藥,一點都不像我。說到養生,我也不是謙虛,不信你摸著良心看看我白膩柔嫩的雙手,我像六十多歲的老太太嗎?

李蓮英連連點頭:可不,年方二八的花季少女在您面前,那就是半老徐娘。每天走九九八十一步就不說了,瞧您每天吃的那些個東西,珍珠粉、栗子粉、八珍糕、蜜餞……哪樣不是在您的指導下做出來的?

▲ 八珍糕是清宮的午用點心,八珍指的是:人蔘二錢、茯苓二兩、山藥二兩、扁豆二兩、薏米二兩、炒芡實二兩、建蓮二兩、肉粳米面四兩、糯米面四兩,混在一起研成細面,再加白糖八兩,和勻後入蒸籠,晾涼,與茶水搭配食用。

入秋了,旅行團到達陽高縣的聚樂鎮。還是窮山惡水,接駕的縣委書記也很窮,只進獻了綠豆麵條,以及山蘑、木耳、香草、黃花之類的野菜。

慈禧本來還沒打算怎麼樣,可定睛一看,不由得打了個冷顫:媽喲,菜里有蟲!好想吃宮裡的豆芽啊,須會一根根地摘掉,還不斷。這裡的人長了幾個腦袋?

▲ 慈禧好吃,而且非常講究。比如西瓜,她只吃瓜瓤中心的那一點,所以每天至少要切掉350個。

縣委書記嚇得撲通跪地,李蓮英滿臉堆笑:咱們這個年代沒有農藥,只能吃這些純天然的東西,蟲子那也是天地日月的精華啊,您要是覺得礙眼,就大發慈悲賞給我吧。

似是而非的話,最合慈禧的心意,於是笑容可掬地擺擺手:罷了罷了,這菜也算新鮮——說著轉向光緒——大侄子,你嘗嘗吧。

一路吃糠咽菜,慈禧渾身乏力,到了大同才緩過勁兒來。縣委書記送來幾瓶香檳,整個旅行團載歌載舞慶祝了一番。

日子好過了一點,可一到下午四五點,慈禧又開始陷入大型的空虛:好想吃下午茶啊,比如燕窩綠豆水飯、豌豆黃、三不沾、芸豆卷、茴香餡盒子什麼的。對,就這樣簡單。

▲ 清宮下午茶講究有葷有素、有咸有甜,烹飪手法的適宜,以及分量和尺寸的計算,製作的繁複程度,絲毫不亞於正餐。

光緒無言,李蓮英無語,雙雙沉默。

轉眼到了中秋,忻州市委書記送來了六種新鮮的水果,慈禧很開心,又有些不開心:秋天到了,樹葉黃了,果子也熟了,怎麼都沒人採摘的嗎?

大概是敲到了竹杠,李蓮英又開始幫腔兒:這些個沒眼力見兒的,只想著您勤儉憂國,當然不知道您喜歡擺果聞香,每年光是蘋果就要擺上158000個,更別提佛手、木瓜、柿子、石榴、葡萄天天不重樣了。

▲ 擺果聞香,最早見於宋代,當時有詩「紅綃帳里橙猶在」,可供聞香的水果,大多屬於芸香科-柑橘屬,常見的聞香果有佛手、香櫞、木瓜、蘋果等。

慈禧嘆了口氣,望著沒精打採的光緒:還是你爺爺的爺爺(乾隆)會玩,去江南旅行一趟,碰到好吃的水果,連樹帶根的給弄回了宮,可這裡什麼也沒有。

雖然忻州的行宮裝修豪華,但吃得太晦氣,慈禧臨幸一晚就開溜了。接著馬不停蹄,在太原待了21天後,旅行團直奔西安。離京2700多里,飲食水平終於上了個大台階。

西安的行宮跟紫禁城差不多,有御膳房,100來號人,下面有葷局、素局、菜局、飯局、茶局、點心局,還專門養了六頭奶牛。進貢的燕窩魚翅、雞鴨魚肉,更是應有盡有,一天下來輕輕鬆鬆吃掉200兩銀子(大概是6萬元人民幣)。

到這裡日子才真正安穩下來,八國聯軍懶得再追過來,飲食也對胃口,於是慈禧就待了一年多,嘗遍了西安的美食,比如肉夾饃。

▲ 肉夾饃,即肉夾於饃,陝西傳統小吃,一般由臘汁肉、白吉饃組合而成。正宗吃肉夾饃的姿勢應該是水平持饃,從兩側咬起,以免肉汁沾在手上。

吃著肉夾饃,慈禧又有些不開心了:你看這個饃饃,裹上羊肉就很好吃啊。等哀家回了宮,一定把西膳房那群騙子全部就地正法,年年月月天天的豬肉,搞得哀家無法自拔。

廚子最怕這出。不是不能做,就怕不對味兒,那就不妙了。李蓮英在宮裡混了大半輩子,跟廚子們交情也不錯,於是又打起了圓場:羊肉這東西怪膻的,還是少吃的好,等回了宮,我讓他們給您做八珍糕。

慈禧心不在焉地聽著,不覺照起了鏡子:還是回家好,什麼都好。還記得哀家的六十大壽,就像昨天一樣,那麼多點心:萬字餅、長春餅、鶴年餅、七星餅、松壽餅、如意餅、百花酥、三桃酥、花桃酥、松仁酥……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24季私享家」,發現更多食物背後的歷史文化,共同參與關於餐桌的美學實驗,不錯過當季的小眾美味~

推薦閱讀:

為什麼早期港劇中清朝男性頭髮是全頭不是半頭?
為什麼咸豐皇帝寧死也不肯面見西洋人呢?
如果清軍不入關,中國邊境是否真的在長城了?
乾隆皇帝和現在的北京白領,誰的生活質量更高?

TAG:慈禧太后 | 美食 | 清朝 |